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 第372章 备嫁与翻墙
热门推荐:
全宗戒备小师妹她又疯啦
转生萝莉的我当反派怎么了?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魔法辞条
星铁:开局骷髅,被银狼捡走
NBA:开局融合杜兰特和追梦!
血神剑
退婚后,我怀上了四个首富继承人
山野风情小傻医
婚期将近,皇帝体恤,特准了刘绰一个月的假期备嫁。
这本是天大的恩典。
可按照习俗,即日起直到婚礼前,新人都不得相见。
刘绰站在县主府的绣楼窗前,望着庭院里覆上薄霜的梅枝出神。
菡萏捧着一件嫁衣进来,见她这般模样,轻声道:“县主,尚衣局送来的,您要不要试试?\"
说着将嫁衣抖开。
当真巧夺天工,华美开放。
刘绰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不由轻叹一声,“县主的嫁衣明明有宫里管,也不知道阿娘为什么逼着我在屋子里练女红。”
菡萏调皮道:“县主,李二郎君如今到县主府,只能陪着阿郎和夫人在前厅吃茶,根本见不到您。可他还是恨不得日日都来,为的不过就是离您近一点。您何不从绣好的帕子里挑一块送给他,以解二郎君的相思之苦?”
“你如今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还敢取笑我了!你给韩风做的靴子可做好了?”
菡萏羞的跺脚:“县主!”
指尖抚过光滑的缎面。
刘绰忽然想起九年前在彭城初见李德裕时的情景。
那时她刚恢复前世记忆不久,骨子里很抗拒轮回到唐代的现实。
却在初见时就想着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像他那么可爱的孩子。
“县主笑什么?”菡萏好奇地问。
“想起些旧事。”刘绰伸开双臂,任由侍女们服侍她穿衣。
菡萏抿嘴一笑,“县主是想李二郎了吧?”
刘绰耳根微热,却也没否认。
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啜泣声。
转头看去,曹氏正用帕子抹眼泪。
“阿娘这是怎么了?”
曹氏哽咽道:“一转眼,我的绰绰就要出嫁了.....”
她拉住女儿的手,“李府虽好,终究不是自己家。若受了委屈,定要告诉阿娘。”
刘坤轻咳一声:“娘子说的什么话?二郎那孩子咱们看着长大的,最是稳重可靠。”
“我知道,可......”曹氏的注意力突然被转移,“绰绰,你这几日是不是胖了些?这嫁衣的腰身得再改改!”
刘绰笑嘻嘻道:“谁让阿娘整日让我闷在屋子里?吃了睡,睡了吃,不胖才怪呢!”
腊月朔风凛冽,长安城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
刘绰裹着狐裘站在县主府的回廊下,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化作一滴水珠。
“县主,外头冷,还是回屋吧。”
菡萏捧着暖炉走过来,眼中满是关切。
刘绰摇摇头,目光落在一株倔强绽放的腊梅上:“还有十八日......”
十八日后,便是她与李德裕大婚的日子。
“二郎君定也思念县主得紧。”菡萏抿嘴笑道,“今早韩风来说,二郎君收到您送的帕子,在书房里转了三圈,把砚台都碰翻了。”
刘绰想象着那场景,不由莞尔。
卜管家匆匆而来,“县主,这是李郎君派人送来的信。”
刘绰眼睛一亮,接过那封带着淡淡松香的信笺,指尖轻轻摩挲着封口处的火漆。
那是李德裕的私印,一朵小小的莲花。
她回到暖阁,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信纸上是李德裕那笔力遒劲的字迹:
“绰绰如晤: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今晨见庭中红梅初绽,忽忆去岁此时,与卿同在关中,卿折梅簪发,人面花光相映,至今思之,犹在目前......”
刘绰的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仿佛能触摸到写信人的温度。
信的最后,李德裕写道:“虽不能见,然思卿之心,无时或忘。随信附上梅枝一枝,愿卿见之,如见我面。”
她这才发现信封底部还有一个小布包。
打开一看,是一枝含苞待放的红梅,花瓣上还带着晨露的痕迹。
“这个傻子......”刘绰将梅花凑近鼻尖轻嗅,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县主府中又不是没有。”
卜管家笑道:“李郎君对县主真是用心。今早天一亮,他的小厮就在府外候着了,说是郎君特意嘱咐,要在县主醒来前送到。”
刘绰将信仔细折好,收入枕边的檀木匣中。
那里已经躺着好几封同样的信笺了。
自从不能见面,李德裕几乎每日都会派人送信来。
有时是一首诗,有时是几句闲话,字里行间都是掩不住的思念。
这天夜里,刘绰正在房中练字,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胡缨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古怪的神色:“县主,那个......二郎君他......”
