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第787章 难得一致
热门推荐:
我有一柄摄魂幡
官场之绝对权力
四合院:一人纵横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开局沦落魔门,我肝副职业成神
不死战神:不败传说
我也不想拿NBA总冠军
欠费天尊
港片:老大肥佬黎,三天饿九顿
“那你最后是什么意思?”
太傅看向太尉,他感觉有一些东西,比筹划粮草还要复杂,还要让人头疼。
和这些乱七八糟的政治比起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似乎还行,不需要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和人心相比,那些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揣摩上意本没错,就担心管元焕形成依赖,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希望他能够及时改变。
小心思太多也太杂,越杂越容易犯错很容易栽跟头的。
这次和中山国的战斗,以忠国军牺牲最大,而忠烈军牺牲最少,他太谨小慎微了,所有的事情都尽量追求完美,不愿意犯一点点错,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想着保存实力,都在给自己预留后路。
然后有了后路,人就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失去了破釜沉舟的勇气。
杨延庭和他恰恰相反,如果两人可以中和一下就好了。”
……
“太师,太常你们几位也来了,大王突然召见,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相国刚来到王宫门口,就发现太师等人以及一部分司徒司马都来了,如此着急召见众人,显然事关重大。
“不知,不过老夫听说大王是看了太尉送上来的奏书,然后一个人在大殿中坐了许久,甚至是大发雷霆。
故而召我们而来,看来是中山国那里又出事了。”
他只是听那些过来通知的人,稍微说了一点,具体的内容,那些通报之人也不清楚。
“中山国不是已经拿下了吗?关于中山国的处理方法,不也已经讨论完了,如今差不多信使已经到了。
这还能有什么变故,是大胡王国攻破了东武城打进来了,还是说北边的蛮族主力南下了?
总不会是旁边的国家不老实,趁机偷袭了炎国吧。
以炎国如今的势头,周围还有哪个国家敢捋虎须。
大家把周围的势力情况给捋了一遍,没有发现炎国会有什么问题啊,恐怕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事情出现在内部。
等到众人进入厉夏所在的大殿以后,发现里面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奏书,众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大王发那么大的火了。
“把大门给关上,任何人不允许靠近。”
厉夏冷漠的声音传来,外面的守卫立刻把房门给关了起来。
众人心里紧张的不行,看向相国大人。毕竟这里面,地位最高的就是相国了。
相国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硬着头皮说道:“不知大王如此紧急召见我等所为何事?”
厉夏现在气的懒得说话,直接把太尉的奏书给扔了下去,一句话都没有说,他也不想说话。
他想要静静,不过一个人静了半天,都没有让自己平静下来,反而变得更加烦躁了。
他也没有任何的处理手段,半天下来没有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来。
而且他也明白,这份奏书到他这里,需要一定的时间,说不定这件事已经泄露了,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
只能把其他人叫过来,尽快的解决掉这件事。
或者说尽快的想出应对手段,以应对人族的口诛笔伐,不然来不及了。
厉夏坐在首位,单手扶着额头。
相国疑惑的捡了起来,在看完内容之后,脸色瞬间大变了起来。
其他人看到相国的模样,也纷纷凑了上来,奏书就在众人之间传看,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哗然。
“这…这…这杨延庭胆大包天,大逆不道,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人王不可辱,即使中山国灭国了,也不能如此侮辱中山王。”
“中山王是主动投降的,他们扼守住了东武城,人族大义不失,怎么能够如此对待中山王啊。”
“怎么会这样,必须要严惩杨延庭,凡是参与的士兵,必须都死罪,绝不能留情。”
……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刚刚透露出来,就引起了炎国重臣们的愤慨及讨伐。
对于这件事,大家的意见是出奇的一致,也是难得如此一致的时候,毕竟以前讨论其他的事情,多少都会有一些不同意了。
可是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大家就没有出现太大的分歧。
甚至有人暗地里观察大王的反应,似乎想要看清楚,厉夏在这件事当中有没有参与。
毕竟杨延庭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总应该有一个原因吧。
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大王授意的。
就连炎国的重臣都有这样的想法,其他国家就不用说了。
就算是厉夏宣布,是杨延庭自己的想法,估计大家也不会相信的,即使厉夏以造反之类的惩处杨延庭,也根本堵不住悠悠众口。
这就是矛盾点所在,厉夏想要一个办法,堵住天下人嘴巴的办法,但是把杨延庭推出去,根本无法堵住天下人的嘴巴。
这么简单的道理,满朝文武都明白,为何杨延庭就是想不明白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
他可以一死了之,但是麻烦却留给了厉夏啊。
厉夏不是想要保杨延庭,如果推出他一个人可以结束这件事的影响,厉夏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关键是必须要想办法把杨延庭从这件事摘出来,他跟这件事没关系,那么才连累不到炎国。
然而这件事知道的人太多了,杨延庭做的又是光明正大的,想要把他摘出来都困难。
还连累的那么多忠国军跟着遭殃。
如今大战刚停,本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可是因为杨延庭的事情,又要对忠国军举起屠刀,对于炎国的军队来说,可以说雪上添霜了。
听着众人的讨论,厉夏也是兴致缺缺。
因为这些人虽然讨论的激烈,却都是围绕着如何惩罚杨延庭,如何惩治忠国军这一点来讨论。
没有人跳出这一点,去保杨延庭,去解除炎国的危机。
只要炎国承认杨延庭的罪,那就是承认了炎国做了这件事,无论对外说的再好听,也改变不了炎国杀王的本质。
所以大家谈论的很多,却没有一个可用的方法。
太傅看向太尉,他感觉有一些东西,比筹划粮草还要复杂,还要让人头疼。
和这些乱七八糟的政治比起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似乎还行,不需要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和人心相比,那些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揣摩上意本没错,就担心管元焕形成依赖,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希望他能够及时改变。
小心思太多也太杂,越杂越容易犯错很容易栽跟头的。
这次和中山国的战斗,以忠国军牺牲最大,而忠烈军牺牲最少,他太谨小慎微了,所有的事情都尽量追求完美,不愿意犯一点点错,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想着保存实力,都在给自己预留后路。
然后有了后路,人就失去了进取的决心,失去了破釜沉舟的勇气。
杨延庭和他恰恰相反,如果两人可以中和一下就好了。”
……
“太师,太常你们几位也来了,大王突然召见,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相国刚来到王宫门口,就发现太师等人以及一部分司徒司马都来了,如此着急召见众人,显然事关重大。
“不知,不过老夫听说大王是看了太尉送上来的奏书,然后一个人在大殿中坐了许久,甚至是大发雷霆。
故而召我们而来,看来是中山国那里又出事了。”
他只是听那些过来通知的人,稍微说了一点,具体的内容,那些通报之人也不清楚。
“中山国不是已经拿下了吗?关于中山国的处理方法,不也已经讨论完了,如今差不多信使已经到了。
这还能有什么变故,是大胡王国攻破了东武城打进来了,还是说北边的蛮族主力南下了?
