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不三国 第733章 马超势大 天子忌惮
热门推荐:
僵尸:九叔,女鬼都留给我超度吧
诸因永断
hp:纯血贵族他利益至上
无悔仙途
骑行异事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忘气境
掏空渣爹后妈,资本小姐随军海岛
开局一群噬金虫,说我驯虫师弱?
刘备与众人历经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返回长安。大军驻扎在外,刘备兄弟与吕布率领着部下诸将前往朝堂。朝堂之上,庄严肃穆,天子端坐龙椅,身旁侍立着一众宦官,文武大臣分列两旁。
待众人行礼参拜完毕,天子神色凝重,缓缓开口:“自董卓乱政,天下苍生陷入水深火热,朕亦深陷困厄。往昔卿等便为朕出生入死,在沙场效命。朕振臂一呼,你们统领诸侯,齐心协力讨伐董贼。此役艰苦卓绝,然诸位毫不退缩,终将董贼败亡,还我大汉些许安宁,此等功绩,朕铭记于心。”
天子微微一顿,眼中满是忧虑:“本以为自此可天下太平,万民安乐,怎奈袁术、袁绍狼子野心,不尊王命,妄图割据一方,搅乱朝纲。冀州战场硝烟弥漫,百姓生灵涂炭。刘备,你心怀大义,以德聚贤,在界桥之战巧设奇谋,阻断袁绍大军攻势,令其久攻不下,士气大挫。吕布,你勇冠三军,在龙凑之战亲率精锐铁骑,如神兵天降,直捣袁术军阵,打得袁术军队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刘备赶忙出列,恭敬跪地:“陛下谬赞,此皆仰仗陛下圣明,臣不过谨遵旨意,与众将士齐心协力,不敢居功。”
吕布抱拳行礼,声如洪钟:“末将承蒙陛下厚爱,定当肝脑涂地,为陛下荡平叛逆,重振大汉雄风!”
天子微微点头,面露欣慰之色,接着说道:“二位爱卿的麾下将士,同样在冀州战场舍生忘死,为大汉江山浴血奋战,皆是我大汉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朕今日对二位爱卿及麾下将士予以封赏,望你们日后更加忠心耿耿,保我大汉江山永固。”说罢,天子命人宣读封赏诏书,赏赐之物从金银财宝到良田美宅,应有尽有,将士们听闻,皆跪地谢恩,高呼万岁。
朝会结束,大臣们鱼贯而出。刘备和吕布正准备返回驻地,这时,一名宫中侍卫匆匆赶来,低声传达天子口谕,邀请刘备兄弟、吕布以及王允前往内殿秘密议事。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立刻随侍卫前往。内殿中,天子屏退左右,神情凝重。待众人行礼完毕,天子开口道:“今日召卿等前来,实有要事相商。”
王允微微皱眉,率先拱手问道:“陛下,究竟是何事如此慎重?”
天子看了看众人,缓缓说道:“如今局势复杂,马超、孙策势力渐大,朕忧心忡忡。卿等皆是朕的肱股之臣,可有良策应对?”
内殿中气氛略显凝重压抑,天子道出对马超、孙策势力的忧虑后,刘备微微欠身,神色恭谨且诚恳,徐徐说道:“陛下,马超乃臣同门师弟,往昔一同在卢师座下受教。卢师一生磊落,言传身教,将忠义之道深植于我等心中。马超承蒙恩师多年悉心栽培,定不会有任何谋逆之举。 ”
“陛,此前马超奔赴扬州战场,与孙策携手并肩,出生入死。二人凭借非凡谋略与英勇无畏的气魄,成功击败袁术,并将其诛杀,彻底瓦解了这股祸乱天下的势力,使江淮一带百姓得以脱离苦海 。如今,马超正应我军合兵一处,共同对抗袁绍。袁绍野心勃勃,拥兵自重,妄图篡夺大汉江山,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已然成为我大汉的心腹大患。”
“马超麾下西凉铁骑精锐非常,战斗力惊人,有他助力,对抗袁绍便多了几分胜算。可如今陛下却对马超心存忌惮,臣实在难以理解。当下正是齐心协力讨伐袁绍的关键时刻,马超一心为汉,此时猜忌他,不仅会寒了马超及西凉将士的心,还可能让袁绍有机可乘,实在得不偿失啊 。”
内殿之中,气氛仿若凝霜般沉重压抑。天子刘辩听闻刘备的一番话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略带苦涩的笑容,缓缓开口:“皇叔,你一片赤诚,满心只为朝廷着想,朕自是知晓。可这世间之人,又怎会个个都如你一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效力、为国家谋福祉呢?”
