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文昭皇后传 > 第317章 考虑颇多

文昭皇后传 第317章 考虑颇多

    依各位看,这一仗是打还是不打?”

    李冲率先道:“皇上,恕臣直言,上次南齐便有意发起争战

    皇上当时以需要息兵养民为由,派人叫和平定

    但打那以后,两年来南齐却非但没有感念圣恩,反而变本加厉

    听闻南齐分别在冀,定,瀛,相,济五洲皆举派了兵

    眼下大概已有了十万可用的大军,若说前几年还有待商榷

    但如今形势,已经是虎视眈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皇上,我朝如此已然安稳,国泰民安

    您也没必要再纵容这般不知好歹之人了!

    冯诞思索片刻后也开口道:“皇上,微臣的看法,与李御史大低一致

    南齐如今不过是联合了五洲和邻城便敢向我大魏开战

    这等送上门来的人头,皇上倒不如一举全灭,收入囊中!

    那两位皇弟呢。”

    彭城王道:“皇兄,以前南齐有意进攻之际

    是我们刚举迁洛阳不到一年的光景,朝局还未稳定,国民不安,不宜开战

    但如今息兵养民,已有两年的光景,纵观我我大魏

    如今的军力和朝局已然是如日中天,颇有当年太武之治

    区区一个南齐,臣弟认为,不足为惧

    这个时候若再拒战,只怕会被那帮乌合之众质疑我大魏的能力

    和皇兄您的为君之道,要想打,咱们奉陪便是

    我朝中如今二十万大军和三十六万精军,还有数百民将军首领

    个个都是强将,众号百万,杀它个片甲不留!

    若真要开战,臣弟定第一个做皇兄首将,誓死护您平安周全。

    护我大魏百世屹立不倒!

    最后开口的任城王道:“皇兄,几位说的都在理

    只是我大魏偃旗息鼓这么久了,这如今毅然开战

    训练强兵是重要,重震军心也同样重要

    让将士们无怨无悔,誓死效忠是需要主军心的

    而主军心,则需要一个强力首领,和有威严能震慑住四方的

    皇兄打算派何人做这首领,是尤为重要的

    纵观朝中,虽然能带兵的首领将军们很多

    但大部分都是年轻得力的,有力气和勇猛固然重要

    可战事上不仅是需要勇猛和一腔热血,还是需要战略和行军指挥之人

    最好是既能稳固的了军心,又能懂及时行军之略

    这领兵之人,皇兄可得多些时间,好好甄选才是!

    彭城王道:“那派两个主军不就得了,一个指挥战事,一个论谋策略

    双向合作且非双赢?”

    冯诞若有所思道:“八王爷还是没听懂六王爷的意思

    若两个主军,怎么还能做到军心统一?

    这一仗若真要打,势必要有些时日

    少则几月,多则数载

    行军之中,变数不定

    就怕万一,有意见不合之处,各有各的说头

    谁也不肯让步,别说攻敌了,只怕自己人先起了内讧!

    战场上起内讧,可是大忌啊!

    且一旦因此延误了军情,损失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于我朝如今之景而言,这一仗要么必须赢

    一旦输了,便可能是穷途末路,民不聊生

    臣听闻,当年成帝御下的两大主将攻打柔然的第一仗

    便是起了内讧隔阂,被柔然安插的内人传递情报

    雪天夜里,突然偷袭我军主营,若不是成帝以防万一

    提早在主营外二里地安排了骑兵和援军赶来的及时

    只恐那一仗,我们便会彻底输给了柔然

    又不会有我大魏的如今盛景

    打那以后,朝中内令,凡是行军,便只一个主军

    但主军之人,需得精挑细选,谨慎又之!

    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

    咸阳王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棘手,一时陷入了沉思

    李冲道:“皇上这仗准备下来,也是需要时日的,如今已然秋日

    过两月又值寒冬,不宜出兵,最快也需等的初春

    不如就借此时间,好好准备兵力,耐心挑选出最终的领军之人

    微臣等,定会全力以赴助您,为您参谋一二,终会有合适之人的!

