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第776章 先轸再献诡计
成得臣的谋士宛春提出,以解除宋国之围的代价,换取卫国和曹国复国,这样晋文公不管是拒绝还是应允,楚国都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成得臣大喜,于是决定派宛春为自己特使,前去晋军大营和晋文公谈判。
一方面派人前去睢阳城,告诉宋成公,楚国并非针对宋国,只要宋国归还曹卫土地,施压晋文公接受恢复曹卫两国,楚国即可退兵撤回对宋国的围困,即日起暂时休战,等待晋文公是否同意该方案。
成得臣不断攻打睢阳城,楚国和宋国交战已经超过九个月,宋国早就扛不住了,宋成公于是立即派司马子鱼前去找晋文公商议此事。
而宛春奉成得臣之命,立即带着随从前往晋国大营前去觐见晋文公,见到晋文公后,宛春道。
“微臣楚国大夫宛春,参见晋侯,我奉楚国令尹成得臣之命,特向君侯致敬。
楚国盟约卫国和曹国,就像贵国的盟友宋国一样,如今楚国迫不得已围攻宋国,皆是因为晋侯无端攻打曹卫。
我们令尹以仁慈为善,本着天下苍生计,不愿意和晋国交兵,晋楚交兵,只怕到时候血流成河,百姓遭殃。
倘若晋侯能够恢复卫、曹两国国君之位,请宋国归还侵占曹卫的土地,我们楚国愿意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彼此楚晋和好,避免战端,使得百姓生灵免遭涂炭,天下人无不感念晋侯之仁慈。”
宛春话还没说完,狐偃在一旁大怒骂道:“还你个竖子子玉,甚是傲慢无礼!
你一个楚国臣子,有什么资格和我们国君盟约。
你拿一个还没攻打灭亡的宋国之围,却要换去我们恢复两个已经灭亡的国家,以一换二,天下竟然有如此便宜好事?我看你是假酒喝多了吧!”
先轸听闻赶紧一扥狐偃衣袖,示意他闭嘴,然后先轸替晋文公道:“我家主公说了,曹国和卫国国君虽然昏庸无道,但是上不至于灭国。并没有要灭亡他们的想法。
我们国君代周天子讨伐无道,倘若卫成公和曹共公能够知错就改,恪守礼法尊王。
我们君侯上报周天子之后,就准备恢复他们的国君之位。烦请特使先到后营休息,让我们君臣商量一下具体双方盟约细则,然后再给您明确答复。”
于是晋文公让栾枝安排宛春去后营休息,大家商讨如何应对。
狐偃质问先轸道:“子栽,你刚才不让我说话,答应了宛春的请求,这样一来,我们晋国等于劳师远征,徒而无功”。
先轸道:“子犯兄,这宛春的话,表面上看是给咱们国君下了一个套,咱们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狐偃眉头一皱,疑惑道:“你这话跟没说一样,什么意思?”
先轸道:“宛春这次来请求会盟,其实是子玉的耍的奸计,他想不动一兵一卒,达成楚晋会盟,功劳却都是他成得臣一人的,而把过失推到晋国身上。
你看,如果按照国舅所言,拒绝了成得臣这个建议,曹国,宋国,卫国都想要结束战事,而我们拒绝成得臣的提议,就等于晋国拒绝和平协议,就会使得宋国,曹国,卫国三国人的怨恨。
但是,如果接受成得臣的这个一换二的建议,恢复三个国家国君的权利,这和平协议的功劳都是他楚国成得臣的。
我有一计,咱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私下答应曹、卫两国复国,离间他们和楚国的关系,立即扣押成得臣的特使宛春,进一步激怒成得臣。
成得臣此人性情刚烈急躁,狂妄自大,又与楚成王争权,他一定会暴怒,带兵前来寻求与我们交战,那样宋国的包围也就不救自解了,而宋国,曹国,卫国复国都会感激是晋国的恩德。
而不是让成得臣自己与宋国讲和,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宋国这个盟友。”
此时公子子鱼也来到晋国大营 求见晋文公,要求赶紧出兵保护睢阳,宋国已经扛不住了。
晋文公安慰公子子鱼,告诉他,在等时日,晋国正在谋划。
随后晋文公称赞先轸道:“子载不愧是中军主帅,此计甚妙,既拒绝了和平协议,又能够得到宋 卫,曹三国的拥护!