总不会是旁边的国家不老实,趁机偷袭了炎国吧。
以炎国如今的势头,周围还有哪个国家敢捋虎须。
大家把周围的势力情况给捋了一遍,没有发现炎国会有什么问题啊,恐怕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事情出现在内部。
等到众人进入厉夏所在的大殿以后,发现里面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奏书,众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大王发那么大的火了。
“把大门给关上,任何人不允许靠近。”
厉夏冷漠的声音传来,外面的守卫立刻把房门给关了起来。
众人心里紧张的不行,看向相国大人。毕竟这里面,地位最高的就是相国了。
相国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硬着头皮说道:“不知大王如此紧急召见我等所为何事?”
厉夏现在气的懒得说话,直接把太尉的奏书给扔了下去,一句话都没有说,他也不想说话。
他想要静静,不过一个人静了半天,都没有让自己平静下来,反而变得更加烦躁了。
他也没有任何的处理手段,半天下来没有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来。
而且他也明白,这份奏书到他这里,需要一定的时间,说不定这件事已经泄露了,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
只能把其他人叫过来,尽快的解决掉这件事。
或者说尽快的想出应对手段,以应对人族的口诛笔伐,不然来不及了。
厉夏坐在首位,单手扶着额头。
相国疑惑的捡了起来,在看完内容之后,脸色瞬间大变了起来。
其他人看到相国的模样,也纷纷凑了上来,奏书就在众人之间传看,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哗然。
“这…这…这杨延庭胆大包天,大逆不道,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人王不可辱,即使中山国灭国了,也不能如此侮辱中山王。”
“中山王是主动投降的,他们扼守住了东武城,人族大义不失,怎么能够如此对待中山王啊。”
“怎么会这样,必须要严惩杨延庭,凡是参与的士兵,必须都死罪,绝不能留情。”
……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刚刚透露出来,就引起了炎国重臣们的愤慨及讨伐。
对于这件事,大家的意见是出奇的一致,也是难得如此一致的时候,毕竟以前讨论其他的事情,多少都会有一些不同意了。
可是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大家就没有出现太大的分歧。
甚至有人暗地里观察大王的反应,似乎想要看清楚,厉夏在这件事当中有没有参与。
毕竟杨延庭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总应该有一个原因吧。
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大王授意的。
就连炎国的重臣都有这样的想法,其他国家就不用说了。
就算是厉夏宣布,是杨延庭自己的想法,估计大家也不会相信的,即使厉夏以造反之类的惩处杨延庭,也根本堵不住悠悠众口。
这就是矛盾点所在,厉夏想要一个办法,堵住天下人嘴巴的办法,但是把杨延庭推出去,根本无法堵住天下人的嘴巴。
这么简单的道理,满朝文武都明白,为何杨延庭就是想不明白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
他可以一死了之,但是麻烦却留给了厉夏啊。
厉夏不是想要保杨延庭,如果推出他一个人可以结束这件事的影响,厉夏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关键是必须要想办法把杨延庭从这件事摘出来,他跟这件事没关系,那么才连累不到炎国。
然而这件事知道的人太多了,杨延庭做的又是光明正大的,想要把他摘出来都困难。
还连累的那么多忠国军跟着遭殃。
如今大战刚停,本应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可是因为杨延庭的事情,又要对忠国军举起屠刀,对于炎国的军队来说,可以说雪上添霜了。
听着众人的讨论,厉夏也是兴致缺缺。
因为这些人虽然讨论的激烈,却都是围绕着如何惩罚杨延庭,如何惩治忠国军这一点来讨论。
没有人跳出这一点,去保杨延庭,去解除炎国的危机。
只要炎国承认杨延庭的罪,那就是承认了炎国做了这件事,无论对外说的再好听,也改变不了炎国杀王的本质。
所以大家谈论的很多,却没有一个可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