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 第40章 时代偏见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第40章 时代偏见

    赵淑娴脸上露出追忆的神情,说道:“那时候百废待兴,他爸爸以及整个家族的人都很害怕。

    所以,就定下了这个家族方案,一部分人去香港,一部分人还留在家里,

    他爸爸那时,考虑到我们娘俩,小的小,弱的弱,就自己一个人先过去,

    打算,等到安稳以后,再把我们接过去,

    到现在,也几年过去了。

    你阿姨我现在是文工团的演员,他爸平时也每月有200的外汇券汇过来。

    所以,吃喝上是不愁的。”

    “这样呀,那确实可以考虑一家团聚,不管什么时候,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肖卫国想到往后几年的情况,由衷的说道。

    “看他爸最新的信中说,他在那边,现在也遇到了点事,这几个月的外汇券也暂时不能寄过来了。我很是担心。

    还是我们这边好,有一个工作,就都不愁了,而且现在这么安全,我还想着孩她爸回来呢。”赵淑娴继续说道。

    肖卫国听到这个情况,只能暂时闭嘴,后续再看情况。

    “我也想爸爸了,我们同学天天都能看到爸爸。”泉铃兰说道。

    “铃兰今年多大了,上初中还是高中。”肖卫国忽然记起,之前聊天还没问过泉铃兰的年龄。

    “这孩子今年15岁,上初二了,明年就该考高中了呢,也不知道好好学习。”赵淑娴说道,然后问肖卫国:“卫国你今年多大呀,怎么就工作了。”

    “阿姨,我今年16岁,比铃兰大一岁,我出身在农村,高小毕业就不读了,采购员的工作是因为近期城里大建设,厂里给的机会。”肖卫国说道。

    “你高小毕业的,怎么懂得这么多,这么多。”泉铃兰听到肖卫国高小毕业,很是惊讶,双手一上一下的比划着。

    “那自然是活到老学到老了,学习不分学历的,只要自己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多老都能继续学习。”肖卫国对着泉铃兰说道。

    这时,忽然听到一楼和二楼的窗户有什么的敲击声音,肖卫国侧耳仔细倾听了一下,只听见外面有一群小孩子在大声喊道:“打倒资本主义、**主义万岁!”

    这时,只见一块石头,直接打碎一楼窗户,石头朝着餐桌飞了过来。

    吓得泉铃兰大声的喊出了声。

    肖卫国连忙闪身上前,将石头以及碎玻璃用意念挡住,让他们平稳落在了地上。

    “没事吧。”肖卫国对着母女两人说道。

    不等回复,又见窗外传来声音:“哈哈,资本家的娇小姐也知道害怕。”

    窗外说完,就一窝蜂的朝远处跑走。

    赵淑娴看着这个情况,脸色差到了极点,一旁的泉铃兰也一副快哭的样子,我见犹怜。

    “卫国,今天真是不好意思,让你看笑话了。等再过两天,阿姨带你再去外面饭店吃一顿吧。”赵淑娴沉声说道。

    “没事的阿姨,今天也吃好了的,这种情况发生的多吗。

    有没有备用玻璃,我帮你们换一下。”肖卫国看着破掉的窗户,说道。

    “家里常备有玻璃,这种事情一年总有那么几次,所以就都备着了。”赵淑娴一边收拾地上以及餐桌,一边回答着。

    “那就好。”肖卫国也帮忙一起收拾起残局,泉铃兰也加入进来,三人不一会就收拾妥当。

    肖卫国接过玻璃,很快的替换好,然后准备告辞回家。

    “阿姨,铃兰,今天也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后面这段时间我要下乡采购,等我再回来的时候,再过来看你们。”肖卫国说道。

    “今天说要好好招待你,也没有招待周到,下次阿姨再补上。

    这些东西你带着,拿回家给家里人吃。我们娘俩也吃不完它们。”赵淑娴手里提着准备好的一袋物资,要递给肖卫国。

    肖卫国连忙推脱:“阿姨,这怎么好意思,我这连吃带拿的,不太像话。”

    “拿着吧,家里这些东西很多,你不拿,阿姨可不开心了啊。”

    “是呀,你不拿,我也不开心了呢。”泉铃兰这时也在一旁帮腔道。

    “那行,那就恭敬不如从命,等下次我从乡下回来,给你们带点特产回来。”肖卫国想着后续总有机会找补回来,就接了下来。

    “卫国同志,下次我们再一起探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哦,要记得了。”泉铃兰最后轻快的对着肖卫国说道。

    “好的,一定!”肖卫国看着门里的少女,心中那块柔软又一次被触动。

    等骑车骑出去二百米远的位置,肖卫国停下车子,转身回头看去,心中思绪万千。

    这个时候,沾染资本家,可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他们留在这里也是极为危险的一种行为。

    最好的做法就是,抓紧时间,去到国外,香港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留在国内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而对于爱情,以及婚姻,理性告诉肖卫国,泉铃兰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要娶的媳妇成分一定要又红又专才是最好。

    罢了,肖卫国心中暗叹,后续再说吧,现在才十五六的年龄,后面的时间多着呢。

    回到四合院,已经晚上8点左右,很多人家都关灯睡觉去了。

    为啥这个年代每家的小孩都那么多,还不是没有什么娱乐导致,只能晚上两人躺在床上玩点游戏。

    肖卫国的回来,引起了98号院的很多住户关注,有人悄悄掀开门帘看去,见到是一个没见过的青年小伙,顿时一阵紧张,这是什么人,但又不敢自己独自出头,只等着别人先行发问。

    经过中院的时候,住在中院西侧房的田桂香阿姨出来,拦住肖卫国,问道:“小伙子,你是谁家的呀,怎么没见过你。”

    “阿姨你好,我是今天上午刚搬来的肖卫国,是纺织厂的采购员,住在后院。”肖卫国解释道。

    不解释不行,这个年代,基本是纯粹的熟人社会,如果不解释,直接硬闯,搞不好院里的住户会直接报警。

    这个年代好多间谍等,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观察力给揪出来的。

    包括到后世,这批大爷大妈的威力也是极为强劲,朝阳群众的威力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