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 第717章 口舌之争
热门推荐:
法医重生,先生不要欺负我!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
可是她撩我啊
太好了,是变态邻居,我们没救了
年过五十被丈夫抛弃后,她转身嫁给云城首富
我乃捉鬼大师
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五个兽夫
快穿:你惹他干嘛,他恋爱脑来着!
夜幕如墨,沉沉压在皇城上,宫墙内,盏盏宫灯虽明,却难掩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不安。
今夜的宫宴却已如期而至,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那些昨夜中毒的官员,哪怕虚弱得连站稳都难,只要还能喘气,都被正熙帝召进了宫。
就连三处公主府也未能幸免,三公主与四公主虽只是略有不适,却也脸色苍白,强撑着前来。
唯有六公主运气不错,因觉得菜品不合她口味,那些菜肴都没动过。
白日的时候,京城街巷如煮沸的汤锅般喧闹。谣言裹挟着暗潮汹涌而起,当年册立太子时钦天监观测的星象,连同当年各地发生的异象,被人们翻出来反复议论。
“紫薇星周围,黑云蔽日,星芒晦暗不明!”
其旁异动,本预示着王朝根基或有不稳之兆,街头巷尾窃窃私语,都在猜测此次或许与太子又脱不了干系。
因着太子本人也出了事,这股消息隐隐抑制了住,可流言终究还是顺着宫墙缝隙,飘进了宫里。
各处都查到毒药痕迹,尽管有谣言传进,正熙帝倒是没降太子的罪。
太子便以为逃过了一劫,此刻他半倚在软垫上,装出虚弱模样,看着比他还严重的七王爷,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这些人还想算计他,不过是多年前玩剩的把戏,妄图动摇他的储君之位。
他们也不想想,今时不同往日,自己早已不是初登东宫时羽翼未丰的模样。
而太子妃则在一旁垂眸敛目,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她不是感觉不到大家都在针对东宫,太子那些藏在话里话外的埋怨,字字句句都刺向她娘家没能耐,可她能做什么呢?
整个殿里,每个人都各怀心思,实则暗潮涌动,谁都知道,今夜注定不会太平 。
五王爷斜倚在鎏金蟠龙柱旁,望着殿内众人各怀心思的模样,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眼底尽是不屑。
忽而他偏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角落。
十王爷正端着茶盏,和王妃二人夫妻和睦,一派与世无争的模样。
而十一皇子稚气未脱的脸上还带着几分天真,却不知这懵懂表象下藏着多少心思。
五王爷眸中闪过一丝狠厉,在他看来,如今诸多兄弟中,最具威胁的当属这个看似单纯的十一弟,不过......还不是时候,最主要的还是太子!
看着众人那副虚弱模样,赵皇后便吩咐,今日宫宴,酒水都便免了,多上些养胃滋补的汤羹药膳。让所有宫人都仔细着,若有半点差池,严惩不贷!
宫宴众人纷纷到场,官员命妇们身着华服,面上带着得体的笑意,心底却都翻涌着同一道暗流,那便是今夜会发生什么?
街头巷尾关于太子的流言已然甚嚣尘上,可陛下却始终未发一言。
温家众人候在侧殿时,连呼吸都透着紧绷,很是担心温以缇的安危,待看见站在赵皇后身边的她时,不禁松了口气。
常芙垂着眉眼,猫着腰悄无声息地混入温家眷属的队伍,停在温老爷跟前,她敛衽行礼时广袖轻垂,压低声音道:“温家爷爷,姐姐让我捎句话,让诸位莫要忧心,只是今夜恐生变故,还请务必照看好家里人,莫要分散走动。”
说着她抬眸瞥向殿内方位,“温家席位安排在内侧,有禁军看守,也好有个照应。”
温老爷望着眉眼间依稀可辨的幼时轮廓的常芙,下意识抬手要抚她发顶,指尖悬在半空才惊觉对方已成为个大姑娘了,转而重重拍了拍她肩膀:“好孩子,缇儿有你帮衬,我这颗心也能踏实些。宫中人多眼杂,你自己也千万当心。”
常芙仰起脸,眸光被烛火映得发亮,温老爷还这么担心自己,心里涌起一股暖意,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执拗点头:“温家爷爷放心,我定护好姐姐周全!”
