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 > 第163章 实乃幸事

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 第163章 实乃幸事

    他们明白,今后对待天机楼和赢彻,必须持以严肃态度。

    朝堂内,不乏一些心思灵动者,开始悄然转变策略:既然赢彻已显无敌态势,那么何不思考,究竟是扶苏还是赢彻,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储君?即使现在支持赢彻,也为时不晚,毕竟,“扶强不扶弱”是明智之举。

    退朝后,胡亥的亲信立刻将今日朝堂的动态送到他眼前。

    “这……”胡亥震惊不已,他认为这是利用大臣对天机楼不满,巧妙煽动,进而削弱其影响力的最佳时机。

    胡亥原以为,父亲会因赢彻势力壮大而心生猜忌,此刻大臣们的提议无疑是推波助澜。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秦始皇非但没有采纳,反而严厉训诫众人,严禁干涉天机楼。

    这令攻山古多心中满是不甘,他本以为找到了扳倒对手的机会。

    凭什么?身为皇家血脉,为何大哥独得父皇的厚爱,连那个一度声名狼藉的赢彻,如今也得到了改垕的无尽宽容?消息传回后,胡亥在书房内独坐,面色阴沉如铁。

    自从赢彻的表现引起注意,胡亥的心情变得像狂风骤雨般难以平息,昂贵的香炉频繁成为他发泄怒火的对象,书房的陈设频繁更换也无法平息他的内心风暴。

    香烟袅袅,本应带来安宁,此刻却只能让他感到心痛如割,内心狂躁难安。

    “赢彻。”

    这个名字在胡亥心头挥之不去。

    原本扶苏是他心中的最大威胁,然而赢彻的崛起,使这份威胁瞬间逆转。

    然而,面对赢彻的强大,胡亥又不得不忌惮,不敢轻易出手。

    父皇这次的直接打压,让胡亥心中添了几分冷酷的现实感,难道他的未来真的只有暗淡吗?然而,就在胡亥陷入沉思之际,李斯与蒙毅却带着另一番心思来到扶苏府邸。

    \"公子。”

    二人在书房内深深一礼,扶苏则热情相迎,仿佛他们是尊贵的客人。

    \"哪里哪里,两位大人乃国之栋梁,理应由扶苏向您二位致谢才是。”

    扶苏的话语谦逊而诚恳,让李斯和蒙毅心中暖意融融。

    然而,他们的到来并非只为寒暄,李斯试探地问道:“公子,今日朝堂之事,想必有所耳闻吧。”

    话语间,他暗示了某些事情。

    “两位大人所言,是否是指今日有大臣公开主张削弱天机楼之事。”

    扶苏反问道,眼神明亮。

    李斯和蒙毅点头确认,接着解释道:“公子可能不知情,但我们认为,朝堂上针对赢彻公子的不满,恐怕并非偶然。”

    然而,扶苏的笑声打断了他们的忧虑,笑声爽朗而坚定。

    “二位大人,你们不会认为这一切都是我扶苏授意的吧。”

    李斯和蒙毅闻言,表情略显尴尬。

    他们此行的目的昭然若揭,两人皆是聪明人,早已洞察到嬴政与赢彻之间的微妙布局。

    他们是在为扶苏铺设一条道路,而现在,扶苏直接了当地表达理解,也让两位老臣感到欣慰。

    “公子能理解我们的苦心,实乃幸事。

    依我们看来,赢彻殿下现在的举动,其实是在为公子铺路。”

    李斯和蒙毅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意。

    面对公子的疑虑,赢彻淡定地回应:“若公子担忧我的存在挑战了您的位置,这实无必要。

    然而,两位尊长的话语,我扶苏心领了。”

    “今日之事,实非我授意,直到退朝后我才得知朝堂上的波澜。

    两位大人莫低估我,我扶苏并非无能之人,小彻的行动,其实蕴含着更深的意图,而非两位所言的垫脚石。”

    “但我内心深处,对这位弟弟充满敬佩。

    他的天机楼,两位或许尚未尽悉,其影响力已遍布天下,无论是东方极远之地,还是西方遥远国度,都留下了我们的印记。”

    “大秦并非天地之限,而是如同地球般广阔,只有当我们的国力强大,占据天下精华,才能反哺大秦,使其永续辉煌。

    即使未来大秦面临困境,只要阳光照耀之处,皆有我炎黄子孙的身影。”

    “这是小彻,也是我和父皇的追求。

    他在北疆之前,已将一切告知,我在咸阳的天机楼分堂,随时可至。

    两位大人,你们对我和小彻的理解,似乎过于简略。”

    扶苏的阐述,令李斯和蒙毅震惊不已,心中回荡着他对盛世的宏大构想。

    “当我初次在天机楼听到这些,对小彻的惊叹不亚于遇见仙人。

    后世之人,恐怕难以撼动他对庙堂的崇高地位。扶苏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暗自思忖:“这个弟弟,才华横溢。”

    他理解小彻为何选择让他,也明白父皇为何赞同。

    未来的秦国,将是星辰大海,小彻不会局限于此,而他扶苏,将全力支持小彻的宏图。

    尽管如此,扶苏对此并无丝毫怨言,想象着后世对他们父子兄弟开创盛世的赞誉,他的胸襟便充满了豪情壮志。

    \"受教了,蒙毅与李斯此刻心中满是愧疚。

    他们错判了皇上,小看了嬴彻,更没料到扶苏的本事。若按照他们的设想,大秦的前景难以想象。

    如今,引领这盛世蓝图的先驱,正是在北疆忙碌的嬴彻公子,他堪称历史罕见的奇才。

    \"若无嬴彻公子,天秦恐将永远陷入暗夜之中,李斯的感慨并非过誉。

    天机楼因嬴彻而立,如今已成为推动民间、武林武道发展的关键力量,大秦的未来国策,亦是他们三人共同探索并实践的道路,其中嬴彻的智慧几乎主导了一切。

    李斯和蒙毅甚至不敢想象,若没有嬴彻,天机楼消失,今日的大秦会是何种境地。”

    我大秦何其幸运,能有如此伟岸的副彻殿下!\"两人告别扶苏时,原本担忧的权力纷争并未发生,反而是扶苏以独特的方式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远离扶苏府邸,两人仍心潮澎湃。”

    蒙毅大人,\"李斯忽然开口,\"此事须保密,你明白吗。”

    \"我明白,李斯大人,公子视我们为老臣,坦诚相告,但我们若泄露半点,必担重责。”

    蒙毅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

    自赢政之后,大秦又出现了两位卓越领袖,一位是治世明君,另一位是锐意进取的巨人。”

    大秦国运昌盛,势如破竹,蒸蒸日上!\"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未来的赞美。

    在咸阳,由于嬴政对嬴彻的信任无边,无人敢再存丝毫削弱之心。

    即使在那些保守官员眼中,看似强大的嬴彻也可能带来隐患,但嬴政坚持信任,毫不动摇。

    访客络绎不绝,他们见到扶苏后,大肆讨论武安君掌控巨大权力可能带来的威胁。

    面对这些言论,扶苏只是微笑倾听,从不辩驳,也不显露出立场,他的沉默犹如深海,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