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634章 扬州城发盐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第634章 扬州城发盐

    (前面第633章,补了两千字,麻烦书友们移步去看。)小胖子翘着二郎腿,吃着扬州的小肉包,满嘴流油,喝着酸梅汤。

    贾环在旁边指挥,让护卫去传令,黄家与赵忠全那边可以动手抓人抄家了。

    小五几个内侍,是皇上派来扬州的,抄家的时候,自然让他们全程参与,抄到的银子都要上缴给朝廷的。

    二十艘船的黄家私兵,老老实实的束手就擒,排成两队,被鲁青押回盐运使衙门。

    好名声,谁都想要,在鲁青的请求下,贾环同意了两艘私盐,分别拉去盐运使衙门与巡盐御史衙门,明日免费发放给扬州城的平民百姓。

    鲁青雇来拉货的马车,帮韩王殿下将两艘私盐,全运过去。

    忙了一个多时辰,贾环留下五十名护卫,守住二十艘船,才保护韩王殿下回府。

    …………

    小五、马盛光、秦遇收到消息,立刻下令让盐补司的盐兵攻进去黄家、赵忠全家里。

    盐兵负责抓人,韩王府的护卫只管抄东西,脏活累活是给盐兵们干。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在抄家的时候,盐兵遇到黄家家主与从四品赵忠全的反抗,当场将这两人砍杀。

    黄家与赵家有关盐商与漕帮走私盐的账本,也没找到。

    不过,盐兵却不敢动两家的银票、金子、银锭等所有值钱的东西,看着小五、马盛光、秦遇带人进去清点,登记。

    今晚,是韩王府的人来到扬州城,大丰收的一晚。

    尤其是黄家,家里抄出来值钱的东西,堆积如山。

    …………

    林如海知道韩王府的人今晚要动手,在书房与几位幕僚,也在等着钞关这边的消息。

    等这边尘埃落定了,林如海的幕僚们都难掩震撼,一人抚须,夸赞道:“这才是顶级阳谋,细节算无遗策,人心把握得很准。”

    另一人道:“哪怕盐运使他们怀疑韩王府是在使离间计,也不敢拿自己身家性命去搏的。”

    “是的,牺牲一个黄家的势力,能送走韩王,换回来整个扬州城官员与盐商的平安,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是最有利他们的选择。”

    每年,林如海都与黛玉通几次信,女儿的心思,也能从字里行间看得出来的。

    林如海脸色轻松,心里想:这小子如此狡猾,又有韩王信任,以后立足朝堂,照顾家里,应该是没问题的,将女儿交给他,也算放心了。

    …………

    第二日,清晨,衙役们在整个扬州城,每条街道,敲锣打鼓,在巡盐御史衙门与盐运使衙门口,免费给贫民发盐,不论年纪大小,每人半斤,一家人都可以去排队。

    听到这个消息,普通平民百姓,每家每户全家都出动,赶去衙门口排队领盐。

    这个时代,盐还是很贵的,要几十文一斤,一家四五口人去排队,能拿回两斤多的盐,这种好事一辈子都不一定能遇上。

    巡盐御史衙门口,排了老长的队伍,一里开完,一直延续到路的东头。

    一个中年妇女排到了中间,问前面的丈夫道:“当家的,这么多人排队,会不会排到我们,盐发完了?”

    一家人六口人,全都出动了,后面的爷爷,儿子儿媳妇,大孙子,大孙女,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孙子。

    中年汉子抱着两岁的儿子,道:“不会的,听说有几万斤私盐,堆在衙门口,像小山一样,咱们收到消息就来排队了,肯定能轮到我们家的。”

    有几个还护卫,拿着腰刀,在街上维持秩序,看到有人吵架的,训斥几句。

    来到排队领盐的中间,指着两个人,道:“你俩滚出去。”

    那两人明显是母子俩,一身绸缎,都傻了,那妇人道:“凭什么?不是说什么人都能免费领盐吗?”

    “韩王殿下发盐,是要给贫民的,与你们没关系。”

    那妇人还想顶嘴,护卫拔出腰刀,这母子俩跑的比兔子还快。

    附近的百姓拍手叫好,有人认识这母女,道:“那妇人,是前门米铺的,惯爱贪小便宜的,以前还被顾客发现,他们铺子用小斗来量米。”

    排到的平民,拿出袋子,衙役拿出红色印章,给他们一家六口人,每人的手背印了一个大红的印章。

    这时代的印章是矿物颜料的,附着力强,印在手背上,很难清洗,要三四天洗手,才能慢慢淡化。

    手背印了印章,才给他们装盐,一家六口人,给了三斤的盐。

    扬州城的平民百姓,全部都出动了,午时韩王觉得盐不够发,又派人去卸了一船的私盐过来,一直到傍晚,才发完了。

    扬州城的百姓们,对韩王殿下赞不绝口,夸殿下慈悲心肠。

    …………

    小五将黄家与赵家的东西,全都拉去钞关岸边,找鲁青给他安排船,要运回京城。

    鲁青心中憋屈极了,自己堂堂从三品武将,被你们用得跟三孙子似的。

    小五是皇上身边的人,却也不敢有任何不满,乖乖的去安排船只。

    小五比贾环好的一点,小五只是用船运东西,这船还能回来,贾环这黑心的文官,是想连船一起拿走。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鲁都司算是看明白了,小胖子韩王是个甩手掌柜,韩王府的事,贾侍读能当半个家。

    鲁青安排好了各项差事,又跑到找贾环前,话里话外,在打探韩王府的人,什么时候回京?

    贾环让他们先录好笔录,黄家与赵忠全的罪名,查到证据与他们手下人的口供,一定要实打实的。

    鲁青点头如捣蒜。

    贾环又道:“前面,我们抓了十五个人,关押在巡盐御史大牢,都是有罪责的,不过,我们殿下心地善良,见他们犯的罪不是太重,想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又怕他们不能吸取教训,鲁都司,你有没有办法呢?”

    鲁青惊喜的道:“贾侍读,这事好办,他们犯了小罪,也应该给他们一个教训的,末将提议,让他们罚银赎罪,您看如何?”

    贾环听了鲁青的建议,还有些犹豫,道:“罚银赎罪?这样做好吗?”

    “贾侍读,这个办法好的,能给他们一个教训,以后他们肯定不敢再犯了。”

    贾侍读也是很好说话的人,给了鲁都司一个面子,同意了鲁都司这个提议。

    晚上,扬州城的官员与盐商们,都派人来赎人,按照这十五个人犯罪的大小,罚银不一。

    (书友们,缓几日,继续欠两章,今晚没有了,这几晚先不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