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 第378章 裴十七郎
热门推荐:
上门龙婿
娘娘,你也不想皇上知道吧
嫂子赐福!我怒开九千万亿技能点
萝莉与校花的贴贴生活
奥特:开局被奥王赐宝
穿越58:疯癫一家,神经的他!
万岁爷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捣蛋了
宅魔女
综影视之大佬宿主只想吃瓜
刘绰接过信,拆开一看,眉头渐渐舒展。
信中,杜鹏举坦言自己已经放下。
这次去河西道,一是觉得这些年自己的文章始终少了些风骨,想经历一番磨难后再重新应试。二是想亲自看看西域榷场的运作,为日后大唐的商路拓展出力。
字里行间,虽仍有淡淡的惆怅,却多了几分释然。
“表兄他……终究是放下了。”刘绰轻叹一声。
李德裕拍着她的肩安慰道:“鹏举兄心胸开阔,假以时日,定能觅得良缘。”
离开刘宅后,两个人直接去了国子监探望刘谦。
一进门,刘绰差点没认出自己兄长来。
刘谦原本清秀俊朗的脸,此刻光秃秃的眉骨上方空荡荡的,显得眼睛格外突兀。
甚至能看到几道浅浅的伤痕。
没了眉毛又胡子拉碴的,衬得他整个人憔悴又滑稽。
若不是还穿着国子监的校服,活像个刚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野人。
他衣襟上还沾着几点墨渍,头发随意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发不听话地翘着。
刘绰盯着他看了半晌,终于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四兄,你这是……自己剃的?”
刘谦摸了摸光溜溜的眉骨,苦笑道:“别提了,剃的时候手抖,差点割伤了自己。”
他叹了口气,又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胡子倒是长得快……我决定了,不考中功名就只剃眉毛不剃须。”
“啊?你真的要这样?进士可不是那么好考的,难道你要一直这样?”
刘谦翻了个白眼:“我这副尊容,连国子监的门房见了我都要愣三愣,更别说那些世家小姐了。”
他顿了顿,又自嘲地笑了笑,“不过也好,省得阿娘总惦记着让我相看。”
刘绰笑得直不起腰,眼泪都快出来了:“四兄,你这招''破釜沉舟'',可真是……绝了!这几日闭门苦读的成效如何?”
刘谦苦笑道:“闭门是真,苦读也是真,只是我改主意了——我决定改考明经科。”
“明经科?”刘绰和李德裕异口同声,满脸诧异。
刘谦点点头,神色坚定:“我仔细想过了,进士科虽风光,但竞争太激烈,我自知没那个本事。明经科更重实务,与我性子也更合。与其在进士科里碰运气,不如脚踏实地,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况且……”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只要能拖到春闱,等我考中明经科,有了功名在身,阿娘再想逼我娶别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绰与李德裕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刘谦这是为了爱情,甘愿放下身段,选择一条更稳妥的路。
刘绰心中一暖,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四兄,你放心,我和二郎一定会帮你的。”
当即便将计划找祁国公帮忙,给胡缨改换身份的事说了。
刘谦咧嘴一笑,没了眉毛的脸显得格外滑稽,可眼神却异常明亮:“那就先谢过妹妹、妹夫了!能不能叫胡缨进来,我有几句话想对她说。她躲我躲了好一段日子了。”
“这个好办。不过,你改考明经科的事必须告知家里一声。这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你就自己去说服阿耶和阿娘,不要让他们误会是胡缨挑唆的。”刘绰又道。
刘谦忙不迭点头。
“好!其实改考明经科这事,我之前跟阿耶提过一次的。”
元正佳节,长安城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这段时日,两人白日里或携手游遍长安名胜,或窝在栖云居的书房中,一起下棋,一起作画,偶尔相视一笑,便胜过千言万语。
这日清晨,刘绰裹着厚厚的狐裘,坐在院中的秋千上,捧着手炉,看李德裕在雪地里练剑。
他的剑法凌厉如风,衣袂翻飞间,雪花纷纷扬扬地绕着他打转,宛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娘子,看够了没有?”李德裕收剑入鞘,额间沁出细密的汗珠,笑着朝她走来。
刘绰递上帕子,故意板着脸道:“谁看你了?我是在赏雪。”
李德裕接过帕子,顺势握住她的手,将她从秋千上拉起来,搂入怀中:“雪哪有为夫好看?”
