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拒绝践踏天之骄子 > 第428章 反响

拒绝践踏天之骄子 第428章 反响

    叶映洲和厉狰等人则带着几个机灵的半大孩子,在深巷陋坊间活动。

    他们教会孩子们一首新的、带着疑问和控诉的歌谣,调子或许还残留着先前污蔑童谣的痕迹,但歌词却截然不同:

    “浊浪河,浊浪河,夜半堤坝谁凿破?

    卷走爹娘卷走哥,尸骨沉底冤魂多!

    苦药汤,迷魂汤,谁把记忆锁黑箱?

    说河神,要祭品,原是恶人把命抢!

    外乡人,好心肠,想帮咱们破迷障,

    莫信谣,莫上当,别把仇人当爹娘!”

    孩子们清脆又带着一丝懵懂的声音,在湿漉漉的巷子里回荡。

    这些简单直白、反复吟唱的句子,像带着钩子,不断拉扯着人们潜意识里那些模糊的碎片——冰冷的河水灌入口鼻的窒息感,亲人临死前绝望的眼神,灾后那碗味道古怪的“安神汤”,以及某个雨夜隐约听到的凿击声……疑虑的种子一旦播下,在恐惧的土壤里会迅速生根发芽

    于是,几乎在一夜之间,街头巷尾,新的歌谣开始流传。

    简陋的街头戏台在雨势稍歇的间隙搭起,惊堂木一拍,说书人压低了声音,讲述着扣人心弦的故事:

    “金鳞本是恶蛟装,偷改河道酿祸殃,迷魂汤里掺忘忧,骗咱跪拜刽子手——”

    故事里,有阴险狡诈、为了目的不惜水淹城池的幕后黑手,有被蒙蔽、恐惧无助的百姓;更有几位偶然洞悉惊天阴谋、却反被污蔑为灾星的外乡义士,正在拼死反抗,试图揭露真相,唤醒众人,共同对抗那即将再次降下的灭顶之灾!

    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背叛、牺牲、隐忍和最终觉醒的反抗,听得茶客们屏息凝神,拳头紧握,眼中惊疑不定。

    戏文直白而犀利,毫不避讳地影射着当年堤坝被凿开的细节。

    扮演“恶官”的伶人,其贪婪跋扈的嘴脸、下令凿堤时阴狠的台词,都让台下的看客脊背发凉。

    当演到洪水滔天、百姓哭嚎奔逃,亲人被浊浪卷走时,台下的呜咽声甚至盖过了戏中的悲鸣。

    那“服药忘却痛苦却沦为傀儡”的情节,更是像一根针,狠狠扎进许多人混沌的记忆深处,引出一阵阵莫名的、尖锐的头疼和心悸。

    “浊浪河,浊浪河,当年血泪流成泊!

    不是天公降灾祸,是那恶人心肠毒!

    凿开堤,放洪波,千家万户水中没!

    夺魂魄,筑邪窝,骗咱香火当饭啜!

    今又雨,浪又恶,还想把咱当牲割!

    抓外人,沉河底,堵住嘴巴好作恶!

    乡亲们,擦亮眼,莫信谣言把命献!

    撕破他的鬼画皮,血债定要血来还!”

    如振聋发聩,闻者心神皆振。

    甚至深宫之内,颜清姝巧妙地将核心信息融入才子佳人、忠奸斗争的故事外壳中,使其更易于在宫闱隐秘传播。

    这些话本不再是才子佳人,而是披着“前朝秘闻”或“志怪传奇”外衣的真相载体。

    故事里充斥着“记忆篡改术”、“噬魂大阵”、“窃取生民气运的恶人”等极具冲击力的设定,情节曲折离奇,却又隐隐指向现实——那场洪水的细节、某些人物的影射、以及“外乡人”被构陷为祭品的阴谋,都巧妙地编织其中。

    宫闱深处,烛影摇红,那些原本只供消遣的故事,此刻却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寂静中激起了一圈圈不安的涟漪。

    宫女们交换着惊惧的眼神,内侍们在值夜时低声议论,连一些妃嫔,也对着话本里描述的惨状蹙紧了眉头,心中疑窦丛生。

    街道湿漉漉的青石板上,除了被踩烂的祈福彩纸,开始出现新的、油墨未干的粗糙纸张......

    上面是简单却有力的图画——恶鬼凿堤、洪水吞噬房屋、锁链捆绑魂魄、蒙面人指使抓人沉河。

    配上直白的文字,揭露着那骇人听闻的“改道-杀人-夺魂-篡改记忆-嫁祸献祭”的罪恶链条。

    雨水打在上面,墨迹晕开,仿佛血泪在流淌。

    这些故事和歌谣,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又如同黑暗中悄然划亮的火柴。

    它们精准地撩拨着象生城百姓潜意识深处那被强行压抑的恐惧和模糊的痛苦记忆。

    那些深埋在心底、被幻术模糊的碎片,开始不安地躁动、翻涌,试图冲破记忆的牢笼。

    鹿闻笙站在高处,望着风雨中沉寂却暗流汹涌的城池。

    他清楚,这精心编织的“真相”之网撒下去,并非立竿见影。

    那些被篡改的记忆如同坚冰,难以瞬间融化。

    但是,他更清楚,洪水惨死的恐惧早已是深埋在象生城灵魂深处的烙印。

    他所做的,就是在这烙印上浇一瓢滚烫的油!用血淋淋的字眼,去猛烈地冲撞、刺激那被模糊的记忆和潜藏的滔天恨意!

    他不需要所有人都立刻完全想起每一个细节,他只需要在民众被童谣煽动的恐慌中,种下一颗名为“怀疑”的种子。

    只需要在那深入骨髓的洪水恐惧被再次唤醒时,提供一个清晰、具体、指向明确的仇恨对象。

    只需要让那“祭祀河伯”的提议,在部分人心中,从“祈求平安”变成“仇人策划的谋杀陷阱”!

    他赌的,就是那份源自生命本能的、对“被欺骗”、“被利用”、“被当作猪羊宰杀”的终极愤怒!

    赌的是,当“求生”的本能与“反抗欺骗”、“复仇”的怒火相结合时,所能爆发出的、足以掀翻棋盘的巨大力量!

    但凡有一个人因为这歌谣、这故事、这传单而心头剧震,隐约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或者对那“抓外乡人沉河”的命令产生一丝本能的抗拒和怀疑……

    那么,幕后黑手精心编织的“民意”罗网,看似固若金汤的棋局,便已悄然布满了致命的变数。

    他们愿望落空的几率,便会随着每一个被触动的灵魂、每一声压抑的呜咽、每一道怀疑的目光,而飙升。

    闵枭妄想利用这深入骨髓的恐惧,用这看似“安宁”的囚笼和所谓“人性”的枷锁困住他们?

    人性固然有怯懦、有自私、有被蒙蔽的混沌,但它同样复杂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