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 > 第130章 期待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 第130章 期待

    \"至于那些异域女子,亦有大用场,\"秦彻继续说,“我大秦广袤,人口却略显不足,人口众多,方能国泰民安。”

    听到这里,秦政的眼神闪烁着期待。

    \"彻儿,你是说将这些外族女子分配给我国的民众……\"秦政试探性地问道,秦彻微笑点头确认。

    \"正是,父皇。”

    然而,秦政仍有疑虑,“虽然你的设想颇具远见,但我担忧的是,我大秦现今的粮食产量已难以支撑现有子民,如何兼顾远征。”

    秦彻胸有成竹:“父皇,还记得孩儿曾提及的海外荒蛮之地吗?他们的生存无需忧虑。

    一旦越南纳入版图,那里的丰饶稻谷将成为我们的‘边疆粮仓’。

    由于地理限制,陆路运输困难,但近年来,我天机楼在航海技术上大有进展,海洋航线的开辟势在必行。

    届时,南越的粮食将通过海港输送回补国内。”

    随着秦彻深入剖析,秦政的双眸越发熠熠生辉。

    若越南果真如秦彻所说,成为一年三熟的粮田,大秦的粮食问题将迎刃而解。

    \"好!彻儿,你的见解深得朕心。”

    秦政决定,“明日朝会上,朕将封你为大将军,领兵远征之事全权交予你,任你挑选我大秦精锐。

    远征军规模,你打算如何部署。”

    秦彻从容回答:“兵贵精简,我认为初始阶段,远征军应控制在五万之内,但都是精选的精兵。

    后勤保障,包括养兵之事,将由我天机楼全权负责。”

    \"我远征军日后将涵盖海陆两军,为大秦开拓疆土,巩固千秋基业。”

    秦彻的话语坚定。

    对于秦彻的其他提议,秦政都表示赞同,唯有军粮供应,他坚持由朝廷直接管理。

    “天机楼不宜承担远征军的粮草供给,明日朕会让治粟内史与你接洽,确保五万士兵的粮饷。”

    秦政的决策,既有战略眼光,又体现了对国库的谨慎态度,确保每一步行动都稳固大秦的根基。

    \"天机阁虽由你亲手缔造,却非我大秦官府,不宜承担五万远征军的粮草事宜,这是我的决断。”

    秦王政说完,为远征军定了调。

    赢彻沉默不语,只向秦王深深行礼致意。

    \"今日,你我父子的言论与行动,都将铭记于史,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你远赴北疆,母后日夜牵挂。”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亲情的温度。

    \"千里之行,母忧其心,今晚的膳食,你陪母后一同享用吧。”

    秦王政的话语犹如春风,温暖了赢彻的心。

    踏入淑妃的寝宫,赢彻的到来早已令她满心期待。

    淑妃急切地起身迎接,眼中满是欣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紧紧握住赢彻的手,言语中尽是关心。

    \"近日宫中传言,你的英勇战绩已广为流传,你在北地的功绩,使得你的声望如日中天。”

    淑妃的话语里,更多的是对儿子平安的关切。

    \"这些在为娘看来,都不重要,只要你平平安安,便是最大的福分。”

    她的话语间,流露出深深的期盼,希望赢彻能在咸阳安享平静。

    面对淑妃的担忧,赢彻微笑回应:\"母后勿虑,儿臣如今肩扛天宗和天机阁重任,身为皇子,自当为大秦奉献。

    若长居京师,恐遭人闲言,儿臣身为武道之冠,岂能无进无退。”

    尽管赢彻的安慰并未完全打消淑妃的顾虑,但她仍强颜欢笑,邀请父子共进晚餐。

    秦王政则在主位上思索,心中对赢彻的才能感到骄傲。

    \"你说过,大哥扶苏最适合接替我的位置,是吗?\"秦王政突然转移话题,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赢彻对于这个问题略感意外,但在他的布局下,儒家势力在咸阳日益壮大,而大哥扶苏则是深受儒家教诲的谦谦君子。

    \"朝会之上,此事是否该有所动作?\"秦王政沉吟着,目光落在了窗外的江山图上。

    无疑,未来的历史潮流必将导向儒家的复兴与孔圣的尊崇,这一点,公子扶苏无疑会与儒家理念相契合。

    然而,面对始皇帝的询问,赢彻不得不谨慎应对,以免直接触及他的考量。

    “陛下正值壮年,国力正值巅峰,这些问题无需过于忧虑。”

    他轻声道,提醒着眼前的父亲,“用膳的时间到了,父子间的事务,何不在朝会上公开讨论,私下里就不必如此拘束了。”

    始皇帝闻言,只是一笑置之,\"也好,那就先用餐吧。”

    这一笑,让赢彻内心涌起一阵暖意,即使身处皇室,亲情的温度依旧存在。

    晚间,回到府邸的赢彻意外地收到了天宗的密函,银钩铁画的篆文,正是松子大师的亲笔。

    信中提及,天宗新收纳了一批弟子,期待他作为掌门,能从中挑选出具有潜力和天赋的后继者。

    看着信,赢彻嘴角微扬,虽然未曾料到会有此请求,但考虑到传道的回报,收徒似乎并非无益。

    他对武道的追求虽已趋于淡泊,但如果能发掘出真正的苗子,他还是愿意倾心培养。

    “待此事告一段落后,先回桑海城与晓梦她们相聚,再去蓬莱仙境一游,最后再回归天宗。”

    他心中盘算着,随即提笔回复松子。

    次日清晨,随着朝堂钟声的敲响,赢彻从梦境中被唤醒,尽管今日朝会只是例行公事,但他仍保持着庄重的态度。

    身为大将军,他的地位超越三公,实际上掌控着大秦的军权,连太尉也要听命于他。

    当赢彻的身影出现在朝堂,群臣的目光瞬间聚焦,按理说,他这个未获正式官衔的十三公子本应无席之地,仅有的职责是北方的军务监督。

    “或许陛下有北方战事的问题要问。”

    有人低声猜测,但更多的人则揣测,公子身份的转变,预示着今日可能有重大决策即将出台。

    始皇帝的身影出现在高高的皇座上,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决策时刻。

    今日早朝,皇帝宣示天下:“如今,北方的胡虏已荡平,我大秦的首要威胁已然消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此次战役,十三公子赫赫战功,朕意欲厚加封赏。

    此言一出,朝堂上不少臣子尚未领悟帝王的深意。

    然而,李斯这位政坛老手,其敏锐的洞察力瞬间捕捉到异样。

    他站在蒙毅身后,虽看不清李斯的表情,但从他的身形微妙停滞中,蒙毅察觉到了李斯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