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 第907章 小许,见字如面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第907章 小许,见字如面

    沈筝遇刺一事,一开始只有许主簿与赵休二人知晓。

    后面第五探微三天两头往同安县跑,便被王广进和莫轻晚发现了异常。

    知晓真相的王广进当晚便收拾起了行李,趁着夜色敲响了赵休家大门。

    他邀请赵休与他一同入京。

    本以为赵休会一口应下,没想到却被残忍拒绝。

    借着月色,他看清了赵休面上的挣扎。

    “主簿大人不让我去。”

    他不是没想过杀去上京。

    可想法刚升起,便被许云砚给扼杀。

    “大人都遇刺了,你个软骨头!”王广进一脸愤恨,“咱们沿着大人之前的路线入京,一路探查,说不准能发现蛛丝马迹!赵休,大人还没到上京便受了欺负,你坐得住?”

    “主簿大人说我坐不住也得坐!”赵休咬牙,“他说我如今入京,就是给大人添乱。咱们能耐再大,能比过伯爷和陛下吗?”

    “可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啊!”

    对他的想法,王广进不敢苟同。

    “大人在明面,我们在暗处,能帮上一点忙是一点。”

    赵休动摇了半瞬,神色又变得坚定,“我要做的,是替大人守好县里。你要做的,是将布庄和书肆开出柳阳府。不是我怂,我也不怕死,但许主簿说得对,同安县是大人的家,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好家中,让大人没有后顾之忧。”

    冰冷月光倾泻而下,将王广进一腔怒火都浇灭了些许。

    他若一股脑冲去上京,书肆和布庄怎么办?

    那是大人希望看到的吗?

    大人离开之前,对他说过:“守好县里生意。”

    ......

    当卫阙将许主簿的问题通通回答一遍后,已近午时。

    见许主簿依然眉头紧锁,卫阙难得安慰道:“别担心了,羽林卫多有能耐,想必你早有耳闻,待沈筝归来后,你们同安县便有属于自己的县兵了。”

    赵休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军中出身。

    羽林军统领亲自训练。

    岂是他们这些花把势能比的?

    来不及惆怅,便听许主簿道:“前段日子,有几人欲潜入大人寝屋,抓获后,并未从他们口中审出有用消息.....应当是京中来的。”

    卫阙微惊,“竟有人将手伸到县里来了?”

    会是哪一派的?

    “带我去看看。”

    ......

    从牢房出来后,卫阙取下口罩,屡次看着许主簿欲言又止。

    狠。

    这人太狠了。

    军中的审问手段,竟几乎被他用了个遍。

    那绑在木架上的,还能称作是人吗?

    “都是不怕死的硬骨头。”卫阙说,“京中大户中,不乏有这些死士。这样吧,这段时间你们再试试,看能不能撬出点有用消息来,若是还不行,待本官归来之后,便带人入京,将此事禀明陛下。”

    从县衙支了采买银子后,卫阙去了码头。

    许主簿带着包袱往簿厅走去。

    赵休挠头,追上问:“主簿大人,有我们捕快的信吗?”

    那么大一包,应该有才对吧?

    这人也不说先分一下信件。

    “晚些再分信。”对上他探究的目光,许主簿毫无压力,“你先去码头帮忙,方才卫大人有说,船上有大人专门给咱们买的东西。”

    入簿厅后,他关好厅门,推开窗户,从一大摞信件中精准找出属于自己的那封。

    信封入手很轻,捏了捏,还是有些厚度。

    再与包袱中其他信封一对比。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这封信,应当是数一数二厚的。

    小心翼翼拆开信封,那熟悉的字跃于纸上。

    ——“小许,见字如面。”

    嘴角勾起一抹笑,许主簿朝后面看去。

    ——“县里可好?你可还好?若有难事,记得请余大人帮忙。我在这边一切都好,住上了五进的大宅子,一步一景,造价不菲。但我还是想县里了,如此奢华的府邸,处处要钱,又大,走着累人......”

    往后一页纸,都是沈筝的碎碎念。

    什么女护卫力气很大,就连武器都有十二斤重。什么她在皇宫睡过一觉,但失眠了等等。

    ——“说偏了。近一两月,我可能无法归县。工部高炉铸造并非一蹴而就,炉子造好后,还要试验冶炼。前几日,陛下又将修筑河坝的差事交给了我,工期又是一月......”

    前几页信纸,她讲述了入京后的许多事,但唯独没有提起入京途中的经历。

    一字一句,许主簿看得很仔细。

    到后几页纸时,信上的内容就是她对县里的规划,事无巨细。

    她说,县里该修的修,该重建的重建,不要心疼银子,县民居住舒适最重要。

    还说,稻子抽穗要重视,施肥的时间点得把控好,不能错过,若是错过了,说不准今年亩产就比不上去年。

    还说,若中秋她还没回来,他这个做主簿的,要记得给衙里的人发月饼、红封,不能轻了衙里众人。

    一封信看过去,桌上茶水渐凉,他心头也终于松快些许。

    取出纸笔,放好镇纸,挽袖磨墨,他开始写回信。

    ......

    泉阳县。

    县衙。

    巴乐湛在前院里来回打转,心急如焚,直到去打探消息的衙役回来。

    “如何!”他快步上前,脖子支出了二里地,“可是沈大人回来了?”

    这两月里,他是日夜忐忑,就怕沈筝在京中得罪大官,仕途受阻。

    探听消息的人派了一波又一波,但带回来的消息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他都不知道该信谁。

    竟还有消息说,沈筝入京途中遇刺,凶多吉少?!

    这不闹吗!

    跑到同安县去问那许云砚,嘴严得跟石头似的,什么消息都探不出来,着实恼人。

    衙役不忍打击他的期待,艰难张嘴:“不是......”

    “不是?!”

    巴乐湛一拍手掌,一啧嘴,“那是谁来了?”

    “漕运的大人......”衙役说:“他们说,沈大人和那位大人,成亲了......”

    “啥?”

    巴乐湛一蹦三尺高:“准备贺礼,准备贺礼!”

    沈大人成亲,他小巴怎的一点消息都没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