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狗平安和流氓珠 > 第100章 中洲榆林城

狗平安和流氓珠 第100章 中洲榆林城

    看到河边贫民窟,了解过贫民的经历,步平安突然就想布盘棋。

    一盘未来可以在敌国心中开花的棋。

    最好是培养少许棋手。

    这个棋手可以是小红,可以是小绿,可以是小黑。

    这些都需要资源的堆积和时间的沉淀。

    资源,步平安有。

    时间,步平安也可以有。

    本着“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的原则,步平安决定就时就地开始大量收徒。

    布局嘛,棋子当然要多多益善。从本质上讲,只要你的棋子远多于对手,不管多差的棋艺都不会输。

    于是,花了两天时间,消耗几百只烤鸡,养鸡谷的头头就成了贫民窟的鸡头。

    当然,这只是开始。

    先收少女为徒,是因为女子便于管理。之后是少年,最后是青年。

    觉醒这玩意要从弱者身上唤醒才能长出革命,革命这玩意得从底层发芽才能生出信仰,信仰这玩意需要经历过人间疾苦才能变成新的时代编码。

    步平安只需要找到对的人,然后耕耘播种就好。

    548名弟子,天赋顶级的只有7人,小红便是其中一个。

    “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练武时期,但错过最好的时期不代表就成不了。”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对我们个人而言,这一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定义什么是成功?成功一定要成为人上人吗?一定要锦衣玉食吗?一定要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吗?我觉得不是。”

    “督促自己越来越优秀就是成功,一天比一天优秀就是成功。以前被人欺辱,现在可以替人出头,是成功。以前目不识丁,现在可以无障碍阅读,是成功。以前是任人踩踏的野草,未来却能替平民百姓遮阳蔽日,那就是成功。做你喜欢做的事,是成就,做你死都想做成的事,是理想,做伟大到可以让很多人得到幸福的事,那是丰功伟业。”

    “找到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定位,你们的人生就精彩了一半。然后就是持续的努力,持续的学习。这就是我的第一课。”

    ……

    “练功需练内,修行需修心。练死功会功死,修邪心会魂死。”

    “练功要节节松,节节松才能节节通,节节通才能节节灵。肌肉不要练的邦邦硬,越硬越怕伤,越硬越容易痛。关节更不能挥全,关节打到头容易伤骨头,关节留三分,拐弯好变招。”

    ……

    “第一只有一个,我也不觉得我是天下第一,所以我不要求你们成为第一,但不能因为吃了苦又没成绩就不坚持。”

    “不坚持,那你曾经的努力就是浪费生命。不坚持,那你曾经的理想都是放屁。不坚持,那你就会活的越来越乏味。”

    “我见过所有的老农,都渴望自己孩子学业有成,可我就没见过一个老农自己识字读书的。说他们被生活压弯了腰,没有时间和精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非常的望子成龙。可是,既然都觉得读书和修行可以改变命运,那为什么自己不读书修行?你说他们不懂吧,他们望子成龙,你们他们懂吧,他们却蹉跎岁月。”

    “三天学一个字,一年就是120个字,五年就能读书学理。三天练一口气,一年就是120口气,五年就能修为小成。”

    “懂我意思没?你们学习是为自己学习,也是为子孙后代学习,你们修行是为自己修行,也是为子孙后代修行。所有中途而废的人,都是在丢福气。”

    ……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

    转眼三年过去。

    弟子们该入品的已经入品,该上道的已经上道。

    达者已经可以为师,后者亦有渠道和资源。

    步平安可以安心走了。

    小院外。

    弟子们分站两旁,满眼不舍的看着一扇木门。

    步平安推门而出,对弟子们点了点头,然后径直走出。

    “师傅……”

    “师傅,师傅……”

    所到之处,弟子们自动分开成道。

    “师傅……我们舍不得您!”

    “师傅……能不能别走?”

    步平安不喜欢这种气氛,一言不发的走着,然后拔地而起,飞向西北方。

    书里书外,该教的都已经教了,没啥好说的,关键是也不知道还能说啥。

    逗留三年,教了弟子758名。

    教书的同时更是一种二次学习,教人的同时更是一种灵魂升华。

    境界不知不觉间就接近了洞虚圆满,距离知命,只差一次感悟。或者说,只差一次远行。

    这也是步平安选择再次踏上路途的原因。

    他不想家吗?不想孩子吗?

    他想的。

    可正是因为想,所以没有选择回家。

    他还记得黎老跟他说过的话,未达知命,对家人不详。

    他多想早点达到知命,多想早点回家啊?可不知为何,最后一脚总差那么一点感觉。

    中洲大地。

    万里平原。

    遍地黄土,人烟稀少。

    时不时见到人家,多是凿洞为家,或是挖坑建房。

    有水源的地方就有人家,有水源的地方就会三两成庄,有河流水系的地方就会成为乡镇或城市。

    由此可见,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流淌在历史上的文明符号。

    榆林城。

    城外林木成片,城内天河过境。

    无数人自发的逗留此地,在经历了无数年的繁衍后,便成了一处人烟稠密大城。

    神识展开,随意扫视。

    人数大概在120万上下。

    步平安缓缓降下身形,然后进城。

    文字虽然有别于雍州,但象形而发,总有相似。

    方言粗犷,带着亮堂感。

    步平安拉住一位面色和善的长者,问道:“阿伯!这两个字是什么字?”

    长者瞥了眼步平安,说道:“住宿!”

    步平安取出一两银子,递给长者。

    长者欣然接过,满脸喜色。

    “那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黄半仙儿!算命的摊位,自诩半仙儿,因为摊主姓黄,所以自称黄半仙儿。”

    “那这两个字呢?”

    “粮铺!”再次收到银子的长者心情明显很好,开始自发的介绍了起来。

    “这是酒铺。”

    “这是肉铺。”

    “这是当铺。”

    “铺是铺面的意思。”

    ……