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 第854章 险恶的话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第854章 险恶的话

    杜荷走到大殿中心的位置,朝李世民躬身行礼道。

    “参见陛下。”

    “坐下吧。”李世民微笑着摆了摆手,随后说道:“既然人都到齐,我们便开始今日的会议。”

    李世民接着把对西域和天竺诸国动兵之事,跟高士廉、马周和褚遂良等人介绍了一遍。

    介绍完后。

    李世民的目光在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李靖等人身上划过,随后指着长孙无忌轻声道。

    “无忌,由你先说吧。”

    长孙无忌拱手道:“那臣便先抛砖引玉。”

    接着长孙无忌拿出他写的作战计划,走到一侧的行军图前,朗声给众人介绍起来。

    因为这一次写的是较为详细的作战计划,除了行军路线以外,还有外交和权谋等内容。

    等长孙无忌说完,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紧接着房玄龄、李靖、侯君集、李绩和程咬金等人,他们也相继把各自的作战计划说出来。

    总的来说,除了具体的战斗安排有些许的差异外,整体作战计划没有太大区别。

    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相对保守一些。

    都是在15到20年内,分批次开拓西域和天竺。

    不要战俘之事,只字不提。

    轮到杜荷说的时候,杜荷却带来不一样的思路。

    “诸位,我还是跟上一次提的作战计划一样,大战分两步走。”

    “第一步,驱使吐蕃、东突厥和薛延陀等国家,让他们举全国之力去攻打西突厥和天竺等国。”

    “第二步,唐军兵分两路,一路开拓西域,一路收拾残局。”

    “核心的要点,不要战俘,一路向前。”

    接着杜荷把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详细地说出来。

    按照杜荷的计划,吐蕃和西突厥就是唐军的桥头堡。

    把吐蕃和西突厥打下来,唐军就有站稳脚的地方,后勤补给也有安全的地方存放。

    而杜荷提的不同一点,那就是不要战俘。

    而且打下这些新的国土,不是要在上面设置都护府,而是将其彻底成为汉人的领地。

    至于进军路线,倒是跟其他几人说的差不多。

    杜荷的作战计划里,也提到吐蕃、东突厥和薛延陀不配合的情况。

    按照杜荷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先花一年时间,把这些藩国彻底打下来,然后再去开拓西域和天竺诸国。

    大半个时辰过后。

    杜荷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下,缓缓地回到原位坐下。

    像马周、高士廉和褚遂良等第一次参战这个议题的人,他们看着杜荷的眼神充满各种复杂之色。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划过,随后缓缓说道。

    “诸位,对于长孙无忌和杜荷等人说的8种作战计划,大家看看选哪一种。”

    “我们选定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将其完善,形成可执行的最终计划。”

    沉默片刻。

    高士廉站起来说道:“回陛下,臣赞成英国公李绩的作战计划,步步为营为主,还使奇谋快速突进。”

    褚遂良紧随其后:“陛下,臣赞成长孙左仆射的作战计划,稳扎稳打,不怕动摇大唐根基。”

    他们两人原本不支持这场战争,毕竟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力。

    一旦大战打响,百姓便没办法继续休养生息。

    奈何陛下和一众宰辅重臣,均有开疆土拓之心,他们两人根本阻止不了。

    马周却说道:“臣认为既然要开拓西域,只有杜尚书的作战计划,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

    “否则大唐连续征战十余年,国力会被拖垮,而且还会遭到这些国家的联合围攻。”

    “除此以外,大唐打下的广袤疆域,最后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灾难。”

    接着马周还引经据典,分析历朝历代处置异族的情况。

    马周的看法和杜荷一致,认为这些异族只会暂时臣服中原王朝,以后会卷土重来。

    一旦中原王朝势微,这些异族国力强大,那中原王朝就会有灭国的风险。

    说到最后。

    马周朗声道:“攻打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藩国,采取的是杜尚书不留俘虏的办法。”

    “现在这些广袤的疆域,也彻底变成我们汉人的领土。”

    等马周说完后,大殿内再次陷入安静。

    通过这三人支持的不同作战计划,可见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他朝李恪和李治询问道。

    “楚王,晋王,你们有何看法?”

    随着李世民的话语落下,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李恪和李治两人身上。

    陛下让他们两人来参加这等会议,本就已经不正常。

    现在陛下还让他们发表看法,这就更耐人寻味。

    李恪率先站起来应道:“回父皇,儿臣赞成英国公的作战计划。”

    “我们开拓西域的前提,不应伤害他国之民,这才是礼仪之邦该有的样子。”

    “如果徒增太多杀戮,恐怕会影响大唐的国运!”

    英国公李绩作为楚王府长史,李恪自然要全力挺自己的王府长史。

    要是能得到李绩的全力支持,他便有了争储的能力。

    李绩和其背后的瓦岗系列将领,乃是军中最为庞大的力量,远超于任何一方的势力。

    即便长孙无忌和其背后的关陇世家,现在也没有瓦岗系列的将军势力大。

    至于太子麾下的将领,他们在军中的影响力还差了不少。

    等李恪说完后,李治毫无意外地支持舅舅长孙无忌的作战计划。

    他说的话和李恪相似,那就是不能增加太多屠戮。

    李治还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您染上风疾,很大可能跟大军在高句丽和百济造成的杀戮有关。”

    “如果继续对西域和天竺诸国采用屠城的策略,恐怕真的会缩减大唐国运。”

    嗡~

    听完李治的话,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很显然,李治说出的这番话,针对的便是李承乾和杜荷。

    如果陛下听信他的谗言,岂不是会责怪到太子的头上?

    用心真是歹毒!

    看晋王那么老实的一个人,没想到心肠如此歹毒,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面对众人的注视,李承乾和杜荷脸色淡然。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他先是盯着李治看了一眼,随后朝李承乾询问道。

    “太子,你有什么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