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商川行军 > 第307章 后动

大商川行军 第307章 后动

    闻言,子履沉思片刻,觉得这个想法似乎可行,但还是看向了伊尹。

    如今,有了伊尹在,子履在一些事情上,明显的对他产生了依赖,这是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事情。虽然子履在有些时候,总是一再的试探伊尹,但每次的试探之后,都是对伊尹的信任再次加深。

    察觉到子履的目光,伊尹点点头,也是沉思片刻,然后说道:“确实可行。但既然要打,我们也要选好目标。”

    闻言,子履问道:“那依右相所言,我们应该选手作为首战的目标。”

    伊尹缓缓说道:“回大王,这个目标既不能太强大,以免让同盟军的将士们感到压力,搓了他们的锐气。同盟军是我们手中的利器,未经战事的洗礼,战场经验和彼此之间的配合还有所欠缺,敌人太强大,打起来吃力,容易显露各种弊端,但太轻松,又体现不出同盟军的实力。况且,以同盟军的实力去攻打一些小国,容易让天下人耻笑我们欺负弱小。”

    “其次,既然要打,也要打的有意义,不能单纯的为了打而打,要为了立威而打,打出同盟军的气势,打出我商国的威严,同时,也不能单纯的打消耗战,要以战养战,打一场战争下来,不能让我们的国力出现亏损,要能够从对方的战利品中补足国力消耗。”

    听到伊尹的分析,子履和众人都点头。

    “得伊右相,何愁我商国不兴。”子履笑着起身,对着伊尹拱手:“先生大才。”

    看见商王都起身拱手,这些臣子哪有不跟的道理,随即对着伊尹拱手行礼,喊道:“先生大才。”

    伊尹见状,连忙弯腰扶起子履,然后双手拱手,腰弯的更深了,恭敬的声音带着哭腔:“大王,折煞老臣了,老臣何德何能啊。”

    子履端正的扶起伊尹,拍着伊尹的双手,语重心长的说道:“先生配的,先生究天地之理,通古今之变,配的的。”

    “愿为大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看着老泪纵横的伊尹,子履想起当年还在城主府的时候,那时他和伊尹的初次相遇,彼时的彼此,一个未曾身居高位,一个刚游历而来的奴隶,从那时起,似乎伊尹就已经性命相托了,自己不该还是怀疑他的。

    帝王疑心,向来如此。

    子履看了眼众人,又对着伊尹问道:“想来右相已经有所规划?”

    伊尹用袖口擦了擦脸上的老泪纵横,说道:“不瞒大王,经过刚刚樊将军的提醒,老臣确实想到一个合适的目标。”

    “是哪个诸侯国?”子履迫不及待的问道。

    “葛国。”

    “右相为何选中了葛国?”子履有些不解的问道。

    伊尹解释道:“葛国,与商国接壤,位于商国与大夏王朝之间,且地势平坦,经济繁荣,但军队实力尚欠,与葛国交战,不仅能够一战立威,引动周边其他的小诸侯国闻风丧胆,同时也能够快速的补充战争消耗的物资、国力,等到大夏王朝与我们交战,我们也能够将葛国作为缓冲地带,方便我们应敌。”

    “如此,甚好。”

    子履沉思少许,转头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我等无异于。”

    子履又问道:“樊将军以为如何?”

    樊武回答道:“回大王,末将本来也打算攻打葛国,只不过没有右相想的那么全面罢了。”

    此言一出,引得众人哈哈一笑,倒是让樊武自己显得有些尴尬了。

    见气氛放松下来,子履突然神情严肃,声色俱厉,“樊武何在?!”

    众人瞬间意识到,立即严阵以待。

    “末将在!”樊武顿时单膝跪地,一副士兵带甲的样子。

    “本王命你为先锋将军,持本王手令,可前往同盟军军营,清点一万兵马,择一黄道吉日,祭旗告天,出征葛国!”

    樊武高举双手接过令牌,高声喊道:“定不辱使命!”

    -----

    五日后,姜岐黄一行人,来到北蒙城前,遥遥的就看见北蒙城城门大开,门口站着两行人,像是夹道欢迎的阵式。

    姜岐黄还在纳闷,自己明明没有提前递交文书,而且这一路上,也没有提前告知,北蒙城的这群人是怎么知道自己要来的?

    其实,早在五日前,商王宫议事殿内刚刚散会没多久,一只信鸽便从北亳城飞向北方。而且,从姜岐黄一行人来到北蒙城地界之时,一切行动就已经被风队密切监控了。

    对此,殷府的众人还利用这段时间,针对姜岐黄的到来开了一个小会议室。

    众人七嘴八舌,将商王派遣姜岐黄出使的目的和心思分析的彻彻底底,当然也清楚,这一切都是来自那个右相的主意。

    对此,殷川也有些微微后悔,早知伊尹会帮助子履对付自己,还不如当初直接将他拒之门外,或者将他收为己用,也总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得好。

    伊尹作为商朝建立的首要功臣,一旦没了他,历史会不会被改写,殷川也不敢这么做。

    最后,几人商量出来的结果就是,将计就计。

    姜岐黄毕竟是殷氏一族的恩人,他们也断然不会让恩人难做,所以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不过,也不能让他这么轻松的离开,最起码得让他给城中的百姓看看病,然后帮助他们民生司完善一下《生活指南》。

    当姜岐黄一行人来到北蒙城时,就看见殷川带领着殷氏一族的小辈上前行礼。

    殷川表情恭敬,拱手弯腰,“殷氏殷川,拜见姜老。感谢姜老莅临北蒙城作客,知道您要来,整座城的百姓都翘首以盼。”

    姜岐黄看着殷川如今的模样,伸手扶起殷川,抚须而笑,“没想到当初落水的小毛孩,现在都成为一方大将了,也不枉老夫当初的良苦用心啊。哈哈。”

    殷川再次表情恭敬的说道:“小子多谢姜老救命之恩。”

    他伸手虚抬,“举手之劳罢了,当时的情况,任谁都要救上一救的。”

    “姜老高风亮节,从医多年,救得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对于您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得救的人来说,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小子断不能忘。”殷川恭敬的说道。

    姜岐黄笑逐颜开,虽然他高风亮节,但是遇见这么有礼貌的小辈,而且还如此恭维自己,心里受用。

    但自己真没有救过这么多人。

    “殷将军这样说,真是折煞老夫了。”

    殷川随即侧身,伸出一只手,“姜老,您请入城。”

    姜岐黄抚须说道:“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