刘绰被他逗得笑出声来,轻轻捶了下他的胸口:“自恋!”
她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我有件事一直没搞明白,你跟河东裴氏东眷房的裴十七可相熟?”
李德裕牵着她的手进屋,“娘子何故有此一问?”
刘绰拿起桌上一份礼单道:“你我大婚,县主府收到这个裴十七一份重礼,你看看。这上面的物品根本就不像是新婚随礼,倒像是嫁妹妹嫁女儿般大方了。”
“裴十七?”李德裕看了礼单后也是一脸疑惑,“他为何要送如此厚礼?难道是看在祁国公夫人的面子上?”
“祁国公夫人裴氏论起来是他的姑母。可他送的礼,比祁国公夫妇给的都多。”刘绰沉吟片刻,道:“我派人查过,这个裴十七本是河东裴氏东眷房的私生子,自幼流落江湖。如今东眷房嫡支凋零,族中无人支撑门面,这才想起将他接回。”
李德裕眼前倒是对上了一个人的脸,“我想起来了,那日他在婚宴上拉着我敬了好几回酒。话里话外,都让我好好待你。他在东、西两市都有不少铺面。我还以为他跟你在生意上有什么往来,这才特意叮嘱呢。”
刘绰恍然大悟:“难道他在族中受了什么排挤委屈,送此重礼,是想借结交我们,在长安立足?”
李德裕点点头:“世家大族的恩怨,盘根错节。不过,他既示好,我们也不必拒人千里。日后若有合作,或许能各取所需。”
“那他长什么样子?面相是善是恶?”刘绰倒是被吊起了兴趣。
李德裕不答话,挥手让仆人们退下,抱着刘绰滚倒在床榻上,好生欺负了一番才道:“此人生得孔武有力,一看就是个练家子!行事做派有些江湖气。”
“夫君吃醋了?看来此人一定生得十分俊俏。改天有机会,我定要好好瞧瞧!”刘绰调皮道。
“没心肝的!看我怎么罚你!”李德裕再次笑着扑上去。
帘幕晃动,满室旖旎。
与此同时,吐蕃境内,逻些城的王宫中,赞普召集心腹大臣议事。
“时近年节,唐人近日在两处榷场可有什么异动?”
“并无异动,唯独那映月琉璃坊的货物,往来极为频繁。”一名大臣禀报道,“但我们严查多日,却未发现任何异常。”
赞普眉头紧锁:“我那位好王弟私下可与琉璃坊的人有什么来往?”
大臣忙道:“我们一直对赤松珠王子严防死守,自离开长安后,并未见殿下与唐人有任何往来。”
“如此便好!”赞普笑着点头:“刘绰先指派了一个堂兄坐镇鄯州,如今又派了一个表兄前往沙洲。此事绝非巧合。唐人狡猾,必有所图!”
吐蕃副相沉吟道:“或许……她是故意让我们疑神疑鬼,实则另有谋划?刘绰此人,最擅长的便是‘阳谋’。”
赞普猛然醒悟:“你的意思是?”
吐蕃副相点头:“除了摆在明面上的人,她必定还布了暗棋。”
“副相这是何意?难道是说我底下的人办事不力?”先前说话的那名大臣却不乐意了,“刘绰不过一小小女子。在唐国境内,那是有夫家和娘家的助力,才博了个贤名。河西道是我们地盘。她那琉璃坊,就是把运货的商队也全算上,能有多少人?我看,他们本就只是来赚钱的,根本没打算做什么手脚!”