而不只是温家人,东平伯爵府白家、崔家,连同与温家沾亲带故的彭家等亲眷,温以缇都悄然调至连廊下的席位。
此处毗邻禁军驻守,一旦有变,便是离庇护最近的所在。
各家也都发现了其中的微妙,因此纷纷庆幸,好在他们宫里也算是有人罩着,温以缇这手安排,倒比那些爷们儿还周全。
温以缇垂眸掠过众人神色,忽而瞥见对面的温以柔。两人目光相撞时,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早在入宫前,温以缇便快马加鞭给大姐姐、大姐夫递消息。
白洮担任兵马司指挥使,今夜他若是运作得力,想必也能获得不少的功劳。
宫宴若生变故,京中宵小定会趁机作乱。
丝竹声骤然响起,十六名舞姬踏着《霓裳羽衣》的节拍鱼贯而入,水袖翻飞出漫天云锦。
正熙帝斜倚在九龙沉香榻上,望着席间推杯换盏的群臣,神色依旧,甚至还时不时的同几位官员们说说笑笑。
今夜的酒水都已更换,群臣们的也皆换成了清润果酒。对尚未痊愈的官员们来说,倒也不伤脾胃,因此,他们心中暗暗感谢着赵皇后。
他们白着脸,拿着手微微发颤,却仍要堆起笑容回应圣意。
乐声婉转间,温以缇的目光不经意扫过老位置的赵锦年。
两人隔着半殿烛火对视,赵锦年微微颔首,今夜无论发生何事,虽说赵锦年如今没有兵权在,但只要他护住赵皇后和正熙帝,一切就不会乱。
随着羯鼓骤响,一曲《秦王破阵乐》轰然奏响。
十二名乐工击缶而歌,金钲与玉磬交织出铿锵之音。
殿内众人或抚掌应和,或低眉沉思,唯有正熙帝仰首饮尽杯中酒,烛火在他眼角刻下深深阴影,让人看不清喜怒。
舞袖翻卷,乐声震天,整个殿内恍若被一层虚幻的华美包裹。
宫宴行至过半,太子望着觥筹交错的众人,见依旧无事发生,便消去了胆怯,再次心生得意之心,先前紧绷的脊背逐渐放松。
他望着不远处面色惨白、连呼吸都微弱的七王爷,眼底闪过一抹轻蔑,端起盛满果酒的琉璃盏,缓步踱了过去。
“七弟身子不适,还是少用些酒为好,哪怕是那些女人们喝的酒。”太子居高临下地睨着七王爷,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免得又出什么事,都怪在孤的头上…就像那个蠢女人一样。”
七王爷原本苍白如纸的脸骤然泛起病态的红晕,指节因用力攥着桌沿而泛白,青筋在薄皮下突突跳动。
他仰头望着面前的太子,忽然低笑出声,笑声里带着几分苍凉:“太子这是何意?”
七王妃慌慌张张上前搀扶,美目圆睁,毫不掩饰地瞪着太子,眼中满是敌意。
太子见状,发出一声嗤笑,袍袖随意一甩:“怎么,孤说错了?那般不守贞洁、污了皇家名节的女人,连父皇都已厌弃,七弟还是趁早明哲保身为好。”
他故意拉长语调,“不然,看看顾家是帮谁,到时候你这王位都不一定坐的稳了。”
十王爷原本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玉扳指,闻言猛地抬头。
他望着太子泛红的脸颊、眼底不正常的狂热,心中警铃大作。
太子虽平素骄纵,却也不至于在满朝文武面前说出如此失智之言!
他不动声色地瞥向太子握杯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颤,再结合那反常的亢奋神态,心中顿时了然。
七王爷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苍白的指尖染上一抹血痕,却仍强撑着挺直脊背:“本王的母妃遭遭歹人谋害,至于这歹人是谁,还未查清,太子言之凿凿,难道你同这小人有什么关联?亦或是知晓些什么?”
不等太子反驳,七王爷又冷笑一声,声音虽虚弱却字字如刀:“臣弟的母妃出身侯爵府嫡女,总好过某些人,生母不过是卑贱的奴婢,就算认了已故的淑妃为母,骨子里的腌臜也洗不干净。”
他刻意拖长尾音,“更何况,连自己生母都能抛却的人,又谈何品性?”