刘绰手中的笔一顿:“他怎么了?”
没等胡缨回话,耳边已传来李德裕清朗醇厚的嗓音。
“绰绰!”一道颀长的身影出现在窗口。
仆从们忙识趣地退开。
刘绰刚要开门让他进来,就听他接着道:“别开门!我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昨夜梦见你穿着嫁衣的样子,醒来后便再也睡不着......”
刘绰心头一热,突然想到什么担忧道:“这太冒险了,已经宵禁了,你是怎么过来的?”
“翻墙!”
笑意从李德裕胸腔里溢出来,他的绰绰担心他呢!
“县主府墙高丈二,你也敢翻?可有摔着?”刘绰嗔怪道。
“为了见你,莫说丈二高墙,便是刀山火海我也闯得。”说着,窗外的李德裕露出委屈的神色,“绰绰......我好不容易才翻墙进来,你就没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外面冷,你......你穿的什么衣服,厚不厚?”
李德裕轻笑,“不冷,我穿的很暖和!”
然后就是一阵沉默。
不知为何,刘绰一下子变得笨嘴拙舌起来。
这边备嫁,那边备娶,想来总有相似之处。
她只好比照着自己的情况问:
“那你这几日吃得如何?胖了还是瘦了?婚服做好了么?尺寸可还要修改?”
外头的李德裕嘴角微翘:“瘦了,绰绰,我想你想得紧,你想我了么?”
刘绰心头一跳,“傻子,不过才十多天不见。我们以前又不是没这样过,你怎么就?再有十七日我们就能见面了!”
她有些惭愧,阿娘说,她胖了的。
这段日子,她才开始注意控制饮食。
“不一样,我怕一觉醒来,这都是一场梦。不把你娶回家,我总是不能安心!”
“傻子,我又不会跑!”
听着心上人叫自己傻子,李德裕心里却甜滋滋的。
他执着地问:“绰绰,你想我了么?”
“想!”刘绰红着耳根道。
“有多想?”
刘绰却没回答,而是把窗子开一条缝,“你把手伸过来!”
他们已经说了很久的话了,她想知道他到底冷不冷。
李德裕疑惑地将手伸过去。
大手忽然就被一双温暖的小手握住了。
“好凉!”刘绰道,“你快到屋子里来!别冻风寒了!”
“哪就那么娇气!”
李德裕刚想拒绝,就听刘绰接着道:“咱们隔着屏风说话,不算真的见面,无妨的!”
暗处,护卫首领赵泥丸一脸无奈地对夜枭道:“夜兄,二郎君要过来,你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刚才弟兄们巡逻时发现有人翻墙,差点就放箭了。还好兄弟我眼神好,认出了是李郎君。”
夜枭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好,下回我一定提前告诉你!”
赵泥丸一听,忙警觉道:“什么?还真有下回啊?”
“赵兄,你也是过来人!难道从前没爬过你娘子墙头?”夜枭理所当然道。
花厅里,摆了一扇绣着山水图的屏风。
刘绰和李德裕分坐两侧,隔着薄薄的绢纱,能隐约看到对方的轮廓,却看不清面容。
雪夜静谧,更漏声遥遥传来。
灯火映在刘绰眸中,恍如星河倾泻。
“你看起来很累,婚宴到底请了多少人?”
李德裕摸了摸鼻子:“长安五品以上官员......还有赵郡李氏各房长辈,河东薛氏、京兆韦氏的亲戚......约莫两百户?”
刘绰扶额。
她早该想到,以赵郡李氏的声望,这场婚事注定要惊动大半个朝堂。
“绰绰,你瘦了。”李德裕忽然道。
刘绰一怔:“你怎么知道?”
“你的影子。”他轻声道,“比上次见面时纤细了些。这些天没好好用膳?”
刘绰心头一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
她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为了美在控制饮食,只好不要脸道:“备嫁的事情多,有时忙起来就忘了......”