刘辩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复杂情绪,继续说道:“就说马超吧,皇叔你可还记得,昔日他为了皇后卢婉,竟全然不顾君臣之礼,公然与朕翻脸,那威压朕的模样,朕至今都历历在目。朕念及他或许只是一时冲动,又顾全大局,为了大汉朝廷的安稳,咽下了这口气,这些朕都忍了。”
“但他在扬州战场上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朕难以释怀。且不说他义弟孙策擅自诛杀宗亲刘繇,刘繇身为汉室宗亲,即便犯下过错,也应由朝廷依律处置,他又有何权力私自决定生死?”刘辩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些许愤怒与无奈,“在整个作战期间,无论战况是何等激烈紧急,他竟从未向朝廷呈递过一封奏报,朕对前线战事一无所知,满心焦急。”
“好不容易等来胜利的消息,可他倒好,又擅自做主诛杀了袁术。虽说袁术公然与朝廷作对,罪大恶极,但如此大事,他也不请示朝廷,肆意妄为。如今,扬州之围是解了,可这扬州之地呢?尽数落入了马超与孙策之手。皇叔你不妨仔细想想,他这般行径,与那拥兵自重、妄图谋逆的袁绍袁术又有什么区别?表面上打着为朝廷效力的旗号,实则暗自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朕又怎能不心生忌惮?”
刘备听闻,心中一紧,脸上却多了几分理解。他缓缓跪地,神色凝重且诚恳,有条不紊地阐述心中所想:“陛下息怒,陛下所言之事,臣之前确有耳闻,但其中或许存在误会。马超师弟与臣曾一同在卢师门下受业,卢师对他的教诲之恩重如山岳,他又怎会轻易抛诸脑后呢?当年他为了皇后之事与陛下起争执,实乃年少气盛、一时冲动所致。”
刘备微微抬眸,目光中带着一丝思索,继续道:“当时臣便暗自思忖,陛下心怀天下,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实在不必因一女子与手握重兵之臣正面冲突。那时,若能拉拢安抚,对其施恩,使其更加效忠于陛下,岂不是更好的策略?如今想来,陛下当时的做法,虽有威严,却在权衡利弊上稍有欠缺。”
“再说到孙策诛杀刘繇一事。此前,孙策之父孙文台命丧于刘表之手,而刘繇又与刘表勾结,刘表还借兵给刘繇,助其与孙策对抗。孙策为报父仇,又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杀刘繇也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呐。”
“至于马超诛杀袁术,袁术长期与朝廷作对,表面上打着攻伐刘繇的旗号,实则拥兵自重,妄图割据一方,早已是天下公敌。马超将其诛杀,虽说未事先请示陛下,于规矩上有失,但从大义来讲,并无过错。他一心想为朝廷铲除这一祸害,也是忠心的体现。”
“最后说到未曾向陛下传递战报一事,扬州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军情瞬息万变,稍有耽搁便可能贻误战机。马超或许正是为了战局着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作战之中,才未来得及及时传递军情,还望陛下明察。”
内殿中,烛火摇曳,天子刘辩的面容在光影交错间显得格外凝重。听闻刘备一番为马超开解的言论后,他轻轻摇头,一声长叹,语气中满是忧虑与无奈:“皇叔啊,你总是把人想得太过良善。这马超,又岂是第一次擅自诛杀宗室了?”