“你!”吐蕃副相气道。
“不用吵了!”赞普冷哼一声:“传令下去,继续监视榷场动向,但不必过度反应。我倒要看看,刘绰能玩出什么花样!”
信中,杜鹏举坦言自己已经放下。
这次去河西道,一是觉得这些年自己的文章始终少了些风骨,想经历一番磨难后再重新应试。二是想亲自看看西域榷场的运作,为日后大唐的商路拓展出力。
字里行间,虽仍有淡淡的惆怅,却多了几分释然。
“表兄他……终究是放下了。”刘绰轻叹一声。
李德裕拍着她的肩安慰道:“鹏举兄心胸开阔,假以时日,定能觅得良缘。”
离开刘宅后,两个人直接去了国子监探望刘谦。
一进门,刘绰差点没认出自己兄长来。
刘谦原本清秀俊朗的脸,此刻光秃秃的眉骨上方空荡荡的,显得眼睛格外突兀。
甚至能看到几道浅浅的伤痕。
没了眉毛又胡子拉碴的,衬得他整个人憔悴又滑稽。
若不是还穿着国子监的校服,活像个刚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野人。
他衣襟上还沾着几点墨渍,头发随意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发不听话地翘着。
刘绰盯着他看了半晌,终于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四兄,你这是……自己剃的?”
刘谦摸了摸光溜溜的眉骨,苦笑道:“别提了,剃的时候手抖,差点割伤了自己。”
他叹了口气,又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胡子倒是长得快……我决定了,不考中功名就只剃眉毛不剃须。”
“啊?你真的要这样?进士可不是那么好考的,难道你要一直这样?”
刘谦翻了个白眼:“我这副尊容,连国子监的门房见了我都要愣三愣,更别说那些世家小姐了。”
他顿了顿,又自嘲地笑了笑,“不过也好,省得阿娘总惦记着让我相看。”
刘绰笑得直不起腰,眼泪都快出来了:“四兄,你这招''破釜沉舟'',可真是……绝了!这几日闭门苦读的成效如何?”
刘谦苦笑道:“闭门是真,苦读也是真,只是我改主意了——我决定改考明经科。”
“明经科?”刘绰和李德裕异口同声,满脸诧异。
刘谦点点头,神色坚定:“我仔细想过了,进士科虽风光,但竞争太激烈,我自知没那个本事。明经科更重实务,与我性子也更合。与其在进士科里碰运气,不如脚踏实地,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况且……”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只要能拖到春闱,等我考中明经科,有了功名在身,阿娘再想逼我娶别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绰与李德裕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刘谦这是为了爱情,甘愿放下身段,选择一条更稳妥的路。
刘绰心中一暖,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四兄,你放心,我和二郎一定会帮你的。”
当即便将计划找祁国公帮忙,给胡缨改换身份的事说了。
刘谦咧嘴一笑,没了眉毛的脸显得格外滑稽,可眼神却异常明亮:“那就先谢过妹妹、妹夫了!能不能叫胡缨进来,我有几句话想对她说。她躲我躲了好一段日子了。”
“这个好办。不过,你改考明经科的事必须告知家里一声。这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你就自己去说服阿耶和阿娘,不要让他们误会是胡缨挑唆的。”刘绰又道。
刘谦忙不迭点头。
“好!其实改考明经科这事,我之前跟阿耶提过一次的。”
元正佳节,长安城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这段时日,两人白日里或携手游遍长安名胜,或窝在栖云居的书房中,一起下棋,一起作画,偶尔相视一笑,便胜过千言万语。
这日清晨,刘绰裹着厚厚的狐裘,坐在院中的秋千上,捧着手炉,看李德裕在雪地里练剑。
他的剑法凌厉如风,衣袂翻飞间,雪花纷纷扬扬地绕着他打转,宛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娘子,看够了没有?”李德裕收剑入鞘,额间沁出细密的汗珠,笑着朝她走来。
刘绰递上帕子,故意板着脸道:“谁看你了?我是在赏雪。”
李德裕接过帕子,顺势握住她的手,将她从秋千上拉起来,搂入怀中:“雪哪有为夫好看?”
