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 第33章 借兵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第33章 借兵

    “此次新野之围,还要多谢侄儿的援助。”邓义捋着颌下长须道。

    “侄儿不敢贪功,黄巾军本就人困马乏、粮食不足。即便侄儿不来,迟早也会自行退散。”韩玄一副谦虚的样子。

    二人寒暄过后,便是开始讨论正题。

    “伯父,此次侄儿前来是特地向您,还有各位叔伯借兵的!”韩玄直接说出此行目的和意图。

    “借兵。”邓义捋着胡须,沉思片刻。

    “没错,宛城被黄巾贼子围困一月有余,家父正在城中任职。虽有心救援,但侄儿兵微将寡,无力与之对抗,还请伯父助我一臂之力。”韩玄行礼恳求道。

    “侄儿无需多礼,韩邓两家本是姻亲,如有危难自然要互帮互助。更何况十几万黄巾军在南阳盘踞,一日不除,南阳便一日人心惶惶、动荡不安。”邓义义正言辞的说道。

    “但一家之力终究杯水车薪,老夫在这新野还是有些薄面,可以召集其他三大世家共同出兵。”邓义话音一顿,那严肃的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神秘地说道:“不过,贤侄怕是要大出血了!”

    “多谢伯父!”韩玄虽不理解,但依旧兴奋,起身拜谢道。

    邓氏不愧是南阳第一世家,仅半刻功夫,新野县内的大大小小的世家,全部都聚集于邓氏大厅。

    韩玄依次与各位叔叔伯伯行礼,待众人落座后。

    庾氏、阴氏两家坐于右侧,而樊氏和韩玄坐于左侧,下方便是各个小家族家主。

    邓义率先开口,说出了此行召集众人的目地,借兵。

    阴氏家主一听,立马拒绝道:“邓兄,不是我们不想借,而是大家刚经历一场恶战,兵员尚未补齐,无兵可调。”

    见对方一上来就拒绝,韩玄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阴伯父,如今宛城被围一月有余,正所谓守久必失。一旦让黄巾军攻破宛城,整个南阳便会生灵涂炭。如今朝廷在颍川战事连连失利,根本就无暇顾及我等。若想解南阳之围,必须要靠我们自己呀!”韩玄眉头紧锁,焦急的说道。

    “唉!”庾氏家主叹了一口气,一脸为难地说道:“韩贤侄,我也知道你救父心切,但你怎么着也得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不是,调集兵员、器械修理、粮食周转,这不都需要时间嘛!”

    “哼!我倒是觉得贤侄说的有理!”樊氏家主身材高大,坐在那里就宛如一堵墙。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阴兄、庾兄,你们要是舍不得那些家底就直说。”樊氏家主一脸蔑视的看着二人,“如今已到三月中旬,正值播种农耕时节,如今黄巾肆虐,农田荒芜。如果不尽早解决黄巾军,今年怕是要颗粒无收了,到时又会有一批的灾民出现……”

    “不是说不去救,而是需要时间筹备,再说宛城城坚墙厚、粮草充足,足以坚守百日。”阴氏家主轻笑道。原本就形如枯槁的面容,更加面目可憎了。

    随后众人提出各自的见解,原本安静的大厅瞬间如同炸开锅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的人不想出兵,毕竟充足的兵力可以维护家族的利益。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家族便会损失惨重。

    有的人觉得黄巾军肆虐至今,已经让世族的利益受损,长痛不如短痛,同意出兵。

    一时间,安静的大厅顿时犹如菜市场一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差点没打起来。

    端坐在主位之上的邓义,见此也没有丝毫反应,依旧是气定神闲,从容安静地饮着热茶。

    就好像这些事情跟他无关一样,好似个局外人。

    韩玄也加入热烈的讨论,但稚嫩的他,又如何能辩论过那些狡猾的老狐狸呢!

    见就这么讨论下去根本就不会有结果,这群老狐狸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韩玄心一狠许诺他们如果出兵,便会让出一部分家族利益。

    最终商讨结束后,邓氏原出兵四千,其他三大家族出兵三千,还有各个小家族,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差不多接近两万人马。

    韩玄心底清楚,两万人马肯定不是他们全部的私兵。

    肯定还有一部分用来护卫家族,少说数量至少还要翻一倍。

    真不知道,他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态,与那黄巾军玩着守城游戏的。一想到这,韩玄心底又暗骂了句老奸巨猾。

    点齐军备后,韩玄领着这两万人马,马不停蹄地朝着宛城的方向赶去。

    ……

    夜晚。

    宛城城墙上灯火通明,城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各家门户紧闭,街道冷清,唯有一队队的巡逻士卒的脚步声,在幽静的黑夜中不断放大。

    太守府,大厅中一切无用的东西都被撤下,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

    仔细看这地图沙盘,不仅有山、河流、城池。用不同数量的旗帜,标明各处驻兵数量。旗帜总共有两种颜色,一方是宛城守军,另一方则是黄巾军。

    郡丞韩亮在旁测绘,一边拿着纸笔书写什么,然后交给一旁的官员。

    回头看向已经昏昏欲睡,半躺在主位的南阳太守褚贡,摇了摇头,内心叹息道:“自己怎么就摊上这么无能的太守。”

    走上前唤醒对方道:“府君,宛城的布防、器械修理、粮食调度已经分配下去了!”

    “盛钰,朝廷何时派援军过来?”褚贡揉了揉双眼,随后正襟危坐道。

    “不知,不过希望不大,听说皇甫嵩和朱儁在颍川的战事下节节败退。反倒是各地郡县被黄巾攻破的消息接连传来。”韩亮平淡地说道。纵使十万黄巾大军围城,他的内心也没有丝毫的恐慌。

    “那我们还能坚持多久?”褚贡显然是很失望,抱着一丝期待地问道:“是否能够等到朝廷派来援军。”

    “按照下官的计算,宛城的粮食最多能够再坚守三个月……”韩亮还没说完,战鼓擂响和冲天的杀喊声响彻四方。

    “发生什么事情了?”褚贡肥硕的身躯一阵抖动,惊慌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