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轮回2023 > 第235章 大爱有七分,各情束一魂。

轮回2023 第235章 大爱有七分,各情束一魂。

    可能二师兄的这句话对于别人来说有些莫名其妙,但对陈石来说却正好坚定了其正摇摆不定的心境。

    陈石虽刚踏入大成境界不久,但他很快就又到了茫然失措的瓶颈处。

    就好像一个人明明很辛苦才刚刚爬上一座高山,却发现山巅之上还有更高、更多的大山,而且即便是已经站在了一处山巅,还是看不见、找不到那继续可以上山的路。

    九境通幽玄法中介绍,破魔大成过后下一层境界应该是知常不堕。

    初时,只见字面上的意思,还以为就是只要能保持住大成境界恒古无坏便自然可以知常而不堕。

    然而实际上,等陈石还没有大成境界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这句话可能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

    修行至大成境界虽然机缘、巧合无一不难,但好歹还是有迹可循。

    五气朝元便是气机圆满无缺之象,有了这层境界,即使没有修炼登仙秘法一样也能延年益寿、百病不侵;这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修习秘法,寻常之人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是更加需要非凡的觉悟和条件更为苛刻而已。

    就比如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圣贤先人即便没有修习秘法大道,一样能养成浩然之气,延年益寿、驱邪避秽、百鬼难伤。

    那么气机达到了至上境界,猜想与之匹配的自然便是神魂上的同步,神为躯、魂为精,神魂至上,便是金刚不坏,非秘法不可妄测。

    所谓洗髓伐筋,并不是真的把骨髓给洗一遍,把筋脉更耕伐一遍。不过,其实也差不多,自然也就有其字面上的借鉴之意。

    五气朝元境界说到底还只是凡俗之躯,依然避免不了生死轮回之苦,所亘古不变的便只是这世间灵气。

    以灵韵之气洗涤凡尘俗身,便能化清新脱俗尘之意。

    髓,亦非是真骨髓,有骨脉血肉精魄之意;洗髓亦非一朝一夕、甘食饮水之便,非百折不挠、精诚所至缺一不可,是为伐筋。

    可惜这些感受对于陈石来说,形如云中飘渺、不着痕迹,完全没有多少刻骨铭心的感受和认知,甚至就连杨屠巳和辜芙蓉一样都没有什么难能为的切身感受。

    城隍师父曾经就说过,他们的修为精进更多的是来自于累世福缘,好亦好,不好亦也有不好。

    不过,谁又能指责天道好恶非善呢?

    城隍教授陈石,其实也就有借机磨练其精神意志之意。可他虽非聪明绝顶,却天资甚佳,加之年少不知苦滋味,根本没有寄甜思苦之源的觉悟和领会,不算稀里糊涂但也相差不多,很容易就有了远超出于预期的结果。

    相对于辜老爷子师父几十年来法力几近于超境界的增长,白师兄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单独熬打锤炼都没有明确的境界结果,相反陈石却先一步已经好像摸到了一些眉目。

    身边的长者都清楚陈石涉世经历不深,甚至可以说根本就很少,也一直潜意识的以为这对修行不是什么好事。

    所谓不入红尘又如何解脱红尘?

    然而按照这个道理,即使过去了将近百年,也少有人真正能脱胎换骨,成为仙人。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也许这条路本身就是错的呢?

    二师兄虽然没有修炼至大成境界,但其涉世经历绝对不会比任何一个大成境界之人更为来的容易、简单。

    他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建议了陈石以赤子之心搏七情之阙,这个独属于陈石一个人的修行试炼。

    为什么是七情之阙?这点倒不是每一个修行人的必要意识。

    有人借着秘籍上的字面意思认为,大成境界过后就该避世潜修,静待知常不堕,如果一直没有达到,那只能是还心有余悸,未体悟到天道之精髓而已,搏的就是一个福临心致、灵犀一点的机会。

    很明显,这只是万中无一的一种可能。

    也有人认为,大成境界后就应该入世历尽红尘,尝遍人间百味,方可体恤世间大道无疆,悟尽生而为人方能知常。

    陈石和二师兄其实也就有借鉴这第二个方向的建议。

    只是又与二师兄不同的是,二师兄想让陈石以未历红尘之赤子心搏七情至纯之意;陈石的意思是以身入情,亲悟情之去无分别。

    陈石有谛听神术,所以也早就已经有见识一二,但却不多,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有了二师兄的前语机锋,陈石决定借赤子心体悟人生百味,有收获,但也不多。