    咸阳王面带愁容道: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皇上支撑病体,许久未开口,只一直深思熟虑着

    最后,等到无人再论之际

    才缓缓开口道:“其实,倒也不用如大家所言的一般麻烦

    这段日子,调养兵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场仗如若要打,便只能赢不能输

    时间宝贵,也不必太过浪费多多余

    至于这主将之人,倒也不必再挑再细选了,朕上如何?”

    皇上此话一出,除了任城王早有预料一般

    其余三人皆是震惊!”

    李冲惶恐道:“皇上的意思是,您要御驾亲征?”

    皇上点了点头道:“我大魏朝的皇帝是无谓战争的

    当年皇祖父为稳军心,为子孙后世之福,御驾亲,三战柔然和边牧

    父皇初登宝座的三年光景里,也是亲自出征,彻底灭了柔然

    又大胜突厥十二部,扫平城中一切阻碍和不轨之人

    大魏皇帝是马上天子,从不做缩头乌龟

    朕自登基后,被群臣,被皇祖母保护了这么多年

    如今已然亲政这许多年,便也需得为我大魏臣民做些什么了

    国有难,民心乱,但朝廷不能乱,我们更不能!

    朕仔细想过了,就算推至明年开春,要想寻得如各位所说的这等将领也是不易

    就算有,朕也不能真正放心

    南齐萧氏,内朝如今已是腐败不堪,民生怨载了

    朕也想亲看看,他们哪来的实力敢与我大魏叫嚣!

    亲自灭了他们,朕也算是为后世族人除了一个祸害!

    也只有朕亲上,才能稳固真正军心

    至于副将,有朝中得力的几位大将军们相伴,朕相信一定会赢。”

    冯诞道:“皇上一直未说话,原来是在想这事

    只是皇上想要御驾亲征,倒也不是不成

    只是这场仗,无论预判需得多久

    您这一去,朝中众事,由该何人代掌呢?”

    皇上思考了一会后道:几位皇子都有治国之道

    朕会好好挑选能胜任的主辅,其余的次辅

    八弟最有领军打仗之才,当初也是跟着父皇出生入死过的!

    朕决意,此次出征就带八弟为朕的首副领,封为中军大将

    至于朝中之事,便交给六弟和两位爱卿多帮衬着孩子们一些

    就当是帮朕了!

    李冲立即道:“微臣领旨,皇上尽管放心

    有微臣在,朝就在,一定不会辜负皇上所托

    定全力辅佐各位皇子们,为您守好前朝!

    冯诞只是笑笑,便也拱手附议

    但也只有任城王觉得哪里怪怪的!

    直到李冲走出太极大殿后,也才隐隐觉得有点问题

    便也直言,对着在自己身后走出来的冯诞道:“冯太师

    皇上只说,叫咱们辅佐好皇子们,处理好前朝事

    可也没具体说,到底是让哪位皇子担以大任?

    如今皇上膝下一共五位皇子,除了尚且年幼的十一皇子外

    剩余的这些皇子们,皇上到底是看重谁了?

    难道皇上打算,让几位皇子自己去争?

    可这,不就会变成兄弟之争吗?”

    冯诞却看的明白道:“我说李御史啊,你到底是个汉人

    不懂皇上道心思,皇上这么说,不过只是说给你我二人罢了

    皇上心里,怕早就有了主意,只是不想让咱们二人知道

    毕竟咱们是外人,皇上为免的节外生枝,还是要提防着一二

    哪怕是重臣,便更要以防万一

    不然你以为皇上让你我二人先行散去,只留下里面那两位王爷

    到底是何缘故,定是有真正重要的事相商

    里面那几位,才是同族血脉的一家人呢

    咱们这些外姓人臣民,就不要瞎打听了,不免的

    平白无故的沾惹了不必要的麻烦。”

    听到冯诞这话,李冲这才反应过来

    便也不好再说什么,跟着冯诞一道出了宫!

    “皇兄大可不必御驾亲征,单是以八弟的三十军

    便足以歼灭敌,就算不能一举全胜,但至少能叫南齐损兵折将

    一时半会恢复不过元气来,皇兄怎么就一定非要自己打这一仗呢?”

    在冯诞和李冲离开后

    任城王才说出心中疑虑,也是适才一直没多说话的缘故!

