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 第913章 陛下可曾听过22年不上朝的故事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第913章 陛下可曾听过22年不上朝的故事

    工部因为执掌五司,所有其地位得到巨大的提升,成为仅次于吏部和兵部的重要部门。

    现在陛下把医部司调去兵部,工部无疑会再次垫底。

    “哎!”

    阎立德暗中叹了一口气,随后满脸笑容站起来领旨道。

    “臣谢陛下隆恩!”

    垫底就垫底吧,好歹工部也是六部之一,工部尚书执掌的权力比太常寺卿要大得多。

    而且他未立寸功就就捡了这么大的便宜,人要懂得知足常乐。

    封赏结束后。

    李世民声音疲惫道:“杜荷,你随朕来甘露殿。”

    “其余爱卿退朝吧。”

    原本李承乾也想把杜荷叫去东宫,他看到父皇把杜荷叫走后,只能按耐住激动的心情。

    等陛下带着杜荷离开后,晋王府的一帮幕僚眼神交流一番,随后忧心忡忡地走出太极殿。

    ...

    甘露殿内。

    李世民让内侍上茶水糕点后,随后把众人屏退,只是把颜勤礼这个史官留下。

    他的这副动作,让杜荷的脸色微微一顿。

    “难不成要敲打我?”

    李世民的心里十分清楚,他杜荷就是太子的核心幕僚。

    现在李世民把自己任命为兵部尚书,肯定不会那么放心,提醒或者敲打一番也是正常的帝皇手段。

    沉默片刻。

    李世民轻声问道:“杜荷,大军预估今年秋季之前,会把东突厥、薛延陀和西突厥打下来!”

    “如果大军明年开始开拓西域,你认为大军多久能打下西域和天竺百国?”

    这么着急?

    看着李世民期待的双眸,杜荷心里也猜测到原委。

    恐怕李世民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杜荷思索片刻,随后拱手应道。

    “回陛下,西域诸国距离大唐甚远,在不考虑粮草筹备,且作战顺利的情况下,最快也要5年才能将其打下来。”

    “如果西域诸国已经联合起来,恐怕要攻伐10年上下,才能将其打下来。”

    通过这一次征战,杜荷对唐军的战斗力越来越信任。

    训练有素,作战勇猛,有极强的战斗信念。

    可其他各路大军也暴露出大大小小的问题,譬如像李道宗这样戎马一生的大将军,也会打败仗。

    到时候要是有人拖后腿,战局将会陷入焦灼。

    李世民皱眉道:“要这么久?”

    “如果在3年内把西域和天竺诸国打下来,需要募集多少将士?”

    按照孙思邈所说,他要是操劳国事,只有两三年可活。

    如果完全不操劳国事,还能多苟延残喘几年。

    可他作为帝皇,要是不处置国事,和退位让贤有什么区别?

    杜荷拱手道:“回陛下,要想在三年内打下西域和天竺诸国,恐怕要募集150万以上的大军!”

    “只不过募集这么多大军,最少要征发三四百万的劳役,后勤会把大唐拖垮。”

    以前动辄50万大军,或者70万大军,那是因为他们把负责后勤的人也算上。

    真实的能战之兵,估计也就占其中的四成。

    李世民没有说话,他双目怔怔地看着一侧的行军图,脸上露出纠结和遗憾之色。

    过了许久。

    “哎!”

    李世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用力地捏了捏眉心,随后转头看向杜荷说道。

    “杜荷,你认为太子监国,能把西域打下来吗?”

    什么意思?

    难道李世民想提前退位登太上皇?

    欲言又止一番,杜荷试探问道。

    “陛下,您老想当太上...想退居幕后吗?”

    他原本想说当太上皇,但是看到李世民变黑的脸色,他连忙改口。

    随着杜荷的话音落下,安静的甘露殿忽然传来一道细微的声响。

    “啪嗒~”

    这是毛笔掉落到案几上的声音。

    很显然,坐在屏风后的史官颜勤礼,也被杜荷的这句话吓了一跳。

    李世民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杜荷,过了许久,他指着杜荷笑骂道。

    “你这混小子!”

    “都已经贵为兵部尚书,还是跟以前一样不着调!”

    看到李世民这么说,杜荷也知道他并不生气,毕竟李世民连大喷子魏征都忍受得住,可见他的胸襟之大。

    杜荷的眉头微微一动,随后脸色认真说道。

    “陛下,如果身体不太允许高强度处置国事,退居幕后把控朝廷,也不失是一种超高的手段。”

    “臣听闻一个轶事,说一个帝皇22年不上朝,专注修仙炼丹,仍把国家掌握在自己手中。”

    “陛下想听一听这个轶事吗?”

    看着杜荷一脸认真的表情,李世民病态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这小家伙,还学会编故事来劝谏。

    李世民是个熟读史书的帝皇,他对历朝历代的正史和野史,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如果有帝皇22年不上朝的野史,他肯定已经拜读过。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杜荷,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轶事,你给朕说说看!”

    “诺!”

    杜荷应了一声,随后把大明朝的嘉靖的故事,简略地概括出来。

    听完后。

    李世民的脸色也变得复杂起来,过了许久,他才幽幽地说了一句。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倒是洒脱!”

    他在位21载,每天要操劳的国事数不胜数,原本就带着暗疾的身体,也硬生生地被拖垮。

    李世民挥了挥手,脸带微笑说道。

    “杜荷,你先回去做好政务交接,过段时间朕再找你聊聊。”

    杜荷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站起来拱手道。

    “臣先行告退。”

    看着杜荷离开的背影,李世民的笑脸也逐渐变得纠结起来。

    他撑着身子站起来,往帷帐后面慢步走去。

    今天杜荷说的这个轶事,和孙思邈前几天跟他所言,其意思不谋而合。

    在位只有3年可活,退位能多活数年。

    “哎,择决何其难啊!”

    帷帐后传来一道叹息,便再也没有动静。

    ...

    东宫。

    明德殿。

    李承乾看着走进来的杜荷,他先是屏退一众侍从,随后脸色激动地迎上去询问道。

    “杜荷,父皇叫你去甘露殿干什么?”

    “难道是敲打你?”

    杜荷微微摇了摇头,随后把跟李世民的谈话概述一遍。

    听完后。

    李承乾撇了撇嘴道:“杜荷,你这个想法虽好,但是父皇不可能会被你劝说动。”

    知父莫若子,他对父皇的性格太了解了。

    论恋权,恋色,他父皇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要想说动他老人家退居幕后,除非拿着宝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否则就只能等到他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