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33章 童生试
热门推荐: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万界融合:我能调控爆率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修仙世界当护犊子师尊
渣夫领回了白月光我转身嫁他首长
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老村长平静下来想一想,的确,要是徐正清能够考上童生,再去说这件事情,底气也足一些。
因为这已经不是徐家自己的事了,而是整个村子的事!
现在村子里缺少有功名的人,他老了,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村里的夫子年纪也已经不小了。
科考无望,如今只能在族学任教,多年未出成果,夫子也自觉愧对村民。
最主要的是,村长这个职位!
换了外村人来做村长,不仅仅整个村子会被人瞧不起,还很有可能危害到本村利益。
像服徭役之类的事情,一个本村长大的村长,自然会比外村来的人上心。
到时候就关乎大家的身家性命了!
所以村长必须是本村人,这也是所有村子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徐正清考上了童生,那么她就可以当村长,哪怕是挂名也行!
要是徐正清能够考到秀才,那夫子就能当村长,徐正清就能去接夫子的职位。
而且徐正清要是能被接回家族,那么徐正清的名声就回来了。
可以被家族接纳的人,品行肯定没问题,至于老徐家的名声,老村长才难的管呢。
徐正清被接回来了,她品行没问题,那么谁人品有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这是非常的罪人的事情。
要不是有很大的利益摆在面前,徐家老族长的确不太可能站出来。
最主要的是,徐正清被赶出过徐家家门了,即便被徐家宗族接回来了,徐正清日后的成就也是与徐家无关的。
不仅仅是老徐家,而是整个徐氏宗族。
但是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整个徐氏宗族都会被牵连。
所以说,这是完全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老村长相信,只要他们真心对待徐正清,那么徐正清就一定会善待村子里的人,她是个善恶分明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要是身上没有污点该多好啊。
看看幼保院,如今变得多好。
要是村子里也能让她自由发挥,说不定整个村子都能致富了。
越想老村长就越心痛,脸色都变了。
看到老爹脸色都变了,张大伯慌了,连忙坐到老村长身边帮他拍拍背,“爹,您别急,小正就在我们面前,幼保院又不远,有机会的。”
老村长叹气,“雪中送炭才叫仁义,锦上添花能有多少情义?”
“我们当初已经尽力了,老徐家的事情,我们也管不了太多。”张大伯委屈,别看他爹是一村之长,他这个儿子从小也没得到过什么好处,反而麻烦一大堆。
老村长满脸苦闷,“哎,她要是我们家的孩子该多好啊。”
老村长当时是真的动过收养徐正清的心思。
可家里条件摆在那里,更何况他要是敢收留徐正清,第二天就有人敢把家里不要的孩子扔给他。
他不敢啊。
想到这里,老村长就觉得胸口一团气堵在那里,怎么都不舒服。
徐正清不知道老村长的谋划,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告诉老村长别折腾了,她是真心不想回去。
虽然在法律上已经脱离了徐家,但是血缘上她永远都是徐家人,至少她没有办法真正做到不管对方死活的地步。
也就是说,无论对方怎么作妖,她也不可能干净利落地给对方一箭,来个永绝后患。
所以,对于徐正清来说,脱离他们,远离他们,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徐正清是个怕麻烦的人,也是一个冷情的人。
对于在乎她的人,她会爱护,但觉不会勉强,为难自己。
对于不在乎她的人,她也是半点感情都不会给予,只会想着离远一点。
这也是她外公外婆教导的结果。
倒也不是两个老人故意的,只是两个老人都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对着徐正清撒谎。
担心万一哪天自己不小心去了,徐正清就不知道真相了,
到时候再让徐正清的父母跑来找麻烦,徐正清还傻乎乎地被他们糊弄。
而且,他们也不希望徐正清活在谎言里,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所以,小小年纪的徐正清就明白了很多不应该明白的事情。
比如,她不是父母爱情的结晶。
