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悠闲的日子 > 第901章 我们老大

年代:悠闲的日子 第901章 我们老大

    确实如同后院邻居认可的那般。

    许大茂和傻柱之间的小别扭,或者说闹剧在院里并未掀起任何波澜。

    第二天秦淮如一早回来换衣服准备上班时,许大茂和傻柱连个屁都没敢放。

    怎么说呢!

    虽然秦淮如是三个孩子的妈了,但人家身段颜值在那摆着,当年的一美,你当开玩笑呢?

    一年时间,以许大茂的胃口怎么可能吃腻。

    既然吃不腻,自然会被拿捏。

    傻柱就更不用说了。

    秦淮如对他就从来没客气过。

    偏偏这孙子既不吃,也不惦记,就是被怼的乐此不疲。

    甚至正常到赵雁都习以为常。

    不就是斗斗嘴嘛!

    又没机会更进一步。

    管不了索性就不管。

    倒是经过昨儿那么一闹,向来关心贾家孩子的一大妈,对老贾家明显冷淡起来。

    不经意间,跟老贾家人说话时,脸上的笑容少了。

    就连对贾家剩下俩小累赘,也没那么热乎了,以前还有一搭没一搭接济一下小姐妹俩,偶尔带回家管顿饭。

    自从易中海表态后,小当和槐花便再也没占过易家的便宜。

    至于易中海的宝贝儿子易平安。

    这小子可以忽略。

    本来就是一老实孩子,放学回家后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帮一大妈干家务活,压根不出来跟院里的同龄孩子们瞎胡闹。

    这种情况下, 想让他跟贾家人有牵扯。

    跟做白日梦差不多。

    难。

    ...........................

    自从得知催二现身的消息后,杨庆有便一直盼着过周末。

    现在的他跟以前不一样,得天天去单位点卯。

    要是为了处理崔二专门请假,留下的破绽就有点忒明显了。

    鬼知道会不会有心人。

    故此,一直熬到周末这天,杨庆有才敢去西城溜达。

    随便找了个借口跟苏颖打过招呼,丫连自行车都没敢骑,去胡同外公交站坐上公交车,直奔西城新街口。

    此时的新街口怎么说呢?

    不能说乱,也不能说治安差。

    但确实鱼龙混杂。

    无他,全赖地理位置好。

    西是西直门,北是被拆掉的护城墙,往东,往南则是人口密集的城区。

    就这地理位置,甭管干什么都方便。

    而曹老大那帮人便栖息于此。

    这年头甭管是人是鬼,明面上都得有个正经行当。

    没说得出口的工作,不管是公安还是街道都不会轻易放过你,但凡辖区内出了岔子,必须按名单挨个谈心。

    曹老大明面上是新街口煤球厂保卫干事,而崔二便是他为数不多的手下之一。

    至于俩人怎么弄到的身份,那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而其他手下嘛!

    自然便是溜街串巷的送煤工人。

    一来没正式编制,干什么都方便,有活干活,没活送煤,太特么灵活。

    二来是脏,浑身上下黑不溜秋的,犯了事儿往巷子里一钻,神仙也找不到。

    三嘛!

    自然是熟悉地形了。

    想倒腾个物资,干些打家截道的事儿,小三轮往那一停,完事往煤球下一塞,神不知鬼不觉,都特么不耽搁送煤。

    煤球厂的地址,便在新街口北,老城墙旁,后英房胡同北尽头,紧靠着后世的北二环。

    小胡同巷子星罗棋布,七拐八拐,在西直门内大街下车的杨庆有找了个把小时,才找到煤球厂的具体位置。

    此时的杨庆有早已心烦气躁,大热天的,丫站煤球厂不远处,擦了把汗,使劲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手挡烈日在路边好一通找,这才寻到一处开在胡同里的小供销社。

    丫跟看到救星似的,狂喜钻进供销社,进门就买了三瓶水拔的汽水。

    然后丫拎着汽水,掏出硬通货大生产,溜达到煤球厂大门旁的树荫下,在下棋闲人旁那么一坐,嘿!

    完美融入环境。

    现在的他上身无袖灰色短褂,下身大裤衩,脚上套着一双露出大拇指的破布鞋,跟街溜子似的。

    往下棋老头身旁一坐,狗来了都不多瞅一眼。

    当然了,狗是狗,人是人。

    除了仨下棋老头儿,剩下那几个闲着的送煤工人脸色就有点不善。

    其中一稍显干净的送煤工人主动开口道:

    “小子,没事去别的地儿瞎混去,别在这儿影响我们招揽生意。”

    “凭什么?”

    杨庆有一脸不忿道:

    “煤球厂你家开的?还是说马路是你们家建的?不让我待,我就偏待,今儿爷就不走了。”

    说罢!

    丫也不嫌脏,往地上一坐,很是嚣张的把大生产往嘴里一塞,划着火柴点燃后,挑衅似的往说话那人吐了个浓浓的大烟圈。

    “嘿!兔崽子,我看你是找揍。”

    那人见状立马从三轮车上跳下来,就要给杨庆有长点记性。

    “别别别,哥哥,消消气,不至于跟他一半大小子较劲。”

    “对对对,曹哥可说了,不准在厂门口惹是生非,咱不至于为这小子得罪曹哥。”

    他这一动身可好,把旁边一起纳凉的同行给吓了一跳,立马跑过来生拉硬拽,把人给扥了回去。

    那人被拉回三轮车上后,依旧愤愤不平的冲杨庆有狠狠吐了口浓痰,才接过身旁人递的烟,算是勉强接了递来的台阶。

    可杨庆有偏偏不如他的意。

    丫得意的挖苦道:

    “吓唬谁呐!什么曹哥马哥的,要我说就是一不知名的怂货,你们也不打听打听,新街口年轻一代里谁是老大,告诉你们,再等一年,等我们老大毕了业,这一带全我们说了算。”

    说话间,杨庆有还掏出一小匕首,甚是得意的让它在指尖飞舞。

    瞧那模样,就是一高中辍学的半大小子。

    您还别说,本来杨庆有就脸嫩,现在经过刻意伪装之后,很符合这年头大人对高中小混混的刻板印象。

    几个送煤工人闻言,相互对视过后,纷纷哈哈大笑。

    就连刚才跟杨庆有较劲那人,也懒得再继续搭理杨庆有。

    在街头混的都明白一个道理,惹什么人都别惹半大小子。

    那帮兔崽子下手没个轻重。

    跟他们闹,不仅赢了没面子,输了更没面子。

    怎么着都占不着便宜。

    更何况,这年头早早辍学,还没班上的小青年,家里大概率也穷的叮当响,跟他们较劲,万一被黏上,甩都甩不掉。

    不仅小的难弄,家里老的,大概率更难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