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 > 124.第124章

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 124.第124章(第1/2页)

    他深知靖江百姓平素缺乏强烈的爱国意识,因此提倡通过这种方式唤醒民族自豪感。

    李德贤嗤笑一声:“百姓自然会对自己的国家抱有热爱之情,无需依赖读这类新闻来体现,真正的自信源自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而非表面的营造。”他又补充说,在率军破敌之时,靖江百姓自然会有自信。林小风微微一笑,反驳道:“若百姓腰包干瘪,谈何自信?暂且借贬低他人以提升自我信心,这便是所谓的‘财富密码’。”

    李德贤将手中的苹果核咀嚼完毕,似乎有所领悟,又向人索要了一个继续品尝。当提及大棚种植技术时,他不禁心生疑窦。林小风解释道,虽然大棚技术可用于冬季种植蔬果,但成本高昂且产量难以控制,尤其是寒瓜口感不佳,故未能大规模推广和销售。

    话题转至盐业,林小风忽然想起项协宏等人南下查盐的事情,心中担忧不已。而李德贤却突发奇想,计划将阳曲县的大棚蔬果高价售卖,标榜为养生圣品。林小风听闻此言,面上露出一种微妙的表情,暗自揣测太子是否突然变成了奸商,想要严加训斥欧智勇。

    正当此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两人同时扭头望去,只见阳曲县的差役带来了一位疯颠老者。这位老者正歇斯底里地咒骂林小风。林小风不明所以,询问其来历,得知他是捕猴队在山中发现并擒获的,怀疑是重要仇家前来寻衅。待看清老者的面孔,林小风惊愕万分,原来此人正是白马庙悟呈方丈,因林小风毁庙一事精神受到重创,导致精神失常,前来复仇。

    面对这一幕,林小风内心深感愧疚,立刻命人妥善安置悟呈方丈,为其请医问药,并赐予一处安静舒适的居所休养。目睹这一切的李德贤不由得感叹学佛之人竟遭遇如此悲凉的命运。林小风随后叮嘱将此事登报宣传,作为警示世人的一课,告诫人们应尊重信仰,慎重行事。

    花月楼内,昏黄的灯光在烟雾中摇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氛围。骆华俊、吕德行与梁焕坤等人围坐在会客室的八仙桌边,一派严肃凝重的气息弥漫四周。项协宏手中紧握着一沓资料,眉宇间皱褶如波,他向小厮询问道:“这些都是会员名录吗?可有遗漏?”小厮低首恭敬回应:“掌柜,所有名录均已在此。”话音落下,便悄然退去。项协宏揉搓着额头,内心的焦躁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他们因长江盐政之事紧急汇聚此地,遵照老爷的秘密指令,在这花月楼内进行深入调查。此刻,花月楼内已有专人留守,细致入微地建立每一位会员的档案,希冀从中发现可以利用之人。然而,在翻阅了一页又一页的名录后,线索却寥寥无几。

    夜幕垂落,华灯初上,花月楼中一片灯火璀璨。项协宏与冯临度两人相对而坐,酒香四溢,杯盏交错间,数日来他们的情谊如火如荼般炽烈升温。项协宏虽为一介饱读诗书的才子,却能在商贾盗匪横行的江湖世界里从容应对,练就了一身随境应变、八面玲珑的本领;而冯临度则心无城府,淳朴坦荡,二人在席间只谈风月诗词,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

    待冯临度饮尽最后一滴残酒,在婢女的陪伴下摇曳离去后,项协宏独自迈步走进花月楼深处的一处雅致会客室,骆华俊等人正围桌享用晚餐。骆华俊询问近日事务进展,项协宏面色淡然,语气平稳地回应:“一切按计划进行,目前并无异常发生。”骆华俊急躁地想要采取直接行动,却被项协宏以担忧打草惊蛇的理由劝阻,并透露明日他将向冯临度揭示一些真相。

    项协宏细致入微地观察着冯临度的一举一动和言谈气质,心中暗自揣测这位落魄书生的身世背景,对他的即将离去不禁感到惋惜。冯临度也坦诚相告,自述曾为一名困顿的秀才,如今转而经营皮货行业以求生计。项协宏深有感触,回忆起自己靖江年间虽曾高中举人,但最终还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放弃了文人的生涯,投身商海。当他得知冯临度已由读书人变为商人,内心泛起一阵失落,正欲礼貌告辞。冯临度敏锐捕捉到了项协宏的情绪波动,急忙叫住他追问原因。

