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 第15章 灯下黑处,谁在数着心跳?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第15章 灯下黑处,谁在数着心跳?

    夜幕低垂,长安城如同一个巨大的棋盘,万家灯火则是棋盘上的星罗,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宫灯局”开张第七日,盛况空前。

    百姓们争相购买“贞观灯”,仿佛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盏灯,而是一份对未来的期许,一份对光明的渴望。

    就连西市旧疫区的棚户,也挂起了一盏盏“贞观灯”,昏黄的光芒驱散了往日的阴霾,给这片被遗忘的角落带来了一丝生机。

    李承乾端坐在东宫的书房里,听着内侍的汇报,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要让“贞观灯”的光芒照亮整个大唐,照亮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个人的心房。

    “徐惠那边有什么消息?”李承乾放下手中的奏折,淡淡地问道。

    内侍躬身回答道:“回禀殿下,徐惠姑娘已经乔装改扮,前往三坊查访民情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挥了挥手,示意内侍退下。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明亮的灯火,心中却涌起一丝不安。

    他总觉得,在这片光明之中,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些蠢蠢欲动的暗流。

    此时,徐惠已经换上了一身粗布衣裳,脸上也涂抹了一些灰尘,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药婆。

    她提着一个药箱,走街串巷,穿梭于市井茶肆之间,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倾听着百姓们的议论。

    “这‘贞观灯’是真不错,亮堂,还省油。”一个穿着粗布短衫的汉子,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就是这灯芯,好像不如以前的‘癸字号’耐烧。”

    “可不是嘛!”坐在他对面的一个老匠,也跟着附和道,“以前那‘癸字号’灯芯,一晚上都不用换,现在这‘贞观灯’,半夜就得换一次。”

    徐惠听到这里,心头一紧。

    她知道,“癸字号”灯芯是以前宫里特供的,用料讲究,制作精细,自然比普通的灯芯耐烧。

    可是,太子殿下为了推广“贞观灯”,特意降低了灯芯的亮度,缩短了使用寿命,为的就是让更多的百姓能够买得起灯,用得上灯。

    难道,有人察觉到了这一点?

    徐惠不敢怠慢,连忙把这个消息记在心里,准备回去禀报李承乾。

    回到东宫,徐惠顾不上休息,立刻来到李承乾的书房,将自己在市井茶肆听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李承乾听完,并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反而轻笑了一声,说道:“她要的不是光,是暗中可控的火。”

    徐惠有些不解地看着李承乾,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并没有解释,只是淡淡地说道:“你下去休息吧,这件事我会处理的。”

    徐惠知道,李承乾已经有了主意,便不再多问,行了一礼,退出了书房。

    与此同时,在东宫的另一处,武媚娘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闭门不出。

    自从上次自焚“癸一灯”失败后,她就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思着自己的过失。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会功亏一篑?

    为什么李承乾总是能够看穿她的心思?

    难道,自己真的不如他吗?

    不,她不甘心!她绝不能就这样认输!

    经过三天的闭门思过,武媚娘终于想到了一个新的计划。

    她要利用“灯”,来传递消息,来布局自己的未来。

    第四天清晨,武媚娘打扮一新,容光焕发。

    她吩咐自己的心腹宫婢,准备了一些香火和一包“供佛灯油”,前往慈恩寺进香。

    “记住,一定要把这包灯油交给法缘小沙弥。”武媚娘叮嘱道,“就说是供奉佛祖的。”

    宫婢点了点头,接过灯油,离开了东宫。

    武媚娘看着宫婢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微笑。

    这包灯油里,她偷偷地混入了一些极细的炭粉。

    这些炭粉在灯焰中燃烧时,会生成一些微弱的烟痕。

    只要在特定的角度观察,就可以看到隐藏在烟痕中的暗码。

    她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灯语传信”。

    当天晚上,慈恩寺的长明灯,忽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纹路。

    一个穿着朴素的炭商模样的香客,悄悄地记下了这些纹路。

    第二天,李承乾就收到了薛仁贵的密报。

    “殿下,慈恩寺的长明灯出现了异常,属下已经把图样绘了下来,请您过目。”薛仁贵恭敬地将一张图纸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图纸,仔细地观察着上面的纹路。

    这些纹路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蕴含着某种规律。

    “井位三更,货改东巷……”李承乾喃喃自语道,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看来,她还真是贼心不死啊!”

