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第238章 黄冒说周郎
热门推荐:
道侣模拟,从宗门师姐开始
战锤40K:我的女友是人类帝皇
五行大陆的情报系统
莲花岛
我一个孟婆,你让我验尸?
磨仙改
救命!我老公是绝世高手!
综漫乐队,摇滚少女不会放过我
我老婆是腹黑总裁
从记事时起,周瑜总是做一个梦。
大江畔,烽火连天。
漫天遍野的火,烧的江面都燃了起来,烧的天空都燃了起来,无数生灵在火中悲鸣。
而他,像是一尊神祗,立于苍穹之上,俯瞰一切,心无波澜。
但最近,他发现那场火离他越来越远了。
最终变成视野里唯一的一点红光,周围是无边黑夜。
他伸手想要抓住什么,却抓了个空。
醒来时,心里空荡荡的。
感觉自己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人生际遇,恍若现在的境遇。
人在舒县,郡守及其官员对自己还算尊重,却无单独领兵的机会,一直在后方做些后勤。
他自恃才高,认为陆康之流虽然治理地方有功,却也仅限于此,而周公瑾,是要做大事的人。
“公瑾,刘使君离开宅子,去往城外军营中住,你带人去清点下宅中财物。”
陆康派人传来命令。
上一秒还在苦思自己前途安在的周瑜,闻言“诺”了一声,带上几名属下,准备刘备居住过的宅子。
这份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只需心细即可,特别考验人的耐心。
直到天黑,才算忙完。
周瑜目前还未娶妻,心中郁闷,便去了城中酒肆,准备一醉解千愁。
苦酒入喉愁更愁。
想自己家学渊源,满腹才华,年过二十五,却受困舒县,情不自禁,又多喝了几杯。
这时,有一儒雅中年人来到桌边,言辞语气极为客气:“请问,阁下莫不是江左周瑜?”
一句话,打破了酸楚情绪。
周瑜抬头望去,视野里是位留着三缕长须的男子,四十岁左右,样貌儒雅,目光灼灼,正含笑望着自己。
此人样貌不凡,周瑜不敢小觑,忙起身见礼,询问来历。
那人四下看了看,见周围还有其他酒客,便小声道:“在下并无他意,只是久慕周郎才情,这里人多眼杂,还请移步,去雅间一叙,”
周瑜亦不推辞,两人进了二楼雅间,其中并无外人,菜肴已备齐。
望去,菜肴精美,摆了一桌,那酒壶乃上好瓷器,质地如玉。
这顿饭,貌似不便宜啊!
周瑜不动声色,那中年人殷勤相邀,两人携手而坐。
中年人道:“在下荆州黄冒,字平固,久闻公瑾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丰神俊朗,我等凡间俗物见之,心生向往。”
周瑜容貌才情那是一等一的,对此颇为自负,见黄冒惊喜之情不似作伪,对其产生些许好感。
“原来是平固兄,不知唤小弟来此,有何见教?”
“只是单纯仰慕公瑾,特请一见。”
黄冒本是粮商,能言善道,又多读书有些才华,与周瑜谈论时时不时暗中逢迎,惹得周瑜谈性大起,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公瑾有经天纬地之才,在陆郡守门下,想必身兼要职,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黄冒早已查过周瑜底细,在陆康府里做个幕僚,并无实职,属于可有可无的一类人。
这么说,只是为了引起周瑜对陆康的不满。
不出所料,周瑜闻言面色一沉,也不说话,只是自顾自倒了几杯酒一饮而尽。
颇有些借酒消愁的意思。
黄冒趁机道:“难道那陆康空负盛名,原来只是不识人的庸人?”
周瑜似觉得在背后讨论上官不合礼法,于是保持缄默。
黄冒怒道:“公瑾大才,世所罕见,却无人识之,犹如龙游浅谈,凤落鸡群,如此空度岁月,岂不可惜?”
周瑜终于长叹一声。
旋即问起黄冒:“不知黄兄,在何处高就?”
黄冒淡然一笑,周瑜心中一紧。
“三个月前,添为折冲将军。”
折冲将军是杂号将军,在扬州地界,已是中上层地位,所以周瑜顿时心生惊喜。
一个折冲将军下交周瑜,岂不是说明我周瑜才情之高?
转念一想,不对啊!
自伪朝建立,仅存的汉室官员再无升迁路线,庐江郡已有四年无官员升迁了。
顶多是委以重任,官职却很小。
三个月前,怎么可能?
灯光里,周瑜觉察到阴谋的味道,一队虎眼灼灼盯着黄冒,仿佛要看穿来人真实身份。
“黄兄,你是谁家的折冲将军?”
