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 第26章 石光林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第26章 石光林

    好像那时候的介绍,说的就是纺织厂的采购组长,那不出所料的话,陆大有说的领导就是此人。

    肖卫国不着急过去,而是站在远处观察一下情况。

    只见这时候,那位中山装的采购领导,正和一位扛着扁担的社员大叔聊着什么,大叔让看了一眼扁担里的东西,采购领导摇了摇头,然后就结束了交流。

    看到在远处观察不了什么东西,肖卫国打算直接去和这位领导交流一番,看看那条件到底是什么。

    “同志你好,请问你是纺织厂采购领导吗,我是陆大有介绍来的。

    听说你们厂正在招聘采购科临时工,我想知道条件是什么。”肖卫国对着中山装男性说道。

    “同志你好,我叫石光林,是第一纺织厂采购科三组组长。

    招聘临时工也不是不行,因为大量招工,现在厂里后勤压力极大,但是,采购科的临时工可不好干的。

    小同志,你手上有什么固定渠道的物资可以提供吗?石光林对肖卫国说道。

    说着,石光林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是大前门,抽出一支递给肖卫国。

    肖卫国连忙接过烟,然后石光林又抽出一支,自己点燃,靠在供销社的门柱上。

    “领导好,我可以捕鱼,还请问下,捕鱼的话,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行。我尽量做到。”肖卫国回道。

    “鱼的话,这样吧,你要能在三天内,提供一千斤的活鱼,那我做主就给你一个临时工,在我的组下面,怎么样?

    但是有个条件,必须得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大队帮忙,这条件如何,小同志。”石光林回道,但是心里觉得眼前的小青年是肯定完不成的,这两周有很多人都试过了,都没达到他的预期。

    肖卫国之前知道会难,但也没想到这么难,也是,毕竟是进入四九城工作的机会,没那么容易达到。

    “请领导放心,保证达成任务,另外,我的名字是肖卫国,出自肖家庄,保证不让大队帮忙。不过,到时候这个鱼放在哪里验收呀。”肖卫国说道。

    “就在供销社的仓库就行,我近期一直在那里。

    捕到鱼就送过来,给你累计着。

    另外,给你出个证明吧,证明是协助我收集物资的,等到三天期间到,我出面和你们大队做交涉,把鱼的钱给到大队,进行公对公交易。

    至于大队给你分多少钱,这个我可不管。”石光林说道。

    看来现在采购也不敢明晃晃的对私交易了,必须要和大队以及公社进行公对公交易。

    “领导放心,我就希望得到一个临时工岗位就满意了。”肖卫国说道。

    石光林目送着肖卫国远去,没太往心里去,毕竟要求的数量挺多,如果这个叫肖卫国的青年能做到的话,给个临时工的岗位也没什么。

    毕竟近期确实采购的压力极大,整个采购科都不堪重负,科长都差点累到病床上去了。

    自己需要临时工的名额,只要物资到位,要十个都给自己。

    前提是能有物资运进厂里。

    而且是要肉,现在粮食大家都知道今年收获很多,这样的话,到明年,那肉的供应应该也能很充足,毕竟有粮食就能大量养殖家禽家畜。

    前提是熬过今年这半年。

    至于自己站到供销社门口拦截本来要卖给供销社的物资这回事,石光林认为,只要你关系硬,你也可以。

    肖卫国并不知道石光林对自己没什么信心,他自己对自己信心倒是挺足的。

    回去的路上,肖卫国在心中盘算如何能做到三天捕鱼一千斤。

    按照之前自己累死累活,半天才捕鱼一百余斤的水平,怎么样都是完成不了的。

    看来不能在小曲河捕鱼,要到大河中,或者大湖泊中,才有机会。

    而且,也需要一个大渔网,来提升自己的收获效率,肖卫国记得大队的仓库里是有渔网的。

    不过已经闲置很久了,回去可以向大队借出来。

    有着石光林给到的协助证明,大队应该是会借给自己。

    回到大队,肖卫国家都没回,直奔大队队委办公处。

    去找现在大队的最大领导,大队的副书记,名叫张大海。

    原来的肖家庄,现在的肖家大队,里面的住户,并不都是姓肖,战乱年代,其实迁入很多外姓人,不过村里姓肖的确实占了大头。

    到了地方发现,张大海并没有在队委,肖卫国又去到高炉场地,在一座高炉旁边,看到了张大海,只见正在往高炉里传入木材。

    大队的煤炭不够,就只能用木材硬顶。

    “大海叔,我有事找你。”肖卫国对着张大海说道。

    “是卫国呀,有事说事,正忙着呢,。张大海不太想搭理肖卫国这个小伙子,确实是太年轻了,还没有成家立业,在所有人的眼中,那都是小孩。

    “叔,我想借下大队的渔网……”肖卫国言简意赅的把事情说给正在忙碌的张大海。

    张大海听完以后,终于正眼看了下肖卫国:“行呀,和四九城的大工厂都有联系,还让你协助,真的牛。

    但是不允许,明天记得正常上工,不然扣你工分!小兔崽子。”张大海只觉得肖卫国是找理由逃避上工,对着肖卫国说道。

    肖卫国连忙把石光林给的证明递给张大海。

    接过证明,看完以后,张大海这才正视这个事情,意识到肖卫国说的是真的。

    “你该不会也想去城里当临时工吧。”张大海对着肖卫国说道,因为近期有很多村里的小青年,通过各种途径,都打算或者已经成为了四九城厂里的临时工。不过都是下力气活的临时工。比如炼钢厂什么的。

    而且,近期还有厂子联系公社,让公社组织进行临时工选拔。

    城里的大生产才是进行的如火如荼,远比公社的土法炼钢猛的多。

    不过,采购员这么牛的岗位临时工,倒是真的没有。

    “大海叔真牛,那个领导说,只要我捕到的鱼数量让他满意,就让我进城当采购员临时工。

    而且,最后的鱼卖的钱,人家也会直接打给大队,公对公,表示是大队卖给厂里的呢。”肖卫国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