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民国成特工,系统伴我很轻松 > 第117章 书法奇才

穿越民国成特工,系统伴我很轻松 第117章 书法奇才

    “岩井先生,这幅作品确实是我写的。”

    袁野不卑不亢地说道,说话时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当然这个自信来源于系统赋予他顶尖的书法水平。

    苏希武知道岩井雄一不太相信,这也正常,但他相信岩井雄一一会儿就会把袁野惊为天人的。

    他笑着说道:

    “时凯,你就现场泼墨挥毫,让岩井先生见识一下你的水平。否则岩井先生还以为我骗他呢。”

    岩井雄一微微一笑,问道:

    “你最擅长于哪种字体?”

    “楷、行、草、隶、篆等,我都略懂一二。”

    袁野谦虚地说道。

    “那行,你就现场写一幅草书如何?”

    岩井雄一最擅长草书,知道草书最显功底,也最难,行书写得好,不见得草书就写得好,所以他想考考袁野,看他的草书的功底如何。

    “好,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献丑了。”

    袁野知道岩井雄一的意思,想用草书考他,反正自己什么字体都能写,草书自然也不在话下。

    “那就到我的书房去吧。”

    岩井雄一说完,就走向大办公室里的一扇门,门是关闭的,岩井雄一打开门,门里边就是他的书房了。

    袁野和苏希武跟着岩井雄一走进了书房。

    书房空间很大,布置的古香古色,博古架上摆满了他收藏的各种古玩,墙上还挂着不少字画,当中有一张很大的书案,书案边上摆着文房四宝,其中一个檀木做的笔架挂满了各种毛笔。

    书房的一角有一个大保险柜引起了袁野的注意,保险柜是嵌在墙里的。

    袁野心想,这里面除了岩井雄一的财宝,肯定也藏了不少秘密吧。

    三人走到书案边,书案上有一幅草书作品,是一首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从后面的落款看是岩井雄一写的,袁野心想,大概是岩井雄一感叹自己事业未竟,自己就已经快老了,头发就已经白了吧。

    他所谓的事业不就是想侵占整个中国,成立一个日本人统治的国家吗。

    袁野心中冷笑,辛弃疾是我华夏的民族英雄,一生致力于抵抗异族的入侵,收复失地,岩井雄一居然写下这首词以明心境,真是讽刺之极。

    不过单从书法角度来说,也确是一幅不错的作品,可以看得出岩井雄一对怀素的草书钻研较深,颇有其神韵,不过他也有苏希武一样的毛病,谋篇布局略显刻意,还不能达到笔由心出,恣意而为,收放自如的境界。

    苏希武一看,称赞道:

    “岩井兄,没想到多日不见,你的书法水平又有精进了,这幅作品是一幅上佳之作。”

    “哪里哪里,只是一时兴起,涂鸦之作,还入不得法眼。”

    岩井雄一谦虚道,心里却是美滋滋的,这幅作品花了他不少心思,自认为是自己这几年来最好的作品。

    袁野心想,苏希武恭维了一番,看来岩井雄一颇为受用,自己也要有所表示,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也只能吹捧一下,不然岂不是不识时务。

    袁野也由衷赞道:

    “岩井先生这幅作品,深得草圣怀素之神韵,而又别具一格,不拘泥于古人,有自己的匠心在里面,实在是一幅上乘之作。”

    袁野这一番吹捧,让岩井雄一再一次心花怒放,看来大家都说好,的确是众望所归。

    这个年轻人能看出自己法从怀素,也不简单,他更加好奇这个年轻人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

    他笑着说道:

    “时凯君,过誉了,现在就让我欣赏一下你的佳作吧!”

    “好,那就班门弄斧了。”

    袁野从笔架上取下一枝长锋羊毫,饱沾墨汁,屏神静气,思考片刻,就开始笔走龙蛇。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

    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

    袁野似乎陷入近乎癫狂的状态,顷刻之间,一幅书法作品便跃然纸上。

    袁野这才深深呼出一口气,又恢复到了刚才平静的状态,把毛笔放在笔山上,谦虚地说道:

    “献丑了,请两位前辈指正,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岩井雄一和苏希武刚才已经被袁野的气势惊呆了,这才缓过神来,看向袁野的作品,写得是一首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袁野之所以写这首词,是因为这首词也表达了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心情,正好与岩井雄一写的辛弃疾的那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遥相呼应,一定会引起岩井雄一的共鸣。

    这一百多个字,打破了一般的平正、方整以及纵有行、竖有列等等常规布白方法,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左右错落,大小相间以险取胜,在布白中对疏密变化的安排恰到好处。

    而且草势连绵,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

    整幅作品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岩井雄一和苏希武简直看呆了,竟然沉浸在这幅作品中,半天没有说话。眼睛直钩钩地盯着,没有离开一秒。

    终于岩井雄一抬起头,激动地说道:

    “这是我一辈子,看到过的最好的书法作品,没有之一。

    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之造诣,达到了巅峰造极的水平,你真是一个书法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