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 第46章 黄叙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第46章 黄叙

    “叙儿你怎么出来了?快回去,别着凉了!”黄忠闻声急忙前去搀扶,介绍道:“这位是韩都尉,旁边的是给你看病的医师!”

    “见过都尉!”黄叙强撑着见礼道。

    “无需多礼,还是进入里屋相谈吧!”韩玄看着面前十二、三岁的少年道。

    黄忠将黄叙扶回里屋的床榻上,并为其披上外衣。

    “开始吧!”韩玄看向一旁的医师道。

    医师点了点头,便坐到一旁为黄叙把脉,并时不时询问一些情况。

    “父亲,其实不必如此浪费家中钱财!”黄叙懂事地说道。

    “放心吧!叙儿,为父一定会治好你的!”黄忠的一双虎目含泪,眼珠通红地说道。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医师这才站起来。

    “我儿如何?”黄忠迫不及待地问道。

    韩玄也投来询问的目光,毕竟此事事关黄忠的忠心,他不得不在意。

    “只是染上风寒,不过令郎体质虚弱,乃是先天体虚的表现。令郎可是足月生产?”医师看向黄忠问道。

    “家妻在怀叙儿时动了胎气,只是怀胎八月便已生产,没过多久家妻便不幸亡故。”黄忠想起伤心事,不由得潸然泪下。

    “先天不足,外加没有好好调养,又染上风寒,这才久治不愈。”医师说道:“还好发现的及时,不然再拖个一年半载,风寒入骨,以令郎的身体情况,怕是神仙也无有回天之力!”

    “还请医师救治!”黄忠抱拳施礼道。

    虽然他并不太懂医术,但这位医师确实是比以前医师所言更有条理,更令人信服。

    “治疗确实不难,只需先将风寒治好。随后用药物调理先天不足,加之针灸刺激经络、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状态。”医师循循说道:“此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不能吃苦寒类、辛辣类食物,注意根据天气增减衣服……”

    随后医师熬了一副汤药,给黄叙喝了下去,又为其针灸后,黄叙的脸色明显红润许多,身体也不复之前的阴冷。

    黄忠见此更是热泪盈眶,韩玄见颇有效果,便让医师留在这里,照顾黄叙,有什么缺失可去韩府中索取。

    黄忠向前走了两步,当场跪倒在地,“谢恩公救吾儿之恩,黄某虽是一介武夫,绝不是背恩忘义之人。”

    他黄忠,早年丧父,中年丧妻。如果不是韩玄,他实在是无法承受晚年丧子的痛楚。

    “叙儿,快过来!”黄忠拉着黄叙一起跪倒,“今日之后黄某的命便是恩公的了,当誓死效忠,任凭驱使,绝无二心。有违此言,天人共戮之!”

    “黄前辈,黄公子,快快请起!”韩玄连忙将二人拉起道:“有黄前辈助我,可比十万精兵也!哈哈!”

    在解决了黄忠父子俩的事情后,韩玄便离去了。

    此时已至深夜,明月高悬,满天星斗闪烁着光芒,像万家灯火。

    在月光照耀下的宛城,映照出一片宁静的世界,只有偶尔的打更声响起。

    月朗风清,微风袭过,韩玄格外地享受这般寂静祥和。

    回到韩府中,见大厅内烛光闪烁。

    韩玄走近一看,竟是父亲韩亮挑灯等待自己,“父亲,这么晚了,怎么还没休息?”

    “恩,我儿回来了!坐下吧!”韩亮放下挑动灯芯的簪子。

    “父亲,其实你可以提前派人通知我,不必等这么晚,对您的身体不好!”韩玄关心地说道。

    毕竟韩亮如今五十有五了,在这时代已经算是比较长寿之人了。

    虽然身体依旧硬朗,但身体的机能也在开始不断衰退。再加上作为郡丞的每日工作,偶尔也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时候。

    刚刚经历过黄忠父子间的温情,此时再面对父亲,韩玄颇有些感触。

    “老夫这个老骨头,还能在撑几年。”韩亮笑道。

    父子二人皆有官位在身,已经很少有这么惬意的时间。韩玄命人端来茶水,二人一边喝茶一边畅聊。

    说着说着,二人不由得聊起太守褚贡,韩玄不由得想起今天他给自己找麻烦的事情。

    “父亲你说我们能不能找个机会,将褚贡给……”韩玄比划个勒脖子的手势,“这样太守之位空缺,父亲你便可取而代之。”

    “不可!”韩亮摆了摆手。

    “为何?父亲有何顾虑?”韩玄问道。

    “褚贡虽只是个小角色,但此人背靠汝南氏族,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不可妄动!”韩亮说道,“其次便是“三互法”的原因。”

    “三互法?”韩玄有些疑惑,对此不甚了解。

    “三互法就是,朝廷任用地方官吏的一种避讳制度,目的是限制官吏结党营私。”韩亮解释道。

    这是朝廷为了避免地方官吏,利用自身在地方的影响力,与地方的世家大户互相勾结,扰乱地方的政治清明,组成一个利益团体。所以才渐渐地出现了“三互法”这项法规!

    简单地来说就是,家族是本地人不能做本地的最高长官。这个对州和郡都适用,例如本县之人,不能做本县县长。本郡之人,不能做本郡郡守。本州之人,不能做本州州牧。

    就像是董卓,豫州颍川人。后来到了西凉,做了并州刺史。

    袁绍,豫州汝南人,后来做了冀州牧。

    曹操,豫州沛国人,后来做了兖州牧。

    刘表,兖州山阳人,荆州牧。

    刘焉,刘璋,荆州江夏人,益州牧。

    这些都是符合“三互法”原则的。

    直至今日“三互法”,变得更加复杂,还加入了通婚家族和其他的限制。

    世家大族如果不想离开家乡,就只能做州郡的属官,而不是长官。

    韩玄听完父亲的讲解,他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以父亲的能力,却只甘心留在南阳做郡丞。

    其实这也只是韩亮的无奈之选,毕竟韩氏三代之前并不显赫。而为了快速发展家族,韩亮放弃了自己的前程,甘心留在南阳用自己的职位,帮助家族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事实上,效果的确显着,韩氏凭借着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成功跻身进入南阳十大家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