刘辩微微眯起双眼,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昔年,益州刘焉派他的两个儿子,奉命率领益州兵马前来勤王,一心对抗逆贼董卓,那可是满腔赤诚,只为护我大汉江山。可那时的马超呢,却依附在董卓麾下,心甘情愿地充当其爪牙。就在那样的情形下,他竟然狠下心来,将刘焉的两个儿子杀害。要知道,当时卢植先生可还在世啊!即便有卢植先生的教导与威望在,他都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更何况如今卢植先生已经故去,这世间能约束他的人便更少了。 ”
“那时,朕若不是迎娶了卢婉为皇后,借助卢氏一族与马超的情谊,他又怎会愿意为朕所用?他的服从,本就带着几分条件,并非纯粹的忠心耿耿。”刘辩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情绪也愈发激动,“你再看看如今的局势,马超势头正盛,再加上他义弟孙策,二人势力相互呼应。若是他们起了异心,妄图谋逆,其危害比之袁术、袁绍有过之而无不及。袁术、袁绍虽野心勃勃,但论及军事实力与谋略,马超与孙策又怎会逊色? ”
“马超如今手握重兵,占据要地,麾下西凉铁骑纵横驰骋,其势力扩张之迅速,比之当年祸乱天下的董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势力,朕又怎能轻易忽视?一旦他有不轨之心,我大汉江山必将再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皇叔,你可千万要明白朕的苦衷与忧虑啊 !”
刘备听闻,心中暗惊,面上却愈发恭谨,沉思片刻后再度叩首:“陛下圣虑深远,臣愚昧,未曾尽知这些过往。但臣仍以为,人皆有改过自新之可能。昔日马超依附董卓,或有不得已之苦衷。彼时天下大乱,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他一介青年,或被形势裹挟,误入歧途。如今时过境迁,马超已然清醒,在对抗袁术一事上,尽显忠勇,足见其心向大汉。”
“至于孙策,虽与马超义结金兰,但他志在江东,未必会同马超做出危及朝廷之事。二人虽势力渐大,可若能以大义相召,许以朝廷恩赏,加以引导,使其为陛下所用,或许能成为大汉之强援。”
“陛下担忧他们势力膨胀会威胁朝廷,此乃人之常情。臣以为不妨在军中安插朝廷亲信,名为协助,实则监督。同时,对其军中将士论功行赏,分化他们内部势力,让他们更加依赖朝廷。如此一来,既能发挥他们的力量对抗袁绍,又可保朝廷无后顾之忧。” 刘备言辞恳切,额头已然渗出细汗,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关乎大汉未来走向,不敢有丝毫懈怠,只盼天子能听进他这番肺腑之言 。
待众人行礼参拜完毕,天子神色凝重,缓缓开口:“自董卓乱政,天下苍生陷入水深火热,朕亦深陷困厄。往昔卿等便为朕出生入死,在沙场效命。朕振臂一呼,你们统领诸侯,齐心协力讨伐董贼。此役艰苦卓绝,然诸位毫不退缩,终将董贼败亡,还我大汉些许安宁,此等功绩,朕铭记于心。”
天子微微一顿,眼中满是忧虑:“本以为自此可天下太平,万民安乐,怎奈袁术、袁绍狼子野心,不尊王命,妄图割据一方,搅乱朝纲。冀州战场硝烟弥漫,百姓生灵涂炭。刘备,你心怀大义,以德聚贤,在界桥之战巧设奇谋,阻断袁绍大军攻势,令其久攻不下,士气大挫。吕布,你勇冠三军,在龙凑之战亲率精锐铁骑,如神兵天降,直捣袁术军阵,打得袁术军队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刘备赶忙出列,恭敬跪地:“陛下谬赞,此皆仰仗陛下圣明,臣不过谨遵旨意,与众将士齐心协力,不敢居功。”
吕布抱拳行礼,声如洪钟:“末将承蒙陛下厚爱,定当肝脑涂地,为陛下荡平叛逆,重振大汉雄风!”
天子微微点头,面露欣慰之色,接着说道:“二位爱卿的麾下将士,同样在冀州战场舍生忘死,为大汉江山浴血奋战,皆是我大汉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朕今日对二位爱卿及麾下将士予以封赏,望你们日后更加忠心耿耿,保我大汉江山永固。”说罢,天子命人宣读封赏诏书,赏赐之物从金银财宝到良田美宅,应有尽有,将士们听闻,皆跪地谢恩,高呼万岁。
朝会结束,大臣们鱼贯而出。刘备和吕布正准备返回驻地,这时,一名宫中侍卫匆匆赶来,低声传达天子口谕,邀请刘备兄弟、吕布以及王允前往内殿秘密议事。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立刻随侍卫前往。内殿中,天子屏退左右,神情凝重。待众人行礼完毕,天子开口道:“今日召卿等前来,实有要事相商。”
王允微微皱眉,率先拱手问道:“陛下,究竟是何事如此慎重?”