    皇上道:“因为朕怕再不亲征,便没有机会了

    给子孙们,彻底解决了日后不必要的纷争,将来他们也能顺遂一些

    把东西承上来吧!

    李公公得令后,心中沉痛万分,命人将那条带血的帕子

    用盘子呈了上来

    任城王和彭城王看后,皆是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尤其是任城王,更是不可置信的看着皇上

    皇上继续道:“自打入夏之际,便时感身子不适,虚乏的劲大

    至于秋猎,也是不想扫了几个孩子们的的兴,一直撑着罢了!

    那日下了猎场,便发觉自己吐了这东西

    后来经不过他们的唠叨,也私下请韩老太医来看过

    是肺痨之症,但好在是初症,及时调理还是能缓解的

    朕这段日子,也是为自己的身子考虑了许多

    朕决意御驾亲征,现下便不能再过度的虚耗身子了,只怕撑不到来年

    又缝祭天祈福之日,朕亲征后朝中不能没有主事的

    适才所说的那些话,不过是片面之词

    没有主事之人,朝局一定会动荡不宁,朕都清楚!

    所以朕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现在这种情况下

    是时候该立太子了,太子之位一稳,朕也能安心

    朝廷内外,也不会再有纷争,影响朝局之

    所以特意留下两位皇弟,便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这太之之位,该立何人?

    之前恂儿就是被朕误立,导致了这么多不该发生的事

    所以,朕唯恐自己再犯下错处

    将这太子之位虚空了这么多年,这一次,朕想再慎重一些

    任城王沉重道:“皇兄,此刻不是立不立太子的事

    而是您的龙体要紧啊,您既然已经龙体抱恙了

    怎么还能御驾亲征呢?皇兄三思啊!”

    彭城王也道:“是啊,皇兄,这场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您的龙体恐拖不起,还望皇兄还是以龙体为重,三思啊。

    “望皇兄三思。”

    两位王爷皆齐齐跪下请旨皇上。”

    皇上倚靠在龙椅上,想了好一会后才道:”可若不御驾亲征

    朕的身子也没多少光景了,事到如今

    也不瞒两位皇弟了,这事也就只能与二位皇弟说道

    只因二位皇弟是一路扶持跟随,尽心辅佐朕这么多年的好兄弟

    除了你们二人,朕谁也信不过

    那日韩太医来秘密看诊后,便坦言

    朕这肺崂之症虽是初症,但却影响了身体亏虚,且朕这身子

    这些年已然是亏损的厉害,不仅是前朝政事所累

    后宫中也有朕一时糊涂,先是郑嫔后又是张氏

    为谋恩宠,伤害圣体,给朕用了不该用的东西

    让朕没少荒淫,损耗身子,朕也不怕两位皇弟笑话

    太医说过了,以朕如今的身子骨和肺痨之症的影响

    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多则两三年,少则?

    所以,朕御驾亲征也是为其考虑

    左不过是时日不多,倒不不如用这两三年,再多为孩子们做些事

    南齐扰了我大魏这么多年了,始终是朕的一块心病。

    也是时候做个了断了,朕亲自做这个了断

    也不枉费自己亲政一场,为朝廷,为后世们

    且这御驾亲征还有几月光景,这个时候立下太子

    也能替朕多分忧一些,朕也有足够时间,以栽培太子为由

    让太子替朕料理朝事,朕能歇上一歇

    以后便好好用药,争取在亲征之前,能让身子好转一些

    这仗便也能打的稳一些!

    日后到了地底下,也能向列祖列宗交代了

    朕这一辈子也没有遗憾和愧了。“

    任城王和彭城王心事重重的思考着

    任城王最终也是理解了皇上

    许久之后,才怀着沉痛的心情开口道:皇兄是想立谁为太子呢?

    您心里怕是早就有人选了。”

    彭城王道:皇兄,立嫡立长,废太子元恂殁了

    中宫又没有所出,您膝下唯一的长子,便是五皇子了

    且五皇子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您也是看在眼里

    臣弟认为,也确实不失为一个能替您治国理政的好皇子

    还是说,皇兄有旁的想法?”