    挂断了二师兄的电话,问题也差不多解决了。

    虽说陈石有些惊讶石老爹竟然还有这样的秘密和储备,也清楚以石老爹的做事风格和秉性,其仓库里绝对能凑齐城隍师父所需之物。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东西全部给运上山去。

    聘请了人力板车,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又是小镇,所以今日出工的本就只有一个人一辆车,虽只有一辆,却还是尽量才把所有物品给装了去。

    也因为陈石接下来要去的镇子,并不需要再重新返回到这里,师傅要加价空车折返回来的可能损失,陈石觉得有理,也就懒得争执计较,便爽快答应了下来。

    这样阔绰的行为,自然也令板车师傅对他俩的印象加深了不少。

    路上当然少不了闲谈八卦,问及这是哪邻哪家要办何事,需要采办这么多的伙食?因为回去的路就那一个方向,又是乡里乡亲,难免日后还有打交道的可能,总不至于还为了诓骗一个淳朴的乡民,刻意编造一个谎言,所以陈石如实告知这乃阴山天宫采办之物。

    之所以陈石敢对他这样直言天宫名讳。

    这里有意思的是,阴山上除了城隍师父的行宫叫阴山天宫之外,不远处地势稍低一些的平坦处另有一处规模不大的道观,其名字就叫阴灵山天宫,名字中多了灵字而少了一个观字,据说是出自当地文化局局长的手笔,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清楚真有一处阴山天宫才刻意这样写的原因。

    车夫当然以为他说的就是那处道观,惊奇问道:“这大冬天的,那观里还能有人?”

    陈石含糊其辞地答道:“当然,为什么不能有人?”

    车夫虽背上套着纤绳,把着车,但有陈石、杨屠巳的帮推,其实也没有费多少力气,自然话也就多了些。

    说道:“小伙子,你是不知道,那帮米虫哪里会是什么真的道士,就是一群养尊处优的混子而已。

    先是以搞旅游区的名义从上边骗下钱来,再随便搭几所房子,安排几个假道士、假和尚的,就一通吹嘘有多少年的历史,多么厉害的高人,目的不就是诓骗你们这些年轻人来旅游参观花冤枉钱嘛。”

    像是很满意两个人能认真听取了他的说辞,还好意提醒道:“我看你们俩年纪还挺小,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只要开口提钱就要多留几个心眼,不能轻易就掏了腰包”

    他却有些忘了既然陈石能替天宫采办这么多东西,怎么就不可能是天宫观内部的人呢?

    陈石有口无心的跟着问道:“钱?”

    其实他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地,就开始有些荒唐的想到,城隍师父收一枚麻钱就教授一年,那么如果能派发那样的麻钱,岂不是就能多待在天宫几年?

    车夫:“当然得拿钱,要不然谁还能白干不成?

    不过你们不知道也不奇怪,那些轻松的美差哪轮得到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都是些三姑六姨的裙带关系……”

    其实陈石之所以一直跟车夫各说各的闲谈下去,因为他觉得,这也算是其中人生百态、七情之出处。

    车夫谈的是事,论得却无一处不是有情。

    有一句话就可以证明。

    车夫说了不止一次的“也就是你们俩有礼貌,这要是别人,我才懒得给他们说呢。”这就是彼此分别之情,也有罔顾孰是非之情。

    虽说是在隔壁,实际上三人拉着车走过来差不多也花了将近两个时辰,就连比较健谈的车夫到最后有些累的闭了嘴。

    陈石也是看他辛苦,照谈好的价格结算了工钱之外,又另外给了一块。

    车夫也是犯了癔瘾,优势的态度上去了过后这人就特别容易犯一种毛病,自我鉴赏般感慨道:“这世上还有好人多啊,年纪轻轻就这么有本事,却还要吃这样的苦?别人不拿自己当人,还能不让自己把自己当人?”

    一番“好言相劝”之下,他却把自己给说动了,明明还可以一招呼一趟的时间,这却也懒得再走一趟,不想干了,也就不计较这回去的路上是不是返空,白走一趟还没有工钱。

    每个镇子都有这样的板车队,就停靠在街头街尾的宽敞处,陈石就地另外再多找了一辆,谈妥了价格后就请他暂时等候,也会一样的按时间计算工钱。

    车夫自然不会拒绝这种好事,同样还好奇的问了一句;“这大冷的天,那观里还有人?”

    之所以陈石安排他们等候,当然是因为陈石还得去石老爹的仓库取那些药材。

    所谓仓库,其实并不是一定指某处库房。

    街上有一处看起来比周围装修的更为亮堂的一处地方,结合了卖药、看病、急诊、住院一体化的综合性医疗门诊,俗称卫生院。

    其里面也有各类别的管理人员,但陈石是一个都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