    对于冯临度愿意转让私盐市场的决定,项协宏心头闪过一丝怀疑。冯临度从容应对,揭示贩卖私盐背后必须获得源亥城钱家的认可,由于他与林小风之间的恩怨纠葛,目前无法通过钱家审查。然而,冯临度自信地表示自己与钱家有着深厚的关系,可以担保项协宏顺利取得贩盐资格。项协宏听后,心中默默权衡利弊,此时此刻,他们之间的对话氛围愈发微妙且深不可测,恰似长江水下一股暗流正在悄然蓄积力量,等待爆发的那一刻。一场隐藏在黑暗中的交易正如长江一般,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汹涌,随时准备冲破束缚,奔腾向前。

    甫一迈入大殿门槛,李德贤便瞥见靖江帝手中紧握的黑棍,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升腾至头顶,脸色瞬时变得苍白无力。靖江帝端坐龙椅之上,威严之气扑面而来,厉声质问二人何故在皇宫之内摆摊卖瓜。面对皇上的严厉质询,李德贤不敢言语,只能用眼神向林小风求助。林小风此刻挺身而出,以沉稳的语调辩解道,太子此举旨在体验民间疾苦,所售瓜果乃世间罕见之物,意在与众臣分享其独特美味,所得之银两亦计划悉数充入国库,以此彰显太子对皇上的一片孝心及对国家百姓的深深关怀之情。王景文适时将那堆闪耀着冷光的银两呈于御案之前。

    冯临度对此感到不解,质疑吴家为何要告知他这个秘密。项协宏解释说,吴家误认为他是林小风派来的使者,因此吐露了实情。原来,吴家曾与荀浏勾结走私盐业,后来因被林小风掌握证据并遭到吞并,如今项协宏回到长江一带,吴家误以为他是代表林小风前来调查。

    交谈正酣之际,王老六忽然提及私盐贩卖之事,这让项协宏与骆华俊精神为之一振。项协宏压低嗓音,迫切地询问私盐流通的信息,王老六则直言目前市面上并未发现私盐买卖,但他曾在吴家做工期间,亲历吴家用过非官盐渠道购得的私盐。那时工人们劳动强度极高,急需盐分补充体力,然而吴家吝啬至极,竟然不舍得供应足够的食盐,最后只能私下购买。王老六清晰记得,他曾亲眼目睹管家与一名神秘盐贩交易私盐的情景。骆华俊疑惑何以断定那是私盐,王老六解答说,该盐贩常出入花月楼,行事鬼祟,显然不是一般的官盐商人所能比拟。

    终于来到钱家门前,眼前的景象却与项协宏想象中的豪华景象大相径庭,门楼朴实无华,与周围的高墙深院形成鲜明对比,这不由得让他心生疑惑。冯临度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扬,意味深长地说:“门面虽看似寻常,然而其内部的世界却非比寻常。”随后,他引领着项协宏跨入了钱家的大门。

    项协宏追问其中深层次的原因,王老六无奈地解释说,由于学堂免费招收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使得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工人们待遇随之降低,地主趁机压榨工人工资。面对如此残酷的社会现实,项协宏与骆华俊相对无语,各自心中思索如何扭转乾坤。

    梁焕坤见项协宏面露忧愁之色,关切地询问有何进展,项协宏却只能无奈摇头,不予回答。骆华俊看着堆叠如山的资料,不禁赞叹花月楼生意之兴隆,推测其中或许藏匿有盐商的身影;而吕德行则直截了当地指出,盐商财力雄厚且地位非凡,像花月楼这样的场所,对他们来说或许并无太大吸引力。他进一步分析道,尽管长江作为盐货流通的重要关隘,但它并非主产区,盐商们未必会亲自跋涉至此。私盐贩子行事狡猾隐秘,想要从这份会员名录中找到他们的踪迹实属不易。

