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乾九皇子 > 第122章 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大乾九皇子 第122章 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他们复又杀了回来,这次比先略有不同,前头一个年轻汉子战力非凡,长刀所过之处,无人生还!

    金元鸣无奈拔刀,做好死战准备,不想他们仍旧未能留下死战,如先前一般转头跑了!

    这让金元鸣很是奇怪,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一个北济人都懂的道理,大乾莫非无人知晓?

    除非他们有意为之!

    这道理同样适用北济,若是死战,凭当下境况,北济军定然所向披靡。

    可却架不住这帮人只骚扰不硬拼,久而久之,死战决心必然丧失殆尽!

    金元鸣正思忖间,山匪再次冲来,这次比先更加英勇,北济伤亡不在少数,但山匪仍不恋战,转头就跑。

    这下金元鸣彻底忍不了了,再让他们这么胡闹下去,北济必然溃败!

    于是他发表一番简短而又振奋人心的演说,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身后人早被骚扰的气愤不已,纷纷跟上,向西北方向追击。

    然而这太行山匪之所以能同官军周旋多年,靠的便是自由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的极快脚力,以至于没过多久,北济便已将他们跟丢!

    金元鸣到底不敢深追,赶紧下令返回,岂料没走多久,身后传来“砰”的一声枪响,一人应声倒地,紧接着山上出现大批山匪!

    金元鸣第一反应是中计了,山匪的反应很快证实了他的猜想,直接冲了下来!

    此时北济军若是被他们缠住,脱不开身,周围山匪便能趁机合上包围圈,届时北济定然退无可退!

    而且他还不能下令撤退,一旦掉头,身后被山匪攻击,北济必然溃败,因此万分无奈之下,金元鸣只能列阵,争取迅速将这伙山匪击退,方能进退自如!

    起初,山匪相当勇猛,北济已有溃败之象,幸而金元鸣十分勇猛,直接冲在前头,这才勉强稳住阵脚,最终将山匪击退。

    丝毫没有犹豫,金元鸣忙下令撤退,但山匪虽已败走,却不离开,一路尾随并不时仗着脚力远胜北济不断骚扰。

    待北济军撤回镇子之时,已没了先前那愤怒模样,灰头土脸,宛如丧家之犬!

    不过还好,有这镇子做依托,金元鸣坚信他们必不可能败北,背水一战之下,冲出重围也极有可能!

    这时又有一声枪响传来,山匪在那年轻汉子的带领下冲进镇子,金元鸣虽忙令手下列阵,但折腾了这许久,手下人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未站稳脚跟,便已被杀的节节败退。

    金元鸣倒是也能强令手底下人不许后退,但如今于他而言,最佳抉择乃是就这样后退下去,如弹簧一般压到极致,方能释放最大力量!

    然而越退,金元鸣越觉不对劲,所到之处,四面八方皆是敌人,而且与山匪不同,竟个个身着重甲,且近在咫尺,压根没法子抵挡!

    直到这一刻,金元鸣方才知晓敌军主将有多可怕!

    先将他们从镇子中引出,再派人断他们后路,届时他们必败无疑!

    而且他还必须得上当。

    倘若从始至终皆在镇子里坚守,有这许多人可用,对方完全可以轮番骚扰,最多明天早上,决心便会耗尽,他们亦将必死无疑!

    简而言之,对方主将既消磨他们决心,又耗费他们体力,身心俱疲之下,屠杀成了单方面的!

    北济人又比乾人矮小瘦弱许多,何况这些乾人还都是折冲府精锐,且身着重甲,重重包围之下,惨叫声不绝于耳,却远盖不住那些被他们所杀的无辜之人跨越时空发出的哀嚎。

    直到次日,东方泛起鱼肚白,屠杀方才终止,数百名北济人几乎无一逃走,尽皆死在大乾土地之上。

    仅剩的十几名活口与北济主将金元鸣被带至宁飞面前,近距离看过这人后金元鸣方才发觉自己输的并不冤枉,此人年岁不高,气场却如此之强,甚至远盖过北济国王!

    “愿赌服输,我们无话可说。”

    “只是杀了我们不如留下我们,我在北济有些身份,必能为你换取些许好处!”

    金元鸣说的一口好汉语。

    宁飞嗤之以鼻。

    确实,无论古今,两国交战都有个传统,那就是高级俘虏尽量不杀,倒不是有多善良,而是如金元鸣所说,可换取更多好处,争取更大胜利。

    “但是,你这等人于我大乾而言确实无关紧要,留着你又会使我大乾尽失民心,至于善恶,更无需多言,因此......”

    宁飞忽的背过身去,对身边人寒声道:“用你们能想到的所有办法给我使劲折磨这些人,一定要留一口气,届时抛之荒野,让恶狼蚕食他们!”

    “不不不,你不能这么做!”金元鸣连忙道,“士可杀不可辱,就算你不留我们,也该给个痛快才是!”

    宁飞冷笑道:“你们屠戮那些无辜百姓时,他们是否也曾说过这等话?”

    “战场上相遇,你我各为其主,饶是杀的昏天黑地,事后我也敬你是条汉子。”

    “可我最瞧不起的便是你这等滥杀无辜之人,你特么不配得到本宫的尊重,为那些冤魂偿命去吧!”

    宁飞大手一挥,士兵们一拥而上,金元鸣迅速求饶,复又变成哀嚎,最终再无声响。

    有道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这些士兵未受圣人荼毒,最是仁义,也如宁飞一般气愤于这一干北济人所做之事,故而命令执行的十分到位,没过多久便将这些北济人折磨的不成人样,丢到山野之中。

    “殿下威武!”

    “殿下威武!!”

    “殿下威武!!!”

    待目睹北济人被野狼吃掉,欢呼声此起彼伏,心情比任何时候都要激动。

    他们不是没打过胜仗,而是没打过这等胜仗。

    似乎胜利与牺牲如影随形,运气若差,必死无疑。

    若是国力相差太大也就罢了,以小胜大代价自然不可估量。

    可问题是,无论于周边哪一敌国而言,大乾都稳居第一,虽有些矮子里拔高个的嫌疑,到底无论人口、后勤还是人才、装备,各方面皆优势极大。

    还有沈婉秋、魏国公等骁将领军,似乎按理来说,应当摧枯拉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