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带娃穿越 第363章 海鱼
热门推荐:
玩家干的,关我战争之神什么事
给你玉女心经,没让你用双修证道
领主求生之天赋合成
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
崩坏三:以爱为名
当娇妻文学遇上盗墓笔记
丁二狗的逆袭人生
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
千亿大佬的婚后人生
“你听谁说的?这些人都是瞎说,那陈娘子好生生的一个贵人,一点架子都没有的,被他们传成这样!你莫到外面瞎说。”林水生忍不住喝斥妻子。
黄氏自幼与他青梅竹马,很少被他训斥,一听这话火气就上来了,眉毛一挑,气愤道,“怎么?陈娘子是个贵人我便说不得了?你为了她来说我?”
林水生哭笑不得,把怀里温热的钱袋拿出来放她手里,“你瞎说什么呢?人家陈娘子把我的些小鱼全买了,还给了许多钱呢?明天可以去买米了。”
“真的!”黄氏惊喜的打开钱袋,“哗啦”一下倒出来,“怎么这般多?平日最多买十多文的!”
黄氏一门心思数了数,居然有足足五十文。
“听说是陈娘子不忍心我们的东西卖得太低,说是谷贱伤农,然后又让我们把东西送到她宅子去了,给了个跑腿钱,不然也没有这么多,昨天半条街的人都去送菜了呢。”林水生边挂鱼网边解释。
“那这么说,这位陈娘子是真好人了,水生哥,那我晒的那些海菜你说她会不会收?”黄氏拿着钱凑了过去,很认真的问道。
“我也不清楚,你明天早上去试试呗,小鱼去哪里?”
“跟阿东他们在海边玩吧,我做饭去了。”黄氏收了钱,高兴的去做晚饭。
渔民的晚饭很简单,海菜汤其实也就是海带,糙米饭,炖鱼。
翌日一早,黄氏把孩子托付给同家阿婆,林水生去了岛上,村里那个男丁在县里不好找活,又要交税,都躲到了上,扑了大鱼买到泉州城,可以赚一笔好的。
黄氏背上篓就往镇上去,很快便看到了王都尉府,只是那门口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小陈管家,先看看我这个!”
“看我的,看我的!”
一群人乱哄哄的争吵着。
“一个一个排好队,莫急莫急……”胡老叔在旁边慢悠悠的说道。
“各位,因为我们要开作坊,所以只收今天一天,七天后,在隔壁院子,你们有好东西,都可以送来,钱当场结清,现在请到这边来排队。”初一高声道。
黄氏听了赶忙过去排队,等了好久总算轮到她。
“这是啥东西?”初一没见过这种外面全是白白的霜闻着像大海的东西。
“这是海菜!煮汤很好喝的!”黄氏连忙解释。
一旁有个大婶斜着眼睛吐槽,“这就是海里的野菜,正常人都不爱吃。”
“野菜啊?”初一拿着海带若有所思,干娘最爱吃野菜了,虽然不认识,要不还是收了吧。
“这确实是野生的,但是煮汤真的很好喝的。”黄氏有些羞愧难当,她拿得出来的就只有这些。
“你这篓多少钱?”初一擦擦手问道。
“小陈主管看着给就行,不值得什么。”黄氏机灵的学别人讲话。
“那就二十文吧,你放那边篓子去。”初一从旁边的筐里顺手便拿了一串钱给她,手指了一下。
“唉!多谢小陈主管!”黄氏喜出望外,乐呵呵的过去放东西,还特地给人收拾了一下,摆得整整齐齐。
“这玩意都要!”刚才说闲话的大婶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心里后悔不已,早知道她也搞点这个东西好了,她送来的螃蟹送太晚了死了,他们硬是不收,气愤不已的走了。
黄氏背了空篓正准备回家,在门口碰见了抬着一个大木盆的自家夫君,还有他三个平时躲在岛上的堂兄弟。
胡老叔见送东西的人都走了,正准备关门,便被喊住了。
“胡主事,先等等!”