“那怎么行?”屏风那侧传来李德裕担忧的声音,“我明日让厨房做些你爱吃的点心送来。”
“不用了,若是吃胖了,到时穿嫁衣就不好看了。”刘绰忙道。
提到嫁衣,两人之间忽然安静下来。
隔着屏风,刘绰能看到李德裕的轮廓微微前倾,似乎想更靠近一些。
“绰绰......”他的声音低沉温柔,“我今日来,其实还有件东西要给你。”
一阵窸窣声后,一个精致的木匣从屏风下方推了过来。
刘绰接过打开,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画册。
翻开第一页,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那是他们初遇时的场景。
李德裕用细腻的笔触画下了当年他们在彭城河边对视的瞬间。
“你......”刘绰的声音有些哽咽,“什么时候画的这些?”
“这几日见不到你,我便把记忆中的你画了下来。”李德裕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刘绰一页页翻过去,每一幅画都记录着他们共同的回忆:中秋夜游、他手把手教她刀术、曲江池畔听琴、乐游原赏花、关中同行、终南山赏秋......
最后一页是空白的。
李德裕道:“最后那页,大婚当日,我们一起画,可好?”
“好!”
一滴泪水落在纸页上,刘绰慌忙去擦,生怕晕染了墨迹。
“不过在此之前,我有句话,想送给你!”
她连忙起身走到书案后,提笔写了起来。
她将画册放回木匣,又从屏风下方推了过去。
李德裕打开,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纸侧用蝇头小楷写着两行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绰绰,你是不是哭了?”他注意到了画册上的泪滴。
“我没有!”刘绰哪里肯认。
她从未想过,自己真能拥有如此纯粹的爱情。
“我不信!你靠近一点,我看看!”
刘绰深吸一口气,靠近屏风站定。
“不信你看!”她道。
李德裕却忽然上前一步,隔着屏风,飞快地在她额间落下一个轻吻。
温热的气息近在眼前,带着淡淡的沉香气。
“绰绰别哭,要笑着嫁给我!”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好!”
刘绰摸着被吻过的地方,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甜蜜的期待。
腊月十八,快些来吧。
但有件事,她还没跟他商量。
更不知该如何开口!
到正月十六,他才年满十八岁。
婚礼可以办,就是,能不能等到正月十六再圆房?
这本是天大的恩典。
可按照习俗,即日起直到婚礼前,新人都不得相见。
刘绰站在县主府的绣楼窗前,望着庭院里覆上薄霜的梅枝出神。
菡萏捧着一件嫁衣进来,见她这般模样,轻声道:“县主,尚衣局送来的,您要不要试试?\"
说着将嫁衣抖开。
当真巧夺天工,华美开放。
刘绰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不由轻叹一声,“县主的嫁衣明明有宫里管,也不知道阿娘为什么逼着我在屋子里练女红。”
菡萏调皮道:“县主,李二郎君如今到县主府,只能陪着阿郎和夫人在前厅吃茶,根本见不到您。可他还是恨不得日日都来,为的不过就是离您近一点。您何不从绣好的帕子里挑一块送给他,以解二郎君的相思之苦?”
“你如今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还敢取笑我了!你给韩风做的靴子可做好了?”
菡萏羞的跺脚:“县主!”
指尖抚过光滑的缎面。
刘绰忽然想起九年前在彭城初见李德裕时的情景。
那时她刚恢复前世记忆不久,骨子里很抗拒轮回到唐代的现实。
却在初见时就想着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像他那么可爱的孩子。
“县主笑什么?”菡萏好奇地问。
“想起些旧事。”刘绰伸开双臂,任由侍女们服侍她穿衣。
菡萏抿嘴一笑,“县主是想李二郎了吧?”
刘绰耳根微热,却也没否认。
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低低的啜泣声。
转头看去,曹氏正用帕子抹眼泪。
“阿娘这是怎么了?”
曹氏哽咽道:“一转眼,我的绰绰就要出嫁了.....”
她拉住女儿的手,“李府虽好,终究不是自己家。若受了委屈,定要告诉阿娘。”
刘坤轻咳一声:“娘子说的什么话?二郎那孩子咱们看着长大的,最是稳重可靠。”
“我知道,可......”曹氏的注意力突然被转移,“绰绰,你这几日是不是胖了些?这嫁衣的腰身得再改改!”
