下书看 > 文娱:穿越八岁,开局负债三个亿 > 第101章 告别童年

文娱:穿越八岁,开局负债三个亿 第101章 告别童年

    穆婷婷还真没有猜错,顾谦和表叔林栋还真聊着关于鞋厂的事。

    林栋今年二十二岁,大学刚刚毕业,还没有自己的工作。

    按照他父亲的想法,想让他参与工厂的运营,然后慢慢全面接手工厂。

    不过,他觉得没有意思,也认为多余。就二三十人的工厂,老爸管外面,老妈管里面,根本就不用他出手,难道让他当保安队长么?

    顾谦奶奶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妹妹嫁出去了,老林家就是剩下林栋父亲林启航一脉。

    林启航有林琳和林栋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二十八岁,在某国外企业当管理,当时家里还想让她回来当厂长,奈何人家看不上。

    林启航无奈,只能自己顶上,这两年跌跌撞撞,也开始熟悉当老板的门路。

    他又想拉儿子上路,然后退休,或者回去当他的工人,没有想到劝了一段日子,林栋还是不乐意接手公司,为此,父子还吵了一架。

    这一次,家里八十八岁老太君也看得心烦,打电话给大女儿,也就是顾谦的奶奶,让她过来整顿家庭矛盾。

    顾奶奶来了一段日子,了解事情后,她狠狠批评了这对父子一顿,说他们不孝。

    父子俩也经过反省,说以后不吵架了。

    然,事情的根本还是没有解决,顾奶奶也不知道怎么做。

    好在她有帮手,呼叫顾谦过来,看望老太君的同时,也给出出主意。

    至于顾海那家伙,那算了,靠不住。

    顾谦自然不会拒绝奶奶的要求,他也有一段日子没有见到老祖宗,怪想念。

    他小时候经常呆在林家,有时候有一两个月,对这里很有感情。

    老太君的溺爱,表叔林栋的陪伴玩耍,都让他难以忘怀。

    这才在三年前,建议他们开厂。

    没有想到,表姑林琳也有这个想法,支持老爸开厂。

    一家人凑出五六十万,顾谦这边又借出五十万,接手一个小厂,当上了老板。

    经过这两三年经营,赚了一些钱,本来要还顾谦的钱。哪里想到,顾谦不但拒绝现在要债,反而鼓励林家自创品牌,这把林家整无语了。

    顾谦的理由很简单,现在厂里已经没法赚更多的钱,除非再引进生产线,这又是几十万……难道就这样扩张下去?

    等到林栋看上眼,或者林琳舍得回来,不知道猴年马月。

    既然这样,还不如买来一些缝纫机,招一批工人,直接生产鞋,有门路就线下卖,没门路就网上卖。

    实在不行,顾谦派一个明星代言,销路不会有问题。

    林启航被说的心动了。

    之前,开厂到底是开鞋厂,还是开鞋底厂,他也一阵犹豫。

    他一直就在鞋底厂工作,经验和人脉大部分都在这,这才选了鞋底厂。

    可是,这两年见识多了,一双鞋成本二十块,出厂价就是八十,他也羡慕啊!

    因为,这八十块钱,鞋底是他出的,他也有贡献不是?怎么就只喝了一口汤?

    当然,天下赚钱的人多了去,他羡慕嫉妒恨不来,道理都懂。

    没有机会倒也罢了,他能说服自己。

    这不,机会就来了,他也想做吃肉的那个,也想在老板聚会当日,能有一张邀请函开门,而不是做一个跟班,随朋友进去,只能呆一楼,上不了二楼。

    至于,想坐三楼中间那几桌,他是不敢想,二楼有个边缘位置就不错。

    ……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启航同意了做成品鞋厂,林琳也过段时间回来主持大局,林栋不再喊着出去打天下。

    林琳也有自己的看法,既然咱们有条件,要做那就做大,不要搞什么一两年试水。

    让顾谦直接投入五百万,拿一半的股权,林家这边出管理,东拼西凑也拿出五百万,如此就有一千万开头。

    顾谦也无语了,本来只想帮帮林家,结果人家一对儿女看不上小打小闹。

    而要是搞大,那就要他顾谦不但出钱还要出力。

    出钱简单,有借有还,亲戚直接好说话。

    但是,还要出力,这事就不好说了。不是自己的产业,出大力还是小力都是问题,还不如直接加入分股份,做什么都名正言顺。

    毕竟,林家又不是揭不开锅,没有选择。林启航开厂一年近百万收入,林琳现在也当了外企领导,也是年薪二三十万,一家人收入过百万,放在其他地方,说一声富二代也可以。

    对于林琳的提议,顾谦自无不可,也就答应了。

    ……

    明天就是老祖宗的寿宴,该做的都做了,该拜访的人都拜访了,今天倒是闲了下来。

    林栋提议出来钓鱼,也想静一静心态,和顾谦聊聊天。

    顾谦也想出来透透气,不想被左邻右舍的小屁孩拉去网吧上网,也随了表叔的意。

    他也很久没有来这里钓鱼,都有些怀念。

    两人天南地北的聊天,顾谦啥都能聊上几句,看问题比林栋这个大学生毕业还要清晰,这惹得后者目瞪口呆。

    林栋倒是没有多想,反而对顾谦更加心疼和爱护。

    在他眼里,顾谦这几年肯定经历很多苦,这来自于顾海倒下后的压力,也逼得揠苗助长,拼命学习。

    到了傍晚,接到家里电话,说是晚饭已经做好,回去吃饭了。

    “表叔,那这些鱼怎么办?”

    顾谦看着半桶罗非鱼,很是发愁。

    要是以前,肯定弄回去,搞油炸做零食。

    现在嘛!真不想处理——那最起码要两个小时,才能下锅。

    林栋也为难,他以前没有钱去宠溺顾谦,只能搞这些小玩意。

    现在嘛!他有钱了,顾谦也成熟了,这套路当然不能再用。最主要,他也懒了。

    林栋思考了下,说道:“挑出几条大的,其它的都倒回去吧!”

    “行!”

    顾谦也觉得全部倒掉浪费,更觉得钓鱼不能空军,无关经济价值多少,只关于面子,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钓鱼佬进菜市场买鱼回家。

    两人折腾几分钟,拿出五条中大鱼,其它都放回海里。

    好在装鱼的桶子够大,不然那么多鱼挤上一两个小时,非死一半不可。

    两人提着渔具,说说笑笑往大路那边走去,后面跟着两个跟班。

    他们都知道,以后会很忙,很少再有这种悠闲时光,这或许就是最后一次,下一次不知道就是猴年马月。

    可能,多年过后,他们还会来到这里。

    不过,那已经不是童年。

    这一次,算是对童年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