黄冒并不胆怯,傲然道:“当然是大夏朝的折冲将军。”
闹了半天,我在和反贼在一起喝酒!
周瑜勃然大怒,一脚踢翻椅子,拔剑而起,怒视黄冒:“好哇,原来是伪帝鹰犬,你好大胆子,敢来城中探听我军虚实,不怕某绑了你去?”
黄冒悠然而坐,神色如常。
“如能助公瑾一展胸中所学,黄冒纵然身死,又有何防?”
一番话,堂堂正正,倒显得周瑜一惊一乍,失了分寸,落了下成。
周瑜并不给对方好脸色,但手中剑已回鞘,只是站在油灯摇曳的光线里,面罩寒霜。
周瑜没有第一时间让人把黄冒抓起来,相反还剑入鞘,这些行为看在黄冒眼中,他心底暗暗松了口气。
果然如陛下所言。
那日在大营中,李儒对招揽周瑜并无信心。
项战却告诉他,只要给予周瑜尊重,以才华相交,并许诺委以重任,周瑜必降。
李儒问项战为何如此肯定!
项战会告诉他,历史上周瑜效忠孙家,一切以孙家利益为先,从未提起北伐匡扶汉室的言辞。
这样的人,你说他忠于汉室?
鬼都不信。
摇曳的灯火照在两人身上,在墙上映出跳跃不明的黑色人影,显得房内气氛紧张压抑。
下一秒,黄冒用笑声打破压抑。
旋即压低声音道:“公瑾之才,不在管仲乐毅之下,如此埋没,岂不可惜?
为何不寻一明主,一展胸中所学,立下一番大功业,封妻萌子,不负八尺之躯?”
周瑜冷笑:“黄兄所言明主,莫不是伪帝项战?”
“正是。”
“一介武夫,窃取大汉龙运,建立伪朝,民心不附,如空中楼阁水中浮萍,毫无根基,他日必败。
你让我效忠他,可笑可笑!”
黄冒义正言辞:“吾皇出身草莽,凭几把破刀,一匹瘦马,败袁绍,俘公孙瓒,让韩馥拱手相让冀州,灭曹操,除袁术,让吕布拱手称臣,威慑凉地,逐匈奴,北地一统。
吾皇方过弱冠之年,挥师南下,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分三路,犹能高歌猛进,南北即将一统。
如此雄才伟略,自古帝王无出其右者。
周郎,这岂不是得天道眷顾?”
周瑜双眉紧锁,不言不语,陷入沉思。
...
大江畔,烽火连天。
漫天遍野的火,烧的江面都燃了起来,烧的天空都燃了起来,无数生灵在火中悲鸣。
而他,像是一尊神祗,立于苍穹之上,俯瞰一切,心无波澜。
但最近,他发现那场火离他越来越远了。
最终变成视野里唯一的一点红光,周围是无边黑夜。
他伸手想要抓住什么,却抓了个空。
醒来时,心里空荡荡的。
感觉自己仿佛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人生际遇,恍若现在的境遇。
人在舒县,郡守及其官员对自己还算尊重,却无单独领兵的机会,一直在后方做些后勤。
他自恃才高,认为陆康之流虽然治理地方有功,却也仅限于此,而周公瑾,是要做大事的人。
“公瑾,刘使君离开宅子,去往城外军营中住,你带人去清点下宅中财物。”
陆康派人传来命令。
上一秒还在苦思自己前途安在的周瑜,闻言“诺”了一声,带上几名属下,准备刘备居住过的宅子。
这份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只需心细即可,特别考验人的耐心。
直到天黑,才算忙完。
周瑜目前还未娶妻,心中郁闷,便去了城中酒肆,准备一醉解千愁。
苦酒入喉愁更愁。
想自己家学渊源,满腹才华,年过二十五,却受困舒县,情不自禁,又多喝了几杯。
这时,有一儒雅中年人来到桌边,言辞语气极为客气:“请问,阁下莫不是江左周瑜?”
一句话,打破了酸楚情绪。
周瑜抬头望去,视野里是位留着三缕长须的男子,四十岁左右,样貌儒雅,目光灼灼,正含笑望着自己。
此人样貌不凡,周瑜不敢小觑,忙起身见礼,询问来历。
那人四下看了看,见周围还有其他酒客,便小声道:“在下并无他意,只是久慕周郎才情,这里人多眼杂,还请移步,去雅间一叙,”
周瑜亦不推辞,两人进了二楼雅间,其中并无外人,菜肴已备齐。
望去,菜肴精美,摆了一桌,那酒壶乃上好瓷器,质地如玉。
这顿饭,貌似不便宜啊!