“你!”太子的脸涨得发紫,脖颈青筋暴起,就在这时,一道慵懒的声音从旁传来。
“七弟说得有理。”五王爷慢悠悠地踱步而来,眼中闪烁着看戏的兴味,“太子一向贤明,最是厌恶这等忘恩负义之徒。”
五王爷斜睨着太子涨紫的脸,眼尾勾起一抹讥诮:“哪怕插上了鸡毛,也始终变不了凤凰,更别说成龙了,太子你说对吧?”
十一皇子眨着湿漉漉的杏眼,摇摇晃晃挤到五王爷身侧,鬓边垂落的玉坠随着动作轻晃:“五哥,你方才说什么鸡呀凤凰的?”
他歪头打量着面色铁青的太子,忽然拍手笑出声来,清脆的少年音色,在殿内格外刺耳,“啊!我懂了!太子今日这身织金蟒袍配朱红玉带,可不就像只总爱抖着尾巴、扯着嗓子打鸣的大公鸡?”
说罢还煞有介事地点点头,粉雕玉琢的脸上尽是天真无邪的笑意,可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几位王爷好歹平日表面上还能装装样子,如今倒是装都不装了,彻底同太子撕破脸皮。
太子见状咬了咬牙、他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地步。
“够了!”太子突然暴喝,他踉跄着后退半步,他皱了皱眉,后知后觉地晃了晃有些发晕的头。
不知为何,往日里对这些含沙射影的讥讽,他早练就了刀枪不入的脸皮。
可今夜好像是烛火晃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七王爷暗指星象的冷笑、五王爷轻蔑、十一皇子童言无忌的嘲弄,竟如附骨之疽般钻进耳膜。
那些话化作无数细小的银针,顺着血脉往心口钻,搅得他喉头发腥。
让他更加奇怪的是,这二人平日里在他面前也算是装的不错,怎么今日这般有底气了。还有,他方才说那些话不过是心里想着,怎么不知不觉就说出去了?
喉间火烧般干渴,太子一饮而尽手中的酒,却浇不灭胸腔里翻涌的躁意。
五王爷见状抚掌大笑,“太子莫急,您再不济也是储君。只是不知这储君之位,还能做到几时?”
“住口!孤再不济,也轮不到你这草包指手画脚!记住,见了孤,你永远得行礼!”太子厉声道。
七王爷眼中映着流转的烛火:“紫薇星周围黑云蔽日,星芒暗晦不明...”他咳得蜷起身子,“可见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这句话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刺入太子最隐秘的忌讳。
太子握着琉璃盏的手剧烈颤抖,指节泛出青白,眼底翻涌着骇人的戾气。
“住口!”琉璃盏裹挟着劲风破空而出,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狠狠砸向七王爷。
鎏金盏口擦着他耳畔飞过,重重撞在蟠龙柱上,迸溅的碎片划伤他的脸颊,血珠顺着苍白的下颌滚落。
七王爷却不闪不避,仰头露出带血的笑,眼神里满是挑衅:“太子这是做贼心虚?”
没等太子开口,七王妃突然发出一声凄厉尖叫。
那声音尖锐如裂帛,直刺得太子太阳穴突突跳动,他下意识捂住耳朵踉跄后退,金丝绣线的袍角扫翻了案上的青瓷香炉。
殿内众人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正在演奏的乐师们呆立当场,琴弦上的余韵戛然而止。
“七哥!七哥你怎么样?”十一皇子跌跌撞撞扑到七王爷身侧,绣着金线云纹的衣袖沾满血迹。
他仰起带着泪痕的小脸,杏眼里蓄满控诉:“六哥,七哥病体未愈,你怎能下此狠手?”少年的嗓音带着哭腔,在空旷的殿内激起阵阵回响。
七王妃抓着七王爷染血的衣襟,指甲深深掐进绸缎,美目含泪,哀戚中带着几分控诉:“太子殿下!王爷与您可是手足,就算言语失当,道个歉便是!您身为储君,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她突然剧烈抽噎,将七王爷半垂的身子搂进怀中,“看看他这满身血污,分明是要置人于死地啊!您这般行事,叫旁人如何信服太子仁德?”
