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 第228章 世家之恶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第228章 世家之恶

    府衙内灯火通明,张灯结彩,丝竹管乐之音不绝于耳,觥筹交错之声伴随爽朗大笑,在空中传播开来。

    “此番拿下寿春,皆是将士用命,谋士用智,在此,朕以此杯谢过诸位。”

    项战站在台阶之上,与众人敬酒。

    台下左右两侧摆着低矮条案,各置办酒肉其上,谋士武将皆站起来举杯同饮。

    席间,有一人坐于左首,戴着青铜鬼面,引来众人狐疑。

    歌姬乐伶是以前袁术在时,置于府中取乐,刘备来了之后,见那些人舞曲俱佳,便未遣散,而是留在府中引以为乐。

    如今,他们在席边靠墙壁处吹箫弄弦。

    各自落座。

    有人报:有几处寿春世家派人来贺喜陛下,入主寿春。

    世家?

    战斗时他们在那,现在却要分杯羹,做梦!

    那人报:他们各自拉来七八车财宝,还有大量粮食。

    项战一拍大腿:“快快有请,岂能让友人久等!”

    寿春名城,多有世家在此。

    除了袁氏家族之外,还有须荀家,刘姓和韩姓等。

    袁氏便是袁术那一支,没想到袁术失败之后,他们还留在寿春,没有迁走。

    至于荀家,便是荀彧荀攸那一支。

    至于刘姓和韩姓,家族年代比不上袁氏荀氏,却也是当地豪族,论地位实力,不比徐州糜家与陈家弱。

    其中王家和刘家,来的都是五十余岁的家主,袁氏家主更是六十余岁,满脸皱纹,锦衣华服,言谈举止高贵傲然。

    荀氏因荀彧和荀攸的关系,来的是嫡长子,下任家主继承人。

    项战并未因其家主未至而指责。

    四人在堂下跪拜。

    丝竹声停,所有人都望着堂上项战。

    “陛下,此四家之前,都曾援助过刘备,除了荀家需要敲打一番之后,其他三家...要不要臣派人抄了他们家,以资军用。”

    鬼面李儒眼神冷厉,做了个手掌下切的动作。

    项战摇了摇头,脸上挤出笑容。

    “诸位辛苦了,快快请起。来人,赐座!”

    四人各自坐下。

    项战亲切询问其家族情况,可有优秀子弟,可入朝为官。

    四人都表示愿意为大夏天子略尽绵薄之力。

    之后便是些不咸不淡的话题,项战笑着陪着聊了一会,见项战兴致不高,四人识趣告辞。

    送走四人,项战令众将继续饮宴,自己以身体乏了为由,回到内室。

    木质浴桶,倒满了温水,水面上散落着红花,在袅袅升腾的蒸汽里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四名妙龄少女,姿容出众,跪在桶边,见项战进屋,忙起身欠身施礼。

    项战皱眉瞅着那些少女,叫了声“韩三”。

    门外守卫的韩三连忙进展,看到陛下神情有异,连忙解释道:“陛下,此四女是韩氏家主从族中挑选的妙龄女子,送来伺候陛下休息。

    属下已命府中女子检查过,身上并无利器。”

    送女人,算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

    甚至送自己的小妾给朋友,也是常有的事。

    项战在心中检讨了一番自己,然后令四女帮自己脱衣入浴。

    细腻小手帮他褪去蜀锦制成的长袍,去了里衣,解去鞋袜,扶他入水,轻轻为他搓洗散开长发。

    浴桶两侧各跪一女,褪去长裙后只穿薄薄轻纱,为他揉捏手臂。

    还有一女捧着面巾伺候在侧。

    少女身段苗条,在薄纱里曼妙身材若隐若现,花香与体香杂糅出令人血脉喷张的味道。

    项战在温水中伸展躯体,疲惫一点一点的消退,他长出口气,示意旁边少女为他擦脸。

    也不知是太过紧张还是手里没个经验,那少女用面巾帮他擦脸时,一指戳中眼睛。

    虽说不痛,但一时让他眼睛酸胀不适。

    少女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慌忙跪下不住磕头,连呼“陛下饶命”。

    那单薄雪白的躯体与暗色地板形成鲜明对比。

    那少女不停的磕头,嘭嘭直响,抬起头时,额头已经渗出鲜血,沿着面颊流淌,可见方才心有多慌,使了多大的力道。

    其余三人瑟瑟发抖,生怕殃及池鱼。

    “朕堂堂丈夫,刀剑加身尚且无惧,你无意戳中朕的眼睛,只是意外而已,朕又没受伤,你又何必如此?

    起来吧~

    朕恕你无罪。”

    那少女抬起头时,恍然无措,对饶恕罪行的事充满了怀疑。

    项战摇了摇头,闭上眼让她们继续伺候,顺便拉些家常,从侧面了解寿春风土人情。

    时间长了,听的陛下时常发笑,四人才缓缓放下戒心,不如开始那般紧张,也渐渐说了些当地事情。

    “在寿春,宁惹官府,不惹四家,说的就是百姓宁可冒犯律法,也不敢得罪四大家族的人,也就是荀家、袁家、刘家和韩家。”

    “那韩家家主已经五十六岁,在年上还取了个十四岁的小娘子。”

    项战疑惑:“那姑娘嫁给五十多岁的老头,她会愿意?”

    “陛下说哪里话?”

    擦面的姑娘道:“女子么,都是赔钱货,是泼出去的水,韩家家主一句话,那姑娘父母还敢违背?”

    “想必韩家家主给了不少财物吧!”

    “没要陪嫁,还给了两捆柴,一斗稻谷呢!”

    “稻谷?”

    “嗯,给了整整一斗呢!”

    两捆柴,一斗稻谷。

    说到这的时候,女孩脸上甚至露出羡慕神情。

    项战心中莫来由一颤,有种名为心酸与愤怒的情绪在心中滋长。

    他做出不在意的神情,问道:“那你们呢,是韩家女子,还是韩家从外买来的?”

    四女一起沉默。

    其中二人低下头,眼眶发红,泛起泪光,不敢哭泣,只是不停抽泣。

    “莫非其中另有隐情,你们且大胆说来,朕会为你们做主!”

    四女只是抽泣,无一人回话。

    项战不免焦躁起来,直接从浴桶中站起,令四人为他着衣,然后去书房坐下,令四女就实说话。

    他认真的态度似乎给了四人一点慰藉,给了她们一些胆量。

    四人齐齐跪下,泪如雨下,逐个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无外乎都是寿春百姓,有的来自商人,有的是百姓,有的是地位低下的佃户子女,那名捧面巾的更是官员之女。

    “民女姓蓝,家父生前乃是寿春府衙书办,因恶了韩家嫡子,被上官革职,只能靠替人写信为生。

    那韩家不肯罢休,不许别人找父亲写信,又不许父亲做生意,家中贫困难支。

    不得已,父亲去韩家磕头认错,不料连韩家的大门都没进去,反被门子辱骂,说父亲诬陷韩家声誉,好一阵毒打。

    父亲本是读书人,心高气傲,骤然受此恶气,又遭毒打,心中郁气难平,最终悬梁自尽。”

    说到这时,项战已经怒不可遏。

    “这韩家,该好好查一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