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离异带娃穿越 > 第366章 一已之力

离异带娃穿越 第366章 一已之力

    男女老少一边咒骂一边跟着到了王都尉府。

    陈文芳领着人出来,不好让人觉得自己胆怯,鼓足勇气当着大伙的面,认真辨认了人头,当场拿了五两银子赏钱。

    人群一下子沸腾了,真的!居然是真的!杀了倭人就可以领银!没杀捡的人头也能领银子!渔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白捡五两银子啊!谁不高兴。

    一些藏在人群中的大男人当场就眼红了。

    郑县令领着人把倭人的头颅高高的挂在集市闹市口,供民众围观,又再次大声说明,一两银子一个头,财帛动人心,他相信人头会越来越多的。

    陈文芳送走领赏的人流,脸色苍白的跟胡老叔说,“叔,刚才你看清楚了吧,以后你负责确认人头,给赏钱啊,我是不去了。哕!”

    胡婶子忙端茶给她喝。

    “芳儿这是吓到了?”胡老叔笑道。

    “有一点,其实还是太丑了!”陈文芳到底还是没吐出来,想想南京大屠杀,心里平衡多了。

    “你还笑,以后你来看,别叫她了!”胡婶子心疼,凶他。

    “嘿嘿,知道了!原来是因为丑啊!”

    “作坊建得怎么样了?”陈文芳这几天都在算成本,画东西,没去隔壁院子看。

    “我守着呢,那个楼民很用心,大娘子说给工钱,他好生卖力,说了三天后就可以直接用了,钱支出那些彩云看着呢,大娘子放心吧。”

    “那就好!叫初一过来,陪我去铁匠铺。”陈文芳最近在想办法捣鼓新东西,这玩意要是成了,以后怕不是不再愁钱用了。

    说来也好笑,她自从穿越以来,有事没事专去铁匠铺了,实在不行,她自己开一个?这样还保密。

    恩,开一个也行,反正不缺钱,找了楼民一问,好吧,铁这个东西属于朝廷控制,不能随便开。

    这也简单,陈文芳拿了图纸去县衙找楼县丞,楼县丞告诉她县里没有军器监,泉州城才有,好吧,只好又又去铁匠铺。

    惠安县这个小地方,才一个铁匠铺,地方倒是蛮大,就是没什么东西。

    陈文芳一进去,闲坐在这里郑东就惊喜的迎了上来。

    “这位贵人娘子,需要打点什么呢?小店薄利多销,什么都可以打。”

    “你这有几个人啊?”陈文芳打量着四周问道。

    “除我,还有两个徒弟。”

    “人太少了,还有么?”

    “我还有两个师兄也会,不过已经不干这个了。”

    “人还是有点少,不过开始也用不了这么多人。这样吧!”陈文芳在凳子上坐下,拿出一张图纸,“你先看看这个能不能做?”

    “这个?”郑铁匠看着纸上圆圆方方的罐子,盖上还带拉环,“做应该不难,不过娘子为什么要做这个?”

    “那是我的事情,如果做成了,我这个要得很多很多,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另外你在这里一个月大概能挣几两银子!”陈文芳看着他的眼睛,眼神真诚。

    “其实也不是很多,一个月大概一两多银子吧!”郑东心虚的摸摸鼻子,若是这王都尉家娘子真的高薪聘请他去,他说这个价格也不高吧。

    “行,那你按这个图纸先做两个出来我看看,定钱多少?你若是做出来的合我心意,我一个月给你二两银子,日后数量要求多,工钱再加,怎么样?”陈文芳财大气粗。

    “没问题,定钱不用给了,我自是信得过大娘子,不知大娘子想用什么料做这个罐子呢?”郑东搓着双手,热情的与她沟通。

    “就用铁的吧,打得越薄越好,太重了拿起来累,不过也不能太薄,免得漏油。”

    “娘子是要用来装食物?”

    “是的!可以吗?”陈文芳左转右转看他这个地方,要是能搬到作坊里,那就方便了。

    “当然可以!”

    “行,那你先忙,做好去都尉找我。”陈文芳丢下话就离开了。

    “慢走,陈娘子!”郑东乐呵呵的找材料开始做了,发达了发达了,手艺被王都尉娘子看上了,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啊,以后妻子肯定不再说他了。

    王都尉府。

    楼民正在指挥送货的小哥摆东西。

    “唉唉,小心点,长条桌放那边,二十个凳子呢?怎么没送来!”

    “在后面,后面!”

    “锅呢?怎么只有五个,不是要十个吗?还有锅铲?盆呢?”

    边抬锅的伙计边擦汗道,“锅在路上磕到了一个了,慢了一点,等下就到了,锅铲跟盆下一批。”

    院里热闹非凡,进进出出全是送东西干活的。

    “楼哥儿,这个晒盘放哪里?”

    “放仓库去,等架子过来以后摆好。”

    “唉!”那老婶子应声抱着东西就去了。

    “楼哥儿,第三口井打好了,水也清亮了,你去看看!”几个村民围了过来。

    “好,走!”

    楼民来到院子里,按陈娘子的要求,每个厨房必须配有一个水源,且污水处理要能排出去,所以他设计了最少要打三口井,看了出水量跟水质,确实很清亮。

    惠安在沿海地区,打井很方便,一天就完成了。

    “可以,没问题,我签字了你拿这个去领尾款吧!”楼民说完便给了条子。

    “嘿嘿,好的,谢谢楼哥儿。”

    楼民擦了把汗,继续干活。

    话说这陈娘子真是有钱啊,直接跟他说,她划了一千两银子到帐上,专搞这个作坊,需要啥尽管买,他和楼生一人一天一两银子的工钱,他负责内,楼生负责外,务必要在七天内把作坊修整好。

    这些天,泉州城来这里的车队就多了不少,专往这边送货的,那些货跟东西像不要钱似的,哐哐往作坊搬。

    什么木匠铺,漆器行,成衣铺,米粮铺子,油铺子,肉铺,全来送货,她一个人,凭一己之力撬动了整个惠安县的铺子,听说作坊搞好,还要招百来个人,他也好想来这做事啊,这工钱给得太快了,谁受得了啊!

    翌日,县衙传来一件大事,又收到五个倭人的人头,全县轰动,这告示才贴出来几天,倭人的人头就滚滚来了,那以前他们是怎么被这些人欺负得一点踪迹都找不到的呢???

    郑县令就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