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 第997章 攻取秦邑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第997章 攻取秦邑

    渭水峡谷之外的军帐之内,一位年近三十来岁的披甲男子被数名亲兵带到了先锋军主将阳喜的面前。

    “你就是秦将嬴良?”,阳喜看着眼前这个十分狼狈的男子,心中闪过一道不屑,但表面还是展露出淡淡的笑意。

    “败军之将嬴良正是在下”,嬴良此时已经向楚军投降,现在被带到楚军主将面前,神情还是有些忐忑的。

    “嬴将军,能够率部投降,避免两军出现大量伤亡,可见也是一位有大局观的智者”,阳喜对嬴良夸赞道。

    “在下如何能担得起将军的夸赞,说来惭愧,之所以向贵军投降,无非是想活命而已”,嬴良脸上露出羞愧之色的说道。

    对于嬴良的话,阳喜虽然不耻,但脸上依旧表现温和,没有半点嘲弄,也让嬴良对阳喜的感观好了不少。

    “本将想要嬴良将军做一件事情,此事若能办成,嬴良将军不仅能活命,而且还能衣食无忧,说不定还能在我楚国博取一个前程”,阳喜将军笑着对嬴良说道。

    “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嬴良小心的问道。

    此时楚军为刀俎,他为鱼肉,自然只能任由楚军施为,谁叫他嬴良是个怕死的。

    “本将乃是从狄道一路急行军至秦邑,你可知这代表着什么?”,阳喜看着嬴良轻声说道。

    嬴良听到阳喜的话,脸上露出震惊之色,先前他还以为这支楚军是从东边潜伏到秦邑附近,现在他才明白楚军这次攻打秦国居然是要从东西两向同时夹击秦国。

    此时嬴良的心里也是一阵揪心,他爷爷大宗老嬴肖的战略就是想让秦国将势力一路西迁,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现在楚军已经对秦国西部,狄道此时应该已经失守,如今看来这秦邑也怕是守不住了,失去了狄道和秦邑,他爷爷的西迁计划怕是已经没有施行的机会了。

    “将军是想要利用在下的身份袭取秦邑?”,嬴良抬起头,看着楚将阳喜问道。

    听到嬴良的话,阳喜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了几分,说道:“看来嬴良将军已经猜到了本将的用意”。

    “不知道将军想要我怎么做?”,嬴良沉声问道。

    “本将需要你带领我军伪装成秦军残部进入秦邑,兵不血刃的拿下秦邑,如此,本将可保你性命和富贵”,阳喜看着嬴良一脸肃然的说道。

    嬴良听到阳喜的话,此时的手不禁颤抖:“这...这是要我背叛秦国...”

    “非是背叛,而是为你的子孙谋算前程”,阳喜目光炯炯的看着嬴良说道:“我楚国尽起大军从东西两面夹击秦国,晋国此时也无法救援秦国,此战秦国必灭,嬴良将军,你需要在楚国给你的家族谋取一个前程才是”。

    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嬴良脸上挣扎的神色,良久,他仰头饮尽杯中酒,重重放下酒杯:“阳将军,我...我答应你。”

    “善”,阳喜听到嬴良的话,脸上的笑意愈发的灿烂。

    三日后,一支约五千人的\"秦军\"出现在通往秦邑的官道上,队伍前列,嬴良身着秦将铠甲,面露恍惚之色地骑在马上。

    他身后两步,两名身着秦军服饰的楚军精锐寸步不离,腰间短刀随时可以出鞘。

    “嬴将军,记住你的承诺”,楚将阳喜伪装成副将跟在嬴良身侧,声音只有他们几人能听见:“若敢耍花样,第一个死的是你,接着是你那被关押的三千部下。”

    嬴良喉结滚动,没有答话。

    队伍继续前进,远处秦邑的城墙已隐约可见。

    秦邑城头,守将虢韦接到斥候报告,亲自登上城门楼观望,当看到那面残破的\"秦\"字大旗时,他眉头紧锁。

    数日之前,他就收到了朝堂的文书,表示近期有一支由嬴良将军带领的秦军要驻防秦邑,而且还涉及到秦国高层的争斗。

    只是秦邑守将虢韦看到眼前这支秦军军旗不整,所以心中有些警惕。

    “开城门准备迎接,但弓弩手就位,以防有诈”,虢韦对左右下令道。

    他与嬴良同为秦国将领,虽不熟悉但曾有几面之缘。

    当\"秦军\"抵达城下时,虢韦站在城门楼上高声问道:“来者可是嬴良将军?”

