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霸业王权 > 第783章 兵临长安。

霸业王权 第783章 兵临长安。

    短短半个月,接连送走两位长辈的楚秀,眼神都变的浑浑噩噩。

    他没有接过遗书,而是死死攥紧孙嘉茂的手,痛哭流涕道:

    “叔公,你睁开眼睛看看我。”

    回应他的只有苍白的脸庞。

    门外一众守护的镇西王府官员纷纷下跪,齐声道:

    “恭送王爷。”

    金莲和刘安振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松了一口气。

    只有他二人知道,何以崇和孙嘉茂之死,看似正常死亡,实则一直都是金莲暗中动的手脚。

    楚秀像是丢了魂一般,拿着遗书走出房间,交给一旁的老奴。

    老奴当即展开,对着镇西王府所有重臣念道:

    “本王死后,有太子之子楚秀接管镇西王府。”

    “通州将军刘安振为三军统帅,罗时全为辅政大臣........”

    宣读完任命之后,台阶下 寂静无声。

    几家欢喜几家愁,当然更多的是对刘安振后来居上表示不服。

    毕竟在镇西王府四州所有将军中,刘安振的资历是最浅,怎么论也轮不到他来担任三军统帅。

    未等有人站出来异议,楚秀便直接封死了所有人的口。

    “此乃叔公最后之意愿,若是有人不服,便是不遵叔公之令。”

    如此大的一顶帽子盖下来,谁也顶不住。

    何况当下刘安振一手拿捏通州军政,当下王府支出,都要仰仗通州铁矿。

    这些重臣猛然惊觉,刘安振已经成了他们不可轻易招惹的存在。

    镇西王府异变之时,长安城外已经是秋风萧瑟,铁蹄阵阵。

    陈子岸大军已经杀到长安城东城外。

    紧随其后,门阀联军在刘嵩率领之下,也抵达长安南城下。

    李沧澜从辰州回撤大秦,驰援吴州城时,分出三万大军由冯间统帅,化作门阀联军,一并北上。

    他们给门阀的理由是救出大秦使团。

    凭空多出三万大军,本就缺兵少将的门阀联军自是乐意至极。

    何况长安乃是北玄腹地,三万兵马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

    待安定之后,无论是驱除,还是吃掉,皆是易如反掌。

    当下,这长安城外,相当于有三方势力。

    长安这座千年古城,此刻如同飘零的落叶,随时都有可能颠覆在 狂风之中。

    门阀联军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要求处死陈子铭,否则就要攻破长安。

    明眼人都知道,无非是陈子铭触及了门阀的利益,他们方才选择狗急跳墙,打着‘清君侧’名号,要陈子铭死。

    正当刘嵩准备发起进攻之时,城门却是缓缓打开了。

    礼部尚书胡为仁身躯笔直,坐在马车上,向着门阀大军而去。

    一辆孤独的马车缓缓停在已经摆开进攻阵式大军面前,好似要孤身对抗千军万马一般。

    胡为仁慢慢走出马车,看向令人胆寒的军阵,高声道:

    “本王礼部尚书胡为仁,求见刘将军。”

    刘嵩看着一身气势丝毫不输武将胡为仁,不由皱了皱眉头。

    随后不顾众人反对,驱马上前,径直来到胡为仁面前,翻身下马道:

    “胡大人好胆量,就不怕被我身后的千军万马碾成肉泥?”

    胡为仁看着刘嵩,气势丝毫不弱,倒有几分陈子铭当年的风采。

    “本官有圣后之命在身,纵使怕死,也不得不来。”

    他开门见山道:

    “刘将军,还请退兵。”

    胡为仁突如其来的话,倒是将刘嵩整不会了,愣了片刻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

    “胡大人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呐?”

    “你一句 退兵,我就要退兵吗?”

    “还请给我一个理由。”

    胡为仁不慌不乱道:

    “因为刘将军是清君侧,而不是造反。”

    “若是你真的 攻打了长安,便会如同陈子岸一般,坐实反贼之名。”

    “你身后那些门阀大儒,最是注重的便是名声。”

    刘嵩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听出了胡为仁的言外之意 。

    他不过是一个傀儡,攻下长安之后,门阀士族说不得会牺牲他来洗白。

    莫看他现在是统帅三军的大帅,可于震便是最好的例子,一旦失去了作用,有大把人的可以接替自己。

    “胡大人,与我说这些,有何用?”

    “退兵不是我想退便能 退的?”

    胡为仁笑道:

    “所谓上善伐谋,下善伐兵 ,达成目标,并不一定要用兵。”

    “我这里有兵不血刃,让刘将军接管长安的方法,不知刘将军愿不愿意听?”

    刘嵩被胡为仁弄得一头雾水,实在不知胡为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望胡大人指点迷津。”

    胡为仁直言道:

    “圣后想要见见苏老,以及几大士族的话事人。”

    “本官觉得等到圣后与他们见过之后,在决定是否用兵也不迟。”

    思虑片刻之后,刘嵩还是心神不安。

    “我想知道朝廷究竟有何诚意?”

    胡为仁没有隐瞒。

    “废除新政,陈子铭可以交给你们,苏老可以接任首辅。”

    “当然,前提是你们能答应圣后的条件。”

    “至于什么条件,便只有圣后知道了。”

    刘嵩眯了眯眼睛,笑道:

    “光凭胡大人几句话,就想让这十几万大军后撤,也未免太容易了。”

    胡为仁处变不惊,看向南方。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下官城丢失消息,马上就传到刘将军这里了。”

    刘嵩心中一惊,若是下官城丢失,无异于切断了南回之路。

    若是迟迟攻不下长安,杨建安回过头来,自己的大军便会成为瓮中之鳖。

    “下官城易守难攻,没有十天半月,压根不会被攻破,胡大人莫要恐吓末将。”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斥候送来密函,看过之后,脸色顿时变成了猪肝色。

    下官城确实丢了,而且丢的干净利落。

    当初杨建安之前撤兵时,提前在下官城内挖了上百暗道。

    攻城之时,杨建安的军队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下关城中,赵世通的守城大军顿时乱作一团。

    里应外合之下,赵世通只能率军投降。

    刘嵩不由想起了于震不可小觑杨建安的忠告,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高声道:

    “大军后撤二十里,安营扎寨。”

    众将不明所以,但也只能往后井然有序的撤兵。

    并非刘嵩不想用兵,而是他知道苏家和一众门阀士族的秉性。

    起兵只是为了在朝中争取更大的利益,一旦圣后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绝对会向朝廷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