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第240章 奸诈伪帝
听见臧霸手下士卒在城前的辱骂后,赵云微微皱起了眉头,典韦则嘿嘿笑着,似乎在学习。
军队处于短暂的欢乐气氛之中。
身后还有不少军士扯开嗓门,教城前挑战的士卒骂娘。
那些人心领神会,展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很快便融会贯通,新的词汇如乐符般从口中连绵不绝的吐出。
城头上,陆康脸都黑了。
无礼,实在是太过无礼。
一群贱民,不知廉耻,口无遮拦,没有底线,枉为人子。
“雷将军,与老夫砍杀了城外挑战之将,老夫要看他们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大人放心,臧霸虽然有些名声,本将还不把他放在眼里。”
关闭的城门后,雷薄做着最后的战前检查。
盔甲是否绑好,会不会影响挥舞兵器,马鞍是否牢靠,坐在上面是否稳固。
待一切准备就绪,他朝城头喊了声:“打开城门。”
城头士卒听到喊声,开始扭动机关,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铁链缓缓放下了城门,轰然落地。
“儿郎们,随某出发!”
雷薄举着钢枪,纵马越过城门,越过护城河,在城前列阵,与臧霸对峙。
“无名小辈,敢来庐江撒野,看我擒你!”
说罢,一声鼓起。
雷薄跃马而出。
臧霸咬着嘴唇,脸上露出残忍笑意,当即催马上去,扬起烟尘,与雷薄双向奔赴。
城头上,鼓声渐渐密集,双方军士大吼着为将军助威。
陆康与众人死死盯着往来驰骋二将,每一次兵刃相撞,那响声仿佛敲在他的心头。
没人希望失败。
败则死。
雷薄倒有些勇武,与臧霸交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只是后继乏力,隐隐有被压制的感觉。
又战了十余合,两人交错而过时,雷薄手中大刀几乎脱手。
他见自己在靠近城门一侧,忙伏低了身子,纵马向阵中逃窜。
臧霸见之,仰头一笑,大喝道:“想逃,有那么容易?”
也不追赶,当下拈弓搭箭,“嗖”的一声,箭矢消失于众人视野之中。
但见雷薄哎呦一声,从马上栽了下来,匍匐于地,后背插着一根箭矢。
臧霸挥军掩杀,自己骑马来的雷薄身前,也不下马割去首级,反而纵马在雷薄身上踩踏。
只听的令人牙酸的骨骼碎裂声后,雷薄胸腔塌陷,四肢扭曲,已没了呼吸。
“快鸣金,快鸣金!”
陆康大喊,令城下士卒回城后,连忙关起城门,唉声叹气。
与雷薄交好的桥瑁等人还嚷嚷着要出城为雷薄报仇,被陆康制止。
“城中之人听着,你们都是一群废物,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既然如此,还不如快快打开城门投降,迎吾皇入城,可免一城之厄。”
臧霸爽快了,前番怨气一扫而空,只觉呼吸顺畅,天地为之一空。
正嚣张时,听的远处铁蹄声如雷,滚滚而来,有大批人马从侧方杀来,扬起漫天尘土。
“陆太守,刘备领军前来助战。”
以为大势已定的赵云见敌军来势汹汹,忙喝令典韦:“典将军,带八百人阻截敌人,本将在此为你掠阵。”
“诺~”
典韦领兵而去,当即与刘备兵马杀在一处,臧霸见对方兵多,想要过去支援,但见城门开处,无数兵马如蚂蚁般涌出。
此时若去帮典韦,必然会被城中军马衔尾追杀,阵型将会大乱。
他连忙收拢军阵,严阵以待,挡住城中军马,不让其与刘备军汇合。
...
此时城中,消息传到周瑜处。
“敌军三千人马来攻,被我军与前来驰援的刘备军缠住?”
周瑜暗叹一声,陛下怎的如此沉不住气,只需假以时日,他定然用计使陆康献出城池。
为何现在要来攻城?
心中着急,脸上却平淡如水,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公瑾,敌军即将大败,难道你不开心吗?”
“会败吗?敌军数万人马,在明知刘备军驻扎附近的情况下,还敢来攻城,你觉得陛...伪帝会做出这般无脑之事?”