几个汉子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果捞出来的一样,费劲的抬着大木桶走到门口。
“你看看这个鱼,我们今天早上捞的,可新鲜了,还游着呢!”林水生见到了旁边的妻子,没说话,殷勤的给胡老叔介绍自己的鱼。
“这个,那你们等等,我不认识这些!”胡老叔喊了初一,初一也不认识,鱼这个东西真不敢随便收,又去喊了陈文芳。
黄氏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陈娘子,只见她素面朝天,只是随意的挽了个流云髻,身着浅青色的衣裙,略为丰盈,却无风尘味。
她笑意盈盈的走了过来,看了看那几尾硕大的活鱼,惊喜道,“居然是海鲈鱼,还有东星斑,太好了,这鱼怎么卖?”
林水生看了看几个兄弟,笑道,“这里一共六条鱼,陈娘子按一百五十文一条收了行吗?”
他们送去泉州城最多也才二百文一条,她如果能要,就不必跑那么远了,海鱼运输困难,很容易就死在半路了,他们经常跑一趟最后血本无归。
这些鱼都很大,一条约摸有两斤左右,看得出来他们为了拿得出手,特地挑的比较好的。
“你这个鱼这么大,这个价格怕不是亏了吧!”陈文芳淡淡一笑,这个林水生还真是厚道人。
“亏得不多,泉州城太远了,送到那边死了他们不要的。”林水生莫明的不想撒谎,老实回答。
“这样吧,一条三百文,以后有这种鱼都给我送过来,我收了。”陈文芳很是欣赏他,大方的收了。
林水生跟几个兄弟见此都惊喜异常,连连道谢。林水生看了看旁边等着他一起回家的黄氏,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容。
几个人一起将鱼抬了进去,轻轻放入桶中,连倒水都小心翼翼。
初一也不问,仍旧直接付钱。
等他们走后,才避着人问道,“干娘,这鱼这么贵,你买这么多干嘛?”
“你们都是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个东西吃了好,再说我还有一个想法,你说我们在这边开个客栈加饭店怎么样?组织人过来旅游,那玩意肯定赚钱,不行,我得再写一封信去。”
陈文芳想一出是一出,说完就去写信了,没有厨子开不起店啊,她的回答让初一有点转不过弯,就知道这鱼他们吃了对身体好,所以干娘要买,心下很是感动。
晚上,王二牛难得有空早些回来了,陈文芳亲自下厨,清蒸加红烧,六条鱼全煮了,不出意外的,孩子们第一次吃到没有刺的鱼,大受欢迎,饭菜一扫而空,就连闷不作声的黄义都多吃了两碗饭。
黄氏自幼与他青梅竹马,很少被他训斥,一听这话火气就上来了,眉毛一挑,气愤道,“怎么?陈娘子是个贵人我便说不得了?你为了她来说我?”
林水生哭笑不得,把怀里温热的钱袋拿出来放她手里,“你瞎说什么呢?人家陈娘子把我的些小鱼全买了,还给了许多钱呢?明天可以去买米了。”
“真的!”黄氏惊喜的打开钱袋,“哗啦”一下倒出来,“怎么这般多?平日最多买十多文的!”
黄氏一门心思数了数,居然有足足五十文。
“听说是陈娘子不忍心我们的东西卖得太低,说是谷贱伤农,然后又让我们把东西送到她宅子去了,给了个跑腿钱,不然也没有这么多,昨天半条街的人都去送菜了呢。”林水生边挂鱼网边解释。
“那这么说,这位陈娘子是真好人了,水生哥,那我晒的那些海菜你说她会不会收?”黄氏拿着钱凑了过去,很认真的问道。
“我也不清楚,你明天早上去试试呗,小鱼去哪里?”
“跟阿东他们在海边玩吧,我做饭去了。”黄氏收了钱,高兴的去做晚饭。
渔民的晚饭很简单,海菜汤其实也就是海带,糙米饭,炖鱼。
翌日一早,黄氏把孩子托付给同家阿婆,林水生去了岛上,村里那个男丁在县里不好找活,又要交税,都躲到了上,扑了大鱼买到泉州城,可以赚一笔好的。
黄氏背上篓就往镇上去,很快便看到了王都尉府,只是那门口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小陈管家,先看看我这个!”
“看我的,看我的!”