周瑜不动声色,那中年人殷勤相邀,两人携手而坐。
中年人道:“在下荆州黄冒,字平固,久闻公瑾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丰神俊朗,我等凡间俗物见之,心生向往。”
周瑜容貌才情那是一等一的,对此颇为自负,见黄冒惊喜之情不似作伪,对其产生些许好感。
“原来是平固兄,不知唤小弟来此,有何见教?”
“只是单纯仰慕公瑾,特请一见。”
黄冒本是粮商,能言善道,又多读书有些才华,与周瑜谈论时时不时暗中逢迎,惹得周瑜谈性大起,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公瑾有经天纬地之才,在陆郡守门下,想必身兼要职,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黄冒早已查过周瑜底细,在陆康府里做个幕僚,并无实职,属于可有可无的一类人。
这么说,只是为了引起周瑜对陆康的不满。
不出所料,周瑜闻言面色一沉,也不说话,只是自顾自倒了几杯酒一饮而尽。
颇有些借酒消愁的意思。
黄冒趁机道:“难道那陆康空负盛名,原来只是不识人的庸人?”
周瑜似觉得在背后讨论上官不合礼法,于是保持缄默。
黄冒怒道:“公瑾大才,世所罕见,却无人识之,犹如龙游浅谈,凤落鸡群,如此空度岁月,岂不可惜?”
周瑜终于长叹一声。
旋即问起黄冒:“不知黄兄,在何处高就?”
黄冒淡然一笑,周瑜心中一紧。
“三个月前,添为折冲将军。”
折冲将军是杂号将军,在扬州地界,已是中上层地位,所以周瑜顿时心生惊喜。
一个折冲将军下交周瑜,岂不是说明我周瑜才情之高?
转念一想,不对啊!
自伪朝建立,仅存的汉室官员再无升迁路线,庐江郡已有四年无官员升迁了。
顶多是委以重任,官职却很小。
三个月前,怎么可能?
灯光里,周瑜觉察到阴谋的味道,一队虎眼灼灼盯着黄冒,仿佛要看穿来人真实身份。
“黄兄,你是谁家的折冲将军?”
黄冒并不胆怯,傲然道:“当然是大夏朝的折冲将军。”
闹了半天,我在和反贼在一起喝酒!
周瑜勃然大怒,一脚踢翻椅子,拔剑而起,怒视黄冒:“好哇,原来是伪帝鹰犬,你好大胆子,敢来城中探听我军虚实,不怕某绑了你去?”
黄冒悠然而坐,神色如常。
“如能助公瑾一展胸中所学,黄冒纵然身死,又有何防?”
一番话,堂堂正正,倒显得周瑜一惊一乍,失了分寸,落了下成。
周瑜并不给对方好脸色,但手中剑已回鞘,只是站在油灯摇曳的光线里,面罩寒霜。
周瑜没有第一时间让人把黄冒抓起来,相反还剑入鞘,这些行为看在黄冒眼中,他心底暗暗松了口气。
果然如陛下所言。
那日在大营中,李儒对招揽周瑜并无信心。
项战却告诉他,只要给予周瑜尊重,以才华相交,并许诺委以重任,周瑜必降。
李儒问项战为何如此肯定!
项战会告诉他,历史上周瑜效忠孙家,一切以孙家利益为先,从未提起北伐匡扶汉室的言辞。
这样的人,你说他忠于汉室?
鬼都不信。
摇曳的灯火照在两人身上,在墙上映出跳跃不明的黑色人影,显得房内气氛紧张压抑。
下一秒,黄冒用笑声打破压抑。
旋即压低声音道:“公瑾之才,不在管仲乐毅之下,如此埋没,岂不可惜?
为何不寻一明主,一展胸中所学,立下一番大功业,封妻萌子,不负八尺之躯?”
周瑜冷笑:“黄兄所言明主,莫不是伪帝项战?”
“正是。”
“一介武夫,窃取大汉龙运,建立伪朝,民心不附,如空中楼阁水中浮萍,毫无根基,他日必败。
你让我效忠他,可笑可笑!”
黄冒义正言辞:“吾皇出身草莽,凭几把破刀,一匹瘦马,败袁绍,俘公孙瓒,让韩馥拱手相让冀州,灭曹操,除袁术,让吕布拱手称臣,威慑凉地,逐匈奴,北地一统。
吾皇方过弱冠之年,挥师南下,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分三路,犹能高歌猛进,南北即将一统。
如此雄才伟略,自古帝王无出其右者。
周郎,这岂不是得天道眷顾?”
周瑜双眉紧锁,不言不语,陷入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