    靖江帝的目光随着林小风的话语落下,落在那堆银两之上,然后缓步走下龙椅,手持黑棍,声音中满是怒火,责打起李德贤来。林小风惊恐不已,只能侧目凝视着这一幕。靖江帝怒斥太子行为放纵,无视礼法。林小风在恐惧中强作镇静,竭力劝阻皇上息怒,以免伤及龙体。靖江帝喝退众人,继续对太子进行鞭挞教育,李德贤咬牙承受着每一下痛击。林小风战战兢兢地立在一旁,而王景文则面色平静地陪在他身边。

    起初,白永元严词拒绝,认为储君不应在此做卖瓜这样低微之事。李德贤反问为何可以售卖眼镜,却不可以售卖西瓜,这一句话犹如投入湖中的石头,激起阵阵议论涟漪。人群中有人提出质疑,此时节怎会有西瓜,都认为时令已过。林小风适时补充,这次乃是义卖活动,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给民间贫困百姓,反对的声音随之减弱不少。

    酒酣耳热之际,冯临度脸颊泛起红霞,满目钦佩地对项协宏赞叹道:“项兄,你的诗才犹如长江之水浩浩汤汤,奔流不息,令小弟我深感自愧不如!真期盼能早日有幸得见项兄那洋洋洒洒的大作全篇。”项协宏眼波流转,举杯对饮,以酒代水,微微一笑,谦逊回应:“冯兄过誉了,愚兄只是借着酒兴偶有所得,无奈酒量浅薄,难以为继长久创作。待到时机成熟,定当为冯兄献上一首完整的诗篇。看冯兄已微醺,今日便在此打住,吾将派人护送你安全归家。”

    林小风直截了当地指出:“这西瓜虽看似寻常无奇,因其个头庞大,或许能耐人咀嚼一阵,但就其本身品质而言,并无独特魅力,倘若要标价十两银子,实难让人信服。更何况,殿下若真要在皇宫之中摆摊售卖,臣以为群臣必定难以赞同,甚至可能会引来弹劾风险。若执意高价出售,必须另辟蹊径,赋予西瓜某种价值,使其物有所值。”

    十数日的长途跋涉,项协宏带领着队伍终于在风尘仆仆中抵达了源亥城脚下。他仰首望去,那座巍峨耸立的城门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其厚重的石砖、精美的雕刻以及雄浑的气势,皆彰显出盐商之地远超阳曲县百倍的富饶与显赫。冯临度在一旁补充道,这城门正是钱家耗巨资所建,连细微之处如门钉都是纯金打造,此番景象对比之下,让阳曲县显得格外寒酸简陋,项协宏不由得对盐商势力的非凡成就发出由衷赞叹。

    李秋炎沉吟片刻,决定根据医家理论进行推理,虽然古籍未曾记载过所谓的孕瓜,但他依据万物皆有阴阳属性变化的道理推测,瓜乳可能是瓜性由阴转阳时排出的寒凉物质,而瓜肉反而是蕴含极阳之气的精华所在。他建议弃去瓜乳,只食瓜肉,或许能起到壮阳补身的功效。这一番言论犹如石破天惊,群臣们立刻议论纷纷,已购得瓜者如获至宝,欣喜若狂;未得瓜者则懊悔万分,顿足惋惜。

    项协宏目送冯临度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消失在宅院深处,他步入其中,只见骆华俊正在井然有序地指挥众人整理行装,那忙碌的身影在夕阳余晖中摇曳,不禁让项协宏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惆怅与紧迫。甫一踏入源亥城,他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座城市错综复杂的局势——钱家的权势如同海啸般翻滚汹涌,连官府也与其同流合污,将此地严密封锁于铜墙铁壁之中,外来者在这座城市中步步维艰,仿佛每一步都踏在荆棘丛生的险境之上。

    待靖江帝教训完毕,下令太子三日内不得离开东宫半步。在李德贤被带走前,他低声向林小风传授如何应对挨打的经验。林小风听后心中生出阵阵惧意,担忧自己也会遭受同样的惩罚。然而,靖江帝并未让林小风离去,而是让他伫立原地。在李德贤身影消失后,靖江帝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小风身上。林小风揣摩着靖江帝此刻的心绪,小心翼翼地询问是否因为近日重查户部账册之事而感到烦躁不安。靖江帝坦诚回应,虽账册并无差错,但心中的疑虑和困扰挥之不去,他警告二人若无紧急要事,速回各自府邸休整思绪。林小风听完,心头愈发惶恐,只好恭敬地站立原地,屏住呼吸,等待靖江帝下一步的旨意。

