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乾九皇子 > 第96章 不尴不尬的布政使

大乾九皇子 第96章 不尴不尬的布政使

    宁飞不信这次他们还能不吸取甘州被屠的教训,拼了命帮贺琳阻止自己对付陇右叛军。

    “这个贺琳真是可恶,荼毒天下人也就算了,连自己家乡父老也都不放在眼里,他难道不怕老了之后难以回乡?”裴玉婷愤恨之余,颇为不解。

    宁飞笑着摇头。

    “你呀,还是眼界太窄,你都懂的道理,贺琳莫非全然不知?”

    “归根结底,这是有人不想让他在陇右有那么高威望,故意使的绊子。”

    这个人不用宁飞说三人也能猜到,分明乃是正武帝。

    就算他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他不是李世民,可没那等兼顾朝野官民的能力,平时可能还将百姓放在心上,但若有人危及皇权,他会毫不犹豫出卖百姓。

    也不能说是出卖,至少正武帝不这么认为,他只是在暗中推了一把,而且确曾这些百姓难过,心里并无任何负罪感。

    毕竟他再清醒,也是生长在帝王家的,多少有些轻视百姓。

    “殿下可想好让谁出征了?如不嫌弃,末将愿往。”

    沈婉秋是有点雄心壮志在身上的,建功立业四字于她而言就像兼济天下四字于言官而言一样,实乃毕生所求。

    一提起打仗,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恐怖的威压甚至让见惯了生死的裴玉婷都吓了一跳。

    这不由得让宁飞想起崇祯帝写给秦良玉的另一首诗,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太子也好,其手下那一干文官也罢,从未正眼瞧过这些为国而战的人,是否正义道德暂且不说,没了他们,谁保边疆无虞与他们万世荣华富贵?

    这也是宁飞最瞧不起他们的一点,大家都是普通人,当不了余松与沈婉秋情有可原,贪财也好,好色也罢,咱好歹正常点行不行,别动不动就玉石俱焚,这不扯淡嘛!

    “侯爷好意本宫心领了,只是现下陛下必然不会令您与我一起出征,八成会借机考验于我,倘没猜错,也就给些新兵罢了。”

    “这怎么能行?”

    沈婉秋不禁有些担心宁飞安危,俗话说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

    又水草丰美,盛产良马,一个小小的陇西郡说不定已藏了上千匹马,无数甲胄,专等宁飞上钩呢!

    就算陇西有灾,马场荒废,架不住旁边有人想借刀杀人,搞一波无偿援助也未尝不可。

    总之,新兵上战场风险十分之大。

    “没听强哥说嘛,风浪越大鱼越贵,况且我是招安去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岂会将他们逼反?”

    宁飞并不认为自己会和陇西灾民起甚冲突,吃个饭喝顿酒,这事应该就能解决。

    “话虽如此,为保万无一失,末将可以调动些人冒充新兵,少说有个几十人护在身边,饶是会有变故,不敢说助您凯旋,也定能进退自如。”

    “那就劳烦沈将军了。”

    宁飞本想拒绝,叵耐这是沈婉秋一片心意,便就收下。

    又聊了几句,宁飞和裴玉婷辞别沈婉秋回宫,路上,裴玉婷笑道:“殿下,可有心思将此人娶进宫中?”

    “女子最懂女子,沈将军对您必有心思!”

    “你可拉倒吧。”

    宁飞和沈婉秋虽然关系匪浅,但相处时间不长,沈婉秋绝不可能因此动心,摆明了是裴玉婷在开自己玩笑。

    “正好天还没黑,你替我出城办件事。”

    “啊!?又跑公差呀!”

    裴玉婷虽是古代人,但江湖儿女和当下人思想差不太多,“懒”字至上,才不想当什么牛马呢。

    “放心,不白让你跑,回来后多给你些金银,再去平康坊玩乐一番也未尝不可。”

    “真的!?”

    “赶紧去吧!”

    “好嘞!”

    一提钱裴玉婷便兴致盎然,听宁飞耳语一番后赶紧上路。

    次日一早,天阳殿。

    文武百官汇聚于此,趁正武帝还未上朝,在底下窃窃私语。

    这才几日啊,曾经不可一世的五皇党分崩离析,宁飞一个阶下囚却摇身一变,竟快成了第二个五皇子。

    而且所作所为比当初的五皇子过分不知多少倍,不为正武帝忌惮不说,隐约间还有委以重任之势。

    若搁以前,他们必然暗骂正武帝昏庸无能,竟想让一个纨绔膏粱挑起大梁,同时为太子感到庆幸。

    但现下情况有所不同,宁飞还真有这个资格!

    京官尚且对宁飞交口称赞,何况地方官?

    铆足了劲想投效此人门下。

    “陛下到!”

    随着太监极具辨识度的公鸭嗓响起,群臣下跪山呼,再抬头时,正武帝已坐在龙椅之上,睥睨四方。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不过几日便就又办大朝,朕委实叨扰诸位爱卿,还望你们见谅。”

    “臣等不敢。”

    有道是长辈给他们鞠躬是否折寿有待商榷,君父向他们道歉他们若敢接受,那真真是连带着九族也不想要了。

    “有何不敢?朕之错非这一件事,原本说好昨日大朝,却因朕一念之差,竟差点害死诸位,若非九皇子还算得朕些许真传,咱们可就一起去见阎王了。”

    百官无言。

    要说也是,八皇子叛乱一事确实影响极大,宁飞之功不低,有心投效之人更是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太子一派则个个面色难看。

    正武帝这话是何意思?

    当着朝野百官的面,公然为宁飞攫取威望,这也太偏心了!

    “启奏陛下,九殿下虽平乱有功,到底事先私调府兵,于情于理于法,皆不能服众,万望陛下社稷为重,重罚于他!”

    刑部尚书冉希圣与礼部尚书卢林元同时出班,异口同声,一看就是事先排练好的。

    宁飞登时忍俊不禁。

    虽说朝廷礼法比天还大,但也没电视剧里那般严苛,据说真实历史上还有朝臣在朝堂上大小便失禁的,本朝虽无,却也不会这么丝滑,看来这两人没少下功夫。

    太子一党连忙跟上,纷纷出班附议。

    余松见状,便要站出来替宁飞舌战群儒,不想有人比他动作更快。

    “启奏陛下,此事还应从长计议!”

    包括正武帝在内,众人皆感到有些奇怪,纷纷定睛看去,说话的不是别人,乃是中州行省布政使宋永科,现年六十二岁,比贺琳还大。

    可别小瞧这人,乃是状元郎出身,但因连寒门都算不上,父母皆是农民,故此饱受排挤,至今也只能当个不尴不尬的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