刘绰被他逗得笑出声来,轻轻捶了下他的胸口:“自恋!”
她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我有件事一直没搞明白,你跟河东裴氏东眷房的裴十七可相熟?”
李德裕牵着她的手进屋,“娘子何故有此一问?”
刘绰拿起桌上一份礼单道:“你我大婚,县主府收到这个裴十七一份重礼,你看看。这上面的物品根本就不像是新婚随礼,倒像是嫁妹妹嫁女儿般大方了。”
“裴十七?”李德裕看了礼单后也是一脸疑惑,“他为何要送如此厚礼?难道是看在祁国公夫人的面子上?”
“祁国公夫人裴氏论起来是他的姑母。可他送的礼,比祁国公夫妇给的都多。”刘绰沉吟片刻,道:“我派人查过,这个裴十七本是河东裴氏东眷房的私生子,自幼流落江湖。如今东眷房嫡支凋零,族中无人支撑门面,这才想起将他接回。”
李德裕眼前倒是对上了一个人的脸,“我想起来了,那日他在婚宴上拉着我敬了好几回酒。话里话外,都让我好好待你。他在东、西两市都有不少铺面。我还以为他跟你在生意上有什么往来,这才特意叮嘱呢。”
刘绰恍然大悟:“难道他在族中受了什么排挤委屈,送此重礼,是想借结交我们,在长安立足?”
李德裕点点头:“世家大族的恩怨,盘根错节。不过,他既示好,我们也不必拒人千里。日后若有合作,或许能各取所需。”
“那他长什么样子?面相是善是恶?”刘绰倒是被吊起了兴趣。
李德裕不答话,挥手让仆人们退下,抱着刘绰滚倒在床榻上,好生欺负了一番才道:“此人生得孔武有力,一看就是个练家子!行事做派有些江湖气。”
“夫君吃醋了?看来此人一定生得十分俊俏。改天有机会,我定要好好瞧瞧!”刘绰调皮道。
“没心肝的!看我怎么罚你!”李德裕再次笑着扑上去。
帘幕晃动,满室旖旎。
与此同时,吐蕃境内,逻些城的王宫中,赞普召集心腹大臣议事。
“时近年节,唐人近日在两处榷场可有什么异动?”
“并无异动,唯独那映月琉璃坊的货物,往来极为频繁。”一名大臣禀报道,“但我们严查多日,却未发现任何异常。”
赞普眉头紧锁:“我那位好王弟私下可与琉璃坊的人有什么来往?”
大臣忙道:“我们一直对赤松珠王子严防死守,自离开长安后,并未见殿下与唐人有任何往来。”
“如此便好!”赞普笑着点头:“刘绰先指派了一个堂兄坐镇鄯州,如今又派了一个表兄前往沙洲。此事绝非巧合。唐人狡猾,必有所图!”
吐蕃副相沉吟道:“或许……她是故意让我们疑神疑鬼,实则另有谋划?刘绰此人,最擅长的便是‘阳谋’。”
赞普猛然醒悟:“你的意思是?”
吐蕃副相点头:“除了摆在明面上的人,她必定还布了暗棋。”
“副相这是何意?难道是说我底下的人办事不力?”先前说话的那名大臣却不乐意了,“刘绰不过一小小女子。在唐国境内,那是有夫家和娘家的助力,才博了个贤名。河西道是我们地盘。她那琉璃坊,就是把运货的商队也全算上,能有多少人?我看,他们本就只是来赚钱的,根本没打算做什么手脚!”
“你!”吐蕃副相气道。
“不用吵了!”赞普冷哼一声:“传令下去,继续监视榷场动向,但不必过度反应。我倒要看看,刘绰能玩出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