    帝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同时强调冬季能供应新鲜果蔬给百姓,实乃功不可没。然而,在林小风逢迎之际,帝警告他言语间切勿过于狡黠。接着提到户部查账无果,地方必有隐情,尤其是荀浏背后的势力尚未查明,令帝日夜忧心忡忡。

    项协宏得到消息后,亲自下楼迎接王老六,只见他因初次置身如此奢华环境而略显拘谨,于是项协宏以温和的笑容和言语鼓励他随性挑选喜爱的物品带回。面对项协宏如此豪爽慷慨,王老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随着黄昏的降临,花月楼内的客人络绎不绝,项协宏细心安排王老六在一处静谧的角落就坐,一边品茗,一边留心那个可能出现在视线中的目标人物。

    王景文闻讯赶来,震惊之余也想体验一下这神奇的瓜果。此时,林小风和李德贤正忙于清点所赚得的银两,心中困惑为何这些平日里见识广博的群臣会对这样一颗注入牛奶的瓜如此热衷。林小风提醒李德贤必须注意瓜内注入牛奶的时间,以免食用者因牛奶变质引发身体不适。李德贤回应,他们在煮沸牛奶并冷却后再将其注入瓜内,理论上问题不大。

    宫墙之外,林小风与李德贤面庞上浮现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他们欢快地数着那因西瓜售卖而得来的两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然而林小风内心却明白这并非正道所获之财。正当此时,王景文疾步如飞,气喘吁吁地赶来通报:“殿下、林大人,陛下有令,急召二位进殿。”林小风闻此消息,心中暗自一叹:福祸相依,逃无所逃也。反观李德贤,仍旧镇定自如,他命令侍卫携上所得银两,自信满满地宣称自己能说服靖江帝,并且提醒林小风要妥善掩饰一切。随后,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之下,三人并肩踏入了那庄严肃穆的大殿。

    时光倒转,王老六原本是吴家作坊里的一名工人,随着岁月流转,他对生活的期望日益增长,但现实却是工钱不增反减,这让他心生退意。幸得林大人的无私援助,他毅然辞别吴家,自立门户开设起了这个茶摊。深知同为底层劳工的艰辛与需求,他在尘土飞扬的大街边摆设简易茶摊,茶叶价格低廉亲民,因此迅速吸引了众多工友前来光顾。尽管每一杯薄利,但他凭借辛勤努力和精明经营,逐渐积累起了盈余,并开始售卖品质更优的茶叶品种。

    当话题转至冯临度从事贩私盐的缘由时,二人皆被命运的捉弄深深触动,彼此心有戚戚焉。冯临度对林小风表面光鲜、内心阴暗的做法表达了深深的失望。在探讨各自未来的去留问题时,冯临度深知自己不能长久滞留在长江流域,于是反问项协宏有何打算。得知项协宏虽为经营花月楼付出无数心血,最终却沦为了他人手中的棋子,前路茫茫,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

    待一切收拾停当,项协宏召集众人举行了一场紧急集会,他的面色显得格外凝重,语重心长地告诫:“诸位同僚,我们当前所处之地情势危急,行事需万分谨慎,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让我们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沼之中。”言罢,他果断决定即刻修书向老爷禀报此地详情,并迅速派遣信使赶回京城求援,以期得到上峰的支持和指导。

    席间,王老六逐一品味每一道佳肴,口中赞语不断,对项协宏的悉心照顾更是感激涕零。当话题转至私盐交易之事时,项协宏语重心长地提醒王老六只需恪守本分,避免多问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一旦发现目标盐贩务必立即告知,届时不仅可以恣意享受楼中的娱乐设施,次日还将在同一地点再次会面,同时,项协宏赠予他五十两银票作为酬谢。