她的父母之间甚至根本没有爱情。
或者说,她是世俗的成果。
越是长大,这样的想法就越深刻,慢慢的,徐正清就变成现在这样的性格了。
她知道,外婆外公直到去世都对她无比的愧疚。
可是即便愧疚,在教育她品行这方面也不敢有半点疏忽。
小时候,她如果在品行方面有半点过错,都会被外公外婆好一顿收拾,或是罚写,或是罚站,最严重的时候还会挨一顿板子。
每当这个时候,外公外婆都会在教训完她之后躲起来偷偷哭一场。
有一次被徐正清偷看到之后,徐正清就再也没故意犯错了,所谓的青春叛逆期就这么悄然离去。
徐正清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不是外公外婆期望的样子,不过徐正清确信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都是很安详的,而她也是乐观的,这样也就够了。
对待现在的亲人,徐正清是真心想要离远一些,老死不相往来是最好。
但是她又不能断然拒绝村长爷爷的好意。
更何况她也知道了,无依无靠的孤女的确不是那么好过的,这是来幼保院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徐正清刻骨铭心的体会。
但是她也很享受幼保院无拘无束的生活,至少这样她能吃饱饭。
因此,她没有明确拒绝村长爷爷的好意,只想着拖着再说。
不过老村长要是想要提前把她接回去,那她就该想办法拒绝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徐正清知道老村长想法的基础上,现在的徐正清还在努力备考呢。
认真学习的日子过得特别快,感觉没过几天,徐正清就迎来了考试的日子。
这段时间徐正清过得特别好,不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少每天清静,休息得很好,伙食也非常好。
不需要她天天催促着买点好吃的,这段时间可以说肉食不断,后院的小公鸡都杀了几只。
都是按照徐正清的烧法烧制的。
就是一开始的那一只烧得有些过了,骨头都酥了。
徐正清知道,是烧过头了。
因为徐正清一开始用的是成年的大公鸡,肉质老。
大妹用的是小公鸡,肉嫩,烧起来需要的时间自然不一样。
不过后面就好了,可见大妹的手艺不错。
不管怎么说,徐正清这段时间过得十分舒适。
至少伙食上已经跟上辈子差得不多了。
因此,今天来考试的时候,徐正清的脸色非常好。
童生试需要的东西还是很简单的,因为时间短,就一天,中午府衙还负责午饭。
所以徐正清就带了笔墨砚,还有王大人给的推荐信。
考试的地点是县里的学府,相当于以前城市的高等学府,还是排名第一的那种。
虽然说是童生试,但来考试的人可是什么年纪段的都有。
不过徐正清的年纪是最小的,除了她以外,最小的也有13岁了,年纪大的,甚至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想来也是,童生试需要学的东西可不少,有数学有语文,还有书法。
就算三岁开始启蒙,也要五岁才能拿笔吧。
更何况还要考四书五经,加起来的书可不少了,有些天赋或者家学不足的人,还真有可能一辈子都考不上。
因此,所有人都一脸惊奇地看着徐正清。
徐正清看着实在太小了,还是这段时间吃得好,身高又往上窜了一些,但是看上去依旧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好吧,实际上徐正清也才六岁多,快七岁的样子。
反正,跟营养充足的孩子比起来,她看着就是显得格外小。
加上徐正清穿的虽然还好,但是看上去也不像是新的,加上头发还是黄黄的,还有些细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这让很多人搞不清徐正清的实际情况。
徐正清也没办法,身体还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更何况是头发。
面对他人诧异的目光,徐正清面不改色地排着队,装作没有看到转角躲着的大妹一行人。
本来大妹她们是打算来送徐正清考试的,这让徐正清想到了上辈子的高考。
徐正清觉得实在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加上她也知道自己去可能会受到一些异样的目光,徐正清不想让大妹她们遇到麻烦。
谁知道会不会有不满她的人,在她进去之后,为难幼保院的人。
徐正清不让,她们又担心,所以就在后面悄咪咪跟着。
只是她们跟人的技术太差,徐正清看她们没靠近也就没说什么。
轮到徐正清的时候,守门的文书诧异的看了徐正清一眼,又看了一下举荐信,随后又目光古怪地看了一眼徐正清,随后说道:“进去吧。”
徐正清装作没有注意到后面文书之间的交头接耳,径直走了进去。
随后发现里面有两个道,男左女右。
走进女生那边的道路,一开始就有一道小门,进去之后,有个一脸严肃,宛如教导主任的中年妇女坐在门口。