刘绰笑嘻嘻道:“谁让阿娘整日让我闷在屋子里?吃了睡,睡了吃,不胖才怪呢!”
腊月朔风凛冽,长安城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
刘绰裹着狐裘站在县主府的回廊下,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化作一滴水珠。
“县主,外头冷,还是回屋吧。”
菡萏捧着暖炉走过来,眼中满是关切。
刘绰摇摇头,目光落在一株倔强绽放的腊梅上:“还有十八日......”
十八日后,便是她与李德裕大婚的日子。
“二郎君定也思念县主得紧。”菡萏抿嘴笑道,“今早韩风来说,二郎君收到您送的帕子,在书房里转了三圈,把砚台都碰翻了。”
刘绰想象着那场景,不由莞尔。
卜管家匆匆而来,“县主,这是李郎君派人送来的信。”
刘绰眼睛一亮,接过那封带着淡淡松香的信笺,指尖轻轻摩挲着封口处的火漆。
那是李德裕的私印,一朵小小的莲花。
她回到暖阁,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信纸上是李德裕那笔力遒劲的字迹:
“绰绰如晤: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今晨见庭中红梅初绽,忽忆去岁此时,与卿同在关中,卿折梅簪发,人面花光相映,至今思之,犹在目前......”
刘绰的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仿佛能触摸到写信人的温度。
信的最后,李德裕写道:“虽不能见,然思卿之心,无时或忘。随信附上梅枝一枝,愿卿见之,如见我面。”
她这才发现信封底部还有一个小布包。
打开一看,是一枝含苞待放的红梅,花瓣上还带着晨露的痕迹。
“这个傻子......”刘绰将梅花凑近鼻尖轻嗅,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县主府中又不是没有。”
卜管家笑道:“李郎君对县主真是用心。今早天一亮,他的小厮就在府外候着了,说是郎君特意嘱咐,要在县主醒来前送到。”
刘绰将信仔细折好,收入枕边的檀木匣中。
那里已经躺着好几封同样的信笺了。
自从不能见面,李德裕几乎每日都会派人送信来。
有时是一首诗,有时是几句闲话,字里行间都是掩不住的思念。
这天夜里,刘绰正在房中练字,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胡缨匆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古怪的神色:“县主,那个......二郎君他......”
刘绰手中的笔一顿:“他怎么了?”
没等胡缨回话,耳边已传来李德裕清朗醇厚的嗓音。
“绰绰!”一道颀长的身影出现在窗口。
仆从们忙识趣地退开。
刘绰刚要开门让他进来,就听他接着道:“别开门!我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昨夜梦见你穿着嫁衣的样子,醒来后便再也睡不着......”
刘绰心头一热,突然想到什么担忧道:“这太冒险了,已经宵禁了,你是怎么过来的?”
“翻墙!”
笑意从李德裕胸腔里溢出来,他的绰绰担心他呢!
“县主府墙高丈二,你也敢翻?可有摔着?”刘绰嗔怪道。
“为了见你,莫说丈二高墙,便是刀山火海我也闯得。”说着,窗外的李德裕露出委屈的神色,“绰绰......我好不容易才翻墙进来,你就没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外面冷,你......你穿的什么衣服,厚不厚?”
李德裕轻笑,“不冷,我穿的很暖和!”
然后就是一阵沉默。
不知为何,刘绰一下子变得笨嘴拙舌起来。
这边备嫁,那边备娶,想来总有相似之处。
她只好比照着自己的情况问:
“那你这几日吃得如何?胖了还是瘦了?婚服做好了么?尺寸可还要修改?”
外头的李德裕嘴角微翘:“瘦了,绰绰,我想你想得紧,你想我了么?”
刘绰心头一跳,“傻子,不过才十多天不见。我们以前又不是没这样过,你怎么就?再有十七日我们就能见面了!”
她有些惭愧,阿娘说,她胖了的。
这段日子,她才开始注意控制饮食。
“不一样,我怕一觉醒来,这都是一场梦。不把你娶回家,我总是不能安心!”
“傻子,我又不会跑!”
听着心上人叫自己傻子,李德裕心里却甜滋滋的。
他执着地问:“绰绰,你想我了么?”
