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 第729章 河伯之誓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第729章 河伯之誓

    就见重耳从狐偃和狐毛的手中郑重地接过那两块温润光洁的玉璧,感受着它们所承载的深厚情意。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去,用尽全身力气将玉璧奋力抛向滔滔不绝的黄河之中。

    玉璧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而后“扑通”一声没入滚滚河水,溅起一片晶莹的水花。重耳回过头来,面对着众人,神情庄重而肃穆地高声说道:

    “诸位,今日重耳在此将舅舅们赠予我的珍贵玉璧投入这黄河之中,并敬献给河神河伯。愿河伯能为我做个见证!

    我重耳在此立下誓言,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够重返晋国,登上国君之位,但却忘却了舅舅以及在座各位的辅佐之功;如果不能与你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地治理好我们的国家;如果无法赐予你们荣华富贵,让你们安享尊荣。

    那么,就请上天惩罚我吧!就让我的国家被尔等异姓所瓜分,即便我身死之后入殓安息之时,灵魂也不得安宁!”。

    (晋文公立下的誓言,最后还是失言了,他并没有说到做到,他死后也应了他的誓言,他死后诈尸,被九卿架空公室,最后三家分晋,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重耳告诉壶叔,把刚才扔掉的所有旧物 ,全部捡回来,今天回晋国,谁都不能少。

    于是大家转悲为喜,纷纷高兴上船,正式开始东渡黄河,但是有一人最后没有上船跟着重耳回国,而是让随从捎了一封信给重耳。

    重耳等人过了黄河,侍者这才将那封书信递给重耳,重耳疑惑的打开信,原来此人正是介子推,只见上面写着。

    致国君书

    国君钧鉴:

    听闻国君与狐偃于船上立下盟誓,臣心中五味杂陈,实有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国君此番得以归国,实乃上天庇佑,众望所归。这一路艰辛,国君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其坚韧之志,令臣深感敬佩。可如今,子犯竟将归国之功,妄图独占己身,实在令人心寒。

    国君明鉴,这归国之路,艰难险阻,皆赖公子之贤德,感召众人,亦赖上天垂怜。

    子犯此举,将天意之功,归为己谋,如此贪图富贵,蝇营狗苟,臣实羞于与之为伍。

    臣本一介草民,承蒙公子不弃,追随左右,历经风雨。今见朝堂风气如此,臣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加之老母年迈,为人子者未曾堂前尽孝,实属不孝,臣愿远离这喧嚣朝堂,愿带着老母寻一清静之地,隐姓埋名,了此余生。

    虽将离去,但臣对公子的忠心,日月可鉴。愿公子归国之后,修明政治,广施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重振晋国雄风,万不可以私情小义误国之大义。

    臣虽身远,亦会默默为国君祈福。望国君珍重,勿念臣。

    介子推敬上

    重耳看到介子推之信,心中五味杂陈,心中暗自说道。

    “介子推为人清廉,高洁,正直无私,真乃清流大贤之人,等我回国后,定要寻他回来,任职大理寺卿士,主管晋国律法,定能够胜任此职”。

    重耳此时最重要的是赶紧回去继位,也就无暇顾及介子推,上岸后,立即带领着秦军一路东进,朝着曲沃进发。

    第一站就来到了晋国令狐。也就是魏犨的老家附近,而此时的令狐的守城官是邓惛。

    魏犨立即上前大声喊到:“邓惛,我是魏犨,姬圉昏庸无道,今公子重耳回国,继承大统,你是晋国卿士,理应为了晋国未来,立即开城迎接重耳。

    邓惛道:“姬圉乃是晋国国君,尔等才是反贼,魏犨,你还不速速投降,免得连累家人”。

    邓惛根本不把魏犨放在眼里,于是立即亲自派兵登城守卫,魏犨大怒,于是率领秦军包围了令狐城。

    三通鼓响之后,魏犨和颠颉一马当先,开始亲自带人攻城,颠颉比较瘦小,但是善于射箭。

    于是颠颉在下面用弓箭射击 给魏犨做掩护,魏犨奋勇当先登上城楼,大破令狐城,邓惛一看令狐城被攻破,就想逃命 被魏犨一剑斩杀。

    随后重耳带着大军继续朝着曲沃和绛城进军,而曲沃和桑泉、臼衰等城,这些都是原先太子申生的封地。

    因为先前晋惠公侮辱贾华,所以现在太子申生的支持者,转而支持重耳,见到重耳来了,闻讯开城而降。

    重耳带着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成功拿下魏地,韩塬,曲沃三个重镇,距离进攻绛城一步之遥。

    此时晋怀公正在宫殿之中正襟危坐,处理着政务。忽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奔入殿内,单膝跪地,神色慌张地禀报:“启禀主公,前方传来紧急军情!”

    晋怀公听闻心头一紧,连忙问道:“何事如此匆忙?快快道来!”那名士兵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回主公,据探子回报,您的老叔重耳如今率领着秦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曲沃、魏城以及韩塬皆已望风而降,纷纷向其投诚归顺!

    重耳大军已经快要抵达卢柳,距离都城绛城仅一步之遥。”听到这个消息,晋怀公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惊慌失措的晋怀公深知事态严重,刻不容缓。他立刻站起身来,大声传令下去,召集国内所有的兵士和战车,然后传吕甥和郤芮进宫商议。

    一时间,整个都城陷入一片紧张忙碌的气氛之中。经过一番紧急调动和部署,晋怀公立即任命吕甥担任中军主帅,郤芮则出任副将一职,率领大军前去卢柳抵抗重耳进攻。

    吕甥和郤芮二人领命之后,迅速集结兵力,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庐柳,准备在此抵御重耳和秦军的猛烈进攻。

    当吕甥和郤芮带领着大批兵马抵达卢柳时,他们远远地望见了重耳的部队。

    只见那队伍不仅有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秦军,更令他们震惊的是,其中竟然还夹杂着为数不少的晋国军队。

    望着眼前这数量庞大且气势汹汹的敌军,吕甥和郤芮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他俩此前曾在韩塬与秦国大军有过一场激战,对于秦军的威猛善战可谓心知肚明。

    此刻再次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问题是还有很多晋国人投靠了重耳,局势对晋怀公极度不利。

    吕甥和郤芮心中也对晋怀公不满,虽然晋怀公重用他们,但是晋怀公和他父亲晋惠公一样不靠谱,做事情更加恣意妄为。

    要是当初他能够听从建议,不要乱杀大臣,安抚晋国卿士,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还没开打就已经投降一半。

    吕甥和郤芮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怯意。因此,尽管手中握有重兵,但吕甥和郤芮却丝毫不敢贸然出击,只得下令全军安营扎寨,构筑防线,采取守势与对方对峙起来,以观其变。

    欢迎阅读下一章,郇城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