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乾九皇子 > 第55章 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

大乾九皇子 第55章 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

    “殿下,这太贵重了,小人绝不能收!”汉子连忙拒绝。

    “你当得起这玉佩!来日本宫从这里解脱了,还得将你带在身边做事,没有此物作证,谁会信服?”

    汉子闻得此言,便不敢再拒绝,只能悻悻收下,并道:“小人对天发誓,从今往后,定然唯殿下马首是瞻,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宁飞笑道:“你要是让雷劈死了,还有谁效忠于我,那个二傻子么?”

    说时,还不忘瞟常青一眼,摆明了是在给他上眼药。

    常青欲哭无泪。

    真不是他不讲情义,主要是宁飞此举,确实害苦了自己,九族能否保住尚且还两说,他哪儿还有心情报答宁飞昔日之恩?

    “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庶民出身,家里行二,儿时得过天花,大难不死,却落下一脸麻子,长大后虽已不见,如今依旧被人叫住张二麻子!”

    宁飞摇头道:“这名字不好,不如我替你取个名字如何?”

    张二麻子忙道:“能得殿下赐名,实乃小人三生有幸!”

    宁飞想了想,道:“就叫你张凌,取凌寒傲雪之意,如何?”

    言罢,用脚尖在地上写出“凌”字。

    张二麻子跪下道:“多谢殿下!”

    宁飞赶忙将他扶起。

    “这段时间劳烦你在外头找个隐秘所在藏好,再遇有人暗戳戳往北镇抚司靠,你千万不可冲动,不必管我二人,马上报知官府。”

    “记住,是官府,不是什么百户、千户!”

    “小人遵命。”

    张凌走后不久,常青道:“殿下何故要用如此贵重之物收拢一庶民之心?”

    宁飞笑道:“你怎知此物贵重?”

    “不是您说......莫非?”

    宁飞笑着点头。

    所谓生母所留,皆是他信口胡诌。

    不管张凌信与不信,收了这玉佩,便有了证明,就算他真就要背叛宁飞,也定无人敢要,这就够了。

    更何况张凌并非那等疑心之人,这故事他定然相信不说,也肯定会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力,这玉佩更多的作用其实是让他安心。

    至于为何要降服他心......

    “这种人简单纯粹,往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不要他,就有别人盯上,不如拿在手里,以后也能当个心腹。”

    “他!?”

    常青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倒没有瞧不起庶民的意思,常家以武立家,战场上圣人那一套可不好使,建功立业者往往出身寒微。

    只是这人怎么看也不像高手,不然也不会被白素一招秒杀。

    白素又十分恐惧沈婉秋,如此看来,张凌连沈婉秋一根头发丝也比不上。

    完全没有拉拢必要。

    “不然谁,你么?没眼色我不怪你,故意给我难堪,你小子可居心叵测。”

    “嘿嘿,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殿下。”

    “德才兼备者世所罕见,我又无心太子之位,自然要拉拢这等有德之人,不然就算有才,关键时刻直接弃我不顾,要他何用?”

    “殿下,身处风暴旋涡之中,您当真以为自己能独善其身?”

    常青虽不聪明,到底这事儿摆在明面上,不由得他看不清楚局势。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皇权趋之若鹜?

    慢说宁飞身为皇子,五珠亲王,天生具备夺权合法性。

    就是乱臣贼子,以下犯上而又成功者也多到数不胜数。

    就算宁飞真就对皇位毫无兴趣,太子信么,朝臣信么,天下人信么?

    大度的君主千古罕见,多是猜忌心颇重之人掌权,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必不能容宁飞,不然也不会想尽办法害他。

    “可别如此说,倘本宫报知父皇,你一家老小才真有危险。”

    “殿下少开玩笑,您不是那等人。”

    宁飞哈哈大笑。

    “你道本宫现下已至绝境?恰恰相反,无论进路退路,于我而言都是绝佳选择,我不仅能活,还能活的极好!”

    宁飞权谋方面可非常人能比,早料到正武帝绝不想杀他。

    无他,不想让太子虚空索敌,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可他若真就烂泥扶不上墙,果断向自己出手,一个丝毫不懂帝王之术的太子,宁飞岂不随意拿捏?

    李世民的例子就在那摆着不说,直觉告诉宁飞,正武帝这个皇帝并不笨,他若想让宁家多当几代皇帝,不用宁飞出手,他也定会出手废了太子而支持自己。

    要么当富家翁,要么当皇帝,于宁飞而言,前途可不就一片光明?

    反正宁飞不是那等自找没趣之人,第二志愿虽比不上第一志愿,但也远胜其他选择。

    ......

    朱雀大街上,沈婉秋一人一骑,策马狂奔,遇者无不避让。

    这是正武帝赐给沈婉秋的特权,凡大乾境内,除皇宫、皇陵等重地之外,沈婉秋皆不需下马。

    而她此行的目的地正是那个需她下马的皇宫,按照和宁飞的约定,她需向正武帝告状。

    “嗖!”

    耳听的风声不对,沈婉秋本能低头,一支冷箭断了她一缕秀发,“啪”的一声射进一旁酒肆中,里头瞬间传来惨叫声!

    紧接着冷箭“嗖嗖嗖”不停从四面八方射来,沈婉秋忙使绝佳马术将身子藏在马腹处。

    她虽无事,马却遭了殃,身上中了数箭,哀嚎几声,失了前蹄,忽的摔倒。

    沈婉秋忙松手离马,滚了两滚卸力,再起身时,周围已出现十数名黑衣人,统一倒持匕首!

    所谓倒持,其实与正常执刀类似,即刀刃在虎口前方,并不符合匕首用法,一般无人如此,不过......

    “正持匕首,诸位莫非是仙刃派弟子?”

    大乾内忧外患严重,赋税极高,民不聊生,江湖游侠不免极多,便就有些高手报团取暖,说是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门派无异,实则与二龙山之流的土匪别无二致。

    但他们并无白素那等击退官兵的能力,因此用流寇二字形容,更为贴切。

    他们往往人数较少,也无所谓大本营,靠抢劫乡下土豪乡绅或百姓过活,极难剿灭。

    其中较大一些的,皆被兵部记录在案,武将与兵部并不分家,是故沈婉秋知晓这一门派。

    势力之大,据编写档案之人所言,骨干有上百之多,个个皆是高手,甚至曾拿下一座小城,在所有记录在案的流寇中排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