百官的目光如潮水般涌来,太子只觉后颈发凉。
七王爷苍白的脸上血迹蜿蜒,碎瓷划破的伤口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本就病弱的模样此刻更显凄惨。
他张了张口,喉间却像被一团浸了毒的棉絮堵住,辩解的话语卡在舌尖发不出声。
就在这窒息般的寂静中,一道沉雷般的怒喝突然炸响:\"放肆!\"
今夜的宫宴却已如期而至,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那些昨夜中毒的官员,哪怕虚弱得连站稳都难,只要还能喘气,都被正熙帝召进了宫。
就连三处公主府也未能幸免,三公主与四公主虽只是略有不适,却也脸色苍白,强撑着前来。
唯有六公主运气不错,因觉得菜品不合她口味,那些菜肴都没动过。
白日的时候,京城街巷如煮沸的汤锅般喧闹。谣言裹挟着暗潮汹涌而起,当年册立太子时钦天监观测的星象,连同当年各地发生的异象,被人们翻出来反复议论。
“紫薇星周围,黑云蔽日,星芒晦暗不明!”
其旁异动,本预示着王朝根基或有不稳之兆,街头巷尾窃窃私语,都在猜测此次或许与太子又脱不了干系。
因着太子本人也出了事,这股消息隐隐抑制了住,可流言终究还是顺着宫墙缝隙,飘进了宫里。
各处都查到毒药痕迹,尽管有谣言传进,正熙帝倒是没降太子的罪。
太子便以为逃过了一劫,此刻他半倚在软垫上,装出虚弱模样,看着比他还严重的七王爷,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这些人还想算计他,不过是多年前玩剩的把戏,妄图动摇他的储君之位。
他们也不想想,今时不同往日,自己早已不是初登东宫时羽翼未丰的模样。
而太子妃则在一旁垂眸敛目,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她不是感觉不到大家都在针对东宫,太子那些藏在话里话外的埋怨,字字句句都刺向她娘家没能耐,可她能做什么呢?
整个殿里,每个人都各怀心思,实则暗潮涌动,谁都知道,今夜注定不会太平 。
五王爷斜倚在鎏金蟠龙柱旁,望着殿内众人各怀心思的模样,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眼底尽是不屑。
忽而他偏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角落。
十王爷正端着茶盏,和王妃二人夫妻和睦,一派与世无争的模样。
而十一皇子稚气未脱的脸上还带着几分天真,却不知这懵懂表象下藏着多少心思。
五王爷眸中闪过一丝狠厉,在他看来,如今诸多兄弟中,最具威胁的当属这个看似单纯的十一弟,不过......还不是时候,最主要的还是太子!
看着众人那副虚弱模样,赵皇后便吩咐,今日宫宴,酒水都便免了,多上些养胃滋补的汤羹药膳。让所有宫人都仔细着,若有半点差池,严惩不贷!
宫宴众人纷纷到场,官员命妇们身着华服,面上带着得体的笑意,心底却都翻涌着同一道暗流,那便是今夜会发生什么?
街头巷尾关于太子的流言已然甚嚣尘上,可陛下却始终未发一言。
温家众人候在侧殿时,连呼吸都透着紧绷,很是担心温以缇的安危,待看见站在赵皇后身边的她时,不禁松了口气。
常芙垂着眉眼,猫着腰悄无声息地混入温家眷属的队伍,停在温老爷跟前,她敛衽行礼时广袖轻垂,压低声音道:“温家爷爷,姐姐让我捎句话,让诸位莫要忧心,只是今夜恐生变故,还请务必照看好家里人,莫要分散走动。”
说着她抬眸瞥向殿内方位,“温家席位安排在内侧,有禁军看守,也好有个照应。”
温老爷望着眉眼间依稀可辨的幼时轮廓的常芙,下意识抬手要抚她发顶,指尖悬在半空才惊觉对方已成为个大姑娘了,转而重重拍了拍她肩膀:“好孩子,缇儿有你帮衬,我这颗心也能踏实些。宫中人多眼杂,你自己也千万当心。”
常芙仰起脸,眸光被烛火映得发亮,温老爷还这么担心自己,心里涌起一股暖意,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执拗点头:“温家爷爷放心,我定护好姐姐周全!”
