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 第36章 担任都尉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第36章 担任都尉

    嘱咐完,韩亮便脱下染血的甲胄,洗漱一番,重新穿上干净的官袍,起身前往太守府。

    褚贡早已等待多时,二人进入内室进行密谈,直至一个时辰后,韩亮这才离开。

    次日,午时。

    当韩玄再次醒来,太阳已经高悬。

    休息了一晚,他感觉浑身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太守府,府衙。

    韩亮正在大堂中,与几个亲信、官员议事商讨。

    “父亲!没打扰到你们吧!”韩玄推门进入道。

    “去吧!不要有什么纰漏!”韩亮对着身旁几人说道,随后示意众人退下。

    “玄儿!休息的怎么样?”韩亮一脸笑意的问道,示意他坐到一旁。

    “很好!劳烦父亲挂念。”

    “跟我说说最近这段时间,你的经历!”韩亮问道。

    韩玄将自己最近的经历简单讲述一遍,尤其是在新野城借兵时,私自允诺让出家族部分利益时,他偷偷看向父亲。

    父亲一向将家族看的很重,视它为一切,他不确定父亲会不会因此而震怒。

    但韩亮仅仅只是安静的聆听着,面上丝毫看不出喜怒,只是偶尔轻微颔首点头。

    “不错,玄儿你长大了!”韩亮夸赞道,“临危不乱、沉稳果决,虽有些稚嫩,却远超我的预期!”

    “多谢父亲夸赞!”韩玄说道。

    “玄儿,你此次独自前来宛城,想必已有破敌之策?”韩亮的眼光独到,够洞察人心。

    “父亲,我与仲弘、子瞻他们约定好,四月二十八日,夜晚子时,以火为令,对黄巾发动夜袭。”韩玄说道:“同时我还联系周围各县,命其切断黄巾大军的粮道。”

    “好,待南阳黄巾被剿灭后,为父便让太守为你上表朝廷请功。”韩亮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过,我儿尚未及冠取表字,若是他人问起了,难免会轻看几分。”

    “请父亲赐字!”韩玄说道。

    “君越,君也者,掌令者也。而越,意指卓尔不凡、万里挑一、超群绝伦。”韩亮轻抚长须,眸中精光闪动。

    ……

    三月二十六日,风和日丽,宛城南门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

    城门简单建造出一个刑场,中央摆放着着十几个大木板,木板旁站着十几个行刑手,手执厚重的斧钺,整肃排列。

    刑场的中央一个临时堆砌的高台上,坐着太守褚贡,长案的左右两侧站立着,威严冷峻的韩亮,和一丝不苟的韩玄。

    城墙上人影绰绰,站满了围观的士卒,偌大的刑场只能听见风吹幡旗的“啪啪”响声。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突然,韩亮高声喊道:“将犯人押入刑场!”

    之前喝酒误事的守城将士,身穿囚服。在牢中关了几天,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狂妄浮躁,个个垂头丧气面色煞白。

    “开始吧。”褚贡低声吩咐。

    韩亮命令:“人犯就位,验明正身!”

    几名官员在罪将入场时已经下到法场指挥,一阵忙碌后,高声报道:“禀报府君,十三名人犯全部验明正身,无一错漏!”

    褚贡点了点头。

    韩亮开始高声宣布他们的罪行。

    城墙上伫立的士卒们,不由得回想起前夜那惨烈的战斗,直至现在墙头上的污血依旧存在。

    明明几天前还一起守城闲聊的战友,如今依旧成为一具冰冷的死尸,身上的甲胄被扒下,浑身光溜溜的,毫无尊严地堆叠在一起,摞成一座小山。

    他们本不该死的!都是那些喝酒误事的将领。

    一时间怨气、怒气在每个士卒的心头挥之不去,他们紧握手中的武器,期待着接下来的判决。

    韩亮给出最终判决结果,王都尉因喝酒失职,削去官职。其他人十二人,处以极刑腰斩。

    “鸣鼓行刑!”

    下方官员令旗挥动,鼓声大作,再举令旗,“行刑手就位!”

    十二名刑手整齐分列,犯人被脱去衣裳,赤裸上身,趴在木板。

    “唰!”的一声,十二把斧钺一齐举起,在阳光闪烁着寒光腰斩巨斧。

    “斩!”

    一声令下。

    十二把斧钺划出一片闪亮的弧线,光芒四射,鲜血飞溅。

    伴随着一声利索的剁肉般的响声,罪将们被斩成两段。

    罪将们面孔扭曲,上半身在地上挣扎着,惨叫着。

    直到一盏茶的功夫后,才彻底不动了,留下一摊子血迹。

    韩玄有些不忍地撇过头去,褚贡更是瑟瑟发抖不敢直视。

    而城墙上的士卒反倒异常兴奋,撕心裂肺地呐喊着,称赞着太守刚正不阿。

    腰斩之刑极其惨厉,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两日后夜袭黄巾,韩亮也不会动用如此酷刑,来激励众将士,提升士气。让他们宣泄内心的怨气,给他们一个交代。

    待周围彻底安静时,褚贡站起发话:“诸位,此时黄巾肆虐,宛城时刻面临威胁,都尉一职不可一日无主。义阳韩玄,韩君越。怀谨握瑜、克己奉公、才德兼备,有招募士卒救宛城于危难之功。今征召为,南阳郡都尉,主掌郡内治安、军事。比二千石,银印青绶!”

    韩玄当即跪拜,激动的接过官印道:“臣定不负府君所托,誓破黄巾!”

    不过韩玄这个都尉,此时还尚未得到朝廷的许可,只是太守的暂时征召。

    待到韩玄彻底解决南阳的黄巾之乱后,父亲会请求太守向朝廷上表请功。

    到那时经过朝廷的认证,他这个都尉才算是真正的坐稳。

    从刑场离开的韩玄,开始巡视各军营,联络校尉。

    并让魏延前去,统计兵马人数,清点名册。

    宛城常备兵马一般是七千多士卒,黄巾起义爆发之初,自己的父亲向太守褚贡提议扩军至两万士卒。

    由于之前的黄巾夜袭,现如今仅存一万五千多士卒。

    而骑兵更是稀少,仅有一千多的骑兵,算上他自己带来的也仅勉强近两千。

    韩玄新任都尉,第一道命令便是在城内招募青壮,补充兵员。

    其次更换武器,修理甲胄,统计粮草……,为下一次大战做足准备。

    韩玄初步熟悉了一下宛城的军队,由于军队中十数名将领被腰斩,不少职位空缺。一时间除了亲卫魏延,韩玄竟有些无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