    梁焕坤对于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感到困惑不解,项协宏解释说他们打算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线索,甚至不惜伪装成私盐贩子打入内部调查。当梁焕坤追问查阅会员名录的目的时,项协宏重重叹了口气,分析道:荀浏背后的势力如果真的涉及盐政问题,其影响力恐怕也局限于南方,北方并非主产盐区,本地私盐关系可能并无太大的作用。会员名录提供的信息极为有限,但他们决定暂时留在花月楼,命令部下内外详尽排查,务必要找出私盐贩子活动的任何蛛丝马迹。此时,众人各怀心事,各自在内心深处盘算着如何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拨开迷雾,探寻到隐藏于黑暗中的真相。

    林小风垂首答道:“冬季大棚或许可种植多种作物,然其品质或难以尽如人意。虽然大棚技术推广可以实现冬日耕作,但当前成本高昂,以粮作为主的种植并不划算,更适合种植蔬菜供给京城权贵之家。”

    林小风困惑不解,追问海云国盐商为何未能根除。帝回顾过去战事,盐商曾大力支援军需物资,故朝廷对其宽大处理,甚至给予部分盐引特权。盐商根基深厚,一时难以连根拔起,加之为了稳定新归顺地区的民心,故暂时按兵不动。

    于是,项协宏站起身来,步伐沉稳有力,直朝着冯临度所在的方向走去,拱手施礼,谦逊而客气。冯临度见状,微微一愣,询问项协宏有何贵干。项协宏从容应对,自我介绍是这花月楼的主人,声音平稳中透出一丝威严。冯临度忆起坊间流传的关于项协宏的种种传闻,脸上掠过一丝警惕神色。项协宏察觉到冯临度的疑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他是想了解为何冯临度尚未加入花月楼的贵宾行列,并关切地询问冯临度在此地是否遇到任何招待不周之处。冯临度听罢释怀一笑,坦言花月楼确属宾客尽欢之地,只因自己并非长期居住于长江沿岸,不久可能就要离此远去。

    尽管林小风内心对太子纯真率直的性格以及那份孩童般的天真抱有一份敬意,预见到他在未来有可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他却不愿涉险陪同参与。然而,李德贤坚决认为唯有林小风在身边,他才能安心进行这项计划,甚至以此为由加以“要挟”,令林小风愕然失措,矢口否认这是胡闹之举。两人你来我往之际,林小风心头不禁涌起一阵五味杂陈——太子看似稚嫩狡黠,竟能学以致用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种既让人哭笑不得的情景,也让林小风对李德贤未来的成长多了一份期待与担忧。

    骆华俊侧身靠近项协宏,向他询问有关冯临度所述源亥城及钱家的具体情况。项协宏面露一丝苦涩无奈,言语间透露出对钱家盘踞全城、一手遮天之势力的深深忧虑。众人闻听此言,皆默然不语,各自内心都浮现出阳曲县混乱无序的景象,而相比之下,钱家在源亥城的地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项协宏见士气稍有低落,立刻振作精神鼓舞大家,他提醒道:“虽然钱家势力庞大,但毕竟无人敢如林小风那样嚣张跋扈,眼下最紧要的是摸清钱家底细,不宜轻举妄动,否则只会打草惊蛇。”

    林小风面色凝重,眼神坚毅,言语间透露出坚决的意味:“罢了,我便陪同殿下前往宫中,但关于西瓜的售卖事宜,还需殿下亲力亲为,我不会参与其中。”他内心暗自盘算,若不随李德贤前去,恐怕他会跑到公主面前搬弄是非,编造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谣言。李德贤闻听此言,脸上立刻绽放出喜悦之色,欣然接受这个安排。

    门子一眼就认出了冯临度,恭敬地上前迎接,并引领他们二人进入府邸深处。管家早已接到了通知,为他们安排好了觐见钱公子的一切事宜,请他们乘坐专备的轿撵前去拜见。项协宏随着冯临度的步伐,一步一步走进这个看似平平无奇却又内含乾坤的钱家世界,心中暗自思忖,这场未知的会面将会如何展开……

    帝听到项协宏的名字,称赞其才识出众,却又担心其平民出身魄力不足。林小风承诺若是遇到顽固难题,必将亲自出手解决。提及外出调查,林小风顺便提起尚方宝剑之事,请求皇上再次赐予一把。

    帝闻此言,微微点头,许诺林小风可在西郊划地建棚种植果蔬,并询问所需花费多少。林小风心知肚明,帝意在充实内帑,便机敏回应:“承蒙陛下恩赐土地,臣怎敢再求朝廷资助银两!除大棚种植蔬果之外,臣另有一番图谋,不知陛下是否赞同?”