天子看了看众人,缓缓说道:“如今局势复杂,马超、孙策势力渐大,朕忧心忡忡。卿等皆是朕的肱股之臣,可有良策应对?”
内殿中气氛略显凝重压抑,天子道出对马超、孙策势力的忧虑后,刘备微微欠身,神色恭谨且诚恳,徐徐说道:“陛下,马超乃臣同门师弟,往昔一同在卢师座下受教。卢师一生磊落,言传身教,将忠义之道深植于我等心中。马超承蒙恩师多年悉心栽培,定不会有任何谋逆之举。 ”
“陛,此前马超奔赴扬州战场,与孙策携手并肩,出生入死。二人凭借非凡谋略与英勇无畏的气魄,成功击败袁术,并将其诛杀,彻底瓦解了这股祸乱天下的势力,使江淮一带百姓得以脱离苦海 。如今,马超正应我军合兵一处,共同对抗袁绍。袁绍野心勃勃,拥兵自重,妄图篡夺大汉江山,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已然成为我大汉的心腹大患。”
“马超麾下西凉铁骑精锐非常,战斗力惊人,有他助力,对抗袁绍便多了几分胜算。可如今陛下却对马超心存忌惮,臣实在难以理解。当下正是齐心协力讨伐袁绍的关键时刻,马超一心为汉,此时猜忌他,不仅会寒了马超及西凉将士的心,还可能让袁绍有机可乘,实在得不偿失啊 。”
内殿之中,气氛仿若凝霜般沉重压抑。天子刘辩听闻刘备的一番话后,脸上浮现出一抹略带苦涩的笑容,缓缓开口:“皇叔,你一片赤诚,满心只为朝廷着想,朕自是知晓。可这世间之人,又怎会个个都如你一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效力、为国家谋福祉呢?”
刘辩微微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复杂情绪,继续说道:“就说马超吧,皇叔你可还记得,昔日他为了皇后卢婉,竟全然不顾君臣之礼,公然与朕翻脸,那威压朕的模样,朕至今都历历在目。朕念及他或许只是一时冲动,又顾全大局,为了大汉朝廷的安稳,咽下了这口气,这些朕都忍了。”
“但他在扬州战场上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朕难以释怀。且不说他义弟孙策擅自诛杀宗亲刘繇,刘繇身为汉室宗亲,即便犯下过错,也应由朝廷依律处置,他又有何权力私自决定生死?”刘辩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带着些许愤怒与无奈,“在整个作战期间,无论战况是何等激烈紧急,他竟从未向朝廷呈递过一封奏报,朕对前线战事一无所知,满心焦急。”
“好不容易等来胜利的消息,可他倒好,又擅自做主诛杀了袁术。虽说袁术公然与朝廷作对,罪大恶极,但如此大事,他也不请示朝廷,肆意妄为。如今,扬州之围是解了,可这扬州之地呢?尽数落入了马超与孙策之手。皇叔你不妨仔细想想,他这般行径,与那拥兵自重、妄图谋逆的袁绍袁术又有什么区别?表面上打着为朝廷效力的旗号,实则暗自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朕又怎能不心生忌惮?”