    嬴良带着数人自军中走出,然后抬头看向城头方向,只是阳光刺眼,他眯起眼睛看向城头大声喊道:“本将正是嬴良,虢将军,我军在渭水峡谷遭到山石滑坡的情况,军中有些损伤,所以来迟了一些。”

    虢韦仔细打量城下之人,确认是嬴良无疑,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继续说道:“嬴将军,上月雍都一别,令堂身体可好?”

    这是一个试探,嬴良背后瞬间渗出冷,他母亲已去世三年,就在他犹豫的刹那,身后两名\"亲卫\"的短刀已经隔着衣甲抵住了他的后腰。

    “虢将军记错了”,嬴良强作镇定,神情还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家母已故去三载,上月我们在雍都讨论的是渭南军务。”

    城头上,虢韦听后眉头舒展,笑着说道:“确实是我记错了,立刻打开城门,迎接嬴将军入城”。

    城门内的秦邑的秦军闻言立刻开始行动,只见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混在军中的阳喜低着头,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他悄悄打了个手势,身后伪装成秦军的楚军精锐立刻绷紧了神经。

    嬴良骑马走在最前,阳喜与两名\"亲卫\"紧随其后,没过多久,秦邑的城门彻底打开,秦邑守将虢韦已下城迎接,站在城门内向嬴良拱手道:“嬴将军辛苦,本将已命人准备热水饭食...”

    虢韦的话音未落,变故陡生!

    嬴良身后的两名\"亲卫\"突然暴起,一人挥刀斩向虢韦脖颈,另一人直刺其心窝。

    虢韦不愧是秦军悍将,千钧一发之际侧身避开了致命一击,但长刀仍在他肩上划出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有诈!关城门!”,虢韦怒吼着拔剑,但为时已晚。

    阳喜一把扯下秦军外袍,露出里面的楚将铠甲,大喝道:“楚军阳喜在此!杀!”

    五千楚军瞬间撕下伪装,如猛虎般扑向城门守军,阳喜亲自挥剑斩向虢韦,两人在城门洞中激战,虢韦虽负伤,剑法依旧凌厉,但阳喜的剑术也是极为厉害,招招致命。

    “嬴良!你这叛徒!”,虢韦格挡之际怒骂。

    嬴良呆立一旁,面如死灰。

    就在此时,阳喜抓住虢韦分神的瞬间,一剑刺穿了他的咽喉,虢韦瞪大眼睛,不甘地倒下。

    “虢韦已死!降者不杀!”,阳喜高举血淋淋的首级,声如雷霆。

    城门处的秦军见主将阵亡,士气大溃。训练有素的楚军迅速分成数队,一队控制城门,其余向城内各处战略要地推进。

    另外还有几位裨将率领三千精锐直奔城西的军营,此时大部分秦军正在用饭,武器都不在手边,楚军冲入营区,见人就砍。

    少数反应过来的秦军仓促抵抗,但在组织严密的楚军面前如同螳臂当车。

    “放下武器!跪地不杀!”,楚将连斩三名秦军后大喝,残存的秦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弃械投降。

    与此同时,阳喜亲率两千楚军直奔官寺,路上遭遇小股秦军抵抗,但在绝对优势兵力下很快被碾碎,官寺前,数十名秦军侍卫结阵死守。

    “放箭!”,阳喜一声令下,箭雨倾泻,秦军侍卫顿时倒下一片,剩余的人刚想退入官寺,楚军已经冲上前去,长矛如林,将最后抵抗者钉死在朱红大门上。

    不到半个时辰,秦邑各处要地均被楚军控制,阳喜站在官寺高处,望着城中零星的火光和逐渐平息的喊杀声,满意地点点头。

    “将军,统计出来了”,一名裨将快步走来向阳喜禀报道:“我军伤亡不足八百,歼敌千余,俘虏近两千,秦邑府库、粮仓均已控制。”

    “善”,阳喜大喜,他已经超额完成屈弓将军布置的任务。

    过了一会儿,秦邑城头\"秦\"字大旗被抛下城墙,取而代之的是鲜艳的\"楚\"字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