“把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
徐正清乖乖听话,随后把整个包都放了上去。
之后又来了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中年女人,把徐正清带进一个小房间,随后就是一顿搜身加翻找。
确定徐正清没问题之后才把人放出来,随后徐正清就看到了自己已经重新放好东西的小包。
于是徐正清连忙上前背起小包,这可是大妹熬夜给自己做的小挎包,款式自然是徐正清教的。
大妹好担心太简单了,让徐正清没面子,特意让二妹绣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几个字,好歹弄了一些意思在小包上。
虽然徐正清觉得没必要,但也十分珍惜她们的这份心意。
拿了包之后,又接过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甲班二排三座”。
徐正清估计,这就是她考试的座位。
果然,再往前走就是一大排的房间,徐正清顺着门牌,很快就找到了甲班,然后又找到了座位。
等坐下之后,前面的考官又上前检查了一下木牌,随后就不做声了。
坐在位置上,摆放好文具,看着身边一定不动的女学员,徐正清嘴角抽搐,跟上辈子的高考更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老前辈的恶趣味。
等时间到了之后,房间里也差不多坐满了,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一点距离的,反正想要看到别人的考卷,还想不被监考老师发现,徐正清是觉得自己没这个本事。
一个房间里有两个监考老师,一前一后,而且考场制度非常严肃,一旦有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情况,就会被逐出考场。
所以旁边的那些女学员再好奇徐正清也不敢乱转。
实际上不仅考生好奇,考官也好奇。
考试开始之后,徐正清就感受到了来自考官的偏爱,她已经有意无意地往自己这边转悠了三次了。
要知道,考场内可是有两个监考老师的,所以徐正清这边隔段时间就会有监考老师转悠。
徐正清是无所谓,她有一颗大心脏,再说了,更厉害的她都经历过。
知道什么是网络屏蔽器不,知道什么是监控器不。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徐正清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带害怕的!
因为这已经不是徐家自己的事了,而是整个村子的事!
现在村子里缺少有功名的人,他老了,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村里的夫子年纪也已经不小了。
科考无望,如今只能在族学任教,多年未出成果,夫子也自觉愧对村民。
最主要的是,村长这个职位!
换了外村人来做村长,不仅仅整个村子会被人瞧不起,还很有可能危害到本村利益。
像服徭役之类的事情,一个本村长大的村长,自然会比外村来的人上心。
到时候就关乎大家的身家性命了!
所以村长必须是本村人,这也是所有村子最重要的事情。
只要徐正清考上了童生,那么她就可以当村长,哪怕是挂名也行!
要是徐正清能够考到秀才,那夫子就能当村长,徐正清就能去接夫子的职位。
而且徐正清要是能被接回家族,那么徐正清的名声就回来了。
可以被家族接纳的人,品行肯定没问题,至于老徐家的名声,老村长才难的管呢。
徐正清被接回来了,她品行没问题,那么谁人品有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这是非常的罪人的事情。
要不是有很大的利益摆在面前,徐家老族长的确不太可能站出来。
最主要的是,徐正清被赶出过徐家家门了,即便被徐家宗族接回来了,徐正清日后的成就也是与徐家无关的。
不仅仅是老徐家,而是整个徐氏宗族。
但是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整个徐氏宗族都会被牵连。
所以说,这是完全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老村长相信,只要他们真心对待徐正清,那么徐正清就一定会善待村子里的人,她是个善恶分明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要是身上没有污点该多好啊。
看看幼保院,如今变得多好。
要是村子里也能让她自由发挥,说不定整个村子都能致富了。
越想老村长就越心痛,脸色都变了。
看到老爹脸色都变了,张大伯慌了,连忙坐到老村长身边帮他拍拍背,“爹,您别急,小正就在我们面前,幼保院又不远,有机会的。”
老村长叹气,“雪中送炭才叫仁义,锦上添花能有多少情义?”