来人语塞。
毕竟,项战能战之名,天下皆知。
怎么会犯低级错误。
城外喊杀声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听的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心惊胆战。
忽然,杀声渐远。
城门打开,庐江士卒回到城内,灰头土脸,精神恹恹。
周瑜得知消息,忙借着担忧郡守去府衙问候。
几名常见的将官并未出现在堂中,陆康本就苍老的脸又苍老了几分,脸上有浓郁的忧愁与不甘。
瞧这阵势,显然是吃了败仗。
“公瑾啊,你来此有什么事?”
“听闻我军与夏军交战,周瑜心中不安,特来问候。”
陆康用两声极具情绪性的“哎”声说明情况。
陆绩道:“伪帝用三千军引我军出城,刘备率军来助,不曾想,那伪帝竟然率军突袭了刘备驻扎在城外的大营,据说伤亡惨重。”
他回身劝陆康:“父亲,以我军与刘备之军,又如何是虎狼之师的敌手,不如暂且归顺,保百姓平安,宗族安稳,不失郡守之职责。”
陆康不曾想小儿子会说出这番话,一对有些浑浊的眸子瞪过去,大儿陆儁忙道:“公纪,此事莫要再提,我陆家世食汉禄,岂能投降伪朝?”
瞧见大哥对自己疯狂使眼色,陆绩轻叹一声,拱手告罪。
周瑜趁机谏道:“大人,刘备军乃是我军屏障,他们若是损失惨重,对我军来说,亦是沉重打击。不如借机派人问候刘备,探寻其军还能坚守否?”
陆康点头,“既如此,公瑾,此事便交付于你。”
周瑜心中大喜,脸上却是恭敬称是。
连夜便去了刘备营寨。
刘备驻扎的地方距离舒城只有十余里,这样可以保证军队不会骚扰城中百姓,又能及时救援城池。
周瑜见到刘备之时,交谈之后,刘备对周瑜大加赞赏,携手道:“如今汉室颠覆,备举义兵,只求恢复汉室基业,公瑾大才,世所罕见,备只愿公瑾能留在营中,日夜听公瑾教导。”
一位年近五十名声在外的大汉魅魔对年轻人说出这番肯定之言,再加上那张百折不挠的坚韧表情,有那么一刹那,周瑜感动的快要哭出来。
但当他瞟见大火之后,到处烧成焦炭的营帐与精神低迷的军士后,周瑜瞬间冷静。
跟你?
与陛下为敌?
你五十岁了想死,死了也不亏。
我才二十来岁,心中抱负还未施展,跟了你有什么前途?
天天被别人追在后面打吗?
...
军队处于短暂的欢乐气氛之中。
身后还有不少军士扯开嗓门,教城前挑战的士卒骂娘。
那些人心领神会,展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很快便融会贯通,新的词汇如乐符般从口中连绵不绝的吐出。
城头上,陆康脸都黑了。
无礼,实在是太过无礼。
一群贱民,不知廉耻,口无遮拦,没有底线,枉为人子。
“雷将军,与老夫砍杀了城外挑战之将,老夫要看他们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大人放心,臧霸虽然有些名声,本将还不把他放在眼里。”
关闭的城门后,雷薄做着最后的战前检查。
盔甲是否绑好,会不会影响挥舞兵器,马鞍是否牢靠,坐在上面是否稳固。
待一切准备就绪,他朝城头喊了声:“打开城门。”
城头士卒听到喊声,开始扭动机关,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铁链缓缓放下了城门,轰然落地。
“儿郎们,随某出发!”
雷薄举着钢枪,纵马越过城门,越过护城河,在城前列阵,与臧霸对峙。
“无名小辈,敢来庐江撒野,看我擒你!”
说罢,一声鼓起。
雷薄跃马而出。
臧霸咬着嘴唇,脸上露出残忍笑意,当即催马上去,扬起烟尘,与雷薄双向奔赴。
城头上,鼓声渐渐密集,双方军士大吼着为将军助威。
陆康与众人死死盯着往来驰骋二将,每一次兵刃相撞,那响声仿佛敲在他的心头。
没人希望失败。
败则死。
雷薄倒有些勇武,与臧霸交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只是后继乏力,隐隐有被压制的感觉。
又战了十余合,两人交错而过时,雷薄手中大刀几乎脱手。
他见自己在靠近城门一侧,忙伏低了身子,纵马向阵中逃窜。
臧霸见之,仰头一笑,大喝道:“想逃,有那么容易?”
也不追赶,当下拈弓搭箭,“嗖”的一声,箭矢消失于众人视野之中。
但见雷薄哎呦一声,从马上栽了下来,匍匐于地,后背插着一根箭矢。
臧霸挥军掩杀,自己骑马来的雷薄身前,也不下马割去首级,反而纵马在雷薄身上踩踏。
只听的令人牙酸的骨骼碎裂声后,雷薄胸腔塌陷,四肢扭曲,已没了呼吸。
“快鸣金,快鸣金!”