只是……咱们从前受过楚王的恩惠,现在又扣押他的使者,恐怕天下人会说我忘恩负义。”
下军将栾枝道:“主公,楚国以大欺小,吞并小国,僭越称王,凌辱周天子,这才是中原各国的奇耻大辱。
主公如果不想尊王攘夷,争夺天下霸主那就算了,如果要当霸主,纵容楚国这就是你的耻辱,难道还要念念不忘楚国这小恩小惠吗?”
再说了,这特使也不是楚成王的,他只不过是楚国臣子成得臣的手下,就算是杀了宛春,也不算对楚成王忘恩负义。
晋文公听闻心中大悦,终于消除了道义上的愧疚感,笑道:“谥贞,不愧是我晋国名士,此番道理寡人竟然不知,如今谥贞一番谏言,寡人才知道国之大义高于一己私利!”
于是晋文公下令,让栾枝把宛春扣押后送到五鹿,交给五鹿守将郤步扬好好看管。
晋文公把其他楚国随从,全都赶了回去,告诉他们传话给令尹成得臣。
“楚国使者宛春,傲慢无礼,竟然想指使晋侯,如今已被囚禁起来,等到晋国大军前去睢阳,拿到成得臣之后,一同诛杀。”
这些随从们立即返回睢阳,前去回禀成得臣,而晋文公又立即派人前去告诉曹共公。
“晋国难道会因为晋文公流亡时,您对他不敬这一点小过失就灭掉曹国吗?
其实你心里应该清楚,之所以攻打曹国,是因为您作为姬姓诸侯,不尊王,反而依附楚国,尊荆楚为王。
如果您断绝与楚国来往,尊周天子为王,拥护晋侯,表明您与晋国盟约友好,我立即恢复你曹国国君之位。”
曹共公现在是彻底被打服了,听了晋文公之言信以为真,就立即给成得臣回信:
“楚国令尹大人,我曹国被晋国灭亡,自己也难免一死,如今晋侯答应我,和晋国盟约,曹国不再侍奉曹国国,将会立即恢复我曹国国君之位。
倘若贵国如果能够帮我打败晋国,恢复曹国,那我定然会拥护楚国,要是楚国无力顾及曹国存亡?那我只能屈服于晋国。
晋文公又派人前去卫国楚丘,找到元晅和姬叔武,告诉叔武,卫成公无道,今后我立你为卫国国君,你们卫国应该立即断绝和楚国盟约。
欢迎阅读下一章,退避三舍。
成得臣大喜,于是决定派宛春为自己特使,前去晋军大营和晋文公谈判。
一方面派人前去睢阳城,告诉宋成公,楚国并非针对宋国,只要宋国归还曹卫土地,施压晋文公接受恢复曹卫两国,楚国即可退兵撤回对宋国的围困,即日起暂时休战,等待晋文公是否同意该方案。
成得臣不断攻打睢阳城,楚国和宋国交战已经超过九个月,宋国早就扛不住了,宋成公于是立即派司马子鱼前去找晋文公商议此事。
而宛春奉成得臣之命,立即带着随从前往晋国大营前去觐见晋文公,见到晋文公后,宛春道。
“微臣楚国大夫宛春,参见晋侯,我奉楚国令尹成得臣之命,特向君侯致敬。
楚国盟约卫国和曹国,就像贵国的盟友宋国一样,如今楚国迫不得已围攻宋国,皆是因为晋侯无端攻打曹卫。
我们令尹以仁慈为善,本着天下苍生计,不愿意和晋国交兵,晋楚交兵,只怕到时候血流成河,百姓遭殃。
倘若晋侯能够恢复卫、曹两国国君之位,请宋国归还侵占曹卫的土地,我们楚国愿意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彼此楚晋和好,避免战端,使得百姓生灵免遭涂炭,天下人无不感念晋侯之仁慈。”
宛春话还没说完,狐偃在一旁大怒骂道:“还你个竖子子玉,甚是傲慢无礼!
你一个楚国臣子,有什么资格和我们国君盟约。
你拿一个还没攻打灭亡的宋国之围,却要换去我们恢复两个已经灭亡的国家,以一换二,天下竟然有如此便宜好事?我看你是假酒喝多了吧!”