而不只是温家人,东平伯爵府白家、崔家,连同与温家沾亲带故的彭家等亲眷,温以缇都悄然调至连廊下的席位。
此处毗邻禁军驻守,一旦有变,便是离庇护最近的所在。
各家也都发现了其中的微妙,因此纷纷庆幸,好在他们宫里也算是有人罩着,温以缇这手安排,倒比那些爷们儿还周全。
温以缇垂眸掠过众人神色,忽而瞥见对面的温以柔。两人目光相撞时,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早在入宫前,温以缇便快马加鞭给大姐姐、大姐夫递消息。
白洮担任兵马司指挥使,今夜他若是运作得力,想必也能获得不少的功劳。
宫宴若生变故,京中宵小定会趁机作乱。
丝竹声骤然响起,十六名舞姬踏着《霓裳羽衣》的节拍鱼贯而入,水袖翻飞出漫天云锦。
正熙帝斜倚在九龙沉香榻上,望着席间推杯换盏的群臣,神色依旧,甚至还时不时的同几位官员们说说笑笑。
今夜的酒水都已更换,群臣们的也皆换成了清润果酒。对尚未痊愈的官员们来说,倒也不伤脾胃,因此,他们心中暗暗感谢着赵皇后。
他们白着脸,拿着手微微发颤,却仍要堆起笑容回应圣意。
乐声婉转间,温以缇的目光不经意扫过老位置的赵锦年。
两人隔着半殿烛火对视,赵锦年微微颔首,今夜无论发生何事,虽说赵锦年如今没有兵权在,但只要他护住赵皇后和正熙帝,一切就不会乱。
随着羯鼓骤响,一曲《秦王破阵乐》轰然奏响。
十二名乐工击缶而歌,金钲与玉磬交织出铿锵之音。
殿内众人或抚掌应和,或低眉沉思,唯有正熙帝仰首饮尽杯中酒,烛火在他眼角刻下深深阴影,让人看不清喜怒。
舞袖翻卷,乐声震天,整个殿内恍若被一层虚幻的华美包裹。
宫宴行至过半,太子望着觥筹交错的众人,见依旧无事发生,便消去了胆怯,再次心生得意之心,先前紧绷的脊背逐渐放松。
他望着不远处面色惨白、连呼吸都微弱的七王爷,眼底闪过一抹轻蔑,端起盛满果酒的琉璃盏,缓步踱了过去。
“七弟身子不适,还是少用些酒为好,哪怕是那些女人们喝的酒。”太子居高临下地睨着七王爷,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免得又出什么事,都怪在孤的头上…就像那个蠢女人一样。”
七王爷原本苍白如纸的脸骤然泛起病态的红晕,指节因用力攥着桌沿而泛白,青筋在薄皮下突突跳动。
他仰头望着面前的太子,忽然低笑出声,笑声里带着几分苍凉:“太子这是何意?”
七王妃慌慌张张上前搀扶,美目圆睁,毫不掩饰地瞪着太子,眼中满是敌意。
太子见状,发出一声嗤笑,袍袖随意一甩:“怎么,孤说错了?那般不守贞洁、污了皇家名节的女人,连父皇都已厌弃,七弟还是趁早明哲保身为好。”
他故意拉长语调,“不然,看看顾家是帮谁,到时候你这王位都不一定坐的稳了。”
十王爷原本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玉扳指,闻言猛地抬头。
他望着太子泛红的脸颊、眼底不正常的狂热,心中警铃大作。
太子虽平素骄纵,却也不至于在满朝文武面前说出如此失智之言!
他不动声色地瞥向太子握杯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颤,再结合那反常的亢奋神态,心中顿时了然。
七王爷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苍白的指尖染上一抹血痕,却仍强撑着挺直脊背:“本王的母妃遭遭歹人谋害,至于这歹人是谁,还未查清,太子言之凿凿,难道你同这小人有什么关联?亦或是知晓些什么?”
不等太子反驳,七王爷又冷笑一声,声音虽虚弱却字字如刀:“臣弟的母妃出身侯爵府嫡女,总好过某些人,生母不过是卑贱的奴婢,就算认了已故的淑妃为母,骨子里的腌臜也洗不干净。”
他刻意拖长尾音,“更何况,连自己生母都能抛却的人,又谈何品性?”
“你!”太子的脸涨得发紫,脖颈青筋暴起,就在这时,一道慵懒的声音从旁传来。
“七弟说得有理。”五王爷慢悠悠地踱步而来,眼中闪烁着看戏的兴味,“太子一向贤明,最是厌恶这等忘恩负义之徒。”
五王爷斜睨着太子涨紫的脸,眼尾勾起一抹讥诮:“哪怕插上了鸡毛,也始终变不了凤凰,更别说成龙了,太子你说对吧?”
