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 第127章 路遇庞德公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第127章 路遇庞德公

    韩玄见司马徽有些动摇,便继续说道:“弟子已于江夏郡内,洞庭湖岸建造一座水镜学院,房栋近百,并设有藏书阁,就等老师您挪步了。”

    “也罢,为师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司马徽思量良久,最终被打动,决定前往荆州江夏避难。

    次日,司马徽向众学子说明,自己将要南迁的消息。

    “诸位,在下韩玄韩君越,为老师的入室弟子。”韩玄看着下方近百名学员,他们可都是珍贵的资源,他自然不想就这么放过。

    “或许你们有人听说过我,我乃当朝江夏郡守,陛下赐封隋侯。”韩玄双手抱拳,面向洛阳的方向,继续道:“本侯求贤若渴,广纳贤才,于江夏新建立一座书院,特邀众位学子前去,所学期间花费自有本侯来承担,去留随意,无有约束。”

    下方学子们顿时陷入激烈的讨论,或是互相交谈,或是交换意见,或是小心打量上方的韩玄。

    韩玄并没有催促,昨日他与老师秉烛夜谈,对于下方的学子们,他多有了解。

    老师授徒不论身份,无论是士人,还是寒门,亦或者平民子弟。只要是真心求学,天资聪慧之人,他便尽数收下,无有偏颇,绝无私藏。

    半刻钟后,下方学子尽皆做出决断。

    绝大多数学子留下,决心一同前往江夏。

    剩下的一小部分,因种种原因不能跟随,只能歉意的向司马徽告罪后离去。

    司马徽的藏书可不少,足足装满了几大车。

    此行韩玄只带着文聘还有几名侍从,他担心一路上会有遇到劫匪强盗。

    于是便让文聘,在附近几个村县,召集了一些青壮。

    由于颍川即将又要战乱,不少人准备向外地逃难,因此文聘很轻易的临时组建了一支,五百人左右的护卫队。

    临行前,韩玄亲自将徐庶的母亲接走,老人家年纪大了,独自留在颍川韩玄也不放心。

    一起前往江夏居住,他也能顺手照顾一二。

    一行人,拖着长长的队伍,便朝南阳郡赶去。

    几日后,颍川郡与南阳郡边界处。

    韩玄正在马车内,与老师商讨前往江夏郡后的一些事宜。

    突然一个急刹,马车猛地停住,韩玄与司马徽连忙稳住身形。

    文聘跑过来汇报道:“主公,前方关卡拦住去路,我们无法通行。”

    韩玄闻言紧皱眉头,随即向司马徽表达歉意,“老师,前方有些阻碍,弟子前去协商。”

    “去吧,不用顾忌老夫。”司马徽点了点头。

    韩玄阴沉着脸下了马车,启程前他特意派人在车队前,上下打过招呼,按理来说应该是畅行无阻的才对。

    自己平日里极少树敌,也没有什么仇家,平白无故怎会有人来找自己的麻烦?

    “前方是何情况?”韩玄沉声问道。

    “似乎是两股军队产生冲突,将前方去路堵住。”文聘对于前方事情也不了解,只能将自己所见所闻讲出。

    二人说话间,已经来到前方,韩玄定睛看去,果然是两方汉军,互相对峙着。

    其中一方赫然竖立着豫州牧黄琬的旗帜。

    另一方则是皇上前些日子新建立的西园八校尉之一的下军校尉旗帜。

    韩玄眉头一挑,地方官员与朝廷官员起了冲突,这种事情还是不掺和为妙。

    毕竟自己手底下,只有五百新招募的青壮,根本没有多少战力。一路上也就只能吓唬一些劫匪强盗,对付正规军队瞬间就会土崩瓦解。

    手中无兵,心底发慌啊!

    正在韩玄打量之时,突然发现有一位老者,伫立在不远处,身旁仅有几个侍从陪伴。

    老者神情淡漠,望着前方两支即将起冲突的军队,面色没有一丝慌张。

    一般的百姓见到这种情况,定然会四散离去,除了不怕死的还有谁敢在附近围观。

    韩玄觉得这个老者不似寻常之人,准备上去套个近乎,顺便打探一番消息也好。

    走上前,发现这位老者已经年近六旬,头发黑白参半,身体虽然已经有些佝偻,但他的精神却依然矍铄。

    “敢问老人家,前方发生何事了?”韩玄拱手行礼道。

    老者闻声回过头看向韩玄,一眼便看出对方气质不凡,还礼道:“大人身份尊贵,何不亲自前去一探究竟。”

    “吾本外州官员,不好插手此地之事,还请前辈告知。”这种情况,韩玄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前去试探,他可是很惜命的。

    “原是那下军校尉鲍鸿奉朝廷之命征讨葛陂黄巾贼,但他却趁军队征调物资之时侵盗官物,贪污上千万。恰巧被黄琬发现,于是双方便结下怨恨!”那老者颔首微笑,向韩玄讲述来龙去脉。

    “多谢前辈解惑。”韩玄向老者谢道。

    看样子前方短时间内怕是无法通行,不如换一条道路前往荆州。

    “还没请教前辈尊姓大名,是要去往何方?”韩玄询问道。

    “老夫庞德公,荆州襄阳人,此行本是在豫州访友,却没想到遭遇战乱,如今准备打道回府。”老者回答道。

    “原来是庞德公,在下久仰前辈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韩玄闻言心神一震,再次深鞠躬道:“晚辈韩玄,韩君越,荆州南阳人。现居江夏郡守一职。”

    “原来是隋侯,老夫还真是眼拙。”庞德公身为荆州名士,对于韩玄这个荆州麒麟子,自然多加关注。

    更何况,前两年韩玄迎娶襄阳蔡氏之女,十里红妆,声势浩大。

    “折煞晚辈了,您叫我表字即可。”韩玄也没想到,不到月余的工夫,自己受封赐侯的消息,这么快就传递开来。

    “正巧晚辈也要赶回荆州,不如前辈与我们同行?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韩玄邀请道。

    “也好,那便叨扰了。”庞德公一脸笑意的点了点头。

    庞德公虽已年近六旬,但身形依旧健硕,健步如飞,丝毫不慢于他这个年轻人。

    一路上,庞德公看着一辆辆装载书籍的马车,还有一名名学子,心底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