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神雕后传:我的女儿是黄衫女 > 第133章 大明王朝

神雕后传:我的女儿是黄衫女 第133章 大明王朝

    那一天,明教的烽火重燃天际,

    英豪聚首,辉煌在心中熠熠生辉。

    二使、四王、五散人并肩而立,

    在江湖中,又绘出英雄的新颜。

    那一天,武当山剑气划破苍穹,

    真武七截阵,威震四方,震撼长空。

    蒙古铁骑踌躇不前,气势已失,

    武林同道共筑坚不可摧的屏障。

    那一天,少室山沐浴着佛的慈悲,

    武林群英荟萃,共聚高山之巅。

    五堂三院同仇敌忾,气势如虹,

    少林弟子誓言守护这片青天。

    那一天,峨眉女侠剑舞如飞花翩跹,

    落英神剑,一瞥惊鸿,惊艳了世人眼。

    她们英勇无畏,如同花木兰重生,

    挥剑之间,斩断世间纷争与牵绊。

    那一天,丐帮弟子遍布天涯海角,

    万千心灵,汇聚成力,共创新辉煌。

    揭竿而起,义薄云天,豪情壮志凌云霄,

    共同谱写,属于他们的华丽篇章。

    ……

    经过少林屠狮大会的一役,杨念昔对张无忌的评价跌至谷底。

    她原本以为这位年轻的教主能够担起兴复汉室、驱逐胡虏的历史重任,却不料他在大敌当前的紧要关头,竟然对敌方郡主流露出难以割舍的绵绵情意。

    杨念昔心中清楚,此刻的抗元大业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她深知,明教需要一个坚定果断的领袖,一个能够引领众人披荆斩棘、走向胜利的真命天子。而不是一个被儿女情长所牵绊、难以放下私人情感的教主。

    为了寻找这个理想的人选,杨念昔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漫漫征途。

    最终,她在明教军中发现了朱重八,一个潜力非凡的人物。

    朱重八不仅相貌堂堂,更难得的是他心怀天下,志向远大,正是杨念昔心中的理想人选。

    于是,杨念昔决定将朱重八培养成明教的下一任领袖。

    她为他改名为朱元璋,寓意为诛杀元庭的利器,希望他能够带领明教推翻暴政,恢复中华。

    为了提升朱元璋的能力,杨念昔还将《武穆遗书》传授给他,让他领悟兵法精髓,为将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然而,纵使杨念昔在明教身份特殊,但终究是空降之人,她的这种石破天惊的决定在明教内部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明教左右使、五散人、五行旗使等高层人士,这些曾经与张无忌并肩作战的伙伴,对她的安排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质疑。

    他们习惯了张无忌的仁厚领导,对这位突然冒出的朱元璋还心存疑虑,担心他是否能够胜任如此重任。

    但杨念昔此时已心怀天下,她将个人的情感与私谊暂且抛在一边。

    为了明教的未来和大义,她毅然决然地采取了行动。

    她首先找到张无忌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长谈。

    她向张无忌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希望他能够理解并支持她的决定。

    张无忌虽然对杨念昔的决定感到意外和震惊,但也被她的决心和诚意所打动。

    他深知自己无法放下对赵敏的情感纠葛,也难以担起领导明教的重任。

    最终,他决定将教主之位传于光明左使杨逍,并与赵敏一同离开中原这个是非之地,去遥远的草原过上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接着,杨念昔又针对上堂兄杨逍。

    她知道杨逍对明教忠心耿耿,但是他年高德薄,不适合身居高位。

    为了新任教主的顺利上位,她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杨念昔命令自己的心腹暗中对杨逍进行排挤和打压,迫使他在无奈与失落中放弃了教主之位。

    杨逍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教大人物,带着满心的遗憾和不舍,离开了光明顶,孤身前往蝴蝶谷隐居,过上了平淡的生活,也算是得了善终。

    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坚决反对朱元璋上位的份子,如韩林儿及其手下等人,杨念昔更是毫不留情。

    她暗中调派高手,将他们一一清除,为朱元璋的上位扫清了所有障碍。

    这一系列雷霆手段让明教内部为之震动,但也正是这些果断的决策和行动,让杨念昔成功地将朱元璋推上了教主之位。

    朱元璋迅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并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

    他带领明教大军奋勇杀敌,屡战屡胜,最终攻下大都,将蒙古人赶回了关外。

    立国号为明,结束了华夏的百年屈辱,宣告了一个新的王朝的诞生。

    那一天,

    山河已无恙,故土已然归宗,

    汉家子弟齐声歌,自由之翼已翱翔;

    晨曦洒满大地,新篇已然翻开。

    ……

    杨念昔自此完成郭杨两家的百年心愿,功成身退回到终南山古墓隐居。

    天下无人知其真名,颇为符合古墓派与世无争的作风。

    回首望去,古墓派郭杨传人的历史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百年来,他们代代相传,为驱逐异族、光复河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们的意志如铁,信念如磐,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始终坚守着那份对家国的忠诚。

    他们如同隋唐时期的慈航静斋一般,侦察网遍布天下,洞察世间万象。

    无论是江湖上的风云变幻,还是朝堂上的权力斗争,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在太平盛世,他们深藏山林,修身养性,与世隔绝;然而一旦天下大乱,他们便会毅然出山,寻找那应天顺命的明主,以智慧和力量辅佐其平定天下、恢复太平。

    彼时所做的明史,曾有《黄衫女列传》一篇,不知何故,却被人删去,今附录于下:

    黄衫女者,名隐于世,常衣黄裳,故得此名。

    其姿容秀美,飘逸如仙,乃神雕侠侣之苗裔也。

    义父郭复,亦江湖中豪杰,深谙武艺,兼通韬略。

    自幼受其父教诲,黄衫女遂养成沉毅果敢、智勇兼备之性。

    当元末明初,天下鼎沸,英雄辈出。太祖起于微末,有志于天下。

    黄衫女闻其英名,观其言行,知其必成大事,乃暗中相投,欲助其一臂之力。

    黄衫女隐于幕后,不显山露水,然其智计却深不可测。

    每遇疑难,必能洞悉先机,为太祖指点迷津。

    其言必有中,策必成行。太祖得其辅佐,如虎添翼,势力日盛。

    是时,群雄并起,纷争不断。黄衫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她以智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太祖能于乱世中稳步崛起,最终成就帝业。

    然黄衫女功成不居,名遂身退。

    当太祖登基称帝,黄衫女却悄然隐去,不复见于人世。

    其高风亮节,深为后世所敬仰。

    后世之人言及黄衫女,皆称其为女中诸葛、幕后英雄。

    其智勇之名,永垂青史。

    然其身世之谜,亦成千古之谈资。

    或云其为神雕侠侣之后人,或云其父郭复乃江湖中豪杰。

    然其真相如何,已无从考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