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 第19章 遇险,徐庶相救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第19章 遇险,徐庶相救

    “没什么!”他才想起来,如今荀彧都还尚未及冠,更何况年纪更小的诸葛亮,怕是刚出生还不到一年。

    凤雏庞统更是只有两三岁左右,三国大多数有名的谋士如今都还是幼子,那他千里迢迢跑去颍川干嘛?

    但思来想去,毕竟路程都走一半了,总不能掉头回去吧。

    据他所知,徐庶刚好正值少年,碰碰运气,说不定就能遇到呢。

    想到这,韩玄便又有几分兴致,握紧缰绳,双脚用力一夹。

    马匹急速狂奔,犹如一团烈焰般,冲进鲁山之中。

    “公子慢些!”小喜子也连忙策马,追了过去。

    “小喜子快点,怎么这么慢啊!”韩玄拉住缰绳,迫使马儿慢下来,原地踱步。

    “公子骑术精湛,我怎么比得了呢!”过了一会儿,小喜子才姗姗赶到。

    “在这歇息一会吧!”韩玄翻身下马,将马儿牵到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任由它四处觅食。

    “公子,小心!”

    韩玄只听见小喜子的呼喊声,身后传来一股推力。

    顿时眼前天旋地转,然后瞬间被压倒在地上,不知发生了何事。

    耳边只听到痛苦的呻吟声,马儿惊慌的嘶鸣声,和一声声恐怖的吼叫声……

    在被压在地上的一瞬间,韩玄回头发现竟是小喜子压住自己,一股鲜红温热的液体滴在他的脸上。

    小喜子受伤了,一声低吟的吼声也传入他的耳中。

    韩玄拔出腰间的长剑,转头一看,一只两米左右的斑斓猛虎。

    粗壮的四肢爬伏在地,随时做出攻击状态。

    韩玄当即摆出防御姿势,小喜子痛苦的呻吟声:不断传来,他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往旁瞟了一眼。

    就在他走神的一瞬间,老虎猛地跃起扑过来,伸出利爪,露出澄黄的利齿。

    韩玄反应迅速,毕竟这些年的剑术不是白练的,侧身闪避,一招横扫千军。

    划伤了它的后腿,痛的它发出低吟的嘶吼声。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便是会使用武器。

    如果今日他两手空空地对上这只老虎,就算再来十个,也是命丧虎口的结局。

    但此时韩玄手中却有一把长剑,胜负还犹未可知。

    韩玄撕掉身上的一个布条,将长剑牢牢缠在手上。

    除非是那些天生神力的猛士,普通人的力量绝对是比不过老虎的。所以他将手与剑缠紧,是避免战斗时武器脱手。

    一时间,两方僵持着,韩玄死死盯住对方黄澄澄布满杀气的虎目。

    此刻他的气势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一旦势弱,必将会迎来对方疯狂地反击。

    “畜生,胆敢伤人!”一声怒喝,响彻在丛林中。

    只见一身穿游侠服饰,手握长剑的少年,毫不畏惧地指向老虎。

    一时间情况逆转,老虎见形势不妙,怒吼一声,拖着受伤的后腿离去,钻入茂密的丛林中。

    韩玄也没工夫追击它,见它消失在视野中,急忙来到小喜子身边,解开他的衣裳。

    只见几道血淋漓的伤口,皮肉外翻,鲜血从伤口处不断涌出,染红了整个背部。

    失血过多,使得他的皮肤已经变得苍白无力。

    韩玄检查一下,发现伤口处虽然血肉模糊,看起来十分恐怖,但并没有伤到骨头。

    只是划破了皮肤,外加伤口有些长,这才流了那么多的血。

    即便如此,一直流血也不是办法,而且伤口面积这么大,难免会有感染的风险。

    在如今这个医疗不发达的时代,伤口一旦化脓或者感染,必死无疑。

    “小喜子,坚持住!”韩玄翻出几包疗伤药,倒在他的背上,但很快就被涌出的鲜血冲掉。

    这时那名少年游侠说道:“你得先将他的血止住!”

    韩玄回头,只见那少年将烧红的匕首按在伤口处,“刺啦!”一声,皮焦肉臭的味道传来。

    匕首挪开,伤口处一片漆黑,果然不再往外淌血。

    “多谢!”韩玄说道,随即重新撒上药粉,用干净的纱布简单包扎好。

    小喜子早此时早已痛晕过去,但好在气息平稳,只需休养一些时日,便可安然无恙。

    “多谢壮士,出手相救!”韩玄再次施礼谢道。

    “出门在外,理应帮扶!”青年游侠拱手道。

    “壮士高义,在下义阳韩氏韩玄。”韩玄自报家门道。

    “在下徐福!”青年游侠说道。

    徐福?韩玄第一反应便是,那不是给秦始皇炼仙丹的人吗?

    随后又反应过来,历史上,徐庶本名就是徐福,只因后来急公好义,为人报仇,不幸被捕,获救后才改名徐庶。

    不会吧!自己运气这么好吗?

    简直就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不对,应该是说徐庶徐庶就到。

    话说,徐庶怎么会在这?

    看他那样既不像去荆州的,也不像是进山打猎的。

    该不会是常年蹲守在这,路见不平,搏个侠义之名吧,韩玄满是恶意的想到。

    不过也不是没有不可能,如今这个时代想要做官只有两个途径,第一去太学碰碰运气,第二就是地方郡守举孝廉。

    然而事实是上,天下每年去太学的少说也有三四万人,如果上头没有关系的话这辈子都很难出头,举孝廉更不用说了。

    所有上升的门路都被世族给垄断了,寒门子弟根本就没有做官的机会。

    一句话就能概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在这个时代,出身真的是太重要了!

    除非是寻个世家成为他们的门生,门生就是师生关系之中的学生,即便是日后为官,也必须要听从世家的安排。

    就像是后来袁绍夺取韩馥的冀州,韩馥作为袁氏的门生故吏,即便是手中“带甲百万,谷止十年。”,依旧不得不将富庶的冀州拱手让给袁绍。

    而且还表现得极为恭敬、卑微,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而徐庶作为寒门子弟,自然也是苦于没有上升的门路。无论是官府征辟,又或者投奔世家,首先你得有一定的知名度。

    总不可能随便来个人,对方就收下吧!

    而获得名声最好的方式便是炒作,但寒门弟子又如何比得上世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