十一皇子眨着湿漉漉的杏眼,摇摇晃晃挤到五王爷身侧,鬓边垂落的玉坠随着动作轻晃:“五哥,你方才说什么鸡呀凤凰的?”
他歪头打量着面色铁青的太子,忽然拍手笑出声来,清脆的少年音色,在殿内格外刺耳,“啊!我懂了!太子今日这身织金蟒袍配朱红玉带,可不就像只总爱抖着尾巴、扯着嗓子打鸣的大公鸡?”
说罢还煞有介事地点点头,粉雕玉琢的脸上尽是天真无邪的笑意,可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几位王爷好歹平日表面上还能装装样子,如今倒是装都不装了,彻底同太子撕破脸皮。
太子见状咬了咬牙、他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地步。
“够了!”太子突然暴喝,他踉跄着后退半步,他皱了皱眉,后知后觉地晃了晃有些发晕的头。
不知为何,往日里对这些含沙射影的讥讽,他早练就了刀枪不入的脸皮。
可今夜好像是烛火晃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七王爷暗指星象的冷笑、五王爷轻蔑、十一皇子童言无忌的嘲弄,竟如附骨之疽般钻进耳膜。
那些话化作无数细小的银针,顺着血脉往心口钻,搅得他喉头发腥。
让他更加奇怪的是,这二人平日里在他面前也算是装的不错,怎么今日这般有底气了。还有,他方才说那些话不过是心里想着,怎么不知不觉就说出去了?
喉间火烧般干渴,太子一饮而尽手中的酒,却浇不灭胸腔里翻涌的躁意。
五王爷见状抚掌大笑,“太子莫急,您再不济也是储君。只是不知这储君之位,还能做到几时?”
“住口!孤再不济,也轮不到你这草包指手画脚!记住,见了孤,你永远得行礼!”太子厉声道。
七王爷眼中映着流转的烛火:“紫薇星周围黑云蔽日,星芒暗晦不明...”他咳得蜷起身子,“可见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这句话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刺入太子最隐秘的忌讳。
太子握着琉璃盏的手剧烈颤抖,指节泛出青白,眼底翻涌着骇人的戾气。
“住口!”琉璃盏裹挟着劲风破空而出,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狠狠砸向七王爷。
鎏金盏口擦着他耳畔飞过,重重撞在蟠龙柱上,迸溅的碎片划伤他的脸颊,血珠顺着苍白的下颌滚落。
七王爷却不闪不避,仰头露出带血的笑,眼神里满是挑衅:“太子这是做贼心虚?”
没等太子开口,七王妃突然发出一声凄厉尖叫。
那声音尖锐如裂帛,直刺得太子太阳穴突突跳动,他下意识捂住耳朵踉跄后退,金丝绣线的袍角扫翻了案上的青瓷香炉。
殿内众人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正在演奏的乐师们呆立当场,琴弦上的余韵戛然而止。
“七哥!七哥你怎么样?”十一皇子跌跌撞撞扑到七王爷身侧,绣着金线云纹的衣袖沾满血迹。
他仰起带着泪痕的小脸,杏眼里蓄满控诉:“六哥,七哥病体未愈,你怎能下此狠手?”少年的嗓音带着哭腔,在空旷的殿内激起阵阵回响。
七王妃抓着七王爷染血的衣襟,指甲深深掐进绸缎,美目含泪,哀戚中带着几分控诉:“太子殿下!王爷与您可是手足,就算言语失当,道个歉便是!您身为储君,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她突然剧烈抽噎,将七王爷半垂的身子搂进怀中,“看看他这满身血污,分明是要置人于死地啊!您这般行事,叫旁人如何信服太子仁德?”
百官的目光如潮水般涌来,太子只觉后颈发凉。
七王爷苍白的脸上血迹蜿蜒,碎瓷划破的伤口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本就病弱的模样此刻更显凄惨。
他张了张口,喉间却像被一团浸了毒的棉絮堵住,辩解的话语卡在舌尖发不出声。
就在这窒息般的寂静中,一道沉雷般的怒喝突然炸响:\"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