    皇上幽幽道:恪儿这两年来,经朕的严苛和敲打

    也的确是长进,稳重了不少

    比起恪儿来,怿儿这孩子也是不错

    从小便聪慧,博览群书,博涉经史

    最有才学和勇谋决断之心,且又是朕从小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大的

    这孩子论起为人处君之道来,不比恪儿差

    甚至有时候,还要比他五哥更能看的通透一些

    从小到大也是一向孝顺懂礼,没怎么让朕操过什么心,令朕欢喜。”

    你们以前说怿儿和悦儿还小,让朕不必多心多虑

    可如今这两个孩子也都长大了,且也是你们教习过的

    你们二人也最是清楚品性!

    任城王道:“说起来七皇子的懂事和幼时敏慧,臣弟们也是有目共睹

    从小看着七皇子长大的

    能叫皇兄,在立储这件事上犯了难的,也确是七皇子的得才之处

    五皇子和七皇子都是不错的

    不过臣弟,也是与八弟的想法一致

    自古以来,都是立嫡立长,五皇子年长许多

    又有妻妾和嫡子,这些年在朝中也颇得人心

    论起优势来,的确是五皇子更合适一些

    不过还是要皇兄自己内心所想所虑,臣弟也不过也是给您建议。”

    皇上又道:怿儿从小敬拜六弟,六弟每每进宫

    这孩子没少缠着你,让你教授他,怎么六弟在这件事上,不支持怿儿?

    还是不想器重怿儿,给他个机会?

    任城王摇头道:“不,皇兄,正是因为臣弟喜欢七皇子

    器重他,便是为他好,不想让他陷入不仁不义之境地!

    皇兄又何尝不明白,如今几位皇子的感情尚且都还好

    这已然是很不容易了

    您若放着同样刻苦,和资历更多的五皇子不选

    反而选择了才初长大,什么都没有的七皇子

    那五皇子会如何想?

    八皇子和七皇子是亲兄弟,自然是一条心

    可五皇子却不一定会!

    您若真这么做了,那这份表面维持多年的兄弟情谊

    会不会因此而被打破,皇子储位之争,会不会因此而发生?

    一旦发生,便是头破血流,亲兄弟互相残杀的场面啊,皇兄,您三思啊。”

    彭城王仔细想了任城王的话后也道:是啊,皇兄

    六哥说的在理,您喜欢七皇子,便也是要早为七皇子的今后的处境着想的

    听着二人的话,皇上彻底陷入了沉思

    仔仔细细,想了好一会后才道:“那不如就让他们自己去争取这个太子之位

    到底谁能更胜一筹,朕与两位皇弟一道,拭目以待如何?

    而众人不知道的是,就在皇上和两位王爷议论之时

    御前伺候的小安子将一切都听进了耳朵,一脸的担忧

    任城王和彭城王听后面面相觑了一眼

    直到走出太极殿后,彭城王才感慨道:“这都叫什么事啊

    皇兄还正值壮年就?

    这该如何是好?”

    任城王道:皇兄这是殚精竭虑,操劳了半辈子,没一日多歇的

    皇兄这一路走的,太过辛苦

    却是都没好好享过子孙后代之福,便?

    皇兄他不容易啊,咱们能做的便是多上些心,多为皇兄分担一些

    一些皇兄不便出面的事,咱们也看着替皇兄解决了,让他能好过一天算一天吧。”

    彭城王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御驾亲征之日

    我一定誓死保护皇兄安危,六哥,我向你保证

    一定会将皇兄全头全尾的给您带回来,给所有臣民带回来。”

    任城王自然是相信彭城王,但也不忘叮嘱道:“保护皇兄是要紧

    战场上刀剑无眼的,你也要护好自己,不要受伤

    六哥我没有什么打仗杀敌的本事,也就能卖弄卖弄自己的朝政之权

    一旦再立太子之日,便也是我再次用心辅佐之时。

    咱们兄弟二人,无论里外都要替皇兄撑着!

    第二日,皇上要御驾亲征和考虑重立太子

    代掌朝政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传遍了前朝和后宫

    没出皇上意料,一时间,前朝后宫一片哗然

    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