刘备听闻,心中一紧,脸上却多了几分理解。他缓缓跪地,神色凝重且诚恳,有条不紊地阐述心中所想:“陛下息怒,陛下所言之事,臣之前确有耳闻,但其中或许存在误会。马超师弟与臣曾一同在卢师门下受业,卢师对他的教诲之恩重如山岳,他又怎会轻易抛诸脑后呢?当年他为了皇后之事与陛下起争执,实乃年少气盛、一时冲动所致。”
刘备微微抬眸,目光中带着一丝思索,继续道:“当时臣便暗自思忖,陛下心怀天下,为了江山社稷的安稳,实在不必因一女子与手握重兵之臣正面冲突。那时,若能拉拢安抚,对其施恩,使其更加效忠于陛下,岂不是更好的策略?如今想来,陛下当时的做法,虽有威严,却在权衡利弊上稍有欠缺。”
“再说到孙策诛杀刘繇一事。此前,孙策之父孙文台命丧于刘表之手,而刘繇又与刘表勾结,刘表还借兵给刘繇,助其与孙策对抗。孙策为报父仇,又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杀刘繇也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呐。”
“至于马超诛杀袁术,袁术长期与朝廷作对,表面上打着攻伐刘繇的旗号,实则拥兵自重,妄图割据一方,早已是天下公敌。马超将其诛杀,虽说未事先请示陛下,于规矩上有失,但从大义来讲,并无过错。他一心想为朝廷铲除这一祸害,也是忠心的体现。”
“最后说到未曾向陛下传递战报一事,扬州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军情瞬息万变,稍有耽搁便可能贻误战机。马超或许正是为了战局着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作战之中,才未来得及及时传递军情,还望陛下明察。”
内殿中,烛火摇曳,天子刘辩的面容在光影交错间显得格外凝重。听闻刘备一番为马超开解的言论后,他轻轻摇头,一声长叹,语气中满是忧虑与无奈:“皇叔啊,你总是把人想得太过良善。这马超,又岂是第一次擅自诛杀宗室了?”
刘辩微微眯起双眼,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昔年,益州刘焉派他的两个儿子,奉命率领益州兵马前来勤王,一心对抗逆贼董卓,那可是满腔赤诚,只为护我大汉江山。可那时的马超呢,却依附在董卓麾下,心甘情愿地充当其爪牙。就在那样的情形下,他竟然狠下心来,将刘焉的两个儿子杀害。要知道,当时卢植先生可还在世啊!即便有卢植先生的教导与威望在,他都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更何况如今卢植先生已经故去,这世间能约束他的人便更少了。 ”
“那时,朕若不是迎娶了卢婉为皇后,借助卢氏一族与马超的情谊,他又怎会愿意为朕所用?他的服从,本就带着几分条件,并非纯粹的忠心耿耿。”刘辩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情绪也愈发激动,“你再看看如今的局势,马超势头正盛,再加上他义弟孙策,二人势力相互呼应。若是他们起了异心,妄图谋逆,其危害比之袁术、袁绍有过之而无不及。袁术、袁绍虽野心勃勃,但论及军事实力与谋略,马超与孙策又怎会逊色? ”
“马超如今手握重兵,占据要地,麾下西凉铁骑纵横驰骋,其势力扩张之迅速,比之当年祸乱天下的董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势力,朕又怎能轻易忽视?一旦他有不轨之心,我大汉江山必将再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皇叔,你可千万要明白朕的苦衷与忧虑啊 !”
刘备听闻,心中暗惊,面上却愈发恭谨,沉思片刻后再度叩首:“陛下圣虑深远,臣愚昧,未曾尽知这些过往。但臣仍以为,人皆有改过自新之可能。昔日马超依附董卓,或有不得已之苦衷。彼时天下大乱,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他一介青年,或被形势裹挟,误入歧途。如今时过境迁,马超已然清醒,在对抗袁术一事上,尽显忠勇,足见其心向大汉。”
“至于孙策,虽与马超义结金兰,但他志在江东,未必会同马超做出危及朝廷之事。二人虽势力渐大,可若能以大义相召,许以朝廷恩赏,加以引导,使其为陛下所用,或许能成为大汉之强援。”
“陛下担忧他们势力膨胀会威胁朝廷,此乃人之常情。臣以为不妨在军中安插朝廷亲信,名为协助,实则监督。同时,对其军中将士论功行赏,分化他们内部势力,让他们更加依赖朝廷。如此一来,既能发挥他们的力量对抗袁绍,又可保朝廷无后顾之忧。” 刘备言辞恳切,额头已然渗出细汗,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关乎大汉未来走向,不敢有丝毫懈怠,只盼天子能听进他这番肺腑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