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乾九皇子 > 第126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乾九皇子 第126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

    庄明还道这狗屁“圣手”不过如此,但见他如此自信,所言又极为特别,好似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自然失神。

    倒不是多怕“圣手”,而是万没想到,正武帝手果然伸的如此之长。

    怪道宁飞不让庄明直接动手,原是在这儿等着。

    “非得见我一面不可?”

    宁飞见庄明难堪大用,站了出来。

    其实没甚好怕的,“圣手”固然是正武帝白手套,但已到了定被出卖的地步,就是把他杀了,也完全符合正武帝利益,不会被其追究。

    宁飞留着他,另有目的。

    “陛下口谕!”

    宁飞顺势跪了下去,全不惊讶,庄明也还好,周围其他人可就没这等运气了。

    这四字于他们而言似乎十分遥远,何况是从一位乞丐口中说出,更是难以服众。

    有不懂的,甚至还道是这老乞丐在骗人,朗声道:“公子,莫上他当,陛下岂能让一个老乞丐代传口谕?快些起来!”

    庄明忙道:“这位公子不是旁人,正是九殿下宁飞,他既已跪,你们还不迅速从之,更待何时?”

    没法子,闻谕不跪可是死罪,正武帝固然不会和这些人计较,但架不住有心之人会以此邀功,于这些灾民而言,定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经庄明这一提醒,凡听到之人纷纷跪了下去,老乞丐却仍不开口,意思很是简单,他想要所有灾民尽皆跪下!

    宁飞寒声道:“差不多得了,将身份闹的人尽皆知,于你而言并无好处。”

    这货跟心理变态一样,居然逗一帮灾民玩,真不知他是怎么让正武帝看上的。

    老乞丐清了清嗓子,道:“着九皇子宁飞速回都城,不得有误。”

    “儿臣遵旨。”

    宁飞起身道:“现在能把渠道给我了么?联系北济的渠道。”

    这便是宁飞的目的,“圣手”手上有大乾包括正武帝在内所有人都没有的东西,北济的信任!

    只要“圣手”开口,哪怕告诉那帮人正武帝驾崩了,他们也定会相信,至少相比其他乾人而言更信“圣手”,所以宁飞必须得把这东西骗到手里。

    如此一来,方才能在日后引诱北济与大乾开启国战,来个集中消灭,比一点一点攻城略地来的简单高效的多。

    “自是可以!”

    “圣手”痛快答应。

    他不是没想过宁飞会卸磨杀驴。

    但和正武帝一般,“圣手”还是将事情想的简单了。

    他已知晓宁飞向丁连祥等人出手,并安抚住了尹宝森,还道宁飞不想按部就班,欲要扶植一股新势力对抗尹宝森。

    而他似乎成了不二选择。

    和毛详不同,“圣手”并不完全忠于正武帝,更不想一辈子只是如此,早就有心成为豪强。

    而且他手上这一筹码可是双刃剑,不论宁飞是否由衷厌恶勾结外敌之人,他也已用这一由头杀了丁连祥。

    一如正武帝塑造的仁君人设一般,有朝一日宁飞必然会为名声干掉“圣手”。

    因此将这底牌交给宁飞方才是上策,届时勾结北济不经他手,宁飞便就再无理由猜忌他。

    “这是信物,凡持此物者,皆代表我,北济那边必然认可。”

    “圣手”递给宁飞一块古玉。

    庄明冷笑道:“你骗谁呢?北济莫非都是傻子,想不到这东西或会被抢?况且事关一国,就算你亲自去了,他们也未必信任,何况一块人人可得的死物?”

    庄明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兹事体大,北济绝不可能凭此一物便就深信不疑。

    这一点宁飞也已想到,但有道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从人性角度判断,“圣手”既然如此配合,想必早已有了自成一派之心。

    定然在此前已让不同之人带此物与北济互通有无,早就无条件取得他们信任。

    “信与不信,全看殿下,毕竟我还在呢,届时若是无用,殿下尽管来找便是。”

    老乞丐压根不担心宁飞会不相信自己,聪明人之间有时并无那许多弯弯绕,一句话一个眼神便能读懂对方。

    宁飞笑道:“果然如此,你早就想好要取代丁连祥了!”

    “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也好,丁连祥也罢,就是尹宝森,也不是本宫要拉拢之人?”

    老乞丐第一次变了脸,蹙眉道:“殿下这玩笑可开的有些大了。”

    宁飞冷笑道:“一点不大!慢说之于我前世,就是古代,拉拢豪强门阀也不算上乘,最起码也得做到不问出身。”

    “大一统王朝尚且能如此,何况一个藩王?我可不会与虎谋皮!”

    老乞丐讷讷后退,不想早被宁飞用枪指上脑袋,甚至没心思和此人废话,扣动扳机,一枪将其结果。

    周围人为之一惊,纷纷后退,庄明亦是如此,想法却与他们有些许不同。

    “殿下,若无此人帮您,尹宝森一家独大之下,日后您之处境必然艰难!”

    “你都看得清的局势,我又岂能不知?只是你可曾想过,豪强似乎并无存在必要!欺上瞒下,于中间攫取利益,简直是个二道贩子!”

    这话说的庄明愣神极久。

    宁飞这话虽糙,理却不糙,往往欺压百姓最甚者正是他们。

    其他君主不敢说,至少庄明还算看得透正武帝,他虽大兴土木,好大喜功,但却瞧不上百姓那点赋税。

    或者说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去抢百姓手里那仨瓜俩枣。

    要少了不够用,要多了会造反,底下官员又常欺压他们,天高皇帝远之下,就算有都察院一干言官辅助,正武帝也不敢保证百姓不会大规模家破人亡。

    可无论对外战争还是治国理政,都需钱粮,因此这些土地极多、腰缠万贯的豪强便成了他第一选择。

    这些人又怎会资助正武帝伟业,却因他十分强硬,不得不配合,最终出钱出力者仍旧是百姓。

    如此做本就可恶,偏偏他们还掌握话语权,往往能让百姓相信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最终挨骂的自然成了正武帝。

    他们反倒独善其身不说,还能从中获得无数好处,简直乃毒瘤也!

    “只是这等事已流传千年,从未有人真正将其拿下,殿下若是锐意进取,恐怕反受其害。”

    庄明见宁飞有这份心,不禁十分佩服他,便就为他考虑,不想让他触动这一干人利益。

    毕竟话语权在人家手里,民心也未全失,闹不好真能将他们逼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