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 第389章 李青的寻死之路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第389章 李青的寻死之路

    韩信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了。

    但这时最高兴的不止有韩信,其实还有李青。

    在得到消息后李青立刻便兴冲冲的赶往了波斯皇宫。

    以为终于可以死了。

    如今大虞与波斯既然已经撕破脸皮。

    那么想来巴拉赫姆便绝不会再容忍他的存在。

    他等这个可以献身的机会已经足足等了半年之久。

    最重要的是他今天一定要证明。

    我,李青。

    身负皇命片刻不敢忘却。

    绝不是你们想的那种贪花好色之人。

    李青气势汹汹而去。

    哪知等他一脚踏入皇宫时。

    巴拉赫姆仍是笑嘻嘻的,并无异状。

    说道:“贵使久不曾进宫,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是银钱不够用了还是美女又玩腻了?尽可说来。”

    李青一愣,有点傻眼。

    眼前所见跟他想象中的情景只能说完全不一样。

    巴拉赫姆不应该在宫中伏下刀斧手吗?

    只待自己入宫便立刻一声令下将之擒下。

    然后自己再慷慨激昂的大骂一场。

    最后咔嚓一声,英勇就义,要死卵朝天。

    现在这算什么?

    总不能是巴拉赫姆到现在都还没有收到边境的消息吧?

    这让李青突然间有一种积蓄良久的大招却一下打空了的感觉。

    着实憋的难受。

    他青想了想,仔细措辞道:“陛下可知贵国东境和南境现下正在发生什么?”

    巴拉赫姆笑了笑,道:

    “听说了一些,好像说是我军将士和贵国发生了一些摩擦。”

    “不碍事的,不过些许误会罢了,我相信绝不会因此影响到贵我两国的关系。”

    ???

    大军都压境了,边境军早就已经打生打死了,你居然还管这叫误会?

    到底应该说巴拉赫姆涵养高呢,还是当真傻的出奇?

    李青不死心的追问道:“陛下确定是误会?”

    巴拉赫姆笑道:“自然,我相信贵国皇帝陛下的人品绝不会随意破坏两国的友谊,更不会无故向我进兵。”

    巴拉赫姆的语气十分轻松。

    竟让李青有一瞬间的恍然。

    他一时有点拿不准对方是在故意讽刺。

    还是真是这么想的?

    友谊?

    可笑!

    大虞和波斯本就素无往来。

    更何况国与国之间又何来不涉及任何利益纯粹的友谊一说?

    倘若不是彼时蒙古占据了波斯绝大部分的精力。

    那么李青相信两国之间只怕早已打的天翻地覆了吧。

    “那陛下想如何处置我?”

    李青都有点不会了,闷头闷脑的问了一句。

    巴拉赫姆笑道:“自然仍待之以上宾之礼,不知贵使何有此问?”

    巴拉赫姆的态度依然是那般温煦和善。

    而且他不但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来人啊。”

    巴拉赫姆又开口了。

    “送大虞使臣回馆,并令附送黄金三百两、白银三千两以及美女三十人以供贵使消遣。”

    李青只得无奈退下。

    好,又送美女是吧。

    我算是洗不清了。

    他发现他对巴拉赫姆是越来越没有办法了。

    然而随着李青出宫巴拉赫姆的脸色便肉眼可见的阴沉了下去。

    此时他的内心实则远不像表面那般看上去平静。

    不是说他没有想到过大虞会出兵的可能。

    而关键在于大虞出兵的态度。

    一旦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借口。

    出兵时竟是那般的坚决,那般的理所当然。

    所谓兵者那是何等的大事,须知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哪个将军用兵前不是深思熟虑?不是反复推演?

    可偏偏韩信出兵时轻松的就像他只是打算出门去打瓶酱油。

    正是这个随意的态度才深深的刺激到了他啊。

    难道那群大虞人就从没有考虑过战败的后果吗?

    难道他们心中就没有半分对我波斯帝国的忌惮吗?

    当真…欺人太甚。

    巴拉赫姆虽然气恼但若说他心中没有顾虑那也是骗人的。

    毕竟那可是蒙古和大虞啊。

    三国实力本就在伯仲之间。

    若只和其中一人开战无论是谁他都自信尚可应付。

    可若同时和两国交战……

    当此情境由不得他不焦虑。

    而他之所以不杀李青也不过是局势还没有恶化到那个地步。

    万一还可以挽回呢?

    且李青不过一使臣耳,生死实在无足轻重。

    真要杀他时一刀兵足矣。

    最难应付的还是眼前的局面呀。

    唉。

    “陛下。”

    就在巴拉赫姆唉声叹气之时,殿外一人突然大步而入。

    巴拉赫姆一奇,道:“会议早已结束,大将军还不曾回府吗?”

    来者正是波斯大将军大流士。

    原来就在不久前宫内刚刚就大虞起兵一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其中争吵的主要矛盾点就是摸不准大虞此番进兵的真正意图。

    是想趁着波斯与蒙古交战之际,趁火打劫一番?

    还是其心不小,想要趁机夺下巴克特里亚、阿拉克西亚以及阿里亚这边境三省?

    各人相争一番,始终无有定论。

    眼看天色已晚,便各自散去了。

    没想到大流士竟然会去而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