    “殿下,我们要不要立刻派人去查?”薛仁贵问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说道:“不用,就按她说的做。”

    “啊?”薛仁贵有些不解地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解释道:“她不是想在东巷交接货物吗?那我们就给她准备一份大礼。”

    于是,李承乾命令飞骑军,将一批“防疫木炭”提前运到东巷的空仓,并在仓内暗设机关铃索。

    他又让徐惠以“东宫赈炭”的名义,张贴告示,引百姓围观。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鱼儿上钩。

    夜幕再次降临,长安城陷入一片寂静。

    三更时分,一个黑影悄悄地潜入东巷的空仓,想要取出藏在木炭中的“密件”。

    然而,她刚一进入仓库,就触动了机关铃索。

    “当啷啷……”

    清脆的铃声,划破了夜空的寂静,也打破了黑影的计划。

    “不好,中计了!”黑影心中一惊,连忙想要逃走。

    可是,已经晚了。

    飞骑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整个仓库团团围住。

    黑影见状,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索性停了下来,不再挣扎。

    “拿下!”薛仁贵一声令下,飞骑军一拥而上,将黑影按倒在地。

    黑影被按倒在地,一动不动,任由飞骑军搜身。

    然而,飞骑军搜遍了她的全身,也没有找到任何“密件”。

    “奇怪,东西呢?”薛仁贵有些疑惑地看着黑影。

    黑影冷笑一声,突然咬破了藏在牙齿里的毒囊。

    “不好,她要自尽!”薛仁贵惊呼一声,连忙想要阻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黑影的身体抽搐了几下,便停止了呼吸。

    薛仁贵连忙检查黑影的尸体,发现她的指甲缝里,残留着一些朱砂。

    “这是……”薛仁贵仔细地辨认了一下,脸色大变,“这是宫中佛龛的香灰!”

    他连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高履行。

    高履行听完,也是大吃一惊。他亲自验尸,确认了薛仁贵的判断。

    “此人常出入东宫佛堂……莫非是媚娘旧仆?”高履行惊恐地说道。

    李承乾听完高履行的汇报,抚摸着案几,沉默不语,看不出任何情绪。

    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半晌,李承乾才缓缓地开口说道:“将尸体暂存义庄,不得声张。”

    “喏!”高履行连忙应道。

    夜,更深了。

    风,也更冷了。

    义庄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几声乌鸦的叫声,让人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次日,武媚娘照常侍奉茶水,神色如常。

    李承乾忽问:第二天,武媚娘端着茶水,款款走进书房,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温柔笑意,仿佛昨夜什么都没发生。

    李承乾接过茶,轻轻抿了一口,漫不经心地问道:“对了,听闻你母亲忌日将至,可要去城外祭扫一番?”

    武媚娘身子微微一震,抬起头,”

    夜幕降临,武媚娘独自一人来到东宫偏僻角落的佛龛前。

    借着昏暗的烛光,她小心翼翼地拂去佛龛上的香灰,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对待稀世珍宝。

    随着香灰一点点被拂去,一幅用特殊手法绘制的空白水道图,渐渐显露出来。

    她从袖中取出一支用朱砂制成的细笔,蘸了蘸墨,然后在水道图的东北角,一个已经废弃的炭井位置上,轻轻点了一下。

    朱砂的鲜红,在空白的图纸上显得格外醒目。

    “你封我阳关道,我便借你这破灯之光。”武媚娘的声音很轻,轻得像一片羽毛飘落在地上,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灯下黑,才是最深的夜啊……”她抬起头,凝视着佛龛上摇曳的烛火,眼神深邃而幽暗。

    香灰未冷,只是燃在无人看见的呼吸之间,阴谋,已然像野草般疯长。

    她缓缓站起身,将水道图重新藏好,吹灭烛火,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

    隐约中,只能听到她离开时,衣袂带起的细微风声,如同鬼魅的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