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 第930章 各方小动作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第930章 各方小动作

    李义府心里很清楚,除了晋王殿下信任他外,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世家之人,打心里就看不起他。

    如果晋王殿下成功登基,他肯定会被那帮大世家之人排挤。

    等他手握大权以后,一定要把这些看不起他的世家之人,统统都踩在脚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末欺青年穷!

    在心里骂骂咧咧一阵后,李义府很快想到太子府那边。

    “也不知道韩国公对我的态度如何?”

    “哎!”

    李义府叹了一口气,随后心事重重地离开。

    虽然他一直暗中为太子殿下卖命,但是他并没有被太子接见过,也没有被韩国公接见过。

    至于万年县令裴行俭,也不过是跟韩国公混的小弟罢了。

    要是韩国公那个世家子弟跟长孙无忌一样,那他的仕途可就堪忧了啊!

    ...

    晋王府。

    大堂内。

    李治疑惑道:“舅舅,您如此着急过来,可是有大事要说?”

    平时舅舅都是晚上才敢偷偷摸摸过来晋王府,而现在处于大中午,没想到舅舅竟然在这个时候过来。

    看来事情不小啊!

    长孙无忌低声说道:“殿下,陛下今日宣我去甘露殿,明确了去翠微宫避暑的时间。

    “父皇什么时候过去?”

    “七月初一。”

    “晚了半个月?”

    李治的眉头皱了起来。

    按照他们原来的预估,父皇会在六月中旬去翠微宫避暑,然后他们在六月下旬展开行动。

    没想到父皇竟然晚了半个月才去,这又打乱他们的安排。

    长孙无忌微笑道:“殿下不必担心,晚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对我们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只要知道切确的时间,我们行事也更有把握。”

    现在各路大军的战况都处于胶着之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八月底都不会有大军班师回朝。

    只要保持原状,对晋王府都有利。

    听到舅舅的话,李治微微点了点头,他接着一脸期待询问道。

    “舅舅,勾引太子的嫔妃,您这边确定出来了吗?”

    “她愿不愿意配合?”

    行动的这个人才是关键!

    她能不能顺利潜入东宫,并且在禁军赶到和李承乾厮混在一起,这不仅考验她的美貌,还考验她的智慧。

    除此以外,这个嫔妃一定要默默无闻,不能被李承乾认出来!

    长孙无忌深邃的目光看向李治,随后摇了摇头道。

    “殿下,老夫尚未选定出合适的人选,不过请殿下放心,老夫肯定能在行事之前选定出来。”

    “老夫来此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消息要说。”

    原来还有别的事!

    李治就知道位高权重的舅舅,不可能因为一个时间问题,特意挑这个时间过来晋王府。

    他微笑说道:“舅舅但说无妨。”

    沉默数息。

    长孙无忌脸上凝重说道:“殿下,东宫在近期募集了不少探子,并且将其散布在万年县内。”

    “我们这边不能束手就擒,也得准备一支精锐力量才行!”

    什么!

    李承乾竟然在暗中积蓄力量?

    听到这个消息,李治感觉浑身的汗毛竖起,后背一阵发凉。

    李承乾和杜荷的胆子这么大,竟然敢在这个关键时刻募集探子在长安,难道他们不怕父皇忌惮?

    思索一番后。

    李治双眼放光道:“舅舅,既然李承乾有不臣之心,我们何不向父皇检举他?”

    “只要父皇猜忌李承乾,我们后续展开计划肯定能事半功倍!”

    这是好消息啊!

    想通以后,李治担忧的心情顿时消散。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殿下,老夫一开始的想法跟你一样,可今天陛下跟我说的话,却透露出不一样的信息。”

    “陛下有退居幕后之心!”

    轰隆~

    李治的心里顿时炸响一道惊雷,心脏快速地跳动起来。

    只有父皇继续掌权,他们才能通过谋划李承乾,从而把太子之位争夺过来。

    既然父皇现在有退位之心,那他们的谋划还有必要吗?

    还不如趁早当一个悠闲王爷!

    许久。

    他声音嘶哑道:“舅舅,难道父皇近期就要退位给李承乾?”

    看李治的脸色,充满着不甘。

    长孙无忌宽慰道:“殿下,陛下退居幕后并非退位,而是想在幕后操控朝堂!”

    “我们募集一支力量在长安,也是为了防备突发情况!”

    “进可攻,退可守!”

    长孙无忌之所以要留后手,也是因为对晋王府的其余人不信任。

    他担心三个计策使用完,都不能把李承乾拉下太子之位。

    况且陛下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差,能活多久谁知道呢?

    “原来如此!”李治松了一口气,他沉声道:“舅舅,3日后,我把其他人都叫来晋王府议事吧!”

    他手头上没有一兵一卒,只能靠麾下的一帮幕僚出人出钱。

    “好。”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随后拱手道:“老夫先回尚书省。”

    ...

    东宫。

    明德殿内。

    杜荷也把裴行俭、崔神基、王敬直和萧锴四人出钱出力之事,跟李承乾详细地说了一遍。

    他还对四人做了一番美化,把他们四人塑造成砸锅卖铁,都要支持李承乾登基的形象。

    听完后。

    “太好了!”

    李承乾欣喜地大叫一声,随后一脸感慨说道。

    “四位爱卿不愧是孤的肱骨之臣啊!”

    “杜荷,你回去转告他们,孤一定不会亏待他们四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

    这几人不愧是杜荷的死党好友!

    做事跟杜荷一样靠谱!

    现在有15万贯的银子支持,豢养这5000探子轻轻松松,而且还不需要他掏一分钱。

    杜荷笑眯眯拱手道:“遵命!”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东宫和晋王府的人都在暗中谋划大事。

    不少精壮的男子,陆续从关中、河东道和河南道等地赶来长安,并且还找到合适的事情做。

    时间飞逝,转眼便到四月二十五日。

    一场临时组织的诗会,终于要开始了。

    皇宫。

    南海池内。

    李世民带着杨贵妃、燕淑妃、郑贤妃等少数嫔妃,乘坐在一艘大船上,距离岸边约莫二十余步。

    湖畔边,早已经摆好数十张案几,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徐才人和武才人等年轻嫔妃位于左侧,高阳公主和襄城公主等人位于右侧。

    在中间的高台上。

    诗会的组织者李丽质,带着几个宫女站在上面。

    诗会的另一个组织者李仪,她因为孕晚期的缘故,并没有到诗会现场。

    至于杜荷,则坐在中间位置,距离嫔妃和一众公主都有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