    项协宏坦诚相告,他在最初与冯交往时并不知情,直至两日前才得知这一惊人秘密,故而犹豫再三,想通过观察冯临度的言行举止判断其真实为人。他还提及林小风虽然因为救灾之举赢得了百姓拥戴,但其私下手段并非表面上那么光明磊落。项协宏早年曾协助林小风,本意是希图换取官职,最终却未能如愿,反遭林小风巧取豪夺,失去了花月楼的部分利益。

    帝下令让林小风彻底调查此案,林小风禀报已派遣人手前往长江一带调查,但此事恐需时日。帝深吸一口气,此案棘手,却对林小风的才能深信不疑。同时忧虑此案可能牵涉到海云国盐商,盐政关系国家命脉,不可轻易处置。

    林小风暗自琢磨:居然以自己的名义骗取西瓜,还妄图借此获利,真是荒唐至极!他面带讥讽地询问李德贤:“殿下要在皇宫内摆摊卖西瓜,难道就不怕陛下责难吗?”李德贤毫不在意地反驳:“上次连眼镜都能卖出个好价钱,你忘了?”林小风争辩道:“眼镜是生活必需品,西瓜则不然,若陛下得知此事,必定严惩不贷。倒不如在民间贩卖,何必非要在皇宫之内掀起波澜呢?”李德贤固执己见:“坊间每颗西瓜售价高达十两银子,寻常百姓难以承受,而在宫中或许能寻得买家。你愿意陪我去尝试一下吗?”虽然价格奇高,但考虑到产量稀少,也许富贵人家能够接受这样的高价。

    获知这一重要线索后,项协宏大喜若狂,请求王老六协助辨认这名盐贩,并承诺会补偿他可能因此遭受的风险损失,甚至邀请他暂住安全之地——花月楼。王老六欣然接受,自信满满地保证一定能认出那位盐贩。项协宏还戏谑地说要将王老六的事迹禀告给林大人,王老六听闻更是欢天喜地,热诚地款待二人品茗畅谈。

    对于这份厚重的馈赠,王老六坚辞不受,而项协宏则淡然一笑,轻描淡写地道出真相:这五十两银票并非给予他本人,而是特意为他心中那位心仪的女子准备的礼物。王老六听罢此言,愕然之余,目光恰巧捕捉到了他们追踪的目标人物身影,他急切低声疾呼:“项老板,他来了!”此刻,花月楼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一场关乎盐贩追踪与较量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林小风提高音量,再次严肃告诫众人,此类瓜果易变质,务必尽早食用。群臣们又纷纷向李秋炎请教如何妥善保存和正确食用此瓜,李秋炎赞同林小风的观点,并补充说明瓜子亦可入药,具有独特的疗效。人群渐渐散去,而这奇特瓜果的消息迅速传至靖江帝的耳中,他闻讯后勃然大怒,欲召林小风与李德贤进殿训斥,却得知所有的瓜已经销售一空。无奈之下,靖江帝只能命人立即召见二人,并为他们准备好了棍杖,静待他们的到来。王景文领命而去,靖江帝则对着这个传说中的“壮阳瓜”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心头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当白永元得知每颗西瓜售价高达十两银子时,众臣一片哗然,议论纷纷,一致认为价格过高。然而,在李秋炎一番深思熟虑、解读之后,群臣转念认为此瓜或许蕴含着某种独特的养生功效,于是争相抢购。白永元毫不犹豫地率先付账,李德贤见状,不禁暂时松了一口气。

    项协宏目光如炬,洞察秋毫,果断决定命王老六暂时收起茶摊,当晚便陪同他一同前往花月楼辨认盐贩,并承诺他在楼中可以尽情享用美食佳酿,所有开销皆由项协宏承担。夜幕低垂之际,王老六怀揣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步入花月楼,却意外发现门卫并未加以阻拦,他得以轻松踏入这座繁华之地。入内后,满目琳琅的新奇事物令王老六双眼闪烁着惊喜与好奇的光芒,心底盘算着日后定要向工友们分享这段奇特的经历。