“想!”刘绰红着耳根道。
“有多想?”
刘绰却没回答,而是把窗子开一条缝,“你把手伸过来!”
他们已经说了很久的话了,她想知道他到底冷不冷。
李德裕疑惑地将手伸过去。
大手忽然就被一双温暖的小手握住了。
“好凉!”刘绰道,“你快到屋子里来!别冻风寒了!”
“哪就那么娇气!”
李德裕刚想拒绝,就听刘绰接着道:“咱们隔着屏风说话,不算真的见面,无妨的!”
暗处,护卫首领赵泥丸一脸无奈地对夜枭道:“夜兄,二郎君要过来,你怎么也不提前打声招呼?刚才弟兄们巡逻时发现有人翻墙,差点就放箭了。还好兄弟我眼神好,认出了是李郎君。”
夜枭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好,下回我一定提前告诉你!”
赵泥丸一听,忙警觉道:“什么?还真有下回啊?”
“赵兄,你也是过来人!难道从前没爬过你娘子墙头?”夜枭理所当然道。
花厅里,摆了一扇绣着山水图的屏风。
刘绰和李德裕分坐两侧,隔着薄薄的绢纱,能隐约看到对方的轮廓,却看不清面容。
雪夜静谧,更漏声遥遥传来。
灯火映在刘绰眸中,恍如星河倾泻。
“你看起来很累,婚宴到底请了多少人?”
李德裕摸了摸鼻子:“长安五品以上官员......还有赵郡李氏各房长辈,河东薛氏、京兆韦氏的亲戚......约莫两百户?”
刘绰扶额。
她早该想到,以赵郡李氏的声望,这场婚事注定要惊动大半个朝堂。
“绰绰,你瘦了。”李德裕忽然道。
刘绰一怔:“你怎么知道?”
“你的影子。”他轻声道,“比上次见面时纤细了些。这些天没好好用膳?”
刘绰心头一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
她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为了美在控制饮食,只好不要脸道:“备嫁的事情多,有时忙起来就忘了......”
“那怎么行?”屏风那侧传来李德裕担忧的声音,“我明日让厨房做些你爱吃的点心送来。”
“不用了,若是吃胖了,到时穿嫁衣就不好看了。”刘绰忙道。
提到嫁衣,两人之间忽然安静下来。
隔着屏风,刘绰能看到李德裕的轮廓微微前倾,似乎想更靠近一些。
“绰绰......”他的声音低沉温柔,“我今日来,其实还有件东西要给你。”
一阵窸窣声后,一个精致的木匣从屏风下方推了过来。
刘绰接过打开,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画册。
翻开第一页,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那是他们初遇时的场景。
李德裕用细腻的笔触画下了当年他们在彭城河边对视的瞬间。
“你......”刘绰的声音有些哽咽,“什么时候画的这些?”
“这几日见不到你,我便把记忆中的你画了下来。”李德裕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刘绰一页页翻过去,每一幅画都记录着他们共同的回忆:中秋夜游、他手把手教她刀术、曲江池畔听琴、乐游原赏花、关中同行、终南山赏秋......
最后一页是空白的。
李德裕道:“最后那页,大婚当日,我们一起画,可好?”
“好!”
一滴泪水落在纸页上,刘绰慌忙去擦,生怕晕染了墨迹。
“不过在此之前,我有句话,想送给你!”
她连忙起身走到书案后,提笔写了起来。
她将画册放回木匣,又从屏风下方推了过去。
李德裕打开,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纸侧用蝇头小楷写着两行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绰绰,你是不是哭了?”他注意到了画册上的泪滴。
“我没有!”刘绰哪里肯认。
她从未想过,自己真能拥有如此纯粹的爱情。
“我不信!你靠近一点,我看看!”
刘绰深吸一口气,靠近屏风站定。
“不信你看!”她道。
李德裕却忽然上前一步,隔着屏风,飞快地在她额间落下一个轻吻。
温热的气息近在眼前,带着淡淡的沉香气。
“绰绰别哭,要笑着嫁给我!”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好!”
刘绰摸着被吻过的地方,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甜蜜的期待。
腊月十八,快些来吧。
但有件事,她还没跟他商量。
更不知该如何开口!
到正月十六,他才年满十八岁。
婚礼可以办,就是,能不能等到正月十六再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