一群人乱哄哄的争吵着。
“一个一个排好队,莫急莫急……”胡老叔在旁边慢悠悠的说道。
“各位,因为我们要开作坊,所以只收今天一天,七天后,在隔壁院子,你们有好东西,都可以送来,钱当场结清,现在请到这边来排队。”初一高声道。
黄氏听了赶忙过去排队,等了好久总算轮到她。
“这是啥东西?”初一没见过这种外面全是白白的霜闻着像大海的东西。
“这是海菜!煮汤很好喝的!”黄氏连忙解释。
一旁有个大婶斜着眼睛吐槽,“这就是海里的野菜,正常人都不爱吃。”
“野菜啊?”初一拿着海带若有所思,干娘最爱吃野菜了,虽然不认识,要不还是收了吧。
“这确实是野生的,但是煮汤真的很好喝的。”黄氏有些羞愧难当,她拿得出来的就只有这些。
“你这篓多少钱?”初一擦擦手问道。
“小陈主管看着给就行,不值得什么。”黄氏机灵的学别人讲话。
“那就二十文吧,你放那边篓子去。”初一从旁边的筐里顺手便拿了一串钱给她,手指了一下。
“唉!多谢小陈主管!”黄氏喜出望外,乐呵呵的过去放东西,还特地给人收拾了一下,摆得整整齐齐。
“这玩意都要!”刚才说闲话的大婶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心里后悔不已,早知道她也搞点这个东西好了,她送来的螃蟹送太晚了死了,他们硬是不收,气愤不已的走了。
黄氏背了空篓正准备回家,在门口碰见了抬着一个大木盆的自家夫君,还有他三个平时躲在岛上的堂兄弟。
胡老叔见送东西的人都走了,正准备关门,便被喊住了。
“胡主事,先等等!”
几个汉子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果捞出来的一样,费劲的抬着大木桶走到门口。
“你看看这个鱼,我们今天早上捞的,可新鲜了,还游着呢!”林水生见到了旁边的妻子,没说话,殷勤的给胡老叔介绍自己的鱼。
“这个,那你们等等,我不认识这些!”胡老叔喊了初一,初一也不认识,鱼这个东西真不敢随便收,又去喊了陈文芳。
黄氏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陈娘子,只见她素面朝天,只是随意的挽了个流云髻,身着浅青色的衣裙,略为丰盈,却无风尘味。
她笑意盈盈的走了过来,看了看那几尾硕大的活鱼,惊喜道,“居然是海鲈鱼,还有东星斑,太好了,这鱼怎么卖?”
林水生看了看几个兄弟,笑道,“这里一共六条鱼,陈娘子按一百五十文一条收了行吗?”
他们送去泉州城最多也才二百文一条,她如果能要,就不必跑那么远了,海鱼运输困难,很容易就死在半路了,他们经常跑一趟最后血本无归。
这些鱼都很大,一条约摸有两斤左右,看得出来他们为了拿得出手,特地挑的比较好的。
“你这个鱼这么大,这个价格怕不是亏了吧!”陈文芳淡淡一笑,这个林水生还真是厚道人。
“亏得不多,泉州城太远了,送到那边死了他们不要的。”林水生莫明的不想撒谎,老实回答。
“这样吧,一条三百文,以后有这种鱼都给我送过来,我收了。”陈文芳很是欣赏他,大方的收了。
林水生跟几个兄弟见此都惊喜异常,连连道谢。林水生看了看旁边等着他一起回家的黄氏,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容。
几个人一起将鱼抬了进去,轻轻放入桶中,连倒水都小心翼翼。
初一也不问,仍旧直接付钱。
等他们走后,才避着人问道,“干娘,这鱼这么贵,你买这么多干嘛?”
“你们都是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个东西吃了好,再说我还有一个想法,你说我们在这边开个客栈加饭店怎么样?组织人过来旅游,那玩意肯定赚钱,不行,我得再写一封信去。”
陈文芳想一出是一出,说完就去写信了,没有厨子开不起店啊,她的回答让初一有点转不过弯,就知道这鱼他们吃了对身体好,所以干娘要买,心下很是感动。
晚上,王二牛难得有空早些回来了,陈文芳亲自下厨,清蒸加红烧,六条鱼全煮了,不出意外的,孩子们第一次吃到没有刺的鱼,大受欢迎,饭菜一扫而空,就连闷不作声的黄义都多吃了两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