    项协宏苦笑一声,将心中的感慨娓娓道来,感叹两人虽出身各异,却同样在这世间历经沧桑,相见何必拘泥于身份或时机。这一席话语如同触动了冯临度心底的共鸣琴弦,他诚恳邀请项协宏留下,共话各自的人生历程。项协宏应允后,二人重新坐定,冯临度好奇询问项协宏为何身为举人却选择走上了从商之路。项协宏长叹一口气,讲述起幼时贫寒的家境以及受乡绅欺凌的经历,尽管中举之后仍然无法改变生活的困境,最终不得不放下诗书,涉足商界。

    项协宏正色而语,字句间流露出真挚的情谊:“我今夜特意邀请你来,并非为了揭穿你的秘密,而是出于一片善意的提醒。尽管我们身处商贾江湖,相识短短数日,却已情同手足。虽然我已经知晓你涉足私盐交易,但考虑到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能惠及百姓,我不欲深究其是非,唯恐他人趁机揭发,因此特来向你预警。”

    冯临度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项协宏,在对待钱燕鹏时务必要保持敬畏之心,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祸端。项协宏目睹此种民怨沸腾而又无可奈何的社会现状,心中愤慨不已。然而冯临度则诚实地告诉他,世间险恶,读书人在青年时代或许怀揣经世济民的理想,但现实却是残酷无情,如今只能随波逐流,在忍辱负重中寻求财富之路。尽管项协宏内心激愤难平,但他仍强自按捺,冯临度遂安排他暂住于自家宅院,以便休息和适应环境,二人约定稍后再次相见详谈。

    ····················

    次日清晨,阳光初升,照亮大地,冯临度如期而至,只见项协宏眼眶下泛起一圈黑晕,显然整夜未眠,心中思绪纷繁复杂。项协宏坦诚相告,经过一夜反复思索,他愿意共同探寻新的出路。午后时分,二人率领众多随从踏上通往源亥城的道路,冯临度对于项协宏此次出行的周密准备略感惊讶。项协宏解释道,带这么多家奴同行,一是为了防范突发状况,二是携带充足物资以应对未知的困难。一行人浩浩荡荡启程,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路的尽头。

    群臣们听到白永元对西瓜的盛赞,内心犹如江水翻涌,纷纷将目光投向那堆切好的西瓜,面上写满了好奇与期待。李德贤眼尖手快,抓住时机,迅速地将西瓜逐一送到众人手中。林小风也尝了一片,那甜度确实恰到好处,仿佛一丝丝蜜糖在舌尖上流淌。李德贤狡黠一笑,靠近林小风耳边低语:“老林,这瓜味道够独特吧?”林小风心头一紧,怀疑他是否暗中加了糖,李德贤却满脸得意地揭示真相,原来是在西瓜内部注入了蜂蜜水,而使用的工具竟是一只青霉素针筒。

    当项协宏听闻此地的社会秩序几近崩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不禁愕然失色,追问钱家是否肆意欺压良善、无视靖江帝的律法。冯临度苦涩地点头承认,提及钱家掌门钱燕鹏不仅暴虐成性,而且好色无度,任何想要涉足此处私盐买卖的人,都必须得到他的首肯和庇护。

    林府朱红色的大门前,李德贤皓齿晶莹如贝,脸上笑容灿烂,言语中满溢着得意之色:“老林呐,你瞧好了,我把阳曲县的西瓜全部给运回来了!”他的身侧,欧智勇站得如同一株扎根大地的老松,目光时而掠过那堆叠如山的瓜堆,眼神里饱含期待的烈火。林小风凝望着自家门前停放的两辆载满西瓜的大车,一时竟哑口无言,他从未想过李德贤会如此大费周章地将这些在他眼中不值一提的西瓜当作稀罕商品。

    路边一家茶摊老板王老六目睹了项协宏队伍威风凛凛地路过,本想上前热情招呼,却被项协宏的眼神示意保持沉默。王老六见状,转身向身边的伙计炫耀自己与项协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津津乐道他们在花月楼共度过的那些欢愉夜晚。就在他沉浸在回忆中时,突然想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全文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http://www.wxlife.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