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开局忽悠三清反鸿钧 > 第109章 四柱撑天意难明

洪荒:开局忽悠三清反鸿钧 第109章 四柱撑天意难明

    青虚接着道:“我们真正要担忧的应该是九天之上的那位,你说,九天之上的那位会不会知道你之使命乃是创造如此之新生种族?”

    女娲听青虚如此一提,心中不由一沉,略一沉默后,道:“应该是知道的,当年在紫霄宫,他要收我为徒之时,曾说我有大机缘,将来要做大功德之事,这大机缘与大功德,想必就应在此处。”

    青虚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九天之上的那位怕是会想方设法的让你在这量劫之中将这新生之种族创造出来,好方便他借量劫之手对这新生之种族进行打压,削弱。

    再过不久,怕是就会有天机显示让你创造这新生之种族而后证道,说不得,那鸿蒙紫气之上还有九天之上的那位所留下的什么后手,会突然间冒出,与你元神相合,让你不得不将这新生之种族创造出来,而后以功德成就那天道圣人,所以这鸿蒙紫气,你要格外小心。

    至于九天之上的那位,他若不以武力相逼,你到时就以感悟不足,或时机未至为由推辞便是,他若以武力相逼,那说不得,我们就要与他硬碰硬,对上一场了,就算最后不敌,要屈服,那也得让他付出些代价才行。

    同时,这也是探一探他的底,要知道,地道量劫过后,就是人道量劫了,天人之道有相交,那时他怕是会更方便出手,我们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女娲慎重的点头,表示明白。

    青虚接着又道:“对了,还有个事要与你说下。”

    当下青虚便将不周天柱峰将有可能会倒之事,与女娲说了一遍,而后问道:

    “我不知道十二祖巫他们的防备能不能有效,若是那天柱峰真的倒了,那天上怕是会破出一个大洞,以你的造化之道,有没有办法将它给补上?”

    女娲不由抬头望天,稍一沉吟,道:“可以一试。”

    青虚道:“既然可以一试,那你就先准备着,就算将来这天柱峰不倒,你也有用的上的时候。”

    女娲一听,不由疑道:“你这话何意?”

    青虚不答,反问道:“你觉得这天地之间真的需要不周山这样一根柱子做为支撑吗?”

    女娲闻言不由一怔,试探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青虚道:“我认为真正支撑在天地之间的应该是人道,更准确的说是人道造化,之所以会出现盘古大神撑天这种情况,我估计是三千魔神趁着盘古大神刚开好天地,还未将人道造化演化出来之时,算计的结果。

    若是天地之间真的需要东西支撑的话,这么重要的东西,盘古大神开天之前没道理不提前准备。

    而现在之所以需要不周山撑天,那是因为现在人道未显,天地之间造化不足之故,当人道真正大昌,可以推动天地晋升之时,那时天会更广,地会更阔,而天地之间也会更远,而这时,怕是就不需要不周山撑天了,所谓不周,怕就是有不当之意,让其撑天,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若再往深里想,说不得,九天之上的那位让你在这量劫之中将人道主角创造出来,还另有一层深意。

    你说这真正的人道撑天主角出来之后,那这不周山的撑天之命数会不会有所松动?咱们这些先天神圣以自身造化稳固天地之命数会不会也会有所变化,转向这人道新生之主角?

    若是九天之上的那位趁咱们命数有变之时,催动量劫,扯动因果,是不是可以更容易的将咱们这些先天神圣拖进量劫之中?

    到时候,我们这些先天神圣大部分陨落劫中,不周天柱又倒塌,而人道新生之撑天之主角又未成长起来,天地之间没有支撑之物,想必这天地就会缓缓相合,当然了,完全相合是不可能,但下降一定高度是肯定的。

    而这天地之间距离的缩短,其实就是变相的限制了人道未来的成长空间。

    还有他搞出的那四根撑天之柱,究竟是支撑天地用的,还是将天地给固定死,增加人道以后推升难度的,这可就两说者呢。”

    女娲听青虚如此一分析,不禁有种毛骨悚然之感,道:“那……那九天之上的那位,这算计的未必也太深了吧?”

    青虚看着女娲一副受惊了的样子,不由好笑道:“你也不要将那位想象的太过恐怖,他只是道行比我们高了几筹,看到的世界更为广阔深秘,能利用的信息更多,所以算计起来才会如此深远。

    这算计于现在的我们看来,是无比恐怖的,但,真当我们达到了他那个高度,再回头看,那就是不过如此。

    再说了,他道行再高能高得过盘古大神?你们有盘古大神为后盾,盘古大神已经为你们铺好了路,顺着走便是,怕他作甚?”

    女娲听了青虚的安慰之语,面色这才缓和,而后,就见青虚笑吟吟的看着她,道:“女娲道友,你看咱们都各自闭关数万年之久,各自也都收获不菲,不如咱们来再来一场深层次的论道,互通下有无,说不得,我们还能再进一步,你看如何?”

    女娲面色微红的道:“也好,未来量劫凶险,修为能多进一分,也就多一分保障。”

    青虚欣然赞同道:“此言在理。”

    于是两人同进静室,再次闭关。

    时间一晃,又是万年过去,这一日,两人正各自消化论道所得,突然间,女娲身上的极品先天灵宝红绣球,不经催动,就飞于空中,不停转动,转动之间,红光大盛,盈满整个静室,将两人从道境中惊醒。

    女娲见此,不由掐指一算,而后迎着青虚疑惑的目光道:“红绣球,有定天地人三婚之使命,现在天婚机缘已至。”

    青虚一听,不由问道:“可知这天婚应在谁人身上?”

    女娲道:“太阴、太阳二星。”

    青虚道:“必须是他们吗?”

    女娲道:“倒不是必须是他们,只是他们最合适,而且这太阳星帝俊身居天帝之位,也是最好的承接天婚机缘的人选。”

    青虚道:“那东王公与西王母就不行?他们身为四御之二,可是双双身居帝位。”

    女娲道:“也可,只是他们却是位于少阴、少阳之位,现在有太阴、太阳在前,却是轮不到他们,而且天机之上也是显示,此机缘该应于帝俊他们身上。”

    青虚道:“阴阳婚配,此乃人道之事,更倾向于人意,讲究两情相悦,可不纯为天命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