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年代,致富从下乡开始 > 第66章 买票

七零年代,致富从下乡开始 第66章 买票

    于大年同意了江年回家过年的申请,这件事对于江年来说,可比得到优秀青年实在。

    她高兴地谢过了于大年,于大年让胡干事给她开了证明,让她去县里买火车票。

    江年把证明揣兜里,骑着车就往县里赶去。

    火车票卖票处早就排起了长队,江年踮着脚尖,大致数了一遍,起码得有上百人。轮到自己还有没有票,江年没啥自信。

    但是又不能不排队,毕竟买到票就能回家了。

    两个半小时后,江年终于买到票。把票攥在手里的那一刻,江年差点叫出声。

    很快她就感觉有人跟着自己,不止一个。

    果然,刚出了站,身后的人几步跑过来,拦在江年面前,嬉皮笑脸地,“妹子,行个方便,哥哥高价买你手里的票。”

    这伙人应该就是这个年代的黄牛了,还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黄牛。

    两人一前一后围着江年,前面这个肆无忌惮地打量着江年的脸蛋和她推着的自行车,眼里的光芒越来越盛。

    江年瞄见他跟后边那人使了个眼色,后边那人喊着“妹子,买到票了?哥来接你回去了。”上手就要抢夺江年推着的自行车。

    周围人来人往的,要么是完全没心思看,要么是粗略看一眼匆匆往前走。少数人看出来不对劲,可谁都懒得给自己惹上麻烦。

    江年也没指望谁来帮忙,她沉着声,“放开。”

    跟她抢夺车笼头的那人压根没把她放在眼里,搞定这只肥羊,这个年可有盼头多了,“妹子,推着车多累啊,这么重的车。哥哥帮你推啊。”

    另外那人则伸手讨要江年的火车票,“一看你就是个热心肠的姑娘,一定不会让哥哥失望的,对吧?”

    江年看着他,抬起脚。

    砰地一声巨响过后,那人飞起来又砸到十几米远的地上,身体抽搐几下,没了动静。

    还在跟江年调笑的人傻眼了,没等他反应过来,江年一脚把他送到他兄弟边上躺着了,“谁是你妹妹?乱叫个屁。”

    弄出这么大个动静,刚才没有踪影的保安刷地出现了,皱着眉头瞪着江年,“是你干的?”

    江年从保安的脸上看出一些跟刚才那两人中的一个相似的地方,心里有了猜疑,“他们想强买我买到的火车票,还想抢我的自行车。所以我把他们给踹开了。”

    保安伸手就要拽江年,“不能听你单方面的话,跟我回去,你们双方面对面说。”

    江年一闪身,没让保安的手抓到她,她盯着保安,“你什么意思?你是想往我头上扣帽子?”

    保安神色羞恼,“废什么话,让你跟我走你就跟我走。”

    江年推着自行车就往站外跑,“我不跟你走,我去公安局说明情况。”

    保安想扯住江年自行车的后座,但是他的力气怎么跟江年比,一股大力袭来,保安狼狈地松开手,就这样差点被扯得跌了一个大跟头。

    看着骑着自行车走远的江年,保安愤愤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察觉到有人围观,他恼羞成怒,“看个屁!滚蛋!”

    江年脱身后,骑着车找派出所。她肯定保安和先前那两强行买票的黄牛是一伙的,没有保安在场解围,那伙黄牛不至于那么跋扈。

    她是不会受威胁,力气摆在那儿呢。

    可肯定有人熬不过那伙黄牛的威胁,无奈地把票让出去,说不定是白让。

    这种扰乱秩序的人怎么能够放过?

    江年没撞上就算了,撞上了就不能当没发生。

    她把车锁上,进了派出所,“同志,我要举报火车站售票处的一伙票贩子。”

    接待她的公安详细记录了她说明的情况,“我们会安排人过去查问,谢谢你提供的情报。”

    江年说的那伙票贩子,公安这边接到过很多起报案了,但是每一次都扑一个空,就好像有人给他们提供脱身的路线。

    以前报案的人都没有撞上过保安,所以没把保安和票贩子联系到一起,才让保安钻在空子里成为票贩子的后援。

    这一次在江年修理了两个票贩子后,情急之下让保安暴露了自己。

    有了确定的目标,接下来只需要守株待兔即可。

    既然到了县里,江年想着先去上次吴立刚带她去的地下市场买年货寄过去,她不准备扛着大包小包上火车,那太麻烦了。

    另外冯晚也到县里的纺织厂上班一段时间了,这时候又没电话,两人很难联系上。

    这次趁机去看看她,顺便一起吃顿饭。

    在地下市场买完年货,江年到了邮局把年货寄回家里,看看时间快到下午下班时间了,她推着车到纺织厂门口等冯晚。

    “江年?!”

    冯晚跟着同事们一起出来,瞄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不太确定,又看了一眼,这才确定是江年。

    冯晚高兴坏了,直接跑过去抱住江年,“我还以为我看错了!你怎么来县里的?专门来看我的?”

    她叽叽喳喳说了好一通,意犹未尽,“唉,我可太想你们了。”

    江年说,“走吧,吃饭去。”

    冯晚走在她旁边,“吃完饭太晚了,你跟我去宿舍挤一挤吧。我室友今晚回家去住。”

    两人到了上次来的饭馆,点了三个菜一个汤。

    等上菜这会子工夫,冯晚嘴不带歇地说了她在这边的情况,“领导和同事都很好,食堂的饭菜味道也不错。最好的就是宿舍了。我是办公室的,就分到了双人宿舍,室友的家就是县里的,一个星期回去住三四天呢,相当于宿舍就是我一个人的,宽敞又清静。”

    “江年,你呢?说说你最近怎么样,还有院里的人怎么样?”

    两人一边吃一边唠嗑,觉得日子过得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