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 第232章 问计,不如不问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第232章 问计,不如不问

    “陛下,吕布攻打吴郡已五月有余,至今仍不能拿下,耗费钱粮颇多。”

    庞统对吕布的进展颇不满意。

    有枭雄刘备占据的寿春不足两个月便已攻略,吕布那边进展不足,严重延缓了大夏一统的速度。

    赵云道:“吴郡太守素有才名,甚得民心,又有一众将领相助,想攻略吴郡,并非易事。”

    庞统捏着小胡须陷入沉思,后知后觉:“陛下,孙策乃是吴郡人士,莫非其心恋故土,不肯用心?”

    项战骑在马上,身后大纛猎猎,率大军沿着江畔行进。

    已过秋收时分,草木青黄,沿途多有流民,远远望见大军行来,皆远遁而去。

    他对吴郡之事并不担忧。

    历史上孙策便能夺取江东,一路攻略终有吴国,如今吕布魏延皆在军中,吴郡支持不了多久。

    “士元不必忧虑,孙策家小朕已命人接至洛阳,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只怕叔伯之亲,使其心有顾忌。陛下,不如暂且将孙策调往别处?”

    “不必,朕亦想知道孙策是一心为朕效力,还是别有用心?”

    孙策,江东小霸王,是个野心勃勃的男人。

    纵然现在在项战麾下,也难免其不会心生异心。

    比如,历史上孙策离开骷髅王后,打下大片疆土,不肯再屈居人下。

    如果孙策另有所图的话,项战不介意率十多位神将围殴。

    从寿春离开后,韩家送的四名少女,他给予财物,令其归家。

    不曾想其中一女,竟然是那夜外出所遇孝服妇人之女。

    大军离开时,无数寿春百姓沿街苦留。

    这个时代,攻城不屠城便是仁君,何况项战还开仓放粮,拔除恶霸韩家,连番举动一举夺得人心。

    他不像刘备那样,兵多将寡,对当地世族采取拉拢的方式。

    项战兵精粮足,战将如云,无所畏忌。

    主打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有不从者,斩!

    夜里扎营,距离新都郡不足百里。

    庞统拿着张辽从洛阳派人送来的信笺走进中军大帐。

    他神色略有古怪,惹得项战好奇。

    “士元,何事如此?”

    ”臣不敢言,还请陛下自己看。”

    韩三从他手中拿过信笺双手递给陛下。

    项战狐疑的瞥了眼庞统,接过信笺疑惑打开。

    只看了几句,两道剑眉便不自觉的挑了起来。

    他为迅速攻略扬州,并张辽在北方各郡起二十万兵马,南下助阵。

    张辽呢,果断拒绝。

    就那么水灵灵的拒绝了。

    还说什么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厌战,乡里多孤寡幼子,爷娘夜夜思念,妻子依门悬望。

    现在顶多征两万壮丁,多的没有。

    要是强行征兆,恐怕有灭国之险。

    项战身为皇帝,不了解百姓的生活现状吗?

    虽说连年征战,但他素来只带少量兵力,多为青壮,家里的活计不会受太大影响。

    不许地方官员乱增税收,一切以朝廷要求收取,尽量减轻百姓压力。

    不说家家有余粮,总之饿死之人比之前少帝之时,少了一半还多。

    怎么就灭国了呢?

    一个不愿相信的念头在他脑海里升起。

    张辽莫非,因为自己把他按在洛阳,不让其带兵,生起了闷气?

    故意为难朕?

    若真是这样,项战真想掀了桌子,大叫一声。

    “欺天~啦~”

    他没有这么做。

    只是瞅着庞统问道:“文远可有私信?”

    “英明不过陛下。”

    庞统拍个马屁,又递上一封大将军府的信笺。

    在项战南征期间,今年兖州遭了大水,青州幽州遭了旱灾,百姓颗粒无收。

    朝廷命各地开仓放粮,安置流民。

    就在粮食极其短缺之时,好在前些年马腾从西域买回的土豆,在并州和司隶大面积种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灾情。

    想要凑齐二十万兵马,苦一苦百姓,其实也能做到。

    但张辽说,陛下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本,所以呢,就只能苦一苦陛下,让陛下尽量用五六万人,拿下扬州。

    “啪”。

    把信笺恶狠狠的拍在桌面上,顿时大案晃动,茶杯跳起,大有散架的趋势。

    帐中众人噤声,不敢说话。

    车骑将军赵云谏道:“陛下出兵,是要一统天下,让扬州百姓过上富足生活,大将军所行皆从陛下平日训诫教导,同样是为了让百姓安平喜乐,不受天灾威胁。

    陛下若降罪大将军,恐失军心民望,甚为不妥。”

    “子龙将军言之有理。”

    庞统见缝插针,“大将军亦是为了陛下江山永固,并非出于私心,请陛下息雷霆之怒。”

    项战瞧二人表情,一副硬挺谏臣模样,若他执迷不悟,这两个家伙似乎还要据理力争。

    “呵~”

    项战瞅着二人发笑,“你们以为朕是因为大将军不遵朕令而生气,不不不不~

    朕怒的是上天不遵朕意,在南征的关键时刻降下天灾,害我大夏百姓流离失所,使朕的大军不得不因为粮草而减缓行程。

    同样,朕也很高兴。

    朕的大将军不是只有统兵之才的将军,亦能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说话。

    至于不遵朕令,小事尔~”

    他传令庞统立刻回信,“告诉他,就依他的安排。”

    待庞统一挥而就,写过圣旨之后,项战便毫无表情的接了一句。

    “口谕:只此一次,若有下次,朕定不轻饶。”

    庞统心里一沉,那平日和颜悦色的陛下此刻面沉似水,威严不可侵犯。

    他明白,陛下是要告诫大将军。

    君是君,臣是臣。

    陛下虽然不会因此事处置大将军,却也是给对方提个醒。

    不要太过!

    历来君王都是无情无义之人。

    倒不是君王生来无情,而是那个位置太特殊,历史上又有多少为了皇位,兄弟阋墙、父子相残的事情。

    庞统点了点头,聪慧如他,自然知道君王顾虑。

    人性,在皇位面前,是完全经受不住考验的。

    他也不知张辽此举,是出于真心,还是一次试探。

    待信使离开,项战便让帐中众人商量破庐江郡的事情。

    “不知诸公有何计教我?”

    一目扫过,众将眼睛一瞪,握剑柄踏前一步,语气斩钉截铁:“臣愿领兵马两千,一旬之内,攻陷舒县。”

    (舒县为庐江治所)

    莽夫啊莽夫!

    项战又拿眼睛瞄向庞统。

    要打庐江郡,只是要知道对手是谁,什么水平,手下又有什么能人,粮草后勤...

    这些个杀胚只知道杀杀杀。

    竖子不足与谋。

    “士元?”

    庞统拱手道:“陛下兵精粮足,士气高昂,将士一心,打就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