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 第704章 为何楚军总是身陷水火?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第704章 为何楚军总是身陷水火?

    韩信是不太愿意跟豪绅士族打交道、讲道理的。

    你对他们再好,轮到要出钱出力的时候,他们该装死还是装死。

    倒不如直接将他们当成猪狗去看待,要用的时候直接拿。

    讲道理得分人,对于眼中只有利益没有道义的人,任何道理都是讲不明白的。

    “寡人当然知道,对他们不能太好,但现在这不是情况特殊么。”

    “李自成已经占据京师,几乎算是入主中原,即便他接纳多尔衮,民心不再拥护,他麾下的那些将领、将士也散不掉。”

    “如果我们再劫掠士族豪绅四处树敌,将他们逼的倒向李自成或者张献忠,那你觉得,接下来我们还有机会吗?”

    刘邦也同样不喜欢那帮子人。

    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在还不能跟他们起冲突,甚至还得好好的哄着他们。

    “那……我们哪来的钱?”

    韩信知道刘邦说的有道理,但钱从哪来?

    “吴三桂那老小子,家中珍奇字画的确是被烧了不少,但金银却非大火能炼化的。”

    “他府中那些金银取出来,应当够买上不少的粮草,至少是够清军带路找到清廷的了。”

    “只要能找到清廷,剩下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那些玩意,趁着明廷势微,近些年来也不知抢走了多少东西,明廷发不起的粮饷,他们却能发的起,可想而知。”

    “李自成有京师中的那些钱袋子,我们也有自己的钱袋子。”

    “至于民心、军心,寡人是愿意将所得战利尽数发放下去的,就看他李自成,舍不舍得跟了!”

    出关去找清廷的话,不需要太多,备上三个月的粮草足矣。

    毕竟出关之后,也就可以不封刀了。

    以战养战,他们从前虽然很少尝试,但不管项羽还是韩信,应该都是不陌生的。

    韩信想了想,这般打算的确没有问题。

    留在关内的兵马只是少数,也只需要负责守住这手中唯一的边关重镇即可。

    少量粮草便能够维持很长时间,加上接下来便是春耕,坚持大半年,便足以维持生计。

    “那陛下到时候是打算让我去清廷,还是让项籍去?”

    “你觉得呢?”

    刘邦思索片刻之后,反而将问题抛给了韩信。

    “让项籍去,眼下的状况陛下应当也了解,征召这些兵马的时候,你不在,项籍的勇武又太过耀眼,致使他们只认项籍。”

    “若接下来继续让他留在关内,他可就真的要反客为主了。”

    “我虽知这不过是一场挑战,但这种事情,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哪怕是韩信,也同样不得不承认。

    项羽的个人魅力太大了。

    尤其是在战场上冲锋在最前,陷阵、斩将、夺旗如探囊取物之时。

    从军的士卒们最想要的就是建功立业。

    在这样的世道,什么人能带他们打胜仗,他们就忠心于谁。

    不久前剿灭清军的那一场场战役之中,显然最为耀眼的就是项羽。

    眼下军中活下来的这些人,对项羽的崇拜也已经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候继续留项羽下来,显然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闻听此话,刘邦微微皱眉。

    “说实话,你说的这个问题,寡人还真没那么在乎。”

    “昔日楚汉之盟,寡人阴了项籍一次,在这场挑战中还他一次也无妨。”

    “若仅仅因此的话……”

    “自然还有另一层原因。”

    韩信打断他的话后,接着道。

    “陛下可还记得,项籍当初将你发配到巴蜀之地时,手中掌握着多大的优势?”

    “可就是这样的优势,他依旧让陛下你成长了起来,乃至到了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项籍虽每次都能领精锐以少打多,以弱胜强,但他为何每次兵力都不如陛下你呢?”

    项羽只要出现在正面战场,那便总能够挽救楚军于水火,这是事实。

    可他不在正面战场的时候,楚军又为何总是身处于水火呢?

    “寡人倒是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

    为何楚军总是身陷水火?

    那说到底,还不是项羽本身有问题。

    除了行军布阵,剩下的几乎无一可取之处!

    “当初他占据绝对的优势,尚且还让陛下你于逆境之中绝地翻盘,如今我等却还处在劣势的一方。”

    “若军中真的由他说了算,陛下,后果会如何,还用我说吗?”

    既然刘邦愿意在挑战中让项羽一次,若这件事有可行之处,那韩信自然也不会咸吃萝卜淡操心。

    问题就在于,一旦将大权全数交给了项羽,事情真的还能按照他们的设想推进下去吗?

    “显而易见,别说你不放心,寡人也是不放心的。”

    沉思片刻,刘邦也是微微摇头。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被封汉王,身处巴蜀之地时是怎样的逆境。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连他自己都没了斗志。

    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他恐怕一辈子也出不了巴蜀。

    项羽能在这样的逆境之下,让他出巴蜀,最终席卷整个天下。

    但凡能少那么一点错误的决断,恐怕都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既然这样,那就依你所言,大不了等大势已定之后,再跟他明说就是了。”

    然而就在刘邦做出决断之后,帐外忽然传来项羽的声音。

    “你这小人,倒是也还没坏透。”

    “方才若你表现出半点想要利用我的心思,那你的脑袋,应该就已经不在你的脖子上了。”

    刘邦:“?”

    他猛然回头,看见项羽那没好气的模样,又看了看韩信。

    眼神中表达的意思很明显。

    狗韩信,你TM是不是在算计乃公?

    韩信眼中的神情也很是无辜。

    我脑子有泡吗?为了项羽算计你?

    “别想多了,现在军中都是我的人,你来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有人去通知我了。”

    “不过虽然不想承认,但你们方才的担忧,的确是有些道理。”

    “经历了这么多,难道你们觉得我真就半分没长进吗?”

    “……然后呢?”

    “然后?然后接下来这边的事情交给你跟这胯夫负责,我负责征战四方!”

    “血债血偿的道理,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