陆康大喊,令城下士卒回城后,连忙关起城门,唉声叹气。
与雷薄交好的桥瑁等人还嚷嚷着要出城为雷薄报仇,被陆康制止。
“城中之人听着,你们都是一群废物,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既然如此,还不如快快打开城门投降,迎吾皇入城,可免一城之厄。”
臧霸爽快了,前番怨气一扫而空,只觉呼吸顺畅,天地为之一空。
正嚣张时,听的远处铁蹄声如雷,滚滚而来,有大批人马从侧方杀来,扬起漫天尘土。
“陆太守,刘备领军前来助战。”
以为大势已定的赵云见敌军来势汹汹,忙喝令典韦:“典将军,带八百人阻截敌人,本将在此为你掠阵。”
“诺~”
典韦领兵而去,当即与刘备兵马杀在一处,臧霸见对方兵多,想要过去支援,但见城门开处,无数兵马如蚂蚁般涌出。
此时若去帮典韦,必然会被城中军马衔尾追杀,阵型将会大乱。
他连忙收拢军阵,严阵以待,挡住城中军马,不让其与刘备军汇合。
...
此时城中,消息传到周瑜处。
“敌军三千人马来攻,被我军与前来驰援的刘备军缠住?”
周瑜暗叹一声,陛下怎的如此沉不住气,只需假以时日,他定然用计使陆康献出城池。
为何现在要来攻城?
心中着急,脸上却平淡如水,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公瑾,敌军即将大败,难道你不开心吗?”
“会败吗?敌军数万人马,在明知刘备军驻扎附近的情况下,还敢来攻城,你觉得陛...伪帝会做出这般无脑之事?”
来人语塞。
毕竟,项战能战之名,天下皆知。
怎么会犯低级错误。
城外喊杀声从中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听的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心惊胆战。
忽然,杀声渐远。
城门打开,庐江士卒回到城内,灰头土脸,精神恹恹。
周瑜得知消息,忙借着担忧郡守去府衙问候。
几名常见的将官并未出现在堂中,陆康本就苍老的脸又苍老了几分,脸上有浓郁的忧愁与不甘。
瞧这阵势,显然是吃了败仗。
“公瑾啊,你来此有什么事?”
“听闻我军与夏军交战,周瑜心中不安,特来问候。”
陆康用两声极具情绪性的“哎”声说明情况。
陆绩道:“伪帝用三千军引我军出城,刘备率军来助,不曾想,那伪帝竟然率军突袭了刘备驻扎在城外的大营,据说伤亡惨重。”
他回身劝陆康:“父亲,以我军与刘备之军,又如何是虎狼之师的敌手,不如暂且归顺,保百姓平安,宗族安稳,不失郡守之职责。”
陆康不曾想小儿子会说出这番话,一对有些浑浊的眸子瞪过去,大儿陆儁忙道:“公纪,此事莫要再提,我陆家世食汉禄,岂能投降伪朝?”
瞧见大哥对自己疯狂使眼色,陆绩轻叹一声,拱手告罪。
周瑜趁机谏道:“大人,刘备军乃是我军屏障,他们若是损失惨重,对我军来说,亦是沉重打击。不如借机派人问候刘备,探寻其军还能坚守否?”
陆康点头,“既如此,公瑾,此事便交付于你。”
周瑜心中大喜,脸上却是恭敬称是。
连夜便去了刘备营寨。
刘备驻扎的地方距离舒城只有十余里,这样可以保证军队不会骚扰城中百姓,又能及时救援城池。
周瑜见到刘备之时,交谈之后,刘备对周瑜大加赞赏,携手道:“如今汉室颠覆,备举义兵,只求恢复汉室基业,公瑾大才,世所罕见,备只愿公瑾能留在营中,日夜听公瑾教导。”
一位年近五十名声在外的大汉魅魔对年轻人说出这番肯定之言,再加上那张百折不挠的坚韧表情,有那么一刹那,周瑜感动的快要哭出来。
但当他瞟见大火之后,到处烧成焦炭的营帐与精神低迷的军士后,周瑜瞬间冷静。
跟你?
与陛下为敌?
你五十岁了想死,死了也不亏。
我才二十来岁,心中抱负还未施展,跟了你有什么前途?
天天被别人追在后面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