“我们当初已经尽力了,老徐家的事情,我们也管不了太多。”张大伯委屈,别看他爹是一村之长,他这个儿子从小也没得到过什么好处,反而麻烦一大堆。
老村长满脸苦闷,“哎,她要是我们家的孩子该多好啊。”
老村长当时是真的动过收养徐正清的心思。
可家里条件摆在那里,更何况他要是敢收留徐正清,第二天就有人敢把家里不要的孩子扔给他。
他不敢啊。
想到这里,老村长就觉得胸口一团气堵在那里,怎么都不舒服。
徐正清不知道老村长的谋划,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告诉老村长别折腾了,她是真心不想回去。
虽然在法律上已经脱离了徐家,但是血缘上她永远都是徐家人,至少她没有办法真正做到不管对方死活的地步。
也就是说,无论对方怎么作妖,她也不可能干净利落地给对方一箭,来个永绝后患。
所以,对于徐正清来说,脱离他们,远离他们,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徐正清是个怕麻烦的人,也是一个冷情的人。
对于在乎她的人,她会爱护,但觉不会勉强,为难自己。
对于不在乎她的人,她也是半点感情都不会给予,只会想着离远一点。
这也是她外公外婆教导的结果。
倒也不是两个老人故意的,只是两个老人都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对着徐正清撒谎。
担心万一哪天自己不小心去了,徐正清就不知道真相了,
到时候再让徐正清的父母跑来找麻烦,徐正清还傻乎乎地被他们糊弄。
而且,他们也不希望徐正清活在谎言里,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所以,小小年纪的徐正清就明白了很多不应该明白的事情。
比如,她不是父母爱情的结晶。
她的父母之间甚至根本没有爱情。
或者说,她是世俗的成果。
越是长大,这样的想法就越深刻,慢慢的,徐正清就变成现在这样的性格了。
她知道,外婆外公直到去世都对她无比的愧疚。
可是即便愧疚,在教育她品行这方面也不敢有半点疏忽。
小时候,她如果在品行方面有半点过错,都会被外公外婆好一顿收拾,或是罚写,或是罚站,最严重的时候还会挨一顿板子。
每当这个时候,外公外婆都会在教训完她之后躲起来偷偷哭一场。
有一次被徐正清偷看到之后,徐正清就再也没故意犯错了,所谓的青春叛逆期就这么悄然离去。
徐正清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不是外公外婆期望的样子,不过徐正清确信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都是很安详的,而她也是乐观的,这样也就够了。
对待现在的亲人,徐正清是真心想要离远一些,老死不相往来是最好。
但是她又不能断然拒绝村长爷爷的好意。
更何况她也知道了,无依无靠的孤女的确不是那么好过的,这是来幼保院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徐正清刻骨铭心的体会。
但是她也很享受幼保院无拘无束的生活,至少这样她能吃饱饭。
因此,她没有明确拒绝村长爷爷的好意,只想着拖着再说。
不过老村长要是想要提前把她接回去,那她就该想办法拒绝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徐正清知道老村长想法的基础上,现在的徐正清还在努力备考呢。
认真学习的日子过得特别快,感觉没过几天,徐正清就迎来了考试的日子。
这段时间徐正清过得特别好,不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少每天清静,休息得很好,伙食也非常好。
不需要她天天催促着买点好吃的,这段时间可以说肉食不断,后院的小公鸡都杀了几只。
都是按照徐正清的烧法烧制的。
就是一开始的那一只烧得有些过了,骨头都酥了。
徐正清知道,是烧过头了。
因为徐正清一开始用的是成年的大公鸡,肉质老。
大妹用的是小公鸡,肉嫩,烧起来需要的时间自然不一样。
不过后面就好了,可见大妹的手艺不错。
不管怎么说,徐正清这段时间过得十分舒适。
至少伙食上已经跟上辈子差得不多了。
因此,今天来考试的时候,徐正清的脸色非常好。
童生试需要的东西还是很简单的,因为时间短,就一天,中午府衙还负责午饭。
所以徐正清就带了笔墨砚,还有王大人给的推荐信。
考试的地点是县里的学府,相当于以前城市的高等学府,还是排名第一的那种。
虽然说是童生试,但来考试的人可是什么年纪段的都有。