先轸听闻赶紧一扥狐偃衣袖,示意他闭嘴,然后先轸替晋文公道:“我家主公说了,曹国和卫国国君虽然昏庸无道,但是上不至于灭国。并没有要灭亡他们的想法。
我们国君代周天子讨伐无道,倘若卫成公和曹共公能够知错就改,恪守礼法尊王。
我们君侯上报周天子之后,就准备恢复他们的国君之位。烦请特使先到后营休息,让我们君臣商量一下具体双方盟约细则,然后再给您明确答复。”
于是晋文公让栾枝安排宛春去后营休息,大家商讨如何应对。
狐偃质问先轸道:“子栽,你刚才不让我说话,答应了宛春的请求,这样一来,我们晋国等于劳师远征,徒而无功”。
先轸道:“子犯兄,这宛春的话,表面上看是给咱们国君下了一个套,咱们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
狐偃眉头一皱,疑惑道:“你这话跟没说一样,什么意思?”
先轸道:“宛春这次来请求会盟,其实是子玉的耍的奸计,他想不动一兵一卒,达成楚晋会盟,功劳却都是他成得臣一人的,而把过失推到晋国身上。
你看,如果按照国舅所言,拒绝了成得臣这个建议,曹国,宋国,卫国都想要结束战事,而我们拒绝成得臣的提议,就等于晋国拒绝和平协议,就会使得宋国,曹国,卫国三国人的怨恨。
但是,如果接受成得臣的这个一换二的建议,恢复三个国家国君的权利,这和平协议的功劳都是他楚国成得臣的。
我有一计,咱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私下答应曹、卫两国复国,离间他们和楚国的关系,立即扣押成得臣的特使宛春,进一步激怒成得臣。
成得臣此人性情刚烈急躁,狂妄自大,又与楚成王争权,他一定会暴怒,带兵前来寻求与我们交战,那样宋国的包围也就不救自解了,而宋国,曹国,卫国复国都会感激是晋国的恩德。
而不是让成得臣自己与宋国讲和,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宋国这个盟友。”
此时公子子鱼也来到晋国大营 求见晋文公,要求赶紧出兵保护睢阳,宋国已经扛不住了。
晋文公安慰公子子鱼,告诉他,在等时日,晋国正在谋划。
随后晋文公称赞先轸道:“子载不愧是中军主帅,此计甚妙,既拒绝了和平协议,又能够得到宋 卫,曹三国的拥护!
只是……咱们从前受过楚王的恩惠,现在又扣押他的使者,恐怕天下人会说我忘恩负义。”
下军将栾枝道:“主公,楚国以大欺小,吞并小国,僭越称王,凌辱周天子,这才是中原各国的奇耻大辱。
主公如果不想尊王攘夷,争夺天下霸主那就算了,如果要当霸主,纵容楚国这就是你的耻辱,难道还要念念不忘楚国这小恩小惠吗?”
再说了,这特使也不是楚成王的,他只不过是楚国臣子成得臣的手下,就算是杀了宛春,也不算对楚成王忘恩负义。
晋文公听闻心中大悦,终于消除了道义上的愧疚感,笑道:“谥贞,不愧是我晋国名士,此番道理寡人竟然不知,如今谥贞一番谏言,寡人才知道国之大义高于一己私利!”
于是晋文公下令,让栾枝把宛春扣押后送到五鹿,交给五鹿守将郤步扬好好看管。
晋文公把其他楚国随从,全都赶了回去,告诉他们传话给令尹成得臣。
“楚国使者宛春,傲慢无礼,竟然想指使晋侯,如今已被囚禁起来,等到晋国大军前去睢阳,拿到成得臣之后,一同诛杀。”
这些随从们立即返回睢阳,前去回禀成得臣,而晋文公又立即派人前去告诉曹共公。
“晋国难道会因为晋文公流亡时,您对他不敬这一点小过失就灭掉曹国吗?
其实你心里应该清楚,之所以攻打曹国,是因为您作为姬姓诸侯,不尊王,反而依附楚国,尊荆楚为王。
如果您断绝与楚国来往,尊周天子为王,拥护晋侯,表明您与晋国盟约友好,我立即恢复你曹国国君之位。”
曹共公现在是彻底被打服了,听了晋文公之言信以为真,就立即给成得臣回信:
“楚国令尹大人,我曹国被晋国灭亡,自己也难免一死,如今晋侯答应我,和晋国盟约,曹国不再侍奉曹国国,将会立即恢复我曹国国君之位。
倘若贵国如果能够帮我打败晋国,恢复曹国,那我定然会拥护楚国,要是楚国无力顾及曹国存亡?那我只能屈服于晋国。
晋文公又派人前去卫国楚丘,找到元晅和姬叔武,告诉叔武,卫成公无道,今后我立你为卫国国君,你们卫国应该立即断绝和楚国盟约。
欢迎阅读下一章,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