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 > 第105章 仙人之姿,地狱之策!六十万匈奴怒涛来袭!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 第105章 仙人之姿,地狱之策!六十万匈奴怒涛来袭!

    蒙恬心中不由浮现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公子赢彻的实力,或许早已超出化龙境的范畴!他回想起之前担忧赢彻因急于建功而争夺北军指挥权,此刻不禁感到几分尴尬。

    原来,匈奴侵扰一事自始至终,都未被公子赢彻真正放在心上!然而,赢彻此刻出手,显然不愿秦军士兵在与匈奴的冲突中遭受过多损失。

    这意味着,他对蒙恬的小算盘并未有所察觉。

    “轰隆隆。”

    随着六十万匈奴勇士的血祭仪式落幕,愿海城的城门轰然开启。

    尽管那些施法的匈奴人化为了满地残骸,但他们留下的数十万战马,对于蒙恬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战略财富。

    蒙恬虽内心愧疚,但面对眼前惨烈的景象和众多战马,他不能坐视不理。

    清理这些破碎的尸体实非易事。

    副将们此刻也纷纷恢复清醒,在蒙恬的引导下,一名副将提出了一条令他既惊惧又无法反驳的建议。

    征召桑海城内的农具,将北边草原尽数翻耕,将泥土与难以清理的匈奴遗骸混为一体。

    随后,征召士兵砍伐城郊的森林,堆叠在荒芜之地,以火焚烧。

    不出一年,这片土地将成为沃土。

    这个计划听起来简直是天才之作。

    蒙恬听后,找不出任何破绽。

    然而,一想到六十万匈奴人成了他们农田的养分,他也不由心生寒意。

    “虽如此说,万一匈奴再来侵犯,这些田地岂非又要遭殃。”

    一位深思熟虑的副将提出了疑问。

    蒙恬闻言,大笑道:“再来?恐怕他们以后再也没有这个胆量了。”

    帐内将领们齐声大笑,匈奴六十万精壮男丁南下挑衅大秦疆土,如今却成为滋养田地的肥料。

    那么,他们的故乡草原,除了老弱妇孺,还能剩下什么?

    答案是空荡荡的,只剩一片荒凉。

    “原本我打算向陛下上奏,如今我军凯旋,已彻底击溃匈奴,此刻正是乘胜追击,以疾风骤雨之势荡平草原的关键时刻!从此刻起,这片土地将成为我大秦疆域的一部分,匈奴的势力已如秋后的落叶,无法阻挡我军的铁蹄。”

    蒙恬的话语刚落,帐内将领们的脸上都涌上了激动的红潮。

    确实如此!

    匈奴倾尽全力的一战,却将自己的核心力量尽数摧毁!

    如今的草原,除了少数未受匈奴统治的部落和滞留本土的老弱病残,已无任何挑战之力!

    “的确,今日的胜利,全赖于那位天人之姿的援手。”

    一位副将迅速反应,“我将详尽禀报此事,让陛下知晓。”

    “将军,您知道那是何人吗。”

    有人忍不住询问。

    “坊间传闻,今日在天空中施展神迹之人,乃是……十三公子。”

    消息像一道电流,瞬间穿透寂静。

    “怎么会是他。”

    帐内响起一片惊叹。

    尽管赢彻身份尊崇,身为天宗之首,但将他与那位神奇的人物相提并论,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然而,蒙恬将军却微微颔首,他的眼神中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忧虑。

    “我亲见其在城墙上,正是赢彻公子。”

    帐内立刻响起了由衷的赞誉声,然而蒙恬的眼神深处,忧虑并未消散。

    赢彻虽贵为王子,此番功绩显赫,但这样的杀戮,对他而言或许并非好事。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往事历历在目,赢彻的地位更高,这后果……蒙恬的担忧一闪而逝,但他明白,最终的裁决权仍在咸阳的那个人。

    “无需过多猜测,是非曲直,自有陛下定夺。

    今日回去,你们要严令部下,枕戈待旦,一旦接到清扫草原的指令,我们即刻行动。”

    蒙恬掷地有声。

    “遵命,将军。”

    众将领齐声回应。

    “现在首要任务是修复桑海城的混乱,按计划整理土地。

    明年,草原将不再有匈奴的威胁,这里将成为肥沃的农田,谁知道呢,或许将成为边疆的粮库。”

    蒙恬下令,数十万秦军立即行动起来。

    农具被迅速借走,用于耕作,但兵士们的需求仍然超出预计。

    未分得工具的士兵则挥舞武器,将附近的树木砍伐一空,准备转化为战争工具。

    顷刻间,桑海城周边呈现出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

    铁犁深入草原的土壤,翻出的泥土与汗水交融,化为深沉的乌色印记。

    刚刚完成初步耕耘,壮硕的埃德诺尔就肩扛着成堆砍伐来的木料,如同巨柱般矗立大地。

    尽管十万秦军倾巢出动,也只是初尝冰山一角。

    当夕阳悄然收起它的余晖,草原上燃烧起熊熊烈焰,犹如天边的红色帷幕。

    祖先的智慧在火光中闪烁,焚烧的丛林转化成肥沃的土地,等待播种的季节。

    丰富的作物带来丰饶的谷物,滋养着人民的生存,使饥荒远离,生活富庶。

    因此,耕种的基因深深烙印在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世代传承。

    原本如六十万璀璨烟火般的匈奴大军,此刻只剩下残兵败将,如惊弓之鸟般遁入草原深处。

    头曼的雄心壮志已非当初,他的身影显得苍老疲惫,马鬃散乱,仿佛一夜之间衰老了二十载。

    曾经备受宠爱的胡姬,此刻只能颤抖着坐在马车中,满心忧虑。

    头曼回首望去,身边仅剩寥寥千余亲卫,他们在大战后成了他的唯一依靠。

    在消灭各部族首领后,头曼掌握了全军,无需再实行严格的监视,否则此刻他将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马车内,胡姬颤抖着声音询问:“陛下,下一步我们该何去何从。”

    头曼的眼神空洞,面对前方,心中同样充满困惑。

    “是啊,接下来怎么走?带着一千多亲卫,像丧家之犬一样,如何面对草原上期待胜利的老弱。”

    如果头曼就这样返回,他们的支持将不再,不仅是那些老人,连亲卫们的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忠诚。

    “浩渺天地,何处才是我们匈奴的容身之地。”

    头曼明白,秦帝国必会趁势派遣精锐,彻底清扫这片草原。

    若继续滞留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之上,他们的命运将不可避免地化作大秦铁骑的脚下尘埃。

    断然不可!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向西,直指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