不过徐正清的年纪是最小的,除了她以外,最小的也有13岁了,年纪大的,甚至有白发苍苍的老人。
想来也是,童生试需要学的东西可不少,有数学有语文,还有书法。
就算三岁开始启蒙,也要五岁才能拿笔吧。
更何况还要考四书五经,加起来的书可不少了,有些天赋或者家学不足的人,还真有可能一辈子都考不上。
因此,所有人都一脸惊奇地看着徐正清。
徐正清看着实在太小了,还是这段时间吃得好,身高又往上窜了一些,但是看上去依旧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好吧,实际上徐正清也才六岁多,快七岁的样子。
反正,跟营养充足的孩子比起来,她看着就是显得格外小。
加上徐正清穿的虽然还好,但是看上去也不像是新的,加上头发还是黄黄的,还有些细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这让很多人搞不清徐正清的实际情况。
徐正清也没办法,身体还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更何况是头发。
面对他人诧异的目光,徐正清面不改色地排着队,装作没有看到转角躲着的大妹一行人。
本来大妹她们是打算来送徐正清考试的,这让徐正清想到了上辈子的高考。
徐正清觉得实在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加上她也知道自己去可能会受到一些异样的目光,徐正清不想让大妹她们遇到麻烦。
谁知道会不会有不满她的人,在她进去之后,为难幼保院的人。
徐正清不让,她们又担心,所以就在后面悄咪咪跟着。
只是她们跟人的技术太差,徐正清看她们没靠近也就没说什么。
轮到徐正清的时候,守门的文书诧异的看了徐正清一眼,又看了一下举荐信,随后又目光古怪地看了一眼徐正清,随后说道:“进去吧。”
徐正清装作没有注意到后面文书之间的交头接耳,径直走了进去。
随后发现里面有两个道,男左女右。
走进女生那边的道路,一开始就有一道小门,进去之后,有个一脸严肃,宛如教导主任的中年妇女坐在门口。
“把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
徐正清乖乖听话,随后把整个包都放了上去。
之后又来了一个稍微年轻一点的中年女人,把徐正清带进一个小房间,随后就是一顿搜身加翻找。
确定徐正清没问题之后才把人放出来,随后徐正清就看到了自己已经重新放好东西的小包。
于是徐正清连忙上前背起小包,这可是大妹熬夜给自己做的小挎包,款式自然是徐正清教的。
大妹好担心太简单了,让徐正清没面子,特意让二妹绣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几个字,好歹弄了一些意思在小包上。
虽然徐正清觉得没必要,但也十分珍惜她们的这份心意。
拿了包之后,又接过一个木牌,上面写着,“甲班二排三座”。
徐正清估计,这就是她考试的座位。
果然,再往前走就是一大排的房间,徐正清顺着门牌,很快就找到了甲班,然后又找到了座位。
等坐下之后,前面的考官又上前检查了一下木牌,随后就不做声了。
坐在位置上,摆放好文具,看着身边一定不动的女学员,徐正清嘴角抽搐,跟上辈子的高考更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老前辈的恶趣味。
等时间到了之后,房间里也差不多坐满了,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一点距离的,反正想要看到别人的考卷,还想不被监考老师发现,徐正清是觉得自己没这个本事。
一个房间里有两个监考老师,一前一后,而且考场制度非常严肃,一旦有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情况,就会被逐出考场。
所以旁边的那些女学员再好奇徐正清也不敢乱转。
实际上不仅考生好奇,考官也好奇。
考试开始之后,徐正清就感受到了来自考官的偏爱,她已经有意无意地往自己这边转悠了三次了。
要知道,考场内可是有两个监考老师的,所以徐正清这边隔段时间就会有监考老师转悠。
徐正清是无所谓,她有一颗大心脏,再说了,更厉害的她都经历过。
知道什么是网络屏蔽器不,知道什么是监控器不。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徐正清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带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